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艺批评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批评的缺语,文艺创作与批评出现迷茫、消沉,创新、发展等重要现象的时候,没有看到批评的支持;一是批评的乱语,人云亦云、炒作起哄、好话连珠、废话连篇、自娱自乐、自说自话的批评随处可见。不讲原则的批评、不懂艺术的批评、不说真话的批评正在危害文艺批评的名节声誉,批评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离,而批评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文艺“为什么人”“如何为”的根本问题。
没有人怀疑文艺批评之于文艺建设与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坟·论睁了眼看》)从来就没有不体现价值取向的文艺创作,从来也没有不体现价值取向的文艺批评。所以,批评家完全可以从个人兴趣出发,自由地发表批评意见,但又必须文责自负,明白言论有传播、引导、教化的功能,在发表之前就要顾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文艺批评者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文艺批评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价值观从来都是具体的、与时俱进的。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文艺批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建设服务,不仅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当下文艺批评家义不容辞的职业追求。2008年10月29日,***在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的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活动应当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要求,明确指出这个价值取向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对我们当前开展文艺批评同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要有四个方面的学术准备。
一是要有科学的批评观。明白“文艺必须有批评”的道理,科学处理批评与创作的关系,它们是在审美本质上相通的一对孪生兄妹,创作为批评提供内容,批评为创作提供指导,共同支撑起文艺大厦。要充分理解文艺创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生活为审美对象”的艺术批评,文艺批评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以作品为审美对象”的文艺创作,两者都是通过审美批评来传达自己的价值取向。要充分尊重作者、读者的权利,多一点敬重,多读作品,多作交流,不要棒杀,也不要捧杀,不要误导,更不要欺骗。当前顺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特别需要文艺批评者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自觉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在多重价值矛盾和多元文化冲突中,自觉运用文艺批评的武器,宣传推介优秀作家作品,揭露批评各种不良倾向,传播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更好地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多一份职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二是要有坚持艺术标准的勇气。文艺批评是一种审美判断,应在美学的范围内进行,坚持真实标准、于社会进步有益的社会功利标准和艺术美感标准的统一。真实标准是估量艺术品是否反映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真实,具有认识价值;社会功利标准是检验艺术品是否具有益于人民、益于社会、益于人类进步的实用价值;美感标准用于检验艺术品是否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等美学价值。三个标准有其独立评估的价值,又紧密组成一个评价系统,核心是将艺术品当做艺术品来批评,在艺术批评实践中,发掘原创力,培养洞察力,提升思考力,扩大传播力,形成批评家自己的批评个性和批评风格,发挥批评的积极作用。
三是要营造“讲真话、不讲假话”的批评氛围。做到鲁迅说的那样,“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南腔北调集·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的》)。但“讲真话”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巴金有《真话集》传世,季羡林最后一本书叫《讲真话》。讲真话、不讲假话,做个诚实的人,这其实是我们在人之初的幼儿园所受的道德教育,现在却连有文化的大人也难以做到,实在是批评的悲哀。应该更多地关注批评者的生存状态,将文艺批评的生态建设摆上日程,为文艺批评营造和谐良好的环境,让批评家安心将主要精力投到文艺批评活动中,放出自己的眼光,勇于面对和回答文坛中出现的各种新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能够对作家作品进行细致而客观的审美分析,既分析作品的思想价值,也注重从艺术上区别其优劣,“指出坏的,奖励好的”(《准风月谈·为翻译辩护》)。用“更真切的批评”,催生“真的新文艺和新批评的产生”(《文艺与批评·译者后记》)。
四是要有“和而不同”的文化素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文艺批评者要做君子,不做小人。“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也是文艺批评家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和而不同”就是要求批评家有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这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的根本保证;“和而不同”就是坚持原则的守正精神,这是保持文艺批评独立品格的基本要求;“和而不同”就是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这是推进文艺发展的根本动力。朱子曰:“大抵君子小人只在公私之间……盖君子之心,常和而不可以苟同。”(《朱子语录》卷四十三)文艺批评何尝不是要尚“和”而不盲目附和,以公正为原则,做到心底无私。管子曰:“和乃生,不和不生。”(《管子·内业》)荀子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和则生,同则绝,和而不同,生生不息,从万物的创生到文艺的发展,莫不如是。
文艺批评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还有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必须遵守。那就是批评必须实事求是,必须顾及他人声誉,必须尊重他人人格,必须与人为善,必须遵循艺术批评。对待反批评的态度应该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这才能够使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三)》]
(载《文艺报》,200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