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洋务自强 海军学校中等生:北洋海军

北洋海军,严格地说,应该是大清海军的北洋舰队。在当时看,是一个奇迹,让世界惊叹,更让日本人打起十二分精神对付的奇迹。在甲午战后,有人说,这支装备精良,吨位巨大的舰队,只是一个泥足巨人。其实,就战争表现而言,它并非一无是处,及格线肯定达到了。只是日本海军表现更好,他们是英国海军学校的优等生,而中国的北洋海军,则是中等生。中等优等,不是说他们在留学时的成绩,而是后来的表现。

其实,在中法战争之前,中国的四支海军,北洋不是实力最雄厚的,比福建强,但比不上南洋。军舰的排水量普遍比较低,舰只数量也少。所以,当朝廷要北洋和南洋增援台湾时,北洋迟迟不敢行动,一直拖到战争结束,不了了之。但是,在战前李鸿章已经在德国定制了两艘战列舰,镇远和定远号。这两艘排水量达7300多吨的巨舰,在亚洲还是仅见的。德国人的严谨和认真,加上监工的中国工程师徐建寅的较真,使得这两艘军舰的坚固程度,达到了令人生畏的地步。再加上后来李鸿章又添建的一艘2300吨的济远号巡洋舰,所以,北洋海军的潜力显然要大于其他的舰队。

《点石斋画报》的法犯马江图

中法马江之战,摧毁了福建海军,也重创了福州船政局。战后,作为强人的曾国荃调任两广,南洋海军没有了主宰。而西太后那拉氏,需要筹备她的六十大寿,需要大笔的银子,势必要跟举国上下扩建海军的需求有冲突。在没有强劲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经过李鸿章的力争,朝廷只批准北洋海军可以适度扩建,别的嘛,需要先等一等。于是,全国好的舰只,都集中到了北洋,而从国外新购的军舰,也都给了北洋。当年福州船政学堂送出去学海军的人才,也先后都被李鸿章收罗起来,成为北洋舰队的骨干。中法战争,国家不幸北洋幸,成就了北洋海军一枝独秀。必须提的是,自中法战争之后到甲午战争这段时间,北洋海军一共获得的经费达到两千多万两,其中四分之三,是来自各省的厘金收入和海防捐。虽然说,部分是由于李鸿章之能,才能得到这么多的拨款,但客观上,的确是清朝以举国之力,在办北洋海军(当然,这笔经费,其中有一部分是被挪用给了西太后修颐和园,筹办西太后的六十大寿)。在甲午战前,北洋海军敢于到日本去亮肌肉,没点儿本钱,肯定没这个勇气。

中国是个人治社会,因人成事,因人废事,政治,每每带有主事者个人的印记。在清朝的近代转型时期,中央权威下滑,汉人精英崛起,所有的改革,个人因素占的份额相当的大。别人办不成的事,落到一个强人手里,没准就可以办成,别人弄不到的钱,强人就可以弄到。这个强人,如果还是个明白人,那么转型时的事业,成功的概率就比较高。诸多官督商办的企业,只有李鸿章麾下的成功概率最高,这跟李鸿章个人明白事理,幕僚中能人较多有关。同样,虽然说中法战争之后,几乎全国的海军资源都进了北洋,但在李鸿章手里,北洋海军也的确创造了奇迹,一时间,成为亚洲的翘楚,为世界瞩目。在曾国藩之后,整个大清朝,李鸿章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人物,凡诸洋务大事,非他不可。当然,北洋海军也因此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

李鸿章像

一支舰队,必须有海军基地。在中法战争之前,这样的概念,并不存在于那些张罗建立海军的地方大员脑海里。但是李鸿章筹建北洋海军的时候,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实际上,他为北洋海军建了三个基地。主要的两个,一南一北,南则威海刘公岛,北则旅顺。这两个基地,都是天然良港。一个在辽东半岛,一个在胶东半岛,正好扼守渤海,拱卫京师,让北京的海军衙门的醇亲王奕譞和老佛爷西太后看着放心。当然,比较起来,就港口条件而言,胶州湾,即今天的青岛港要更合适一些,但李鸿章却执意看上了刘公岛。不仅把此地建成北洋海军的司令部所在地,而且是两大基地中,拥有维修和补给功能的一个。而北洋大臣所在地的天津,则成为事实上北洋海军的另一个基地,拥有大沽炮台、船坞和天津机器局,用来主要生产北洋海军所需的炮弹。在天津,还建了北洋水师学堂,作为北洋海军的官佐培养基地。这样,以他自己驻节的天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中心,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网络。

说良心话,这两个海军基地,选址还都不错,从李鸿章给奕譞的信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西方国家选择海军基地的通行做法是了解的。虽然在胶东半岛,可能港口的条件胶州湾更好一点,但在当年,胶州湾还是一片荒芜,而威海已经是个不小的城市了,选择威海刘公岛也不算错。为了兴建这两个基地,李鸿章请了国外的工程师,按照西方的标准建设,凡诸码头、船坞、海防炮台,都是一流的,连炮台上的海防大炮都是最先进的。当然,所谓的海军基地,更主要是为了方便出击的。海军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海战,争夺海权之用。再好的海军基地,其防卫功能再强,也不可能建成一个四面皆可以坚守的堡垒。如果舰队龟缩在里面,靠海岸炮台来保卫,那么再好的基地,也是废物。后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吃亏,就吃在这里。

北洋海军是以英国海军作为模板来学习的。此时,中国对西方已经有所了解,知道西方海军最好的是英国,陆军最好的是德国。选择学习英国,有《孙子兵法》法乎其上的意思在。李鸿章特聘英国皇家海军上校琅威理(初聘时为中校)为北洋海军的总查,在中国,有提督衔,跟舰队司令(提督)丁汝昌平级。此外,还有一个人数众多的英国海军教练团,进驻北洋海军。由于北洋海军主要舰只的舰长(管带)都是当年学海军的留学生,所以,双方沟通良好。

一艘大型军舰,在当年就是一座浮动的海上工厂。要让对现代大机器一无所知的中国海军士兵,从无到有,掌握操作技术,成为一个合格的水手,同时也让那些刚出校门的海军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海军官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此前中国的海军,有的军舰连轮机都操作不了,通讯的旗语也不明白。北洋和南洋舰队相遇,差点儿出误会。各个舰队,只靠临时招募的外国水手和军官上舰教练,教会中国水兵如何操纵军舰,非常杂乱,不成系统。一艘军舰上,有人学的是英国人,有人学的是德国人,甚至法国人,连口令都不一致。严格地说,中法战争之前,中国虽然有了海军,但只是有了一些新式军舰而已,事实上并没有海军。所谓的北洋、南京和福建海军,只是一些浮动的炮台。如果招的兵来自渔民还好,如果来自农民,将他们训练成不晕船,能在船上行走如飞,上帆解缆的水手,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英国人琅威理,是个具有职业精神、认真负责的教练。他前后在北洋海军待了6年,由于舰队司令(提督)丁汝昌不懂海军,所以,日常的事务基本都是他在打理。在他的手中,北洋海军有模有样,渔民和农民,像个水兵了,军官也像海军军官了。从射击、管轮到打靶、编队训练,都很像那么回事。即使英国教练不在,各舰的管带也可以经常带舰出洋,巡行国内各个海口,远至东南亚。李鸿章和海军衙门大臣主持的两次海军大阅兵,北洋舰队都表现不错,阵列整齐,打靶有准,而且声势浩大,军容严正,给朝中大臣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但是,学会了基本动作之后,中国人国产化的呼声就开始高涨。英国总教练和北洋舰队自丁汝昌以下各级官佐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1890年3月北洋舰队在香港发生撤旗事件,丁汝昌不在,舰队副司令(总兵)定远号管带刘步蟾降下提督旗,升起他的旗,表示他才是此时舰队的最高长官。但琅威理认为,按照海军的惯例,他的军衔(提督)比刘步蟾高,丁汝昌不在,提督仍在,提督旗不能降。因为此前琅威理多次单独带舰队行动,都是升的提督旗。双方之间,官司打到李鸿章那里,李鸿章居然支持了刘步蟾。随后,琅威理离开了北洋舰队,而且英国也拒绝再派人来接替琅威理。北洋舰队从此就结束了外国教练掌控局面的日子,完全中国化了。大概,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学成毕业了。

的确,北洋海军成军,而且舰队可以远行大洋。单7艘新式军舰,总吨位达27370吨,其中两艘7000吨以上的战列舰,在亚洲首屈一指。而近邻日本只有5艘铁甲舰,其中只有两艘比较先进一点,总吨位只有15763吨,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的优势明显。在李鸿章看来,即使这支海军可能还不足以对抗英法这样的西方国家,但震慑日本,已经足矣。

洋教练琅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