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思念每一天沉淀 正文 第五章 迁移

“可不是吗?这么大个房子就我和张嫂两个老太婆,没事就种种花,东抹西扫的,打发时间呗。现在可好了,你们来了可就热闹多了。”慕云的姑妈在抗日战争时随着学校迁移过来,当时的她还是个大学生。

“姑妈,两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不觉得害怕吗?”见到平易可亲的姑妈,慕雪一扫之前的忐忑不安。

“这个小地方不像咱们北京闹哄哄的,这里的人很和善,民风淳朴,日子过得很平静,你们就安心的住下来。”姑妈的记忆犹停留在战乱时代。

姑妈领着兄妹俩走进了西边的厢房,这是个独立的套间,中间是个大客厅,两边各有一间布置得舒适典雅的房间。

“你们俩就住这间,我和张嫂住在东边那间,吃饭要到北边的厅堂,有什么需要张嫂会帮着张罗,告诉她一声就得了,她现在正在做晚饭,待会儿就会见到她。”

“谢谢姑妈。”

“甭谢了,咱们方家就剩你们兄妹俩,你们姑爹生前没留下一儿半女的,只有这幢大宅子和几亩薄田,以后这些也都是你们的,不要太见外了。你们先休息一下,等会儿吃饭的时候再慢慢聊。”

方家兄妹的父母在文革之后生下了兄妹俩,几年前相继过世,留下一些祖产,并嘱咐两兄妹一定要和西南的妹妹联络。

慕云和姑妈通了几次信,为了妹妹的哮喘病,终于决定来这里,也算是实现了对父亲的承诺。

“哥,姑妈和爸差几岁呀,看起来比爸年轻了许多。”

“我也不清楚,看样子差个十来岁有吧!”

“姑妈好有气质喔,不像个乡下人。”

“你忘了姑妈和我们一样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又念过大学,当然跟这里的人不一样喽!”

“我们真的要在这里住下来吗?北京的房子怎么办?”

“房子有邻居看照着,没问题的,过一阵子再说,这里气候好,对你的病有帮助的,你就好好的待在这里,别一天到晚想东想西的。”慕云帮着妹妹把行李拿到里间去,兄妹俩从小就亲近,他对这个一出生就有哮喘病的妹妹照顾得无微不至。

夏末秋初的山城凉沁沁的,慕云信步走到镇上逛逛,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地,倒是对“见水”这两个字感到好奇,想着应该有条清澈溪流或是清如明镜的湖泊吧?不然岂不辜负了见水两字!

慕云像个游山玩水的旅客,轻松自在的踱着方步,在街上左顾右盼的,好不悠哉!走着走着,胸口突然震了一下,这才惊觉到他撞到人了!

夏临秋哎呀一声,捂着被撞得微微疼痛的肩膀,蹲在地上捡拾掉落的物品。

方慕云赶紧也蹲下帮忙拾掇,连声说道:“对不起,对不起,我分神了,撞痛了吗?”

“不碍事,鸟儿飞走了吗?”

“嗯?”

“你这人走路尽往天上瞧,不是在看鸟么?”临秋站起身子,趁机调侃了一下不小心撞到她的冒失鬼。

“噢!对不起,我刚到这个镇上来,觉得挺新鲜的,瞧着瞧着就出神了,没伤到你吧?”方慕云跟着站起身来,把捡拾起来的东西交给临秋。

临秋这才瞅着了方慕云的脸,本想说他几句的念头霎时消失了,反而愣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小姐,你没受伤吧?你住哪里,要不要我送你回去?”

“不,不用了。”临秋做势整理了一下衣服,正要离开,但又不禁多瞧了一眼。

“我叫方慕云,刚从北京来的。”慕云跟在临秋的身边。

“北京!那可远着呢!来这儿旅行吗?”北京引起了临秋的兴趣,看方慕云的样子不像个坏人,倒也不必害怕他有什么企图。

“搬过来了,住在我姑妈家。”

“镇上的人我大概都认得,没听过谁有北京的亲戚,你姑妈住哪儿?”

“西郊白家巷。”

“白家大院?白夫人是你的姑妈?”

“是啊,你认识我姑妈?”

“不认得,他们家的人不常露面,不过我们这里的人都对白家大院感到很好奇,时常围着向白家租地的佃农探听消息,走过白家大门时,也总不免抬头张望一下,想要一窥究竟,乡下人嘛,总是喜欢街谈巷议。”

“白家在这里的风评不好吗?”方慕云暗暗地替姑妈担心。

“那倒不是,白家是地方上的世家,老爷子还在的时候那可真是繁华兴盛,可是自从老爷子死后,这家人就好像消失了似的,大门深锁,没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临秋从小就听着大人们谈论白家大院,心里对白家也充满了好奇,一谈起来竟不输那些七嘴八舌的人。

“这也难怪,我姑妈不喜欢出门。”方慕云稍稍放了心,只要不是批评的坏话,随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

“喂,白家大院到底什么样子?里头都住了些什么人?”

“以前只住了姑妈和张嫂,现在多了我和我妹妹,一共四个人。”

“什么?那么大个地方只住了四个人!喂,喂,里面到底什么样子?”临秋像个小孩似的,完全不顾自己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家。

“这么想知道,我带你去瞧瞧不就知道了。”

“什么?”

“去白家大院啊!”方慕云双眼直视着临秋,瞧得临秋臊红了白晢的脸。

临秋顿时警觉有失风范,一改先前的滔滔不绝,羞赧的说:“我还有事,先走了。”说完即大步的离去。

“我的名字叫方慕云,不叫喂,你叫什么名字?”慕云对着临秋的背影大声喊叫。

“夏临秋。”临秋学着慕云大声的回答,却没有回头。

“夏临秋--夏末临秋时分,不正是现在这个季节吗?”方慕云望着临秋的背影喃喃自语,油然生起一股恋恋之情。

“慕云啊,这些帐册就交给你了,姑妈老了,没心神管这些事了,以后这个家就由你来管,得空的时候就到地里去瞧瞧,那些佃农倒也挺好的,每年都按时交租,不必费太多心思,庄稼人靠劳力吃饭的,我们也不要苛刻了人家,日子过得去就好了。”白夫人膝下无子,把侄儿当做自己的儿子。

“姑妈,这些都是姑爹留下来的,白家真的都没人了吗?我看还是交给白家的人比较好,我是外戚的身分不适合的。”

“白家就剩你姑爹一个,其他的兄弟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被炸死了,我的肚子又不争气,没能替他生个一儿半女的,这些东西不交给你交给谁?”

“可是北京那边......”

“北京那个宅子想必已经破旧不堪了,找人整修一下,再请个管家照看着,也不要荒废了才好,你是咱们两家唯一的男孩子,一切都要靠你了,姑妈希望你赶快找个好人家的姑娘娶进门,多生几个小孩,人丁旺一点,不要让家业萧条了!”

“姑妈,您找个媒婆帮哥介绍嘛,这几年哥为了照顾我,连个女朋友也没交过。”慕雪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气色好多了,哮喘病也没发过。

“要你多嘴,谁说我没交过女朋友?我看先把你嫁出去倒是真的。”慕云笑笑的对着妹妹说。

“我才不嫁呢!”

“还是早点嫁出去吧,省得我担心。请姑妈叫媒婆帮你找个好人家,要不招赘也行。”

“你们的终身大事我可做不了主,缘份到了自然就成了,现在的年轻人讲究自由恋爱,可由不得上一代做主,何况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得有爱情做基础才能共同生活,我可不赞成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白夫人在读西南联合大学的时候,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听爸说您从念大学的时候就到西南来了,从此没回过北京。”慕云未曾经历过战乱,体会不出当时的情景,只能从上一代人的口中凭吊历史。

白夫人端坐在正房厅堂中央,隔着院子面对着紧阖着的大门,些微模糊的眼神飘出了墙门之外,散发出几许愁思与戚伤!

“***迁都重庆的那一年,我才大学二年级,你们的爷爷硬是要我跟着学校搬迁到西南山区来,还嘱咐我没有太平以前千万别回北方去,那时候的局势真是动荡不安,千辛万苦地逃离家园,在颠沛流离中读完大学,我们学校离这里有一、二百里远,和你姑爹结婚之后跟着他回家乡来,就这样在西南一待就是几十年,连父母过世都没有回去奔丧!”

“爸说爷爷奶奶死于文革时期,家产也被没入,后来得到平反,您也没回去看看。”

“爸妈都死了,还回去看什么呢?我没有勇气回去面对残破的家园,那时候是这么想的,现在更别说了,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哪儿也不想去了!”白夫人的眼眶中,莹莹的泪光闪烁着往事的沧凉。

“文革都已经结束二十几年了,现在的北京可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姑妈,您真该回去瞧瞧,要不等宅子整修好了,我陪您回去一趟。”慕云虽然喜欢这里朴实的生活,但出生于大城市的他,犹念念不忘繁华的花花世界。

“别,那么远的路程,我这个老太婆可经不起。”

“姑妈,您一点都不显老,别老是说自己老嘛!您到底多大年纪呀?为什么老爱说自己老呢?”慕雪问得很有技巧,一点都不着痕迹地探询姑妈的年纪。

“丫头,对姑妈的年纪感到好奇吗?让我算算噢,十九岁来这里,唷!都已经五十好几快六十了喽!”

“不到六十岁,还年轻得很,爸比您大多了。”

“你爸大我十一岁,生你的时候他都快五十岁了,生慕云时已经四十七、八了,文革的时候他也着实地吃了一些苦,幸好生了你们两个,在他晚年的时候得到一些安慰,我这个做妹妹的没能替他分担一些所受的磨难,真是惭愧!”

“文革时期这里没事吗?”慕云对他出生前发生的事当然没有一点儿印象。

“怎么能够没事呢?一些劳改下放的人都来了,但比起北京一些大城市好多了,生活还算平静。”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