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娘子,这箱子你就先放在这里,一会儿我会派人将这箱子处理掉。”竹影点点头,旋即他看见地上的大箱子,皱着眉头说道。
“我知道了。”明书婉将腰间的帕子塞到裴庭御的衣袖里,望着他惨白的脸颊,她的心不由散了一瞬。
“这是前几日大殿下落在我这里的,我已经清理干净。”明书婉脸上呈现桃夭色,眼睫如蝴蝶翅膀鼓动。
竹影微微侧过头,放眼望去,就看见明书婉手里拿着一条白色手帕,那不是大殿下随身携带的吗?
竹影对这条手帕很眼熟,也很熟悉。这条手帕不管大殿下身处何方都会带着,而且时不时还会拿出来看上两眼,也不准任何人触碰。
按照明娘子说的话,这几日大殿下还真的没有随时随地掏出帕子,他昨天还有过疑问,没想到居然在明娘子这里。
这让竹影觉得有些稀奇,不过他身为一个下属,也不敢多问些什么。
“既然如此,属下就先告退了。”竹影拱手作揖,随后转身离开。
裴庭御靠在竹影的背上,他低垂着眼眸,脸色惨白如金纸,额间还有一层细密的冷汗沁出。
明书婉本想摸摸他的额头,手却停在半空中,她望着裴庭御那双紧闭的眼眸,心里有些发怵。
犹豫了片刻,明书婉紧抿唇瓣,说道:“快走吧。”
望着竹影离去的背影,明书婉轻垂眼帘,心中暗暗思忖,希望一切都不要太晚。
竹影前脚刚走,秋玉就小跑着过来,“姑娘,已经将他们送出去了。”
“我们现在要直接去寻三公主吗?”秋玉问道。
明书婉从明家出来到皇宫,不过才辰时。
三公主裴芙梦性子高傲,不像宫内的其他公主都是准时准点起床,一般都是在巳时才会睁眼。
为此,明书婉并未直接去三公主的寝殿,她带着秋玉来到了坤宁宫大殿前。
坤宁宫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风格,以黄色琉璃瓦为主,象征皇家的尊贵和权威。宫殿的屋顶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彰显皇家的威严和神圣。
明书婉站在坤宁宫跟前,之前来的时候还从未发现,这坤宁宫的外观装饰华丽,宫殿的墙壁上镶嵌着精美的砖雕和石刻,雕刻着吉祥的图案和寓意。宫殿的大门上方挂着一块金碧辉煌的牌匾,上面刻着“坤宁宫”三个大字,显得庄重而神圣。
坤宁宫的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宫殿的前部有一个宽阔的庭院,庭院中央有一个大型的喷水池,池中矗立着一座精美的石雕喷泉。庭院两侧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增添了庭院的美感和生机。
由着李姑姑引领,明书婉正巧碰上宁皇后正盘簪青丝,她往后退了一步,屈膝福身道:“见过皇后娘娘。”
宁皇后坐在铜镜前,她的眼眸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但她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疲惫和无奈。她的头发散乱,没有梳理,几缕发丝飘落在她的脸颊上,增添了几分柔弱。
她的手指纤细,此时正拿着螺子黛为自己描眉。
明书婉的发髻上插着一支精致的玉簪,玉簪上镶嵌着珍珠和翡翠,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她的身姿曼妙,如同柳絮轻舞。她的步态轻盈,如同仙子漫步。她的衣裳虽然淡浅色,但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她的气质和风韵。
“起来吧。”宁皇后轻睨她一眼,才慵懒得开口道,“今日来这么早,是找本宫做什么?”
明书婉垂下眼睑,声音柔和却坚定,“前几日娘娘问臣女,关于大殿下的事,臣女只说了《梦回夜》和其他琐事,却漏了另外一件事,还请娘娘饶恕。”
宁皇后撑着脑袋,神态悠然,语气却透着丝丝凉意,“哦?那你且说说,你漏了什么?”
明书婉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直视着宁皇后的双眼,开口道:“大殿下曾三次邀请臣女一同品茶论道。”
宁皇后端着杯盏的手顿了顿,随后垂下眸子,问道:“然后呢?”
“大殿下对臣女说,《梦回夜》他已找到了一个人,里面的内容他都十分清楚,听说今天就会把那人带入宫。”明书婉的声音很轻,却像是重锤一般砸在宁皇后的心间。
宁皇后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明书婉,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
宁皇后沉默了片刻,然后放下了手中的杯盏,缓缓地看向明书婉,“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明书婉深吸一口气,“是臣女不小心听到了大殿下的私下言论。”
宁皇后皱了皱眉,“你是怎么听到他的私下言论的?”
明书婉咬了咬嘴唇,“那日臣女在宫中漫步,无意间听到大殿下的侍从和侍妾在谈论这些事情。”
宁皇后听后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沉思着。她知道明书婉没有说谎,因为这些事情只有大殿下的亲信才知道。而明书婉作为一个小小的女子,是不可能得知这些事情的。
过了许久,宁皇后才开口道:“你确定吗?”
明书婉点了点头,“臣女确定。”
宁皇后深深地看了明书婉一眼,她和李姑姑对视,这本书里面关于了很多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宁皇后手刃人名多年,也曾险些对一国之母的地位不保。
要是裴庭御真的知道了,后果可想而知。
这宫中只怕是会再次掀起风浪。
“来人,给本宫梳洗打扮,摆驾玉清殿。”宁皇后厉声开口,“还有你,也一并留下,随本宫一同前往。”
“是,娘娘。”明书婉垂眸,她退出大殿,会想起宁皇后百般急不可耐的样子,心中也不由起了疑心。
这本书她不是没有看过,其中的传闻多多少少也有所耳闻,可也没有提到宁皇后,为何她会如此紧张不安?
明书婉提起这件事情,不过是孰轻孰重,觉得《梦回夜》这书算不上什么,所以才用了这个幌子当借口,故意让宁皇后相信她的所言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