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马识途文集:序跋游记 §《郭沫若佚文集》序

郭沬若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人们常常把他比为歌德,的确他是中国的歌德。

20世纪初叶,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冲突和搏击中,郭沫若带领一支年轻的队伍,异军突起,驰骋文坛,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兴起,建功立业。鲁迅逝世后,他成为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在中国思想文化阵地上继续鏖战半个多世纪,其活动的领域之广,接触的人事之多,产生的影响之大,这足以构成中国文化史中独具一格的高峰。中外文化史上能够与他媲美的实不多见啊!

人们往往感叹,学术家与革命行动家有难以统一的矛盾,然而在郭沬若身上,却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早在1941年***同志就说过:“有人说学术家和革命行动家不能兼而为之,其实这在中国也是过时代的话。郭先生就是兼而为之的人。他不但在革命高潮时挺身而出,站在革命行列的前头,他还懂得在革命退潮时怎样保存活力,埋头研究,补充自己,也就是为革命做了新的贡献,准备了新的力量。他的海外十年,充分证明了这一真理。十年内,他的译著之富,人所难及。他精研古代社会,甲骨文字,殷周青铜器铭文、两周金文以及古代铭刻等等,用科学的方法,发现了古代的许多真实。这是一种新的努力,也是革命的努力,虽然有些论据,还值得推敲。如果说,连卢那察尔斯基都不免在退潮时期入了迷途,那我们的郭先生却正确的走了他应该走的唯物主义的研究的道路。”(《我要说的话》)

***同志的这一分析是多么中肯啊!学术家与革命行动家兼而为之,这是郭沬若的特点,也是郭沬若的优点。因而他的学术活动及其著作特别富于战斗性和革命热情,只有当我们以“学术家与革命行动家兼而为之”的统一观点上去学习他,研究他,才能正确地认识他,科学地评价他。

由于他的文化学术活动及其著作的特别富于战斗性和革命热情,不可避免地遭到反动派的空前残酷的迫害。通缉他,监视他,查封他领导的社团报刊,禁止他编撰的著译书籍。因此,他的许多著译散失了,有关他的许多活动资料湮灭了。譬如他在北伐战争中所写的《敬告革命武装战线的同志》等重要文献,至今无法找到。而这些文献,对研究郭沬若,甚至对研究中国现代政治、思想文化史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今天,人们已经开始把郭沬若从狭小的诗歌、戏剧史的角落,放到中国思想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辽阔背景上来进行研究,由单篇作品的微观研究,甚至庸俗社会学的研究,进入到宏观的全人全部著译的综合研究的时候,更感到现有资料的不足。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部佚文集,便是为了稍补其不足的,这部佚文集,尽可能地搜罗了作为学术家的郭沬若,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刻苦学习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勇敢吸收和扬弃西方各种学说,并且努力学习和消化马克思主义所留下的成果,同时尽可能地搜罗了作为革命行动家的郭沫若进行思想、文化、政治、军事斗争时的种种有关史料。这就填补了《郭沬若全集》的某些空缺。我想,对于我们把郭沬若当作学术家与革命行动家的统一体,把郭沬若放到更为广阔时间和空间里,放到更为繁复的文化背景上,多侧面、多角度地、同时方法多样化地去研究,都会有一些好处吧。因此,我乐意于把这部书介绍给读者,特别是推荐给郭沬若研究者。

1987年11月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