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武媚娘传奇 正文 第15章 扼住命运喉咙(2)

用“珍珠落泥”来形容武则天,此时是再恰当不过了。想当年武士彟任利州、荆州都督时,武则天显示出非凡的天才和聪明智慧。武士彟愿意和自己的宝贝女儿谈论政事,评价民风民俗,议论人生观念,武士彟把她看成武家兴盛的唯一希望。更有相士袁天纲的天机为凭,一个知道了女儿将来为主天下的父亲,对待这个女儿,自然视为掌上珍珠。真有点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比珍惜自己的性命还珍重十倍。

可如今,故人归阴,山河依旧,但武则天的境遇却十分凄惨了!多亏她自小养成桀傲不训,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她每时每刻都在抗争,都在向命运之神挑战,她牢牢扼住了命运之神的咽喉,她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女子,决不让须眉半分。

见妹妹和元庆、元爽争吵,武则天的姐姐已到了待嫁之年,一个闺房之女,是不能说出有伤风化的恶语,她只能忍在肚里,怨恨爹爹死的太早,她和妹妹的命运太苦了。她唯一属于自己的是眼泪,将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怨恨集聚起来,硬压在心底,以让它们在心底融化,在心底变得无踪无影。当它们在心底融化,在心低无踪无影。当她和母亲杨氏以及二妹回到屋里时,做姐姐的痛哭起来,杨氏见长女流泪,自个儿也抑制不住,泪水不觉不由地从眼里涌了出来,母女俩抱头痛哭起来…

武则天见元庆和元爽二人溜走了,但她的余怒未消,回到屋里,端起半碗凉水,咕噜噜一气喝了下去,她用袖子把嘴角儿一抹,狠狠地说道:“等着吧,我决不饶恕这俩个丧尽天良的东西!”

可当她看到母亲和姐姐抱头痛哭时,立时转怒为愤,向痛哭着的母亲和姐姐说道:“你瞧你们,怕他们做甚!他们胆敢再欺负咱们,我到长安找圣上告他们去,到了那时,他们不给咱们磕头作揖求饶才怪呢!”说着走到妹妹跟前,又说道:“妹妹,咱做人,特别是做女人,站得正,行得直,就天不怕,地不怕,他们莫非能把咱们活吃了不成?”

“则天,有些话娘说不出口啊!你爹不在了,咱母女四人今后还得指望他们哩,差不多就算啦。”杨氏抽泣着说。

“娘,你说哪里话!过几天咱们和他们彻底分开,我就不服,咱哪样儿不比他俩强!他们能办到的事,咱们能办到,他们办不到的事,咱们也能办得到!我看这世界就该翻个个儿,干嘛女人非要受男人的气,这世界太不公平了!”武则天愤愤不平地说道。

“瞧你,好妹妹,你得理且让人,你饿了吧,快去吃点饭吧!”则天的姐姐心地善良,母亲年岁大了,疾病缠身,两个妹妹尚小,她承担了长女的责任,偏偏老天不作美,竟有两个畜生不如的兄长欺负她们母女,她不能像妹妹那样无顾及的和兄长们争吵,她已经到了待嫁之年,好比一盆水,已被两个兄长端着站在了门口,她兄长随时有把这盆水泼出门的可能。可一旦泼出去,成了人家的人,受了气,受了怨,只能靠娘家人给自己撑脚、伸冤。所以,两个兄长是顶立门户的,不能让他们泼出自己去,再不管自己,那样,她就永远失去了武氏宗祖的靠山。

“吃就吃!刚才吵了架,我的肚子还真饿了,饭在哪啊?姐。”武则天见姐姐和母亲已停止了悲伤,便嚷着要吃饭。

“在厨房里,热一下再吃吧。”则天的姐姐说道。

当武则天把热好的饭菜端过来时,杨氏突然眼睛一亮,向武则天说道:“则天啊,你别说,咱家在长安还真有一个亲戚呢?”

“是吗?娘,她在哪儿?她为什么不来帮我们?是不是她看咱们落难了,就穷在大街无人问了。”武则天像连珠炮似地向杨氏问道。

“瞧你这孩子!不是,她是我的表妹,人长得漂亮极了,生前是太宗皇帝亲弟弟齐王李元吉的妃子,现在不知做什么呢?元吉被杀了,她到底做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我也说不清楚。”杨氏接着说道。她心想,是啊,自从官人死后,我和三个女儿落泊文水,是该和她联系一下,说不定她会帮上我们呢。

“娘,那你托人打听一下吧,说不定咱们会从此有了好的转机呢,省得白天现他们的白眼啦!”武则天大口吃着面馍说道。

那杨氏的表妹的确做过李唐王朝太宗皇帝的亲兄弟李元吉的爱妃,只是李建成与李元吉联手,企图杀害李世民,但李世民快刀斩乱麻,先下手,在玄武门兵变中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自己坐了太宗皇帝。当他收拾东宫和齐王府残局时,竟发现了媚艳动人的杨妃,于是把她纳为了自己的妃子。

在李世民纳杨妃之前,李世民的结发夫人长孙皇后患了重病,已抱病三年,任李世民找遍天下之名医,硬是医不好长孙皇后的病,结果一命归阴。由于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自从太原起兵,到他登上皇极,一直陪伴着他,加上长孙皇后为大唐江山稳固,为李世民出了不少好的谋略。如强谏之臣魏征,按暴怒中的李世民话说:“朕乃万里江山之主,岂能容魏征这个田舍翁在朝堂之上屡次触犯朕,推出午门把他斩了!”长孙皇后得知这个情况后,上朝奏本,使李世民转怒为喜,大赦了魏征,把魏征从死亡线上又拉了回来。像这样的事不胜枚举。一句话,长孙皇后病逝后,太宗李世民十分悲痛,他在长孙皇后的陵墓上点燃了常明之鱼油灯,又在皇宫内建了十几丈高的层观台,每隔十天要登一次层观台,遥望长孙皇后的陵墓,以志不忘结发之情。

但他终于奈不住枕席寂寞,还是由长孙皇后的兄长,高祖李渊的托孤受命大臣长孙无忌出面,给他提了纳妃的建议,他才决定纳杨妃等人为妃子,服侍他度过晚年。

皇宫是什么?皇宫是天下美女集聚之所。皇宫是女人争宠的醋海妒江。女人要想在这条醋海妒江里游泳,并当一名称职的好水手,那么就得想尽一切女人能够想并能够实行的办法接近皇上,取悦于皇上。一旦成为皇上的枕席之伴,那么这个女人就可以青云直上,连八杆子都挨不着的亲戚朋友,都能由此而荣华富贵。这就是一人得道,鸡大升天。自古以来,莫不是如此。

杨妃美艳动人,她胖乎乎的圆脸蛋儿,这脸儿粉红中透白,白中透粉,她有两个连发怒时都仿佛在笑的酒窝,这张薄薄的嘴唇,不大不小,不点自丹,尤其是她的一双会说话,会解人意的眼睛,使见到她的男人们周身生一种软绵绵、甜蜜蜜的欲火之感。就像爱美的女人看到了花一样,更加上柳叶柔情眉,丰满的酥胸,适中的腰肢,冰洁肌肤,令太宗李世民大动真情。从杨妃甜甜美美,圆圆满满侍寝第一夜起,仿佛太宗李世民的魂魄就被妩媚动人的杨氏摄走了一般,以至到了十日一登层观台遥望长孙皇后陵墓的时间,都被杨妃的妩媚占据了。

杨妃美压群芳,独冠六宫粉黛,在醋海妒江里成为一名技艺高超的好水手。这比她在齐王李元吉府里当妃子强了百倍!在皇宫里成为受宠的妃子,成为皇上枕席之欢的常伴者,这就达到了杨妃的第一个目的。为了把皇恩、把自己受宠于六宫的福气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杨妃和其它受了宠的妃子一样,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娘家。所以,得到皇上恩准之后,她派了两个黄门太监,将自己多年积蓄的赏银、衣袍、锦缎等物,一并送到文水她的表姐杨氏家中来。

杨氏与三个女儿,见皇宫里太监送来了杨妃的银两和物品十分高兴,连连说道:“表妹好,表妹好,当下给杨妃写了回书。从此,文水、长安这条红线就算正始接通了。至此,杨妃的出现,也应了袁天纲之言。当然,连精明的的武则天所不知道的是杨氏随信写了她的女儿武则天长得如何美,希望表妹在适当的机会,引荐圣皇,其言外之意,要实现武士彟临死之时的嘱托,武家之女为主天下的天机。自然,这也是袁天纲曾经泄露给武士彟的天机。

这元庆与元爽听说长安皇宫内的太监来找杨氏,并听邻居们说,给了不少赏银和锦缎,一时急红了眼。表面上仍装作不知此事似的,私下里却加快娶聘武则天的准备工作。

李世勣身为李唐王的重臣,在共创李唐江山的艰难岁月里,与武士彟有深交,没料到他好景不长,病死在了荆州的职任上。当元庆与元爽兄弟二人欲以武士彟之女,自己的亲妹妹嫁给李世勣的长孙为孙媳妇时,最初顾忌到辈份不行。因他与武士彟以兄弟相称,怕文武大臣知道后耻笑他,但他奈不住武则天的美色及德行,更奈不住元庆与元爽两人多少次说情,他看在过世的武士彟面上,答应需亲往文水,面见武士彟遗孀杨氏一面,征得她的同意,方下聘礼。但元庆与元爽则说,继母杨氏病体缠身,并已卧床不起了。李世勣听到这个情况,则说,如那样,更该登门拜访了。元庆与元爽谎说,继母觉得你李大人德行好,又是朝廷的命臣,愿意把女儿托付给李大人,就这样,这李世勣说什么,元庆与元爽就截回什么。一句话,这门亲事你不答应不行。反正我们是把武则天这朵花双手捧送给你这李大人了。其言外之意,你掏银子吧,咱就送人来。

好在李世勣家资丰盛,自愿拿出二万两银子做定婚聘礼。元庆与元爽满口答应,成婚之日定在明年八月十五。

把男方这头处理地滴水不漏时,元庆与元爽给武则天带来了金银首饰与新衣袍,他俩悄悄和杨氏一说,就顶了牛。杨氏心想,二闺女则天龙颜凤颈,将来为主天下,岂能嫁与李世勣这样的一般大臣之家,此事万万不能。

不知是杨氏倚仗了袁天纲之言,还是依靠杨妃这座靠山,她这次背着三个女儿,把元庆、元爽轰出了家门。但武则天不知何故,见元庆、元爽灰溜溜离开家门时,就去问母亲。杨氏则说:“二闺女啊,娘也学你了,天不怕,地不怕啦!”只把元庆、元爽提亲送聘礼的事独自压在自己的心中,不让任何一个女儿知道。你看,多糊涂的母亲,暗吞了黄连。

但元庆与元爽身为李世勣都督的下属***,又接了人家二万聘,不要说理亏,更重要的是担心头上的乌纱帽。一旦李世勣动怒,轻则丢官,重者坐牢,根本不是儿戏之事。兄弟二人见好说不成,就决定实行抢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