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最后一个生产队

一九八○年秋后,钓鱼台刚开始时兴分田到户的时候,坚持“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集体的道路地久天长”,硬是顶着不分的有那么十来户。其中有革命老人何永公、劳动模范刘日庆、公家嫂子李玉芹、摘帽富农王德仁、业余诗人刘玉华、织布匠子刘来顺。这六位各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水平,工作组连续开了他们三晚上的会也没解决问题。开到最后还辩论起来了,辩着带着就红了脸。革命老人何永公说:“分田到户搞单干?***要是活着,不毁你们这些婊子儿的!咱沂蒙山过去是革命的根据地,今后就是社会主义的根据地了。这点觉悟也没有?”

劳动模范刘日庆说:“我们钓鱼台可是全省的先进典型,嗯!那年咱到北京开劳模会,参观动物园,连狗熊都给咱打敬礼,咱也没骄傲自满过。年轻轻的也不注意个谦虚性儿,什么态度!”

公家嫂子李玉芹说:“当脱产干部几年了?说你呢!五年?五年还不懂唯、唯物主义啊?一点灵活性也不讲,政策一变你怎么办?耷拉着脑袋写检查啊?写检查也写不出好哲学!俺家老杨当脱产干部二十多年也没跟你们样的!”她说着说着还哭了:“你这个死鬼啊,你眼一闭腿一蹬死了利索了,这一搞单干,让俺这孤儿寡母可怎么办啊!”

摘帽富农王德仁说:“咱不是不听各级领导的话,咱寻思好不容易堂堂正正地当上社员了,没等稀罕够,就又搞单干,咱确实是舍不得啊!”

业余诗人刘玉华说:“‘集体劳动好,把爱情来产生’你们懂不懂?一个个的看着跟有点文化似的,其实没啥水平啊!你是哪庄的?”

织布匠子刘来顺就说:“你甭瞪眼,说你没水平就是没水平。这些年一个个的工作组,咱见得多了,没一个好东西!还瞪眼呢,熊样儿!”

……

工作组拿他们没办法,经请示上级同意,就保留了他们一个生产队,他们的地当然也就没分,大队的集体财产也按人头保留了他们应分的一部分。

队长刘玉华为此赋诗一首:社会主义三十年,一夜分了集体日。强制命令一刀切,全然不顾三中全。集体道路是鹏程,谁来动员也不行。团结友爱发扬光,体现个社会主义优越性。

他还有注解呢!他说:“‘三中全’就是三中全会,为了押韵我少说了一个字。

后边儿的‘发扬光’也是这个道理,是发扬光大的意思,嗯。”

公家嫂子接着说:“谁还不知道三中全就是三中全会啊!跟积极分子叫积极分人民日报叫人民日一个意思不是?还‘一手拿着煎饼吃,一手拿着人民日’呢!怎么编的来。”

王德仁说:“社会还是进步了,搁前几年咱要这么不听各级领导的话,那还不打你现行反啊!”

何永公就说:“他敢!你要打咱个现行反,不毁他这些婊子儿的来!”

大伙儿就哈哈一阵笑。

门外有几个人看热闹,听见屋里的人笑也咧着嘴笑。刘玉华说:“韩富裕同志,进来坐呗,生产队的会又不保密。”

韩富裕不好意思地说声“不了”就走了。一边走还一边嘟囔:“不来不来嘛,没寻思地又来了。”

别的看热闹的也走了,这个说:“走顺腿儿了这是,人家开会,咱来个什么劲儿!”

那个说:“这个么儿得两方看,嗯!”

还有的说:“一下子散了伙,有点不习惯不假。”

屋里的刘来顺就说:“这个韩富裕也是邪门儿。过去是有名的红管家,最讲个集体主义,还喜欢开会什么的,可到了关键时候就顶不住了。看着个子不矮竖插着跟个汉子似的,原来也是假积极分啊!”

王德仁说:“他也是穷怕了,想发家致富呢!”

刘来顺说:“看他能富到哪里去,还‘富裕’呢,富裕个鸡巴毛啊!”

公家嫂子李玉芹嘻嘻地说:“不文明呢,也不注意个团结性儿,‘团结起来力量大,唯物主义辩证法’不是?”

刘日庆说:“这话对,玉华的诗后边儿一句最要紧,要体现个社会主义优越性。

往后那些分了地的人家遇到什么困难,咱该怎么帮还怎么帮,那些军烈属五保户,该怎么照顾还怎么照顾!”

刘来顺说:“大队党支部还能不照顾?”

刘玉华说:“那些人的水平你还不知道?没个觉悟性儿?都当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去了,还照顾呢,照顾他们自己好样儿的。”

刘来顺说:“看来情况就这么个情况了,明天干什么呢?”

刘玉华说:“拾掇拾掇地吧?修修西山上的地堰,夏天让山洪冲塌了不少。”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