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古诗说明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我们吃的粮食是由农民的汗水凝聚而成的。我觉得,当我们吃饱喝足之后,即使不念农民兄弟的好处,至少不能够骂农民而恩将仇报吧。
我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了。
现在,有一个在报刊上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农民意识。啥叫农民意识?对此我曾专门查过《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之类的工具书,没发现这个词的影子。但通过结合一些文章内容揣摩,觉得这个词含有保守、落后、狡诈、自私、封闭、狭隘、目光短浅、头脑简单、行为愚蠢等含义,是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领导干部不胜任工作称之为有农民意识,工厂厂长把厂子搞砸了称之有农民意识,体育比赛比输了称教练有农民意识,作家写不出好作品称之为有农民意识,科研人员不出成果称之为有农民意识,导演把作品导糟了称之为有农民意识,演员演不好自己的角色称之有农民意识,连某些腐败分子也称为有农民意识,等等等。
天哪,原来农民成了一个破筐,一切坏东西都可毫无顾忌地往里装,反正农民容易欺负,不欺白不欺。其实带有农民二字的贬义词不止一个,比如农民心态、农民思想、农民观念、农民作风、农民思维、农民形象等等,不一而足。
人们把脏兮兮的屎盆子扣在农民老大哥头上,农民忍了。可人们似乎还不解对农民的“心头之恨”,于是又把农民当成了笑料。本来,农民朴素善良,不像卓别林那样富有幽默感,他们大多为人实在,老实本分。我觉得我们的艺术家们确实是有非凡的创造力,他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终于把农民变成了笑料,你瞧,农民一上台,观众乐开怀。台上的农民不是像要饭花子,就是二百五,或者是傻子疯子,或者是土老冒,阿q,刘姥姥。有意思的是台上的看上去土得掉渣的演员,但嘴上功夫极佳,油腔滑调,口无遮拦,男腔女调,女腔男调,东扯葫芦西扯瓢,最终被贬损得面目皆非的“农民”赢得了观众的开怀大笑和如潮掌声。
对此,我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我们到底怎样对待踏踏实实、老实巴交的农民呢?像上述那样毫无道理地拿农民干涮,于心何忍!农民兄弟是点燃了谁家的房子还是把谁家孩子扔井里了,而遭受这样无情的报复,真是匪夷所思。
我一直认为,作家是主持公道的。作家的笔下,会塑造出一个客观真实农民形象的,可看了一些作家的作品后,我失望了。前不久,我从一家大报上读了一篇描写农民的小说,题目叫《农村姑娘》。叙述一个跟着表姐进入城市来做三陪女郎的漂亮乡下女子,被大款看中,包了下来,后来怀孕,女郎同大款发生了纠纷,被大款从高楼上推下来摔死了,女郎的家人从乡下赶来,要为骨肉伸冤,这时大款早已躲开,由雇佣女郎的酒店老板出面,一番花言巧语,送上现金10万元,极容易地把一条人命案子私下解决了。小说中写到乡下来的女郎家人看到了那么多钱,眼睛都花了,什么意见也不再有,拿到钱就回乡下了。小说中,农民不仅无知,而且贪婪,见钱眼开,和恶棍差不多。事实上,类似的小说还很多,现在一些作家很久很久不到农村去,却坐在书房中写农民,他们认为农民什么样,农民就是什么样,一些作家认为贬农民比褒农民更能引起注意,于是极尽贬损之能事,于是笔下的农民又丑又脏、又恶毒、又卑下、又无知、又可恶,简直没了人样。更可气的是一些人刚刚从农民变成非农民,本来是靠乡亲们帮忙才出息了,可摇身一变便对农民开涮,捞取金钱和名声,这便纯属忘恩负义、吃里爬外,非君子所为也。
农业是第一产业,农民是社会的脊梁。2000多年前,韩非子就说,农民和士兵是国家的两块基石。如今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的见识怎么就不如韩非子?而把农民丑化得面目全非呢?诚然,农民确实有其诸多缺点和不足,但不能掩盖其劳动之美,创造之美,他们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一点,谁也否认不了。我想,若谁执意和农民过不去或者对农民有偏见、有仇恨,那么最好干脆别吃饭,这样才能和农民划清界线,互不搭界,才能表现出“坚定的立场”。
(原载2001年第6期《天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