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善人并非都是正人君子
不论是功利主义还是义务论,还是选择其他什么立场,重要的是要站在自己选择的规范性立场上切实地行善。实践是伦理学的命脉。因此,有必要成为把行善者当作日常生活的“善良的人”。
但是,这样做真的能够变成善良的人吗?
我认为应该可以清晰地回答“可以成为”。所谓善良的人不是指圣人或君子,而是指日常生活中时刻秉持伦理性实践精神的人。而且,原则上来说,伦理性的规范应停留在普通大众通过常识性的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范围内。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呢?用意大利的谚语说就是“练习可以造就大师”(熟能生巧),也就是说“名人都是靠练习出来的”。每天都留意做善行的实践,会培育出善良的人格。同时,注重“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重要的。
强调这一点的是亚里士多德,他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又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虽然相当于苏格拉底的徒孙,却对苏格拉底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因此使自己的伦理学说有了鲜明特征。
苏格拉底曾研究“为什么人会做坏事”这一问题,他说“那是因为他真的不知道那是不好的事情”,是“出于无知的恶”。苏格拉底坚信,那些作为恶人被惩罚的人亦是如此。如果他们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不好的,一定会后悔并且再也不会作恶。他认为如果真的打心底里知道自己做的事是恶事并且悔恨无比的话,不可能有人还会继续作恶。
小知识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老师。他通常被公认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提倡认识善恶问题的理性主义。他向人们宣传“为了更好地生存需要灵魂的关照”,却被人告发扰乱社会秩序,并因此被处以死刑。
这是坚信人类的善良本性,无论什么事情都让人以乐观的心态看问题的说教,但遗憾的是充斥在街头巷尾的实例,成了苏格拉底性本善的反证。即使确信那是不好的,可仍然反复作恶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惯犯”。
惯犯就是进过监狱,但是不思悔改,仍然不断做下恶事的人。普通人从监狱出来后一般不愿再进去,可惯犯则一边深刻地认识到自己那样做是犯罪,一边又忍不住要继续去做。这又是为什么呢?
例如,作为惯性很高的犯罪——偷盗,即使偷盗者不想再偷了,但总是一不小心就又干起了偷窃的营生,这样的情况也是常有的。对于小偷,经常会有人说“他有盗窃癖”。这真是一个极好的表达。手的“癖好”,也就是习惯。因为是习惯,所以反复做。反过来也是如此。善的行为,也正是一种被习惯化了的行为。
综上,成为善良的人的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养成反复做善行的习惯。
小知识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他整理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建立起了哲学这门学问的基础。他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的伦理学著作,为西方近现代伦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在中世纪的欧洲,他是哲学家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