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幼者本位——儿童文学论集 经济环境之于儿童文学

尽管儿童文学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的高度:有着它独立的学科品格与发展的特殊规律。然而作家和编辑仍然易受来自经济环境的冲击,经济因素总是强有力地规范着他们的行动:一方面,编辑有时不得不建议作家把书稿修改得符合图书市场的流行口味;另一方面,政府在财政上的削减,就有可能导致图书馆的预算赤字,其结果是造成编辑的恐慌与作家的困境。

面向市场。诚然,儿童文学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家的生产,但出版界的发展态势则又依赖于像经济如图书市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编辑不得不从图书回收利润即经济效益的高低来决定出版与否及出版的内容与形式。换言之,编辑好比一座桥,他沟通的是作家与读者。编辑得熟谙读者的阅读趣味,投其所好,读者才肯付钱买他的产品——图书,因而市场行情恰似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有力地调拨着作家、编辑与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经济之于儿童文学已不是简单地以一本书与它后面的定价相对应的所谓价值与价格的关系那样一目了然,而在暗暗制约着儿童文学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全过程。尽管那些坚持文学性的教师和儿童阅读推广者,也能在引导儿童文学未来的方向上成为一种外在的动力,但这样的一种现实是作家与编辑必须认真面对的:读者在选择图书时必然是将经济与文学结合起来考虑的,这要求那些对文学性要求很高的编辑,也不得不面向市场,花费大量时间来考虑书籍作为商品,它必须在流通中得到购买者(潜读者)的认同才能实现它的文学价值这一事实。他必须对书籍的竞争能力有个切实的估计,并在装饰、样式、插图及销售广告上深思琢磨,精益求精。近年来盛行的精装本与平装本平分秋色的新现象,就是编辑密切注意销售市场动向的一个明显例证。大部分的精装本儿童读物是看准学校、图书馆的收藏价值与公费消费;成人(家长、教师、研究者)购买力的提高,以及迎合人们的声誉性消费与“礼品”消费的心理等而设计的。它不仅同样吸引着儿童读者,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各类潜在读者调动起来,变他们为现实读者。同时,平装本仍可以照顾到购买力低下的消费者。在精装本的高价格与大开本不便携带的情况下,平装本可以充分展露它们价廉的优势,孩子们照样可以在为他们出版的买得起也能在衣袋里装得下的平装本里享受着同样的故事。自然,由于平装本的纸张与插图质量不容讳言地要低于精装本,因而,在鼓励孩子们建立起一个自己的平装本书库的同时,各级学校与图书馆,更应在孩子们求学期间提供给他们一些高质量的印制精美的精装本。

政府投资政策的影响。任何一位涉足儿童读物的编辑都明白,政府对文艺与教育的投资就足以对儿童读物的出版产生巨大的影响。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第36届总统(1963—1969)林登·b.约翰逊曾在1965年4月11日为《中小学教育法》签署了一项13亿美元的款子。该法案的“第二款”授权政府允许国家增加学校图书馆预算,并在该款下要求将第一年的10亿美元必须全部用在公立和私立学校图书馆购置图书上。这样,正如约翰逊坐在他的启蒙老师身边所宣称的他签署的法案将把“三亿册新书送到小读者手里和许多学校的第一流图书馆里”那样,在法案实施的第一年里,就有3600多家公立学校新建了图书馆,就全国来说,图书馆为学龄前儿童的平均花费几乎增长了1倍;在小学,人均从2.7美元增长到5美元。在“第二款”刺激下的儿童读物高消费也一直持续了好几年,因为出版界尽量满足图书馆的要求与需要,这就刺激了儿童读物创作的繁荣,尽管在这蜂拥而上的儿童读物中难免有某些不值得出版的伪劣品,但政府花费的资金却给不少年轻的艺术家与作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始或继续他们为儿童的创作事业。不仅如此,金钱还刺激了那些久负盛名的出版商为确保竞争中的不败之地,尽力将图书的装饰与插图搞得更加精美,并冒险起用年轻作家的作品与增加工作人员。甚至金钱的诱惑还吸引着过去在文学方面毫无经验的商人与企业家,他们也想借儿童读物的东风获利。总之,那笔巨款不仅激励更多的人步入儿童文学领域,还为儿童文学的发展输进了新鲜血液,使儿童文学的繁荣呈现出另一种美丽姿态与动人景观。

综上所言,以图书市场与政府投资所决定的经济环境已经强有力地引导着儿童文学发展的方向,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两大经济杠杆来繁荣当今的儿童文学,是值得研究的不应回避的新课题。

(载《文艺报》,1993年5月8日)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