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军某舰艇采访,正赶上这支舰艇部队组织关于“怎样看待西方侦探小说”的讨论。战士们对如何看待军营中出现的“福尔摩斯热”,讨论得异常热烈,有的说作为一名军人,读一读这类作品,有利于培养自己敏锐的辨析问题的能力,造就军人所特有的素质;也有的说读多了这样的书,只会造成丧失群众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养成爱出风头的不良习气……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底应当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舰上领导和战士们很希望我谈点意见。对这类书,我虽然读的不算太多,但也曾经是“侦探书迷”中的一个,也曾经对这类书作过较多的思考。现在,只能就个人意见和书迷朋友进行一次讨论。
要谈“怎样看待和阅读西方侦探小说”,就不能不谈西方侦探小说的发展历史。在西方,侦探小说兴盛于19世纪初期。那时,随着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和教育的普及,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需要日益增长,商业企业也发现开拓文化市场有利可图,而印刷技术的大发展使印行廉价的书刊成为可能,于是,供人们满足业余阅读兴趣的侦探小说便流行一时。
据说,侦探小说首先起于英国。1794年,英国出版了一部名叫《卡列布·威廉斯》的长篇小说,写了一个出身贫贱的年轻人,发现自己的主人几年前曾经杀害了一个邻居,并且使一个无辜的佃户和他的儿子蒙受不白之冤,被处绞刑。主人害怕自己的罪行败露,便百般迫害这个知情的年轻人。作品共写了三卷,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从主人对年轻人进行紧张的追捕场面开始写起,环环紧扣,撼人心魄。一时成为风靡英国的热门书。《卡列布·威廉斯》的作者威廉·高德温是当时英国激进运动的一个领袖人物,他写这部小说的原意是阐明法律和政治制度的不公正,宣传他自己的无政府主义观点,但这本政治小说却奏出了侦探小说的几个基调——有谋杀、有侦查、有惊人的追捕故事。从作品结构来讲,也往往是先讲结果,再追溯事件的起因,完全符合侦探小说的结构特点。于是有人把威廉·高德温的《卡列布·威廉斯》看作是第一部侦探小说。
但是,在西方,后来公认的意见是: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1841年,爱伦·坡发表了短篇小说《莫格街血案》,写一座公寓的四层楼上,有母女二人惨遭杀害。查看现场时,发现门窗紧闭,毫无凶手作案的踪迹。青年心理学家查尔斯。奥格斯特·杜宾运用逻辑推理,解破了此案,发现杀人凶手是一只逃失的大猩猩。这只大猩猩杀人后从后窗跳出,无意中把百叶窗撞得自动关上了,结果酿成了这桩疑案。在这篇小说里,作家爱伦。坡塑造的业余侦探杜宾的形象,成了后来无数精明能干的侦探主人公的雏形。此后,他又写了《被窃的信件》,写贵重的东西放在人人看得见的地方反而不被人注意,因此被人忽视的线索往往是破案的关键;《玛丽·罗杰特之谜》,写侦探坐在安乐椅里,完全用心理分析和逻辑推理破案。这三篇小说对后来西方出现的侦探小说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以业余侦探为主人公,以侦探的事迹为主线,以能力较低的人的叙述来陪衬的格局,被后来的侦探小说家广泛地进行模仿。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就基本沿袭的是爱伦。坡的写作方法。因为爱伦·坡在这类小说里写推理破案,所以他把凡属这一类的小说都叫推理小说。后来的人们常把侦探小说叫推理小说也源于此。
不过,真正为侦探小说广泛流行作出贡献的不是爱伦·坡,而是英国的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1877年,柯南·道尔的《血字的研究》问世,第一次塑造了一个业余侦探福尔摩斯的形象,他和他的朋友华生一起,在《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以及许多篇作品中,解决了许许多多非常疑难的罪案,所以,柯南·道尔的作品曾被认为是传统的侦探小说的楷模。
本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西方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精神危机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侦探小说的刺激和乐趣之中,以致使侦探小说充斥西方图书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侦探小说的商业化倾向日趋严重,好的作品的比率大量减少,而一些掺杂大量性描写的作品开始大量出现。
就目前西方社会流行的侦探小说来看,大都缺乏文学价值,因此在学术界没有什么地位。正如许多侦探小说作家自己所言:我们永远也不会成为诺贝尔奖金的候选人。但是,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大的读者群,象染上了烟瘾和酒瘾一样,对侦探小说有一种特别的嗜好呢?这要从侦探小说的自身特点和读者的阅读心理来综合分析。
就人们的欣赏心理来看,多数人都有个爱看热闹、爱刨根问底的习惯。而侦探小说的程式结构特点,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心理需要。如果我们对自己读过的侦探小说作个大概的分析研究,就不难发现这类作品有着大致相似的结构,也就是说这类小说大都有基本相似的模式。一般来说,侦探小说的模式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紧张的场面。侦探小说一般以一种罪行所造成的结果为开端。然后逐层揭开犯罪的秘密。作者竭尽全力描写和渲染案件的神秘性,创造出种种紧张而惊险的场面。例如爱伦·坡的《莫格街血案》,一开始就写母女俩被杀,他们住在4楼,门窗紧闭,毫无凶手作案的痕迹?谁杀的?为什么杀他们?一连串神秘的问题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二、曲折惊险的情节。提出神秘案件之后,作者还常在书中穿插一系列与案件有关的情节。这些情节主要围绕着怀疑、证据和破案,前后联系,左右交织。一般提出种种可能的线索,然后把各个线索的证据切断,使读者如堕五里雾中。有时故意让好人受到怀疑,使读者替他操心捏汗。在读者感到紧张而不解的时候,侦探便出场宣布破案,使读者由悬念转向急于弄个水落石出,于是,侦探采取剥茧抽丝、层层推理的方式,解释破案过程,而读者则随着侦探的解释进行思考,最后解破悬疑,得到一种满足的快慰。
三、固定的人物模式。侦探小说一般有四种固定的、作用不同的人物:受害者,罪犯,侦探,侦探的助手或朋友和受到嫌疑的无辜者。一般来说,受害者或是普通人,遇到神秘的局面,使读者深感兴趣;或是重要人物,虽露面不多,却引起读者对他们命运的关心。罪犯或是不知是谁,或是虽知是谁而不知犯罪过程,吸引读者或者要了解罪犯身份,或者要弄清犯罪的证据。侦探是侦探小说的中心人物,他以一般都具有过人的智慧,面临难解的疑案,使读者时刻围绕他们的活动而思考。第四类。是一组人物,其中包括侦探的助手或朋友,粗心或无能的官方警察,虚构的被嫌疑的无辜者等。这类人物突出侦探的形象,并有助于安排吸引读者的复杂情节。
四、限定的背景。侦探小说的背景一般都局限于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久不住人的房子,僻远的乡村,围墙高筑的深宅庭院,四面环水的荒凉孤岛,行进如飞的火车,海上漂泊航行的轮船……这种种特定的环境和神秘的色彩,更能吸引读者,同时又便于对侦探的活动进行驾驭。
以上所说的侦探小说模式,有人曾用两个公式来表示:①谋杀或犯罪前的和平状况遭到破坏→错误的线索→破案→逮捕或揭露罪犯→重返和平状况;②假的清白无罪→发现犯罪事件→对犯罪事件的假判断→对犯罪事件真的、正确的判断→真正清白无罪。
侦探小说这种格式的每一个部份,都以吸引读者为主要目的。例如《尼罗河惨案》里,波洛对每一个人都进行询问,似乎船上的每一个人都有杀人的可能。小说围绕每一个人都安排令人生疑的事件,使读者对每一个人都产生似是而非的感觉,结果使读者产生一个又一个的悬念,觉得不把书读完弄个水落石出便放心不下。这种类似的结构模式,具有类似的吸引读者的力量。这也正是侦探小说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一位著名的侦探小说家所说的:“侦探小说是最容易写的。”“在侦探小说中,即使是最糟糕的小说,由于作者要说的是谁都想知道的谜,所以只要这个谜说得恰到好处,读者就愿意读到底,以便猜破它。真正的侦探小说是一种棋局。”
由于侦探小说主要目的是迎合读者的趣味,所以在西方被称为“低级的艺术。”近两年,国内有些读者,特别是一些年轻的读者嗜迷侦探小说,这是一种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利用业余时间选择一两本较好的侦探小说读一读,没什么不可以的,会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类作品。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侦探小说,甚至一味追求其趣味性,沉溺于唯心主义的想象,必然会在审美感情和思想意识上受到毒害。
应当指出的是,西方侦探小说是以供读者消遣为目的的,它常常兜售一些美好幻梦和虚假的乐观主义,大多数作品格调不高,宣扬那些不依靠群众的侦探的个人作用,甚至把他们神秘化,有些作品故意渲染性和暴力的刺激等。西方侦探小说一般不涉及复杂的社会问题,对生活缺乏观察,缺乏或根本没有批判的深度。正如美国侦探小说作家昌德勒在《简单的谋杀艺术》里所说:“那种侦探故事是一种毫无生气的公式化的东西,甚至不能满足它本身需要的条件。它是二流文学。如果它开始时写的就是真实的人,这些人很快就会做出不真实的事情。他们一做不真实的事情,他们自己就变得不再真实了。”侦探小说作家的自白说明,这类作品永远是低级的,它永远不可能达到严肃文学的高水平。
我们不妨在西方的侦探小说与严肃文学作个简单的比较。比如,同样都是写犯罪问题,世界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的拉斯考尔尼科夫、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与侦探小说名作家奎恩作品中的坦纳和邦斯尔、克里斯蒂作品中的阿拉斯泰。布伦特、直至柯南,道尔作品中的莫里亚蒂。同样都是犯罪人物,这些人大不相同,前者将犯罪活动与广阔的社会画面交织在一起,探索犯罪的原因,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反映了社会现实的问题。而后者只是纯粹写引人的神秘疑案,完全脱离复杂的社会生活,缺乏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一个有志青年,如果放着中外大量文学名著不读,却迷恋低等的侦探小说,放纵和满足自己的乐趣,耗费大量时间而思想认识上没啥提高,对社会也缺乏更深的认识,这自然是不可取的。
当然,我们也并不是说西方侦探小说一无是处,有不少好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社会的黑暗。比如,美国作家哈梅特的作品写了美国黑社会的情况,昌德勒的作品写了美国腐败的官吏、警察和政客,都反映了美国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用德语写作的瑞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一些作品,寻求犯罪的根源,主张伸张正义,也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好的侦探小说情节严密,层层深入,丝丝入扣,推理逻辑性强,有助于人们思考和联想,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判断能力。正因为如此,有选择地阅读好的侦探小说,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既有助于了解这一文学品种,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益。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侦探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基本上都是脱离或歪曲现实的虚构,它对人生和世界的解释是一套主观唯心主义的逻辑,它宣扬的基本都是脱离现实的个人英雄主义,而这一切对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年朋友来说,都无异于一种腐蚀剂。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这几年随着侦探小说商业化倾向的日趋明显,性和暴力的低级庸俗内容大量地进入侦探小说。为迎合读者低级的欣赏趣味,我们有些人又热衷于译介西方这类二三流的作品,造成这类读物泛滥于市。更有甚者,我们有些出版社和作家置作品的社会效果和个人的道德良心于不顾,照着西方的模式,炮制中国式的侦探小说,其实,有不少是性+暴力+个人英雄主义,应当指出,这类作品是十分有害的。
所以,我觉得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军人同行,不应该迁就自己某些低级的阅读趣味。而应该追求和培养高尚健康的读书情趣,利用宝贵的时间,多读一些高尚健康的读物,养成爱读好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