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正月,李渊见举国安定,便论功行赏,武士彟授为第一勋,尊授光禄大夫,开国郡公。此时被李渊尊为太上皇的隋炀帝企图东山再起,私下联结余党,拼凑势力,妄图退保江东,但他的阴谋被充任禁卫军将领的宇文化及发现,于是立斩之。至此,隋朝统治彻底完结。到五月间,李渊见时机成熟,便传令举国上下,废掉了傀儡皇帝恭帝,建立唐朝称帝。同时改元武德,李渊称帝后,大赦天下,减黎民百姓半年税赋,大赏文武百官。
在桂花飘香的八月间,李渊集群臣于含章殿,下诏说:“朕起义晋阳,遂登皇极,经论天下,实仗群才,其太原元谋勋效者,宜以名闻,及所司进簿。”下诏书将武士彟与长孙顺德,刘弘基等十四人列为元勋,明确规定,在“犯罪非叛逆情况下,朕可恕其一死。”从区区文水木材商到太原元勋的武士彟,现在是李唐王朝中地位最高,恩遇最优厚的臣僚。而从他跟随李渊起,表现的赤胆忠心,肝脑涂地在所不辞的效忠精神,他获得此等残荣,也是值得的,合情合理的。
正是武士彟获得李渊极大信任后,他的官运亨通,连连升迁,武德二年,即公元六一九年,武士彟任李渊新设立的关中十二军的并钺军的将军;武德四年,李渊任命武士彟为检校右厢卫。并传旨,让武士彟全家迁入长安,并为之专门营造了府门,令文武百官十分眼热。武德五年,武士彟被封为工部尚书,判六尚书事,御赐实封八百户。不久,又被封为应国公。在武士彟充任关中十二军的并钺军将军的时候,那时,他在文水的夫人相里氏得了重病,家中派他的长子前往关中传讯,因当时李唐王朝刚刚创业,隋朝的残余势力还在垂死挣扎,武士彟向长子说明了情况,并交付长子五百纹银。这样,从相里氏重病到死,武士彟一直没有离开任上,他深深记得当年马邑失守,在于身为马邑留守的王仁恭回乡办丧事,突厥王始毕可汗乘虚而入的教训。所以,他一直躬事在职上,在相里氏病重期间,武士彟的长孙和次子,也先后犯了病,按当时武士彟的地位和封禄,是绝对能医好两个儿子疾病的。他接到家中来书后,在关中,在那个阴云密布的漆黑之夜,武士彟遥望北天,双手合十,向已做黄泉之客的相里氏祈祷:武门又遇劫难,夫人在天有灵,还望慈悲为怀,搭救两个儿子一下,让他们健康如初,驱走病魔,使武氏门庭得脱此难。然而,任凭武士彟再三祭拜,连在幽界的相里氏也难以搭救,不出九天,两个儿子相继而殁。武士彟得知亡讯之后,抚胸大哭,连连三天粒米未进,使他的部属甚为感慨敬佩。
李渊偶有一次在宫内接待刚到京师的武士彟,见他心情郁闷,已不像往常那样谈吐自如。其实,李渊早已知晓,此时传旨让他到京,就是来缓解他的郁闷心情的,“武将军,夫人已做故人,两位公子新亡,朕知你极为悲哀,然,千古至今,人之死,自有天命,还望节哀一、二。”李渊说道。
“感谢圣上,时刻关心臣下之苦,卑职当谨记于怀,为圣上鞠躬尽瘁,在所不辞。”武士彟平身之后,答谢道。
“武将军可否记得,昔日朕初创基业时,曾对你说:“知吾者,士護也。’。‘荀富贵,毋相忘。’眼下,将军亡妻已经一年,两位公子已不在人世,朕十分悲切也。朕能黄袍加身,受文武百官朝拜,登上皇极之位,全赖将军扶助也。此恩此德朕永生难忘!今日朕请你来,有一事想与你相商,朕不敢私自包办,妄自做主啊!”李渊红光满面,手抚胡说道。
“恩主说哪里话,不要说卑职有亡妻之苦,失掉两个亲生骨肉之痛,恩主待卑职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难以图报,就是天大的事,全凭恩主定夺就是,卑职唯命是从,岂能说恩主私自包办,妄自做主啊!”武士彟站起来,激动不已地说道。
“武将军,朕此事断然不敢私允,请将军来协商一二。”李渊拉武士彟坐在自己身边,使他又想起了在艰苦的年代,在太原的不平之夜。
“恩主但说无妨,卑职愿洗耳恭听,究竟是何样的事,让恩主难以定夺。”武士彟微微笑了一笑,迷惑不解地问道。
“呃,是这样,朕问你还想不想求婚,择一佳人朝夕为伴,使你免受寂寞孤单之苦。”李渊龙颜大悦,满脸笑着,两眼一动不动地盯着武士的脸问道。
“此事甚感唐突,容卑职思考一、二。”武士彟听罢李渊的话,方知圣皇在关心他的晚年幸福,十分感激。稍微迟疑一阵,便正色向李渊说道:“圣上日理万机,心中所念当治国安邦之大事,为何还费心劳神,关怀卑职的区区小事,臣下不知怎样报答圣上的洪恩。”
“将军言之差矣,想当初朕与你‘苟富贵,毋相忘’,如今,将军有苦,朕理当关怀、体贴。”李渊笑着说道。
“若如此,有劳圣上费心,臣诚惶诚恐,悉尊圣意就是。”武士彟说道。
“好,隋纳言,始安侯杨达有一爱女,美貌端庄志行贤明,爱卿是否中意?”李渊两眼不动盯着武士彟说道。
武士彟顿时惊住了,那关中的杨氏是有名的士族,其先祖华阴人杨喜曾是叱咤风云刘邦的郎中骑将,他作战以勇猛、顽强著称,被称“猛虎将军”。在著名的垓下之战中,他首先率军追剿项羽,不给项羽以喘息之机。在垓下之围中,他带领汉军高唱楚歌,使楚霸王的兵士尽皆由歌思念家乡,并以为大势已去。项羽自刎后,与王翳、吕马童、吕胜、杨武等五人,共分了项羽尸首,并以此邀功,汉王刘邦由此功封杨喜为赤帛侯。
杨喜的十六代孙是隋文帝杨坚,十七代孙是隋炀帝杨广。这杨达官至宰相,正二品纳言,封始安侯。隋末元老们称杨达英才冠绝,为人仁厚,能大度容人。司空杨素称赞他“有君子之貌,兼君之心。”像杨达女儿这样的名门望族,在士庶天壤之别的年代里,是根本不可能和寒人布衣联姻的。武士彟曾了解过杨达的情况,对他的女儿容貌和贤淑也了解一二。因此,听罢李渊的话,他激动不已,能和这样的名门望族联姻,无疑大大提高了武士彟本人的身价。
李渊见武士彟当下应允之后,十分喜悦,同到后宫,即传他的第五个女儿亦即桂阳公主来朝见他。原来,这桂阳公主下嫁华州刺史赵慈景,后来在武德三年,赵慈景战死河东,桂阳公主又嫁吏部侍杨师道,而杨师道的父亲杨士雄,隋朝时曾为司空,封为观王,正一品,他是杨士达的长兄。这桂阳公主和杨士达的女儿杨氏是姑嫂关系,有这层关系,李渊传她来,自有他的安排。
“父皇,为何事这样兴奋,唤女儿做何事?”桂阳公主从小娇惯,见到李渊施了礼,不等李渊赐坐便坐在李渊旁边说道。
“呃,是这样,父皇传你来,是想让你当一个月下老,为检校右厢卫武士彟物色一个夫人,不知你愿意不愿意?”李渊两眼笑着,看着从小娇惯的桂阳公主说道。
“父皇,原来你是让女儿当媒婆呀!女儿倒要先问问,这女方是哪一家呀?看这个月下老我能不能做成。”桂阳公主见父皇如此信任她,便接着问道。
“哪一家,那还能有谁,就是你的大姑子嘛!她人长得俊俏端庄,性格温柔,既聪明又贤慧。如果朕没记错的话,她现在已经四十一岁了,丈夫死了,一个人总这样寡居下去,总不是个办法呀。武士護的情况你都知道,朕想请你出面玉成这件美事。”李渊说道。
“父皇,这事我看成,由你作主,我来回跑跑腿儿,给他俩系上红绳,这事儿保准成。”桂阳公主大包大揽地说道。
“好!朕的女儿果然痛快,那你就快去办吧!”李渊笑道。
葡萄下架,苹果、雪梨、红枣下树的时候,桂阳公主玉成了杨氏与武士彟的婚事,按桂阳公主的花俏点子,这武士彟与杨氏一经“幽会”,双方皆喜在心里。
在李渊的主婚下,武士彟与杨氏大堂结拜,其婚礼之隆重,之热烈,而且又是在圣皇的主婚下,所以,是旷古未有的。
洞房花烛夜时,论年龄杨氏已半老徐娘,已经四十二岁,但善于调养和打扮的自己的杨氏,体态丰腴,姿色照人,眼角儿、额无半丝皱纹,两眼依旧那么墨黑,炯炯有神,不论凝眸或静思时,仿佛两只眼睛会说话,而且都在笑,面颊依然红润。最令武士彟喜爱的是杨氏有一对酒窝,一对虎儿牙,长得极为对称,不偏不倚,点缀的恰到好处。状如杏仁的瓜子脸儿白里透红,红中蕴白,更加上乌云高挽,冰洁玉骨,纤手绵绵,腰肢风流,武士彟在洞房灯烛下见到杨氏这般模样,宛如仙子下凡,当下喜不自胜,
趋近杨氏身边,轻挽了她的手儿,慢慢把她搂在怀里,杨氏会意的一笑,更增添了几分甜蜜蜜。武士彟情难抑,急切把杨氏抱在床上,为其宽衣解带,杨氏双手搂着武士彟的脖子,扑的一声吹熄了点燃的灯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