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武媚娘传奇 正文 第16章 扼住命运喉咙(3)

八月,不论在长安,还是在洛阳东都,明月一样圆,一样的明亮。明月之下,杨妃陪着圣皇李世民赏月,宫女和太监们拥簇着他二人回到宫里。灯烛之下,杨妃又使出自己浑身的解数,妩媚动人地为皇上解衣宽带,圣皇李世民欲火难捱,搂着冰洁玉体的杨氏在龙床上急风暴雨一阵狂欢之后,两人疲惫地躺在床上歇息。这时,杨妃想起表姐的来书,便娇滴滴地搂着太宗皇帝说道:“陛下,贱妾年及三十,貌丑色减,侍寝圣皇三年,尚且不能生育龙子龙女,此皆贱妾之罪也!每当贱妾想到此处时,痛不欲生,真是天大的罪过。”

“爱妃,说哪里话,且不要悲伤,朕受魏征之谏,未把你封为皇后,乃朕之过。”太宗皇帝想到几天前发生的事,长孙皇后归天三年,未能立后,当他发现杨妃才貌、德性足以母仪天下之时,欲立她为皇后,但魏征、长孙无忌等强谏,阻止他立杨妃为后,回想到当初立长孙皇后时,曾许下愿望,今后决不立别人为后,他只能就此打住。

“不过,陛下,贱妾有一亲戚,说起来,陛下是知道的,就是荆州都督武士彟,他有一个女儿,年方一十三岁,长得花容月貌,色艺双绝,堪称天下第一。她极善琴棋诗画,德性温顺,贤淑厚诚,陛下何不把我这个外甥女选来。万岁若有此意,请降一册书,派人把她接入皇宫即可。万岁如若中意,就把她留在宫中,万岁若不中意,再送她回并州,另选她人。”这杨妃娓娓动听的述说,太宗听得十分入神,从他的神色看,这事已十有***了。

此后,杨妃利用侍寝的机会,不但劝说太宗接纳她的外甥女,还让人专程往文水画了武则天的像。太宗见到武则天的芳貌之后,起初先不置可否,渐渐把武则天的画像挂在了床头,有时看得入痴入迷,及到后来,在枕席上再不像昔日和杨妃尽兴狂欢了。这一点,聪明的杨妃已经觉察到了。但做为受宠的妃子,她依旧那么温柔,那么妩媚,那么令太宗如饥似渴。太宗或许这样想,画饼不能充饥,但妩媚的杨妃却在目前,是他进入温柔之乡的最佳侍寝者。不知是不是碍于昔日武士彟的面子,太宗李世民迟迟下不了这个决心。

转眼,冬去春来,夏雨迎来了秋天八月,这是贞观十一年,在太宗李世民与杨妃枕席之欢后,杨妃又提到了她的花容月貌的外甥女,恳求万岁明日一定写一册书,宣武士彟之女武则天入宫。太宗于点了点头,答应明晨就写册书。

这天是八月十二,太宗李世民手握朱笔写道:

朕闻故臣武士彟之女武则天,年方一十四岁,花容月貌,堪称天下第一美女,更加她德性贤淑,极富文才,册封为才人,今宣她入宫。

因八月十三日是李世民的忌日,故八月十四日大清早,两个黄衣太监怀抱册书,乘快马,自长安出发,向文水进发。

并州,太原城内。这李勣都督的府门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成双成对,显得格外气派豪华。整个府内装饰一新,李府上下人等,各司其职,无非是张灯结彩的,写条幅的,杀鸡宰猪的,剥鸭剖鱼的,抬菜拖柴的,洗碟子涮盘儿的,女人笑着缝衣的,男人手拿了爆竹比比划划试放的,迎接亲朋好友的,更加上李勣身为并州之都督,各县以及州衙内的官恨那乌纱帽小,恰逢机遇取悦都督,送锦送缎,奉金纳银,整个李府上下,前院,中院,后院,前庭,中庭,后庭,俱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八月十五这天,元庆与元爽吩咐家中换了衣袍,一个个光艳艳,崭新照人。悄悄派人到杨氏家门口看了看,见无甚异常,并假借串门,见武则天仍在房内正做针织女工,当下,喜不自胜,单等并州的娶亲一方到来,便将提前做好的大红袍罩在武则天身上,然后吹吹打打,把这个自小天不怕,地不怕,如今落了架还想登高枝儿,自比凤凰的武则天送到并州李府内,拜堂成亲,将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任你再蹦再跳,哭爹喊娘,怕是都来不及的。对元庆和元爽来说,这就叫弱肉强食。

正当杨氏与武则天在屋内说说笑笑做些针织女工之时,猛听到村口的爆竹响起来,渐渐响声越来越近。武则天想去看看这是谁家办喜事,咋放这么多爆竹,为何有这么大的派头儿,但杨氏为避免惹事生非,说什么也不让她出去观看。正当这母女争论相持不下之时,那元庆和元爽带人早闯进屋里,不待杨氏与武则天明白怎么回事儿,那大红袍早套在武则天身上,红盖头也顶上了,两个壮年男子一左一右把武则天扯了推着就走。元庆则双手高揖,笑着向杨氏说道:“继母恭禧了,妹妹的婆家在并州,那可是大都督府啊,强似这文水十倍!”

杨氏已经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一切,她拚了命似地从屋里冲出来,上前欲拽住被人架走的武则天,但众人把她推在一边。她见阻拦无效,索性发了疯的冲向娶亲的轿跟前,上前乱抓乱扯,把好端端的娶亲轿弄了个稀烂。这时,吹鼓手们被眼前这个女人吓怕了,鼓乐声零落起来。

“大家别理睬她,她是个疯子!”元庆向众人喊道。

是啊,既然是疯子,又管她何用,吹鼓手们把杨氏推倒在地,依就吹吹打打起来。武则天虽然大骂着,挣扎着,怎奈一女难搏二男,到了后来,武则天见挟持她的两个人根本不听她的,便又抓又踢又咬起来,尽女人一切反抗的本能,总算挣脱了那两个男子,但她还是被众人抓获了,被推着向另一乘小轿走去…

此时,有两匹快马奔至村来,在乡人的指引下,那快马来到杨氏门口,向众娶亲之人,大喝一声:“圣旨到!”连喊三遍,四周便哑然无声了。

“圣旨到,武则天接旨。”其中一个太监滚鞍下马高喊道。

那元庆,元爽以及所有前来娶亲的人听到圣旨到,自然跪伏于地,叩拜起皇上来。武则天接旨后,气得两眼怒睁,理了理乌发,大步走到元庆与元爽跟前,抡圆了胳膊,狠狠抽了他二人一顿耳光。

杨氏则连连叩头向两个太监拜谢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娶亲队伍中此时走出一位老者,急切跪伏于地,他身后的娶亲人也纷纷跪伏在地,那老者言道:“武才人息怒,此次抢亲皆赖武元庆,武元爽之过,请才人明察。”

“尔等都起来吧。”武则天向众人说道。

发生抢婚的第二天,并州都督李勣派专员来到武则天家中,说明了武元庆,武元爽索高价聘礼和实施抢婚的意图,杨氏与武则天听了,心中更加憎恨元庆,元爽。街坊四邻都恨武元庆,武元爽不尽人情,以高价银两出卖亲妹妹,就在这天夜里,元庆与元爽来到武则天家里,向继母杨氏和妹妹武则天谢罪。

世上最难舍弃的是母女之别。武则天接到圣皇册书之后,按太监要求,两日之内必须离开文水向长安进发。对失去父爱,母女四人相依为命、朝夕相伴的武则天来说,未免有点太绝情绝义了。虽然武则天有倔犟的性格,敢做敢为,但无论怎么说,抛却母亲和姐妹们,孤身一人深居皇宫,如若见面,可以说比登天还难。当然除了武则天在皇宫中地位显赫,能争得圣皇的专宠,这样才能另当别论。否则,只做一般宫女、妃子,是难以再走出皇宫一步的。这些,自古以来,莫不如此。这一点,杨氏最清楚,因为她的表妹杨妃虽然受圣皇专宠,但当她想念家人时,也只能从皇宫中派人捎出些银两和衣物,她绝对不可能像其他人想念自己亲人时,两只脚一迈出门,就能双方见面,以叙相思之情。故尔古人有“皇宫深似海,进时年少,待到出时发变白”之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思难,离别亦难。文水的街坊四邻得知杨氏之女武则天被圣皇封为才人后,都竟相传颂武则天之容貌,之德才。分别这一天,文水的县衙以及元庆,元爽及城内黎民百姓都来为武则天送行。

“娘,女儿不孝,此一别,但知何年何月才能相会,你老要保重身体,女儿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也就放心了”武则天跪在地上,泪水涌了出来,她说道。

“二闺女,这些娘晓得,你到长安后,要千万仔细些,千万别再任性,那里可不同咱家里,多说一句话,说错一句话,弄不好要杀头的!孩儿你独身在外,遇事多想想,古人说‘话到舌前留三分’,不能动不动就要孩子脾气,你在外边平安了,当娘的在家里也就放心了。”杨氏依依不舍地拉着武则天的手说道。

“娘,孩儿记得了,姐,妹妹,我今后不在家了,娘老了,身体又有病,你们在娘身边,多替我尽孝道,服侍她老人家安度晚年,两个兄弟和嫂子们若敢再欺负你们,你们就到并州找李大人,他看在死去爹的面上,会替你们出气的!”武则天折抱着姐姐和妹妹,姐妹三人分手在即,一个个都哭成了泪人儿。

武则天擦把眼泪,走到元庆和元爽面前:“哥,过去我脾气不好,惹你们生气了。不过,有些事你们做的未免太不近人情了。我们毕竟是一父同胞,从小在一起长大,一个武字分不开。娘老了,身体不好,你们公务再忙,也应抽出时间照顾她老人家,使她老人家欢欢喜喜度过晚年。我姐到了出嫁的年龄,我已托并州都督李大人为她择一佳婿,金银花销上,你们要大方点儿,别让人家说咱们寒酸。银两多了,容易伤身,甚至危及性命。妹妹尚小,你们要让她去读些书,找个先生好好教导她,将来我一旦在长安站稳了脚,家里的事我会经常过问的,过去的怨恨帐,咱们一笔钩销。从今往后,你们要好自为之!”武则天正色向元庆,元爽说道。

“妹妹放心,在利洲,在荆洲,我们兄妹几人在一起长大,哥哥是有许多对不起你们的地方,只怪我们贪心不足,对母亲和妹妹,我们会尽力照顾的。有你在长安,在皇宫里,谁还敢再欺负咱们武家?你就放宽心吧!”元庆也不含糊,听了武则天的话,也信誓旦旦地说道。

这时,两个太监走过来,他们身后是一乘四人抬的小轿,其中一个高个儿太监,走到武则天跟前,施礼后说道:“武才人,时辰不早了,该上路了吧?”

武则天转身向前来送行的人施了礼,擦了把眼泪,那太监高掀起轿帘,武则天钻进小轿里,又撩开轿帘,向母亲杨氏等挥泪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