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曾国藩箴言录 §书札

【原文】

今日而言治术,则莫若综核名实;今日而言学术,则莫若取笃实践履之士。物穷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积翫之后,振之以猛,意在斯乎!

【大意】

今天空谈如何治理国家的方法,还不如多研究考察外在名声与实际作为之间的关系;今天空谈研究学术的方法,还不如去挑选那些踏实肯干的人士。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能够挽救浮华的,莫过于质朴了。经过长时间的松懈拖拉之后,以猛烈来振作精神,其用意就在此吧!

【原文】

吾辈今日苟有所见,而欲为行远之计,又可不早具坚车于哉?

【大意】

我们今天如果能够有所发现,又想作远行的打算,能不早早地预备好结实的车子吗?

【原文】

耐冷耐苦,耐劳耐闲。

【大意】

忍耐冷清和艰苦的环境,忍耐劳累与寂寞的日子。

【原文】

人材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住哲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

【大意】

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看他的志趣之所在。志趣低的人,一般都安于流俗平庸的陈规,于是变得越来越浅陋和卑下;而志趣高的人,则仰慕先贤哲人的作风和行事,于是变得越来越高明。

【原文】

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为浩叹也。

【大意】

没有士兵不足以忧心忡忡,没有军饷不足以痛哭流涕。只是放眼看当今世道,想寻求一个在利益面前不争先恐后,在正义面前不甘人后,敢于献身、忠心耿耿的人,却不能很快得到,这才是真正让人扼腕长叹的。

【原文】

今日百废莫举,千疮并溃,无可收拾,独赖此精忠耿耿之寸衷,与斯民相对于骨岳血渊之中,冀其塞绝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之天心,庶几万有一补。不然,但就局势论之,则滔滔者吾不知其所底也。

【大意】

今天国家的各行各业都已经荒废不堪,什么事都不能做,各种弊病也一同并发,不可收拾。只有凭借这颗耿耿的忠心,与民众共处于白骨如山、积血如潭之中,希望能够堵塞横流的人欲,借以挽回厌恶混乱的天心,或许有万分之一的补救可能。否则,就目前的局势来说,就像滔滔的洪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终结。

【原文】

集思广益本非易事,要当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外产延内,而万流赴壑,乃为尽善。

【大意】

集思广益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键是内心要持有不可动摇的主见,就像套住群马的缰绳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样。但一定要广泛听取众人的建议,就像千万条溪水流向大江一样,兼容并包,这样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原文】

方今民穷财困,吾辈势不能别有噢咻生息之术,计惟力去害民之人,以听吾民之自尊自活而已。

【大意】

现在百姓穷苦,国家财政困难,我们也没有其他可以让百姓休养生息的办法。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竭力除掉那些祸害百姓的人,然后任由百姓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生活,自得其乐,如此而已。

【原文】

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

【大意】

统帅军队的人,第一要有才干可以治理民众,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于求名求利,第四要忍受辛苦。大致说来,只要是忠义、有血性的人,那么这四种品质都会同时具备。

【原文】

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重饷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

【大意】

古时候的名将之所以能够得到士卒的真心拥戴,并不仅仅只是依靠钱财的,还有很多除了金钱之外的因素。而后世的将领往往只会用粮食和丰厚的军饷作为笼络人心的工具,这种办法已经沦为浅薄了,也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给的金钱多时,人们就会奋勇如同蚂蚁一样附和你,而一旦没有钱财,他们也就如同鸟兽一样散去了。

【原文】

国藩入世已深,厌阅一种宽厚论说、模棱气象,养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国已非一日,偶有所触,则轮囷(qūn)肝胆又与掀振一番。

【大意】

我进入这个世界已经很深了,早就讨厌那些宽厚的论说和模棱两可的现象,因为正是这些造成了这个不黑不白、不痛不痒的世界。而这些论调误人误家与误国已经不止一日了,偶尔有所感触,我的五脏六腑就如同翻江倒海一样,无法平静。

【原文】

练勇之道,必须营官昼夜从事,乃可浙几于熟,如鸡伏即,如炉炼丹,未宜须臾稍离。

【大意】

训练士兵,必须要求营官白天黑夜都要努力操练,才能慢慢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这就好比母鸡孵蛋,火炉炼丹一样,一刻也不能松懈。

【原文】

二三十年来,士大夫习于优容苟安,揄修袂而养姁(xǔ)步,倡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见有慷慨感激以鸣不平者,则相与议其后,以为是不更事,轻浅而好自见。国藩昔厕六曹,目击此等风味,盖已痛恨次骨。

【大意】

最近二三十年以来,士大夫习惯于安逸优裕的生活,挥动修长的衣袖,迈着和缓的步子,提倡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的风气,一旦见到慷慨激昂以鸣不平的人,就会在背后议论他,认为此人是不懂事、浅薄又好自我表现。我先前供职于六部,就亲自见识过这种风气,那时就已经对这种风气恨之入骨了。

【原文】

国藩从宦有年,饱阅京洛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与在下者软熟和同之象,盖己稔知之而惯尝之,积不能平,乃变而为慷慨激烈、轩爽肮脏之一遂,思欲稍易三四十年来不白不黑、不痛不瘁、牢不可破之习,而矫枉过正,或不免流于意气之偏,以是屡蹈愆尤,丛讥取戾,而仁人君予,固不当责以中庸之道,且当怜其有所激而矫之之苦衷也。

【大意】

我做官有些年头,早就看惯了京师的官场习气,那些达官贵人生活优裕安逸,看重声望;下层的官员则圆滑世故,趋炎附势。这些问题见得多了,我的郁闷也越积越多,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变成一种慷慨激烈、嫉恶如仇的性格。我一直希望能够稍稍改变三四十年来这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又牢不可破的积习,但有时候会采取矫枉过正的做法,不免有些意气用事的偏颇,因此屡遭埋怨和指责,招致讥讽和打击,但真正的仁人君子是不会以中庸之道来指责我的,他们应当体谅我这些矫枉过正的做法是有苦衷的。

【原文】

苍苍者究竟未知何若,吾辈竭力为之,成败不复计耳。

【大意】

上天的意思究竟怎样是无法预知的,只要我们竭尽全力去做就可以了,至于是成功或失败,那就不需要计较了。

【原文】

愚民无知,于素所未见未闻之事,辄疑其难于上天。一人告退,百人附和,其实并无真知灼见;假令一人称好,即千人同声称好矣。

【大意】

普通老百姓愚昧无知,对于平日从未见过和听过的事情,就怀疑这些事情做起来如同上天那样困难。所以如果有一个人表示退出,便有一百人来附和,其实并没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有一个人叫好,就会有一千个人同声叫好。

【原文】

虹贯荆卿之心,而见者以为淫氛而薄之;碧化苌宏之血,而览者以为顽石而弃之。古今同慨,我岂伊殊?屈累之所以一沉,而万世不复返顾者,良有以也。

【大意】

荆轲之心化为横贯天宇的彩虹,但观景者却将它视为不正的色彩而鄙薄;苌宏死后的血化为碧玉,但赏玉的人却将它视为顽石而丢弃。古往今来,一直都有这种遗憾的事情而让人感慨,我又岂能例外?屈原之所以决心沉入江底而永不反悔,的确是有缘故的。

【原文】

时事愈艰,则挽回之道,自须先之以戒惧惕厉。傲兀郁积之气,足以肩任艰巨,然视事太易,亦是一弊。

【大意】

时事越来越艰难,而要挽救的办法,必须首先要怀着敬畏危惧之心。只要胸中聚集了舍我其谁的霸气,就可以担负起艰巨的重任。但是,如果把事情看得太过于容易,也是一种毛病。

【原文】

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住因病成妍,转败为功。善用兵者亦然。

【大意】

凡是善于下棋的人,每每在棋局危急的时刻,都能够做到一面挽救自己,一面攻破敌方,往往能够做到如同因为生病而调养得更加美丽和健康一样,将失败转化为成功。善于用兵的人也是这样。

【原文】

急于求效,杀以浮情客气,则或泰山当前而不克见。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外重而内轻,其为蔽也久矣。

【大意】

急于求得成效,再加上浮躁之气夹杂在其中,这样的人即使泰山就在前面都看不到。以瓦片作为赌注的人心态放松,所以显得十分灵巧;以贵重的钩带作为赌注的人,内心就会有所忌惮;以黄金作为赌注的人,就会因为心中慌乱而昏昏然。所以,如果对于心外之物过于关注,那么内心就会变得轻浮而不稳,这种情况的存在已经很长时间了。

【原文】

锐气暗损,最为兵家所忌。用兵无他廖巧,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巳。

【大意】

锐气悄悄地损失,这是最为兵家所忌讳的。用兵没有什么别的技巧,只是常保持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士气就够了。

【原文】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故古诗“花未全开月未圆”之句,君子以为知道。自仆行军以来,每介疑胜疑败之际,战兢恐惧,上下怵惕者,其后恒得大胜;或当志得意满之候,狃于屡胜,将丰矜慢,其后常有意外之失。

【大意】

太阳过了正午便要逐渐从西边落下去,月亮到了盈满之后便要一天天亏缺,所以古诗中有“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句子,君子认为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是悟出了大道。自从我带兵以来,每每处在对胜败存有疑虑,没有把握时,往往战战兢兢,心有恐惧,全军上下危惧警惕,后来往往获得大胜;有时候志得意满,鉴于屡次获得胜利,并导致将士们骄矜散漫,结果却经常有意想不到的失败。

【原文】

欲学为文,当扫荡一副旧习,赤地新立。将前此所业荡然若丧其所有,乃始别有一番文境。

【大意】

要想学习怎样写好文章,就要将过去的旧习气完全清除,然后在空白地方从头开始。将此前形成的思维模式全部涤荡得毫无存留,这样才能开始进入完全不同的文章境界。

【原文】

吾乡数人,均有薄名,尚在中年,正可圣可狂之际。惟当兢兢业业,互相箴规,不特不宜自是,并不宜过于奖许,长朋友是之心。彼此恒以过相砭,以善相养,千里同心,庶不终为小人之归。

【大意】

我们家乡的这几个人,都颇有一些名气,而且正值中年,正是可以做圣人也可以做狂人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兢兢业业,互相勉励,互相规劝,不但不应该自以为是,而且不宜过于夸奖,助长朋友的自以为是之心。彼此常以对方所犯的过失相互批评,彼此提升,以善德善行相互培植,同心同力。只有这样,我们这一辈子才不会被归于小人之列。

【原文】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常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大意】

以心存敬畏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身,用宽宏大量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所谓敬畏之心,指的是小心谨慎,事情无论大小都不掉以轻心;所谓宽宏大量,指的是待人要留有余地,有功劳不一人独占,有过错也不推诿给别人。

【原文】

吾辈互相砥砺,要当以产闻过情为切戒。

【大意】

我们互相勉励,互相提醒,一定不要让声望和名气超过自己的实际作为。

【原文】

自古大乱之世,必先变乱是非,然后政治颠倒,灾害从之。赏罚之任,视乎权位,有得行,有不得行。至于维持是非之公,则吾辈皆有不可辞之任。顾亭林所称“匹夫与有责焉”者也。

【大意】

自古以来,每次遇到天下大乱的时代,一定是先颠倒是非,然后再颠倒政治,于是灾害便接踵而至了。执行赏罚之事,一定要由位高权重的人来负责,因为他们知道哪些可以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哪些不可以执行,为什么不可以执行。至于维持是非的公道,则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是顾炎武所说的“匹夫与有责焉”吧!

【原文】

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觉其旷。此高明之说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权衡之审,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此精明之说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才中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

【大意】

处理事以明字最为重要。明有两层含义:一是高明,一是精明。同一个环境,只有登山的人才能看到辽阔的远方,只有登上城楼的人才能看到空旷的四野。这就是所谓的高明。同一物体,心里的揣度不如用秤称量的精审,目光的锐利不如用尺量的准确。这就是所谓的精明。凡是高明的人,想把他过高的心志降下来,让他很快趋于平实,那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能够做到事事求得精确,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就会渐渐变得务实了;能够踏实,也就能渐渐达到平稳了。

【原文】

军事不可无悍鸷(zhì)之气,而骄气即与之相连;不可无安详之气,而惰气即与之相连。有二气之利而无其害,有道君子尚难养得,况弁勇乎?

【大意】

率军打仗不能没有强悍凶悍的气势,但这样也会生出骄傲的情绪;不能没有安详平和之气,但这样也会生出懒惰的情绪。具备这两种气势的优点而没有它的缺点,即使修炼得很好的君子也难以做到,何况是那些士兵呢?

【原文】

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工夫,鄙人生平欠此二宇,至今老而无成,深自悔憾。

【大意】

心存敬畏和持之以恒这两点,是贯穿一个人始终的工夫。我的一生就是在这两方面都做得不够,所以到现在老了,还无所成就,真是深为后悔和遗憾。

【原文】

心审用则话,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大意】

心智要经常使用才能灵活,不用就会变得呆滞,这就好像泉水在地下,不经过开凿汲引就得不到甘甜的泉水,像玉包含在璞石之中,不经打磨就不能成为珍贵的器具。

【原文】

敬字惟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三语最为切当。

【大意】

要做到心存敬畏,就要做到没有多少、大小、快慢之别,记住这三句话是最为重要的。

【原文】

趋时者,博无识之喜,损有道之真。

【大意】

追赶潮流和时尚的人,博得的是那些没有见识之人的喜爱,但失去的却是那些真正有见识之人的真诚。

【原文】

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fú)不祥。

【大意】

惟有忘记心机,才可以消除别人的心机,赢得真诚;惟有纯真无瑕,才可以消除不祥的灾祸。

【原文】

军中阅历有年,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陆氏但称先立乎其大者,若不辅以朱子“铢积寸累”工夫,则下梢全无把握。

【大意】

在军营中经历过很多年头后,越发懂得天下事应当在大处着眼,从小处下手。陆氏只说首先要树立大目标,但如果这个大目标不配合朱熹所说的“一点一点积累”的工夫,那么基础就不牢,将来做事也没有十成的把握。

【原文】

前曾话阁下以“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大抵取诸人者,当在小处、实处;与人者,当在大处空处。

【大意】

以前曾对你说过“别人有出色的地方我们要好好学习”、“我们有好的地方要拿去帮助别人”这样的话。大致说来,学习别人要从小的地方、实在的地方入手;而给予别人帮助的应当从大的方向、别人不足的地方着手。

【原文】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二句,所谓守约也。

【大意】

无论修炼心志,还是调理身体,道理不必讲得太多,知识也不可太过杂乱,每天切身有用的不过一二句罢了,这就是守约。

【原文】

骄、惰未有不败者。勤字所以医惰,慎字所以医骄。此二字之先,须有一诚字,以立之本。

【大意】

人一旦染上骄傲与怠惰的毛病,没有不招致失败的。勤字可以用来医治怠惰,慎字可以用来医治骄傲。而在这两个字的前面,必须得有一个诚字,这是一切行为的根本。

【原文】

大局日坏,吾辈不可不竭力支持,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撑一日。

【大意】

虽然国家的局势一天不如一天,但我们不可不竭力支撑。能做一分事就算一分,在位一天就得撑一天。

【原文】

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大抵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本此四者以衡人,思过半矣。

【大意】

招收人才时希望多多益善,但在真正使用时则要小心谨慎。大致说来,有操守而无官场习气,条理清晰而少说大话,依据这四点来衡量人,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原文】

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有其质,而更傅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则长处亦不足恃。

【大意】

识人的方法,主要是看他是否做到朴实、廉洁和耿直。有了这些本质,而再加上其他的长处,这就很可贵了;如果没有这些本质,那么其他的长处也就不值一提了。

【原文】

求才之道,须如白圭之治生,如鹰隼之击物,不得不休;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及其余。

【大意】

寻求人才的法则,必须像“商祖”白圭做生意,鹰隼夺取食物那样,不得到就决不罢休。又好比青蚨要有母虫,雉鸟要有雉媒。自己要与所寻找的人有共同的追求,才能用相近的气场去吸引他。这样,只要能够得到一个适合的人才,那么其他同类的人才也就被吸引过来了。

【原文】

凡沉疴在身,而人力可以自为主持者,约有二端:一曰以志帅气,一曰以静制动。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如贪早睡,则强起以兴之。无聊赖,则端坐以凝之。此以志帅气之说也。久病虚怯,则时时有一畏死之见,憧扰于胸中,即魂梦亦不甚安恬。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与一切妄念,扫除净尽,自然有一种恬淡意味,而寂定之余,真阳自生。此以静制动之法也。

【大意】

凡是患了重病,最后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治好的,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志帅气,一是以静制动。人疲惫不振作,是由于元气弱,但意志力坚强的人,元气也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早晨喜欢睡懒觉的人,就强迫自己起床,以振作精神。感到百无聊赖时,就采取端坐的方法,使精神凝聚。这就是所谓的以志帅气。长时间患病的人,往往会心虚胆怯,经常会有怕死的念头扰乱其意志,即使在睡梦中也不得安宁。其实,只要将生前的名声,死后的事情,以及一切的胡思乱想都清除干净,自然就会有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这样,在淡定安宁之中,真正的阳气便会生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以静制动。

【原文】

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即当自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甚。

【大意】

我们这些读书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一般都比较笨拙。既然这样,那就只好安于笨拙,并通过勤奋来弥补,小心谨慎地做事,不卖弄乖巧、自作聪明,因为这样会更加误事。

【原文】

平日非至稳之兵。必不可轻用险着;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轻用奇谋。

【大意】

平日不是最稳当的军队,一定不可轻易采取危险的战术;平日如果不是施行正义之道,一定不可轻易采用奇谋。

【原文】

治军以勤字为先,实阅历而知其不可易。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忍饥耐寒,而临敌忽能忍饥耐寒者。吾辈当共习勤劳,先之以愧厉,继之以痛惩。

【大意】

治理军队要以勤字为先,这是经过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是不可轻易改变的治军法则。从来就没有平日不早起,等到打仗时忽然能早起的;没有平日不习惯辛劳,等到打仗忽然能习惯辛劳的;没有平日不能忍饥耐寒,等到打仗时忽然能忍饥耐寒的。而作为将帅,我们应该自己先做到勤劳,才能让那些懒散的士兵感到惭愧而对其有所激励,然后再通过严格的军纪来惩治那些依然没有改变的人。

【原文】

经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

【大意】

在经历过世道的大变之后,便觉得除了得到人才之外,再没有哪一件事是真正值得依靠的。

【原文】

大抵世之所以弥乱者,第一在黑白混淆;第二在君子愈让,小人愈妄。

【大意】

一般来说,世道之所以变得越来越乱,第一在于黑白颠倒,混淆不分;第二在于君子越来越谦让,小人越来越狂妄。

【原文】

主气常静,客气常动。客气先盛而后衰,主气先微而后壮。故善用兵者,最喜为主,不喜为客。

【大意】

主军的士气经常显得平静,客军的士气则经常显得变动不安。客军的士气刚开始时显得很旺盛,后来就开始衰减;主军的士气刚开始时显得很衰弱,后来反而越来越强盛。所以善于用兵的,最喜欢做主军,不喜欢做客军。

【原文】

专从危难之际,默察朴拙之人,则几矣。

【大意】

留心在危难的时候,默默观察哪些人能够做到朴实厚道,这正是识别人才的好办法。

【原文】

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极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大意】

诚信,只不过是不说假话罢了,但真的做到这点却很难,所以我们应当从这一个字上做起。今天已经说定了的话,到了明天不要因为一些小利害而改变。

【原文】

爱民乃行军第一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毋视为要结粉饰之文。

【大意】

爱护百姓是治理军队的第一要务,必须每天三令五申,反复强调,将其视为性命的根本之事,不要看做只是讨好或装点门面的说法而已。

【原文】

词气宜和婉,意思宜肫诚,不可误认简傲为风骨。风骨者,内足自立、外无所求之谓,非傲慢之谓也。

【大意】

说话口气要委婉和善,用意要敦厚诚恳,不要把那些狂妄傲慢误认为是风骨。真正的风骨,指的内心充足自立、对外无所求,而不是所谓的傲慢。

【原文】

养身之道,以君速臣劳四字为要。省思虑,除烦恼,二者皆所以清心,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

【大意】

养生的方法,以“君逸臣劳”这四个字最为重要。减少思虑,清除烦恼,是为了使心地清静,也就是所谓的“君逸”;经常走路,活动筋骨,这就是所谓的“臣劳”。

【原文】

用兵之道,最重自立,不贵求人;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大意】

统帅军队的要诀,最重要的是自力更生,不要轻易求人;驾驭将领的秘诀,最要紧的是诚心诚意,不要轻易玩弄权术。

【原文】

吾辈位高望重,他人不敢指摘,惟当奉方寸如严师,畏天理如刑罚,庶几刻刻敬惮。

【大意】

我们这些人位高望重,别人不敢对我们进行指责和批评。我们只有将自己内心的反省奉为严师,畏惧天理如同畏惧刑罚。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时时刻刻都保持敬畏的心态。

【原文】

凡办一事,必有许多艰难波折,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亮。

【大意】

但凡办一件重要的事,必定会有许多艰难波折,我们总归以诚心诚意来谋求,虚心办理。只要心诚,就会志向专一,而且精力充足,即使经历千难万阻也不会改变目标,这样总有一天我们会达到目标。虚心就不会产生傲慢的习气,不固执己见,最终一定会得到大家的理解。

【原文】

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誊而无毁,有恩而无怨。自修者,但求大闲不逾,不可因讥议而馁沉毅之气。衡人者,但求一长可取,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材。苟于峣峣者过事苛责,则庸庸者反得幸全。

【大意】

一般而言,凡是真正做事的人,不可能只有称赞之声而没有诋毁之声,只有对他感恩的人而没有对他怨恨的人。而注重自我修养的人,但求得大的原则上不越轨,不会因为别人的讥讽和非议就泄掉自己的刚毅之气。衡量人才,要的是他的一技之长,不可因为一些小小的缺点而放弃有用之材。如果对于那些锋芒显露的人过于苛责,那么留下来的可能就是那些庸碌之辈了。

【原文】

事会相薄,变化乘除,吾尝举功业之成败、名誉之优劣、文章之工拙,概以付之运气一囊之中,久而弥自信其说之不可易也。然吾辈自尽之道,则当与彼赌乾坤于俄顷,校殿最于锱铢,终不令囊独胜而吾独败。

【大意】

努力与机会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我曾将事业的成败、名誉的优劣、文章的巧拙,一概归于运气之使然。久而久之,就更加相信这种说法就是不可改变的真理。但我们这些人在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应该与乾坤赌一赌,在细微的地方较量一番,一定不能让运气永远获胜。

【原文】

大非易辨,似是之非难辨。窃谓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诚不易学,晓事则可以阅历黾勉得之。晓事,则无论同己异己,均可徐徐开悟,以冀和衷。不晓事,则挟私固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谬;乡原固谬,狂猖亦谬。重以不知人,则终古相背而驰,绝非和协之理。故恒言以分别君子、小人为要,而鄙论则谓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即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则为君子,即刻偏私晻暧,即为小人。故群誉群毁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不敢附和。

【大意】

大的错误容易分辨出来,但那些貌似正确的错误却难以分辨。我认为处于高位者,应当以知人、明白事理这两者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知人的确不容易学到,至于明白事理,则可以通过增加阅历来努力求得。只要能够做到明白事理,那么无论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同或不同,都可以慢慢开导,使之达到意见统一。如果不明白事理,那就是偏私的做法不会,秉公办事也不对;小人固然不对,君子也不对;圆滑者固然不对,狂狷者也不对。再加上不能知人,则一辈子做事都会背道而驰,因为他不懂得团结合作的道理。所以常言都以分辨君子和小人为头等大事,而我的观点是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君子,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小人。今天能知人和明白事理,那么今天就是君子;明天不能知人和明白事理,那么明天就是小人。寅时公正光明,那么寅时就是君子;卯时存有阴暗私心,那么卯时就是小人。因此,对于众人所赞誉或诋毁的人和事,我常常进行严肃和深刻思考,不敢随意附和。

【原文】

国藩昔在湖南、江西,几于通国不能相容。六七年间,浩然不欲夏闻世事。然造端过大,本以不顾死生自命,宁当更问毁誉?以拙进而以巧退,以忠义劝人而以苟且自全,即魂魄犹有余羞,是以戊午复出,誓不返顾。

【大意】

我过去在湖南、江西的时候,感觉整个国家几乎都容不下我。咸丰六七年间,真想就这样一走了之,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事。但是我所做的事情实在过大,而且本来就以不顾生死自命,又何必介意别人的诋毁或赞誉呢?我本来就是以真诚的态度投入到这件事情当中,如果到头来以取巧的方式抽身,以忠义的道理去规劝别人,又以苟且偷安来保全自己。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以后死了,连灵魂也会感到羞愧的。所以我于咸丰八年复出时,发誓再也不回头了。

【原文】

以勤以本,以诚辅之。勤则虽柔必强,虽愚必明。诚则金石可穿,鬼神可格。

【大意】

以勤奋作为根本,以真诚作为辅助。能够做到勤奋,那么即便是柔弱也必定会变得坚强,即便是愚蠢也必定会变得聪明。真诚则能够穿透金石,可以对付鬼神。

【原文】

逆亿命数是一薄德,读书人犯此弊者最多,聪明而运蹇者,厥弊尤深。凡病在根本者,贵于内外交养。养内之道,第一将此心放在太平地,久久自有功效。

【大意】

揣测命运是一个德行浅薄的表现,读书人犯这种毛病的最多,聪明而运气不好的人犯这个毛病尤其严重。凡是犯上这种毛病,而且病到根本上时,一定要通过内外兼修,才能改正过来。而调整内部的办法,第一是将这颗心摆正,时间一久,自然就会有效果了。

【原文】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大意】

坚定志向,磨炼心志,勤勉努力,不管事大事小,必定会有所成就。

【原文】

养生与力学,皆从有恒做出,故古人以“有恒”为作圣之基。

【大意】

保养身体与研究学问,都要讲求持之以恒,所以古人把持之以恒视为走向圣贤的基石。

【原文】

若遇棘手之际,请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大意】

如果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请从“耐烦”两个字上多下工夫。

【原文】

用兵之道,最忌势穷力竭。力,则指将士之精力言之。势,则指大计大局,及粮饷之接续、人才之可继言之。

【大意】

用兵的原则,最忌讳势穷力竭。力,指的是将士的战斗力而言。势,指的是整个战略的全局,以及如何做到使粮饷和人才源源不断而言。

【原文】

阁下此时所处,极人世艰苦之境,宜以宽字自养。能勉宅其心于宽泰之域,俾身体不就孱弱,志气不致摧颓,而后从容以求出险之方。

【大意】

你这个时候所处的是人世间最艰苦的境地,宜以“宽”字来自我调养,能够勉强将心安,凡事泰然处之,使身体不至于一天天孱弱,志气不致于一点点变得颓废,然后才能从容来谋求走出险境的办法。

【原文】

事功之成否,人力居其三,天命居其七。

【大意】

事业上的成与否,个人努力占其中的三成,天命占其中的七成。

【原文】

外境之迕,未可滞虑,置而遣之,终履夷涂。

【大意】

外部的环境不顺,不可以长久在心中忧虑,只需要暂时放下,不去理睬,最终总会踏上平坦之途的。

【原文】

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予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

【大意】

君子有高出世俗,特立独行之志向,但却不让人轻易觉察出来;有藐视君王,击退三军的气概,但却不会随随便便地表现出来。

【原文】

凡道理不可说得太高,太高则近于矫,近于伪。吾与僚友相勉,但求其不晏起、不撒谎二事,虽最浅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

【大意】

凡是道理都不可以说得太高深,太高深了就显得做作,显得虚伪了。我与幕僚们互相勉励,只求得我们能够做到不晚起、不说谎两件事,虽然这两件事最为简单,但对于身心则是大有益处的。

【原文】

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

【大意】

君子想要有所建树,必须首先从拥有不刻意求取虚名的心态开始,而不会大肆张扬,弄得人人皆知。

【原文】

危险之际,爱而从之者,或有一二;畏而从之,则无其事也。

【大意】

危难的关头,出于爱戴而跟从的人,或许有一两个;出于惧怕而跟随的人,则一个也没有。

【原文】

我辈办事,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己之规模气象,则我有可以自主者,亦曰不随众人之喜惧为喜惧耳。

【大意】

我们这些人做事,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能听之于天命;而诋毁与赞誉,则只能听之于别人。惟有自己的精神面貌,可以完全由自己做主,也就是说,不会因为众人的喜欢或恐惧而改变自己。

【原文】

平日千言万语,千算万计,而得失只争临阵须臾之顷。

【大意】

平日里说一千道一万,费尽心机的算计,但最后的成败得失只取决于战场上短短的一瞬间。

【原文】

立法不难,行法为难,以后总求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应事接物时,须从人情物理中之极粗极浅处着眼,莫从深处细处看。

【大意】

树立法规并不难,难的是切实执行法规,希望我以后能够实实在在地执行法规,并且做到坚持不懈。在待人接物方面,须得从人情事理中的最粗浅的地方着眼,而不要往深处、细处去苛求。

【原文】

先哲称利不什不变法,吾谓人不什不易旧。

【大意】

先哲说过没有十倍的利益就不能实行变法,我却认为没有十倍于以往的百姓就不能轻易改变旧的制度。

【原文】

君子不恃千万人之谀颂,而畏一二有识之窃笑。

【大意】

君子不会因为千万人的阿谀颂扬而得意扬扬,但却因为一两个有识之士的讥笑而深感不安。

【原文】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宽,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大意】

古人处在艰难忧患的时候,也正是道德学业长进的时候,他们在胸怀坦荡上用功,而成效则体现在身体健康上。圣贤之所以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关键都是他们在大磨难的时候,能把心放宽,滋养得灵泛,有活泼泼的胸襟,有坦荡荡的心境,则在身体上虽然受到外面的伤害而感到不适,也不至于引发内心的伤痛。

【原文】

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坏国丧家亡人,替猜忌之所致。《诗》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仆自省生平愆咎,不出忮、求二字。今已衷耄,旦夕入地,犹自憾拔除不尽。因环观当世之士大夫,及高位耇(gǒu)长,果能铲除此二字者,亦殊不多得也。忮、求二字,盖娄妇、穿窬兼而有之。自反既不能免此,亦遂怃愧惧,不复敢道人之短。

【大意】

祸害的发生,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因为猜忌引起的。这是自古至今的通病,国家遭到破坏、家庭遭到败落、人们惨遭残杀,都是猜忌所招致的恶果。《诗经》说“没有嫉妒和贪婪,怎么会得不到善的回应呢”,我对自己一生的过失,以至我遭到的怨恨进行自我反省,发现基本上都是由嫉妒和贪婪造成的。如今,我已经渐渐衰老了,随时都有可能离世,但遗憾的是,我对这嫉妒和贪婪的清除还不够彻底。由此再反观当今的士大夫,以及处于高位的长者,果真能够铲除这两个毛病的,也并不多见。嫉妒和贪婪这两个毛病,兼有了妇人之心与偷盗之行的特点。既然通过反省之后,发现自己的这个毛病还不能完全克服,所以感到惭愧和不安,当然也就不再敢指责别人的短处了。

【原文】

人才非困厄则不能激,非危心深虑则不能达。

【大意】

真正的人才不经历过苦难的磨砺就不能激发出他们的潜能,不心存戒惧深怀忧虑就不能亨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