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年轻的读者朋友交谈,常听到这样的议论:你所谈的书中的那些深刻的思想内蕴、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为什么就感受不到呢?还有为数不少的朋友,不能欣赏名画、名著、名曲,相反,对那些质量低劣的侦探小说、武侠传奇、相面读物以及流行歌曲、惊险影片等,却表现出十分浓厚的兴趣。这是为什么呢?说明白点,这些读者的鉴赏力可以说仍然在低层次徘徊,打打闹闹,曲折离奇、惊险诱人,看起来满热闹。其实,尽读这类低层次的浅薄之作,一个人的鉴赏力是很难得以提高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我们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注意德育、智育、体育的训练,而忽视美育训练。一个中学生,高中课程都念完了,还不能欣赏一部文学名著,更不能欣赏优秀的传统戏剧。许多文艺作品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特别是那些古典的和外国的作品,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有的读者,对其精华部分不能理解,对其糟粕部分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象闻名中外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水浒传》等,有的读者对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和丰厚的社会内容知之甚微。相反,对那些属于糟粕的部分却奢读成瘾,谙熟于心。有些读者甚至专门欣赏那些为作者所批判、所否定的东西,以恶为善,以丑为美。这说明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很需要提高一步。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没什么更多的窍门,很重要的一点,在博览群书之余,多读读评论性的文章。评论本身是一种鉴赏,它能够帮助读者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审视和把握作品,帮助读者发现他未曾发现的思想和艺术。文学作品真正的美以及深刻的思想,往往是隐藏在形象的最深处的,它不容易被读者一下子发现。文艺评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读者正确的欣赏、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巴尔扎克曾经指出:“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它类似总结。可是傻瓜们——而这些人又是多数——却竟想一下子就看透一部作品。他们连‘芝麻,开吧!’这个秘诀也不掌握,结果只能隔靴搔痒地观赏。这就是何以多少好心肠人一次光顾歌剧院或美术馆发誓说二次再也不会上当了。”巴尔扎克把多数人都说成是“傻瓜”,当然是不对的;但他所说的必须掌握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的妙处,却是很有道理的。有的读者艺术欣赏能力较强,能够跨入艺术之门;有的读者欣赏能力较差,只能隔墙观景。掌握打开艺术鉴赏之门的钥匙并不难,这就是要多读多看那文艺鉴赏类的文章,看人家是怎样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而自己在欣赏上又有哪些差距,久而久之,自己的鉴赏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应该看到,我们的战士大多属于高初中文化水平,就目前情况看,是很需要借助文艺批评的武器帮助他们提高鉴赏能力的。德国有个叫刻耳的批评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批评的目的象照火把。”批评家的示范作用,往往会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果把批评与作品结合起来研读,不仅能更深切地感受、更正确地理解作品,而且可以学到欣赏作品的方法,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很多年轻朋友很爱读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是一部世界名著,一部思想性极强的世界名著。然而,当我与一位青年朋友交谈读书感受时,他却不以为然地说,什么思想性,不就是一个古巴老头子捕了一条大鱼吗!的确,故事情节没有多少波折起伏,内容十分简单:古巴老人桑提亚哥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但他并不灰心,第85天继续出海,终于捕得比他的渔船还长几英尺的马林鱼。经过两天两夜的生死搏斗,老人杀死大鱼,缚着它返回渔港,然而凶残的鲨鱼闻到血腥味之后,一批批接踵而来,抢食大鱼,老人被迫拼尽全力,继续搏斗,当他精疲力尽回到渔港时,大鱼只剩一副巨大的骨架。故事的情节如此简单,但如果把作品与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阅读,就会感受到它深刻的思想内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危机加剧。战争疯狂的屠杀,原子弹爆炸的可怕威慑,经济危机,冷战政策、国家机器的专横冷漠,物质文明的畸形发展,给西方人心理上投下浓重的阴影。很多人散布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价值的,这些彻底的虚无和悲观绝望情绪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正是反其道而行之,他着力塑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与每况愈下的世风相对抗。作家笔下的那个老人,实际上是个理想人物的化身。老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当他受到沉重的失败感压迫时,没有妥协,没有延宕,毅然拼死相搏,老人用行动捍卫的是人的荣誉和尊严,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不败,而且肯定了人能成为英雄。这与当时流行的反英雄倾向,认为人是虫这种观点是根本对立的。了解了这些社会的大背景,再来重读作品,我们就会深深感到这部看似平常的“捕鱼小说”里,所包含的思想容量是巨大的,其艺术手法也是十分精湛的。
读文学批评,是提高鉴赏力的重要方法。当然,要想真正提高鉴赏能力,恐怕更主要的还是多读各方面的书,提高自身的学识和文化素养。在各类艺术中,就表现生活的丰富性、广阔性、深刻性而言,小说是独占鳌头的。《红楼梦》。之所以被人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就因为它不仅广涉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丰富知识,而且融进了博大如海洋的中国文化传统,对这些如果你一无所知,或者知之不多,就很难领略这部不朽名著的美质。中国最早的文艺理论家刘勰有句名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园照之像,务必博观。”这就要求我们除读文学作品外,还要阅读多方面的书籍。在“博观”之后才能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储存到大脑中,构成自身相对完整的审美经验。
当然,要真正掌握艺术鉴赏的钥匙,就鉴赏主体来说,还应该具有二定的艺术感受力。这种感受力,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反映能力。一部好的作品,它真正的妙处倘若被你感受到了,那么进一步作审美价值判断便有了可能。倘若感受力差,连作品最表层的美质都感觉不到,那就根本谈不上从美学角度上去鉴赏它了。提高自身的审美感受力,同样离不开大量的审美实践活动,这就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文学读物及其它读物,离开这一点,要真正掌握打开艺术鉴赏之门的钥匙只能是句空话。
说到这里,我还想同读者谈谈怎样提高审美感受力问题。审美感受能力的提高,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同时,又要在阅读时加以思考。比如,文学作品中的“细节”常常被作家们称作文学作品的“细胞”。然而,我们很多同志在鉴赏作品时,对那些作为作品“细胞”的细节却往往一读而过,没有从美学角度对它进行再认识。举鲁迅的《阿q正传》为例,作品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阿q要被杀头了,照惯例是要画押的,他“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但他还是“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这使阿q觉得“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这个细节对一般的读者来说,似乎看到鲁迅仅仅讲了一个带有幽默感的笑话。但是,你若是从鉴赏的角度去细细品味,就会感到这个细节不细,它包容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读了让人心灵发颤。阿q的典型性格、阿q独有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悲惨命运,以及鲁迅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真挚感情,在这个细节中都有高度凝炼的体现。在这以前,阿q的典型形象基本上是完成了,而这一笔,更使这个形象达到了完满的程度。这样一看,这个细节对全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鉴赏的角度分析,它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但如果仅仅当个小故事,或者当个一般的笑料去读,那么作者在创作这个细节的良苦用心以及这个细节本身的美质,我们不可能真正领略得到。
在徐怀中写的《西线轶事》里,有这样两个细节,很值得品味。平时,“他很不讲军容风纪,常常是解开两个钮扣,用军帽扇着风。”而在他牺牲之前,却“正了正军帽,把长头发掖进帽子里,又扣好了风纪扣,”“认真地整过自己的军容。”刘毛妹的这种表现,有他独特的个性特点,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刘毛妹是从十年动乱的岁月中走过来的,他知道父亲是怎样惨死的,他也了解母亲的不幸遭遇。他当然看到了社会上是非混淆、真假难辨的反常状态。对这一切,他有自己深入的、独到的思考。他平时那种生活习气上的邋遢,生活态度上的某种冷漠和嘲弄的意味,正是他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抗议,冷漠中的炽热,反常中的正常,正是这个人物形象完美感人的原因所在。
一句话,要增强自身的艺术感受能力,真正掌握打开鉴赏之门的钥匙,那就不能一般的浮光掠影地读书,特别是那些名著,要认真地去细细品味,去反复体验作品的思想内蕴。这样,自身的鉴赏能力就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