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困局管理 §06 我们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为什么依然没做好

有位心理咨询师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观点:我们一生中大部分的精力应该放在一件事情上。把这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胜过我们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

但是,很多人发出疑问:真的是这样的吗?

有位朋友向我诉苦,他说因为疫情,他所在公司每个月给他们降薪2000元,导致家里的花销有点捉襟见肘。想要辞职,但一想到又要投简历找工作,跟一帮年轻人竞争岗位,录用后还要熬试用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问我:“古人说一生只做一件事容易成功,为什么我毕业后一直在同行业打工,还是没有做出成就呢?看来古人说的话也像自媒体写的毒鸡汤一样,并没有多少营养。”

这个朋友四十多岁了,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跟专业相关的行业。刚开始几年,他认为工资待遇都比较好。事实的确如此,相比其他行业,他所在行业的工资福利算是很好了。但是,他的一些同行朋友为了提升自己,报了各种学习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为以后能有更好的发展铺路。

当时他对这个工作很满意,觉得反正将来也不打算转行,自己没必要学习,就乐得逍遥自在,每天下班了,就利用业余时间打网络游戏、看短视频消磨时间。

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从事的服务行业受到巨大影响。这时,他看到那些一直在学习提升的同事,有的跳槽到了其他公司去发展,有的干脆借机自己创业,日子都过得很滋润。

周围朋友、同事的改变,令他羡慕的同时产生了不满情绪。他逢人便说:“谁说一生只做一件事能做好,我看会在一棵树上吊死。我要想办法转行,转到工资高的行业中去。”

类似他这样被困在局里的人,不仅仅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在网上也常常看到类似的例子。他们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我们:一生不要去做一件事,否则会“死得很难看”。甚至有人还举古代科举考试的例子,认为古代的科举考试录取率低,比我们现在的高考难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很多读书人,无论是出身富贵,还是出身贫穷,他们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在科举考试中考取功名。

古代的读书人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终其一生为考取功名而努力,即便是多次落榜,或者年纪渐长,也撼动不了他们参加科举考试的决心。

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范进中举。范进人到中年才中举,因为情绪过于激动,一个好端端的读书人变得疯疯癫癫。这件事让我们在感叹科举制度害人的同时,也把这种“一生只做科举考试这一件事”的人称为不可效仿的反面教材。

可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仔细分析那些一生只做一件事而做得很有成就的人,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不但是在做每一件事,而且是用心做并充满兴趣地做。

曾国藩说,天下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意思是,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天下的难事,一定也是从很小、很容易做的事情发展而来的。从这层意思来看,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意义在于做得精细、到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工匠精神”。

特别是,当我们面对一个大问题和大目标的时候,更要从小事开始做起。可以先将它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因为小目标更容易实现,可以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只有先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才能完成后面的大目标。

这就好比玩游戏,虽然通关难度很大,但是如果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一关一关地闯,每闯一关,我们就会获得一份成就感。愚公和子孙就是利用分解小目标的方式做移山这一件事的。他们先把“移走一座大山”这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即先“移走一个个小山头”,一个一个地把小山头铲平,最后他们就完成了铲除一座大山的宏伟目标。

由此可见,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成功率与做事的决心和方式有关。

2021年5月22日下午,袁隆平院士逝世。他的去世引发全球媒体争相报道,以纪念他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的杰出贡献!

袁隆平的一生,也是致力于做一件事,就是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为此,他多次在采访中说过,自己曾经梦到,在超级稻试验田里,水稻比红高粱还高,籽粒比花生还大,自己的科研团队可以在下面乘凉。

那么,为水稻研发事业奉献一生的袁老是如何坚定目标,决定一生只做“超级稻”这一件事的呢?

20世纪60年代,由于我国贫穷落后,人口又多,而且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处在没有解决温饱的阶段。

在那个特殊时期,袁隆平亲眼看到身边的乡亲们为了换些高产的种子,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尽管这样,他们辛苦种出的粮食仍然不能让全家人吃饱肚子,家人挨饿是常态。

袁隆平学的是农业专业,乡亲们的处境让他当时就立下了“让全中国人吃饱饭”的志向。为了实现这个志向,他从1964年开始对杂交水稻进行研究。

水稻原是雌雄同体,可以自花授粉,但产量很低。所谓杂交水稻,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将具有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两个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出满足需要的具有杂交优势的一种新杂合体。

一般情况下,杂交水稻的第一代有可能长出谷粒数量多、个头大的杂交水稻。如此一来,单位面积的水稻产量就提高了,会在产量上具有优势。然而,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杂交水稻产量都高,很多杂交第一代的水稻产量高还停留在研究阶段。袁隆平就是在这个时候决定研究杂交水稻的。

那时,袁隆平还是一名乡村教师,如果他选择研究杂交水稻,意味着他要跨行业,还要在田地里经受风吹雨淋。由于他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父母不想让自家孩子受委屈,多次劝他放弃。但袁隆平很有个性,只要他下决心要做的事情,没有人能阻止。

为了寻找合适的水稻做杂交,袁隆平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的田间寻找,风雨无阻,几乎用脚丈量了我国所有乡村的土地。正是通过这些不辞劳苦的实地考察,袁隆平发表了一篇关于杂交水稻的极具参考价值的学术论文。

但是,袁隆平的论文中提到的杂交水稻很快被国外权威科学家下了结论,说他不可能研究出来。因为国外科学家深知做这件事情的艰巨性和难度,坚持研究杂交水稻的人有之,但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很少。沉浸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的袁隆平对外界的质疑声置若罔闻,只想一心一意地通过考察和试验,努力做自己的研究,不管有没有结果。

后来,袁隆平有了三系理论做基础,他花了6年的时间来进行实验。6年中,他有过无数次的失望和失败,但都被无数次的小惊喜取代了。这些小惊喜带给了他鼓舞和力量,让他坚信自己做的是一件值得用一生去做的正确事情。

人们形容他的日常生活情景时说:每天不是在稻田里,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细心研究和看护水稻上。

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他实现了承诺,他培植出的水稻不但耐盐碱,产量也高,为我们国家增加了至少几百亿公斤的粮食。此外,这种粮食还能让全世界饥饿人口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就这样,袁隆平凭借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毅力,不但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也让世界上其他国家跟着受益。

这才是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正确打开方式”。有兴趣使然,更多的是使命。在兴趣和使命的驱使下,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做,是做好一件事的基本功。正所谓“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厚积薄发;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种精神类似于“竹子精神”。

竹子本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原被用于园林美化,还可以被制作成各种竹子制品。但是很少有人仔细研究过竹子的生长规律。竹子是一种很神奇的植物,它在开始生长之前,只是一棵小小的竹笋,藏在深深的泥土中。在生长过程中,它不停地向下扎根,根茎会不停地向深处蔓延,为自己今后的生长打下基础。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如果只是求快,没有打好根基,那么成长得越快就越危险,很有可能被一些小小的挫折击倒。所以,一个人成功的秘诀是不停地向内生长。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我们做一件事,就是要做精、做细、做得出色,这才是基础。

在生活与工作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真正投入精力去做好一件事情。由于社会赋予了我们各种角色,为人夫,为人妻,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或者是公司领导、员工等。为了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我们必须分出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专心做好一件事。

成功与失败,优秀与平庸,有时只是一念之间,无丝毫经验可以参考。如果一件事让我们迷迷糊糊,度日如年,或者我们一边想做这件事一边又对自己心存怀疑,毫无行动,那么,做这件事是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没有快乐,做事就变得被动,更别说成功了。

这就好比我们做工作。工作并不一定等同于事业,它可以为我们换来衣食,却不一定能为我们带来快乐。但是,为了生计,我们又不得不去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寻找工作中的快乐呢?有一个很管用的办法是专注地工作。当我们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和烦恼。但是,当我们完成它并取得成绩时,我们就会由衷地感到快乐!

“板凳要坐十年冷”。不仅仅是工作,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学会专注、等待。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就能成为真正的高手。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大部分是专注于做一件事情。

当我们把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某个方面,不断深耕和精进,终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做出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国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年少的时候埋怨父亲做了一辈子鞋却没有赚到多少钱。父亲告诫他:“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即便功德圆满。”

父亲的话让李国修深受启发,他把父亲的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毕业后他选择从事表演工作,后来做了导演。为了拍出好作品,他用毕生的精力只做“开门、上台、演戏”这一件事。多年来,他的作品深受观众好评,媒体称他是“台湾的莫里哀”。

专注于一个领域,专注于一件事,用一生去做好它,先不说成就。仅仅是通过这种专注精神养成的习惯,就足以让我们突破困局、异于常人了。

一生坚持做一件事并不难,这需要我们在做事情时抱有以下几种心态:

1.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

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有了这份喜欢,我们就有了动力。还要对选择做的事情充满兴趣,当我们对所做的事情缺乏兴趣时,就会找各种借口逃避。所以,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做事情,都要以喜欢和兴趣为出发点。

2.享受做事的过程

在做一件事情前,不要思前想后、患得患失、害怕失败,而是要抱着乐观的心情投入到做事的过程中,把注意力全用在做好这件事上。这种不问结果只享受过程的做事方式,会让我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一旦拥有快乐的心态,不但能提高我们做事的效率,还能激发我们的灵感。

3.投入所有精力做一件事

当我们把自己有限的精力聚焦在做一件事上时,就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感觉自己不是在做这件事,而是在做真正的自己。当我们为了做好这件事而投入所有的精力、给予所有的关注时,事情就会慢慢地向我们期望的目标转化。当事情做好后,我们的那种激动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此时,我们会觉得是这件事成就了我们。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