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不复过往:中国法学院纪事 §第一节 留洋学法肇始

同治十二年十一月,沈葆桢奏陈船工善后事宜,言及“于闽厂前后学堂选派学生分赴英、法两国学习制造、驾驶之方及推陈出新练兵制胜之理”。〔1〕光绪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877年1月13日),李鸿章在奏折中重提此事。他还转递了《选派船政生徒出洋肄业章程》。〔2〕光绪三年二月十七日(1877年3月31日),〔3〕驻德大臣李凤苞偕同洋监督日意格、随员马建忠、文案陈季同、翻译罗丰禄率领海军留学生,乘坐木厂“济安”号轮船赴香港。二月二十二日(4月5日),由香港改乘法国邮船前往欧洲。〔4〕马建忠进入巴黎私立政治学院(l'ecole libre des science politiques,俗称siences po)学习外交学和行政学课程,于1879年获得法学学位(lncié en droit)。〔5〕1886年秋,又有9名学生被派往英、法两国学习法律。〔6〕进入巴黎大学法律系的6名学生最终都获得了学位。其中的王寿昌还建议并协助林纾把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译成中文,初译名为《椿姬》。〔7〕

也有中国留学生到英、俄、德等国学习法律。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初三日(1903年12月21日),张百熙在奏折中提道:“现就速成科学生,选得……俞同奎、何育杰、周典、潘承福、孙昌烜、薛序镛、林行规、陈祖良、华南圭、邓寿佶、程经邦、左承诒、范绍濂、刘光谦、魏渤、柏山等共十六人,派往西洋各国游学。定于年外起程。”〔8〕其中学习法政的有林行规、柏山。林行规,1885年生,字斐成,浙江鄞县人。有资料称,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出洋,到“伦敦大学校”,在“法科政科”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9〕1914年1月至1916年2月任北大法科学长。〔10〕而从张百熙的奏折看来,林行规动身去欧洲应在光绪三十年,即1904年2月以后。柏山入俄国“森彼得堡大学堂”“法政专科”学习,光绪三十四年毕业。〔11〕

由湖广总督端方选派的萧焕烈也于光绪三十年七月入俄国“森(彼得)堡大学”政治科;同批选派往法国的陈箓毕业于“巴黎法学院”,杨荫蕖毕业于“巴黎官立法政大学”政治科;派往德国的马德润毕业于“柏林大学堂”法科;派往比利时的王治辉获“比京大学”政治学博士。〔12〕此外,张瑾于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到德国“柏林法政大学堂”学习法律,光绪三十六年九月毕业。〔13〕《宣统三年冬季职官表》显示,时任外务部英股行走的习作谦曾于英国剑桥大学获文学及法学士,还曾于伦敦密德电蒲法律专门学校[应即middle temple inn,现多译为中殿律师公会——笔者注。下用方括号夹注者同]学习,获法科进士。〔14〕

下节拟通过梳理马建忠赴法留学的若干细节,以展示国人早期赴欧学法的情况。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