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的兴盛,同类题材的短篇小说也不断有佳作问世。老作家巴金、孙犁、刘白羽等相继推出了一批短篇作品。王愿坚、峻青、茹志鹃等更以其优秀的短篇佳作而被读者称道。此外,柯岗、路翎、史超、白桦、白刃、柳杞、西虹、寒风、公刘、和谷岩、刘真、王西彦、胡奇、管桦、彭荆风、刘克、峭石等一大批作家,都写出了自己的短篇作品。在这些众多的以写革命战争题材见长的作家中,成就较为突出的要数王愿坚、峻青、茹志鹃的作品。我们分别介绍其具有代表性的几篇作品。
峻青(1922—),原名孙俊卿。山东海阳人,幼年读过私塾,抗日战争期间,参加革命工作。40年代初开始写作,1941年发表了处女作剧本《风雪之夜》。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期间一直担任随军记者,随部队南下。1949年任中南人民广播电台宣传科长及编委。1952年调中南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53年至1957年任上海作协代理党组书记、党组书记。1954年起陆续发表了《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老交通》、《党员登记表》等优秀短篇。1956年出访东欧诸国,创作了一组国际题材的散文,集成《欧行书简》。1958年后致力于表现工农业战线上的先进人物,创作了《丹崖白雪》、《马达的故事》、《山鹰》、《枪松志》等作品。1960年当选为中国作协理事。“文革”中遭残酷迫害。“文革”结束后,曾任上海《文学报》主编,并任第四届中国作协理事,上海作协副主席、第五届作协名誉委员。峻青的战争题材小说更为重要,成就也较高。他善于描写生死关头的场面和残酷严峻的事件,在气势逼人的尖锐冲突中,把根据地军民对革命事业的坚贞和他们崇高的自我献身精神予以突出的显现,气氛浓重、充满激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胶东纪事》、《海燕》、《最后的报告》、《怒涛》,中篇小说《夜渡》,长篇小说《海啸》,儿童文学集《风雪》,散文集《秋色赋》、《沧海赋》、《履痕集》,电影文学剧本《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桃花鸟》等。近年来他还创作了《青山两边》等散文。
《黎明的河边》是峻青的代表作。原载《解放军文艺》1955年第2期,后收入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说集。它写的是交通员小陈一家为掩护两个武工队干部通过敌人封锁区而做出巨大牺牲的悲壮故事。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胶东解放区时,河东武工队被搞垮,队长牺牲。交通员小陈接受任务护送新任武工队长“我”和副队长老杨连夜过河恢复武工队。到了潍河边,发现暗藏的船被河水冲走了,小陈就自己在河边掩护队长过河。敌人从三面围上来,并将小陈的母亲、弟弟做人质推到火力前沿。小陈强忍悲痛坚持战斗,母亲和弟弟被敌人残酷杀害,这时队长已经过河,小陈身负重伤,枪弹已尽,他把枪扔到沟里,抱着冲到面前的敌人一起跳进潍河。表现了革命战争的残酷性,塑造了一个青年英雄形象。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讲故事的叙事方式,激情洋溢,用简洁的景物描写烘托环境的艰苦和战斗的紧张,发表后受到好评。
茹志鹃(1925—),曾用名阿如、初旭、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幼年随祖母生活,曾入孤儿院。1943年参加新四军,先后在话剧团、文工团工作。1955年转业到上海,任《文艺月刊》编辑、小说散文组组长,并加入中国作协。1977年调至《上海文学》,先后任编委、副主编。她是第四届中国作协理事、主席团委员,上海作协副主席、第五届中国作协理事、主席团委员,上海作协副主席、第五届中国作协顾问。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8年发表短篇小说《百合花》,深受赞赏,并引起有关风格化的争议,奠定了她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1979年的《剪辑错了的故事》获本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以来很少再发表作品。1984年曾与女儿王安忆访美参加爱荷华写作计划班,与王安忆一起发表散记《母女漫游美利坚》。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茹志鹃小说选》、《草原上的小路》,以及长篇小说《她从那条路上来》,散文集《惜花人已去》,文艺创作论集《漫谈我的创作经历》等。“文革”以前的作品多以战争年代的军民生活和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工农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小见大,善于从儿女情长、家庭琐事中见出时代风貌,风格细腻优美、清新俊逸。其独特性曾深得茅盾、侯金镜等赞赏,但也引起一些人的批评。其作品以剖析社会矛盾、探索历史经验为主,借鉴了意识流等新的创作手法。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代表作,最初发表于《延河》1958年第3期,后收入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百合花》。它写的是1946年解放战争中我军前沿包扎所的一个小故事。总攻前夕,上级让一个通信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帮助工作。这个通信员在“我”面前很腼腆,不说话,走路也和“我”拉开一段距离。到包扎所后,我们分头向老乡借被子,“我”借到了三条,而通信员却一条也没借到,并埋怨“老百姓死封建”。“我”和他一起做工作,原来是个新媳妇,她听了“我”的解释,痛痛快快地把自己惟一的嫁妆,一条枣红底洒满白色百合花的棉被拿了出来。通信员抱着这床被子出门时,衣服被挂破了一个洞。后来通信员回部队了,新媳妇到包扎所帮忙,她不好意思为受伤战士擦身子,抢着去烧开水。就在这时,一群老乡抬来一个重伤员,请求大夫抢救他。他是为了救抬担架的老乡扑在敌人投来的手榴弹上。原来这个战士就是通信员。新媳妇一改忸怩羞涩,亲自给他擦拭身子,仔细地给他缝补衣服上的破洞。通信员牺牲了,新媳妇把那床里外三新的百合花被子铺在棺材里。《百合花》把战争推到背景上去,集中笔墨写发生在前沿包扎所里的故事,表现普通人的人性美,表现在血与火的搏斗中军民结成的手足之情。作者善于用一些小道具如两个馒头、衣服上的破洞、通信员枪上插的野花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结构细致严谨,笔法富于变化。茅盾说:“我认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小说中间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读最近的短篇小说》)
王愿坚(1929—1991)当代小说家兼剧作家,山东诸城人。1944年入山东解放区滨海干部学校学习,次年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历任宣传员、文工团分队长、报社编辑、新华社支社记者、编辑室副主任、文艺干事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曾参加编纂《星火燎原》丛书。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调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等。
1954年开始小说创作,连续发表了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和《七根火柴》等代表作品,引起广泛注意。1977年后,以发表《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珍贵的纪念品》、《党费》、《后代》、《亲人》、《普通劳动者》、《小游击队员》、《王愿坚小说选》等,文艺理论集《小说的发现与表现》,电影剧本《闪闪红星》(与人合作)、《映山红》、《四渡赤水》(与人合作)他的小说大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描写红军长征路上的事迹和长征后苏区人民坚持斗争的情景。小说主题单纯鲜明,篇幅短小精练,感情饱满充沛。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不着力写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而是捕捉性格发出耀眼光辉的那一刹那,英雄人物完成自己性格的那一瞬间。”(侯金镜《短篇小说集〈普通劳动者〉序》)
《党费》是王愿坚的代表作,原载《解放军文艺》1954年第12期,后收入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49—1970短篇小说选》(二)。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支部队被敌人围困在山上,“我”奉命下山和地方党组织联系。和“我”接头的是女共产党员黄新。她知道山上盐缺得厉害,就用丈夫出征时留下的钱买了比金子还贵的盐,组织大家腌咸菜作为党费交给部队,却舍不得让5岁的女儿吃腌豆角。“我”第二次与她接头时,她叫“我”把山下的党员的“党费”和她的党证带上山,并用了调虎离山计。小说以党费为主线,围绕“我”与黄新的两次会面展开情节,开掘人物的心理世界,塑造了一个无限忠于党的事业的女共产党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