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最后一个生产队

刘来顺去东北接他娘,让他大哥一顿好训。那个大顺子一听他还留在生产队里就火了。大顺子说:“沂蒙山那疙瘩的人我还不了解呀?沂蒙山人是惯于饿着肚子为饿肚子的原因辩护的。看,我饿得多么有道理,多么有水平,多么光荣!又是革命传统,又是老解放区什么的。你要想办法让他吃饱呢,他就怀疑你的办法,这不对,那不对,甚至骂娘。连人要吃饭进而要吃饱吃好的道理都不懂,还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集体的道路地久天长哩,你以后少给我装腔作势,三十多了,连个老婆都找不上,还担心这忧虑那哩,你忧虑忧虑你自己吧!”

刘来顺说:“找不上老婆怨我吗?集体劳动才能产生爱情,我长期单独室内作业,谁对咱了解呀?”

“你拉倒吧,整个一个半吊子还室内作业呢,你这些词儿是从哪里学来的?顶吃还是顶穿?就你这个熊样儿,谁屑找你呀?找着你把脖子扎起来听你瞎罗罗呀?

整天神经兮兮的还自我感觉良好哩:你跟那个老花子能学出什么好来!”

说得刘来顺脸红脖子粗的眼泪几乎流下来了。

他娘就说大顺子:一说得这么难听干吗?你不会好好说呀?就跟你不是沂蒙山人样的,他又不是来求你买木料!”

大顺子就说:“我要不说得难听一点儿,他还会自我感觉良好!”

他娘说。“好啦!好啦!”完了就要大顺子去买火车票,她要二顺子立马回去,“你这疙瘩的水土我不服!”

大顺子好说歹说才将他娘俩留住,待春节过后,刘来顺和他娘就回来了。

刘来顺一回来就要求退队。他寻思了一路,大哥的话难听是难听些,可是对呀。

你不能饿着肚子为饿肚子的原因辩护,也不能扎起脖子来罗罗集体的道路地久天长。

这个大顺子在家里的时候八脚踢不出个屁来,一出去还人五人六的成了气候,到底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长白山比沂蒙山大啊。

刘来顺找着刘玉华介绍了一番东北的情况,学说了大顺子说的一些道理,之后说:“你看看留在生产队里的都是些什么人!一个个的老弱残疾,全是些耍着嘴皮子等着享受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那还有个好?”

刘玉华说:“你这次出去长了不少见识,看来形势就这么个形势了,你大哥的话对呀,你愿意退就退吧!”

“那你干吗还留在生产队里?你又不是没有手艺!”

刘玉华“唉”了一声,说:“我是队长啊!再说我太贪恋一种精神生活了!”

“精神生活?你那种精神生活不就是大伙儿一块儿干活儿的时候热闹一点儿吗?

顶吃还是顶穿?你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想把爱情来产生啊?”

刘玉华苦笑一下,说:“‘人多好干活儿,人少好吃馍’当然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觉得咱这个村多少年来一向风气不错,一家有难,众邻相帮。可一搞单干,人心确实是散了。今年春节孩子们去给烈军属贴对联送蜡烛,每家的东西不值两块钱,可那些烈军属们全哭了。要是一个个的都跟老曹家样的,去他家看个熊电视也要买票,没有钱就拿鸡蛋换,这么下去行吗?”

刘来顺说:“那不还是因为穷吗?要是家家都有电视了,谁还去他家看?”

刘玉华说:“最近我一直琢磨这个事儿,是保留生产队还是搞单干,其实只是个形式问题,一切都要看内容,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弊端。只要不是一刀切就对了。”

刘来顺坚持要退队,刘玉华就同意了。刘来顺一退,李玉芹也退了。而韩富裕和另外两家烈军属反而入了队。让人想起一句类似的名言,生产队里边的人想出来,生产队外边的人想进去,很微妙的。

李玉芹真是个温柔而又果断的女人。她跟刘来顺一起退队,就等于向全村公开了他俩的事,她很乐意有这么个效果。

刘来顺从东北一回来,她就来看他娘俩了。她脸红红的,穿得利索索的,仿佛比先前丰满漂亮了许多。待说过一些亲热的寒暄的话之后,刘来顺他娘看出点小情况,就到院子里拾掇这拾掇那去了。

他娘一走,李玉芹竟害冷似地一下颤抖起来,眼泪也下来了,他问她:“怎么了?”她压抑地流着眼泪,大滴大滴的泪珠从她那美丽的眼睛里滚落下来,带着响声似的。半天,她气呼呼地说:“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

刘来顺确实就不明白,莫非女人们爱起来都像发疟疾一样吗?但嘴上却说:

“还能装糊涂!关键是你要跟了我,就当不成干部家属了。”

“你这个死疙瘩呀,我恨不得咬你两口!”

“你咬吧,咬吧,喃,喃!”他就蹲到她跟前让她咬了。

她发疯似地在他脸上到处亲,喃呐着:“把人熬煎的,我以为你不回来了哩!”

“还能不回来!”

刘来顺他娘在门外咳嗽了一声,进屋送水。两人重新坐好,刘来顺就罗罗东北的情况,他大哥讲的道理,尔后就把准备退出生产队的打算跟她说了。不想她跟他不谋而合,说:“我也有这个打算,只是不好意思提出来。”说完,又问他:“东北的花椒多少钱一斤?”

刘来顺说:“我还不大了解哩!”

他娘说:“两块来钱儿吧!”

李玉芹说:“看看,咱这里的花椒皮儿五毛钱一斤没人要,气得刘乃厚他们都烧了火,烧火还麻眼。咱俩搞一个代销点怎么样?往外推销花椒苹果大红枣,往里进烟酒糖茶日用百货,一家伙就弄大了。我寻思你有文化,千农活儿又白搭,搞个推销啦站个门头啦当个会计啦,说不定好货,怎么样?干不千?”

刘来顺一听挺激动,说:“行是行,可咱没本钱哪!”

李玉芹说:“你这个人不就是本钱哪?”她把那个人字格外强调了一下,“再说还可以贷款哪!搞代销点还三年免税呢!咱这里是贫困地区不是?有政策!”

刘来顺心里想,到底是给杨税务当过老婆,业务还怪懂:“可建在哪里呢?”

“你家那座老宅子就怪合适,又挨着公路,装装卸卸什么的捷方便!”

“那是我大哥的呢!”

他娘说:“你大哥的就是你的,他还能再回来呀?你们用就是,不用白不用!”

李玉芹说:“那可就太好了。”

李玉芹发挥她年轻漂亮的特长,利用杨税务先前的关系,跑执照跑贷款跑进货渠道;刘来顺则发挥他有文化腿长的特长,记帐算帐搞推销,钓鱼台第一个个体代销店就成立起来了。李玉芹任经理,刘来顺任办事兼会计。

开业的那一天,庄上的人都来凑热闹。刘玉华说:“干脆来它个双喜临门,弄成个名符其实的夫妻店算了。”

刘来顺嘿嘿着不吭声,李玉芹就说:“不懂个形式和内容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刘玉华嘱咐他俩:“以后需要个人手什么的可说一声,别不好意思。”

韩富裕问刘玉华:“敲锣打鼓吧?”

刘玉华说:“敲!”

敲得刘来顺热泪盈眶了。

李玉芹原来还包了一小片果园。当初分田到户招标承包果园的时候,村上没人敢包,村干部们说是生产队的人也可以包,李玉芹就承包了一小片。这次两人从生产队退出来又按人头带出来了十几棵,连在一起就是很可观的一片了。他两个先前又都在果园干过,果树管理上的一套懂一些,两人形影不离地要么小卖部,要么苹果园,就这么干起来了。李玉芹的那个上小学的小女孩儿由刘来顺他娘管着,两家又一块儿开伙,就跟一家人似的很红火。

他两个一块儿出去联系业务的时候,小卖部的门当然就关着。刘来顺眼李玉芹商量:“招个女孩子怎么样?帮着站站门头!”

李玉芹不同意,说:“坚决不要女的!”

“为什么?”

她瞪一眼刘来顺:“女的毛病多,再说咱也不指望那个门头,那只是招牌,咱们主要做门头上看不见的买卖!”

刘来顺就不知道什么是门头上看不见的买卖。他开始觉得这个女人有点神秘,不可等闲视之。那次他两个去县城联系业务,如果抓紧,当天就能赶回来。但她故意磨磨蹭蹭,这里转转那里逛逛,待把事儿办完,就非在那里住一宿不可了。她还会喝酒呢,他喝起酒来脸色红润醉眼朦胧,格外迷人。她像换了个人似的说说笑笑很活跃。两人的房间当然是分着开的,但喝完了酒他把她送回房间去的时候她不让他走了,她要他陪她说话。他说:“生意上的一套你还怪懂哩,你怎么懂的来着?

过去好像没发现你有这方面的天才呀!”

她笑笑:“你没发现的多哩!我过去卖过大红枣儿还卖过细麻绳什么的,你没发现吧?我还会抽烟呢,来,给我一根儿。”他递给她一根儿,她就人五人六地抽起来了,还挺像回事儿,那烟确实就是从她鼻孔里出来的。他问她:“跟杨税务学的?”

她说一句“不会说个话”之后就说起了杨税务。她说她当初认识他就是因为卖红枣儿。你知道卖东西的特别害怕搞税务的,但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好说话。

他还经常让她到税务所里喝水呢,就让她很感动。后来他到枣树行抓中心工作搞民兵训练,能打出那么好看的信号弹又让她很崇拜。他到她家吃派饭的时候,喝完了酒,就拿出一叠人民币在桌上摔,他管人民币叫“国务院发的东西”,之后抽出一张大团结递给她爹说:“李大哥,小意思,你收下!”就把她爹震得一愣愣的。他在她家管她爹叫大哥,待她打着灯笼,送他到大队部休息的时候,半路上他就管她叫小妹了。他把手揽到她的腰上说:“玉芹小妹很美丽呀!不要紧张,哎!城里人大白天在街上走就这样呢,很大方的。没有人的时候就这样——”他扳着她的脸到处啃,咂咂有声。尔后他说:“在公园里谈恋爱的时候还这样呢——”他的手就探到她的胸脯上了。她一只手打着灯笼,另一只手根本抵挡不住,她让他揉搓得吁吁气喘浑身酥软。那只灯笼就在夜幕中的山路上摇曳着,一晃一晃……

刘来顺听了心里竟然很不是味儿:“真不是个东西啊!”

李玉芹故意气他似的说:“你是东西呀?我愿意,你算干什么的?”

刘来顺气呼呼地说:“你愿意你嫁给他就是了。”“我就嫁了,怎么着?还吃人家丈夫的醋呢,不要脸。”

他仍然气鼓鼓地嘟囔:“你要脸呀?你多要脸!怪不得你那时候特别羡慕干部家属呢,敢情是早有目标了。”

她“噗哧”一下乐了:“小心眼儿的你,谁让你当初那么小呢,你要早占下不就是你的了吗?”

刘来顺简直让她撩拨得够呛!他嘟嚷着“我现在可是大了”就扑上去将她抱住了。她深深地喘一口气,说:“你大了我可老了。”他又嘟嚷着:“你根本不老!”

“你不嫌呀?”

“不嫌不嫌不嫌呀!咱们结婚吧,正儿八经地结个婚。”

她却沉着起来了:“着什么急呀,这不跟结了婚一样吗?”

“你还怪解、解放哩,不等结婚就有了事儿。”

“在外边儿可以解放一下,回去就不能有事儿。”

“整天呆成堆儿,没事儿人家也以为有事儿。”

“咱们就来它个有事儿也跟没事儿似的。”

“搞得这么复杂干吗呀!”

“工作需要!”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