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寿县正阳关地处淮河、颍河、淠河交汇处,在19世纪末,它是皖北唯一的商埠,因为四通八达,在当时的中国内地绝对算是一个消息灵通、得风气之先的地方。
1887年(光绪十三年)的夏天,伴着风雨雷声和动荡的时局,一个小生命在正阳关盐店巷诞生了,他就是高语罕。
语罕家也算是官宦世家,有诗书传家的传统。5岁的时候,他就进了正阳关盐务总局开办的义塾读书,教书先生就是他的父亲。小时候的高语罕聪明俊秀,又得父母严格督促,很快就熟读了四书五经,还练就一笔好字,经常得些纸墨笔砚的奖品。
正阳关同安徽其他地方的风俗一样,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订亲事,否则会被人家看不起。到了10岁之时,父母为他订了娃娃亲。可就在订亲不久,在正阳税关任账房的祖父去世了。语罕的父亲是个忠厚老实人,税关主事者就让他接办税关账房的事情。
此时的语罕已经把《诗经》、《尚书》、《论语》、《易经》、《唐诗三百首》念得烂熟,由于父亲无法再亲自授课,他就转随正阳关另一个老师程二夫子读书,学习八股文。不上一年,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以及“蜂腰格”、“鹤膝格”等式样都学会了。
1898年的一天上午,11岁的高语罕提着水壶上街泡开水。早市上熙熙攘攘,颇为拥挤。突然,前面的人群迅速向两边分开,喝道的声音从人丛中破空而来。语罕呆呆地站在茶馆门口,看见几乘大轿从面前经过。
大街上人们都在议论:“那头顶轿子就是总办小姐。”“革命党!革命党!这位总办小姐的丈夫是个革命党!前天在北京城造反,被皇帝拿着了,就地正法!这位小姐去南堤祭奠哭灵咧!”
原来正阳关督销总办的女婿叫林旭,是个新科举人,参加了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党。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下旨将谭嗣同、林旭等六人逮捕杀害,这就是戊戌政变的六君子。总办在南堤设了祭坛,让他女儿去朝北望空遥祭。
后来,高语罕觉得这天是一生中最可纪念的日子,因为他在这天第一次听见“革命”这两个字。
1900年,高语罕13岁了。有一天,他刚从盐店巷出来,就碰到一群人跟着几个外国女鬼子(这是当时称呼一般外国人的口头语),从南往北走。后边一群人在乱喊:“打洋鬼子呀!”、“大师兄,红灯照……”、“扶清灭洋,义和团……”。
原来,这几个外国人是在颍州、霍邱、颍上一带传教的天主教牧师,因为北方义和团的风波从京畿开始,一直蔓延到直隶、山东、河南诸省,汹涌的浪潮也波及江苏、安徽的北部。这些传教士原本想离开教堂逃回上海。但是想回上海,只有经过正阳关,取道浦口,渡江到南京,才能脱离险境。
那些群众的笑骂声给高语罕留下了深深的“灭洋”的印象,也就是“反抗帝国主义”的印象。
30多年后,高语罕回忆,“儿童时代的情形,都成了模糊不清的恍兮惚兮的影子,只有这两件事,还是宛在目前,情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