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诞生无疑于文人墨客的登天梯,放弃前朝的九品中正制,文人墨客入仕的途径大大增加,朝廷给出的口号便是:莫要埋怨出身与家境,用心读圣贤书,人上人依旧不遥远。
陈友谅等人家境可谓是差的一塌糊涂,不是打杂的就是种地的,读书却是良好的入仕途径,寒窗十年却能换来一生幸福,何乐而不为。
科举制举办于大年过后三天,文人士子们就可以去报名,只要是过了州试的,不问出身均可参加,科举三日,成败也是三日。
陈友谅早早便踏进了考场,端坐在位置上,这场战争他必须得赢,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因为他对母亲的承诺,重若千斤!
朝廷规定到了规定时间,监考官方能公布题目,不多时答题通过锦囊的方式递到了陈友谅的隔间内,展开一瞧不过一句话:天下农民占多数,朝廷捎带不周,便有造反现象,朝廷该如何处理?
农民安顿问题一般是历朝历代的难题,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可以考察士子,或许也能得到解决的方式。
陈友谅略有思考便提笔蘸墨,于宣纸上书写心中见解,不多时一篇文章把成书于纸上。
陈友谅抖了抖身上棉袍,走出了隔间,朝着首座上的监考做了一辑,便走出了考场,那座上的监考官员一瞧不过是个把小时竟有人便作出来了,题目他知晓,难倒不难,重点是如何作出的文章即要文雅,又要有内涵,还不能过分的反对朝廷政策,故此,简单却又透露着难点。
监考老生想罢吩咐左右取来陈友谅文章,未看文章内容,单看字竟然是一手精艺楷体,监考心中一赞,细眼瞧起陈友谅文章:片头并无出彩之处,与寻常考生一般都是奉承朝廷的管理方式,可到了文中部分,这考生竟然如此写到:“天下之大,莫不是以农民为根本,无根本也如同洪波浮萍,漂浮不定。”监考老师眼前一亮,心中带着期待继续瞧了下去,“朝廷善待农民,方能植根于大地,繁茂于天空。恶待农民无疑于空中阁楼,虽华丽却不实。”监考老师看到此处一拍大腿,心中甚是赞同,当朝部分身居显赫的高官,一直认为农民不过是朝廷的“畜生”可随便欺诈,倘若有这考生的一半见识就好了。监考老师想罢,接着往下看去:“百姓者,如同大江大海;朝廷者如同江海之上孤舟,殊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乎?”监考老师看到这里,激动的站了起来,围着座位左右转了几圈,满脸兴奋的嘀咕着:“着实人才也,我定然要推荐到朝廷上!”
左右跟随的官员瞧见这四海皆知的大儒竟如获至宝的兴奋不已,都对桌上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监考老师转了两圈后,仔细想了想,回到了座位上,郑重的打开了正前方的印盒,取出了里面的大印,左右瞧见正式钦点状元的正龙印,忙拱手急急小声讲到:“郑先生万思啊!不瞧其他考生答卷,不经多考校就印点首位,着实不当啊!”
郑监考一听,心知自己爱才心急了,想罢点了点头同意了几位官员的看法,可惜现在不能给这几位看,否则也会同意我的看法的,老监考想罢,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心里盘算着如何将这位考生收到门下。
然而老监考不知的是,身后的官员中瞧见这位大儒胸有成竹表情,脸上露出了几分沉思,片刻左右瞧了瞧见没有注意自己,偷偷的溜出了考场,不知去何处了……
待三小时过后,考生们都上交考卷后,郑老监考手里拿着陈友谅的文章兴奋的给几位同样鹤发的监考看着,郑老监考瞧见几位老友的震惊与认可,心中大为得意,毕竟还是我老郑慧眼识珠啊,正想着印上那正龙印上呈圣上。
考场的大门却突然进来了几人,为首的正是本朝的宰相,民间人称“贾皇上”的贾正,贾正走进考场后,先朝几位监考做了一辑,哈哈大笑的走到了案前,郑老监考虽讨厌他却不至于厌烦到不打招呼,老监考站了起来让座于贾正,微笑着问到:
“不知,贾丞相来此为何事?”
贾正一瞄正前案上陈友谅的文章,心中一动,当下扭头笑道:“圣上很重视这科举考试吗?我身为丞相自然要为圣上分担忧愁不是?”
郑老监考口上说是,心中却大为厌烦,还为圣上分担忧愁?不知道民间喊你这大忠臣“贾皇上”?
贾正瞧见郑老监考脸上一闪而过的厌烦却不以为意,只是笑着拿起了陈友谅的文章,问到:“郑老莫不是想点了这位状元?”
郑老监考瞧见贾正拿起陈友谅的文章,也不担心他有所作为,这批阅的权力可是圣上赐给他们监考的,你是丞相也不能左右,当下回答道:“是的,这考生文章犀利,多有优点,可深切研究之处也众多,点了状元也绰绰有余。”
贾正不做声,只是瞧着文章,越瞧心中越是愤怒,这天底下谁不知道我贾正代表着官绅阶级?你不赞美也就算了,还敢“覆舟?”
贾正心中虽怒,脸上却依旧笑眯眯的讲到:“郑老怕是岁数大了,这文章所作狗屁不是?也可点做状元?”
郑老监考登时大怒,一拍桌子讲到:“贾丞相,你权力再大,也敢管这监考的事情?文章好与坏自然由我们监考说来算的!”
“贾皇上”贾正被当众拍桌子竟没有发怒,只是慢悠悠的讲到:“是没有权力过问,所以,郑老你们可以点评了。”
说吧,还接过一旁手下递过的茶水慢慢的喝了口。
郑老冷哼了声,捧起桌上的大印便要印下去,到时那就算是圣上钦点的了,谁也改变不了,谁知,一旁却传来了声音:“郑老。。。我们在商量商量吧。。。”
郑老一扭头,瞧见发话的多年相交的好友,同为监考的老李,郑老监考疑声小声问到:“老李你这是做什么?刚才不是已经点评完了吗?”
李姓监考听见这话,犹豫了下,余光却瞧见了正喝茶的那位,心中一惊,口中立即说到:“我觉得……觉得贾平的文章就不错,不比陈友谅的差!你们说对不对?”李姓监考说罢还向周围几位监考问到。
“是的,是的”
“贾平的文章是不错。”
“有深意,有内涵!”
郑老监考几乎鼻子都被气歪了,他算是看明白了,这多年相交的好友已经被贾正收买了,贾平?相传不正是贾正的侄子吗?作的狗屁不是的文章也说有深意,有内涵?
郑老监考冷眼瞧着这几位多年好友,内心一片冰凉,心里知道陈友谅无论如何入不了榜了,正想着如何助这才子一把。
贾正鼓着掌站了起来讲到:“四比一,看来这状元已经原定了。那本丞相就不打扰各位监考了,朝中还有很多事要忙呢!”
李姓监考等人听罢立马弓腰点头说到:“丞相慢走,丞相慢走。”
贾正走到门口时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的,转身对着郑老监考说到:“对了,郑老,我虽然没有权力伸手监考的事宜,不过这陈友谅不算考生了吧?我瞧着文章实在有不服朝廷管教的意味啊?这样的人到了朝廷岂不会只会给圣上添乱?以后就不要让他在参加科举了,这,我可管的呢!”
贾正说罢哈哈大笑的转身走了。
郑老监考如同雷劈一般的跌坐在座位上,嘴唇蠕动的讲到:“你们这是扼杀人才啊,你们这是要遭天谴的啊!”
郑老监考脸色异常的灰白不堪。
李姓监考等人瞧见贾正走后才贴近郑老监考,小声讲到:“郑老。。您别怪我等,那贾正他威胁我们,说要残杀我们一族啊,你。。保重。”
李姓监考等人说完急急忙忙的走出了考场,只剩下了郑老监考独自瘫坐在座位上……
陈友谅的命运到底如何呢?且听下回分解。
【ps.看官大大多多见谅多提意见,也请各位看官大大多多支持多多收藏,经纶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