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着,就是定。参究禅定,就如暗室放光!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2
禅定、止观会给人一种稳定力。“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它并非只是蒲团上的用功,如果能将“观为慧、止为定”活化,就是有一点杂音,也不会太计较,遇到一点琐事,也不会放不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不该想的不想,使躁动的心得到沉稳。
——《星云法语·人生四宝》
3
我们每天必须面对复杂的人事问题,以及各种境界的考验,内心如果没有自主的定力,容易心随境迁,不能明审是非。心有定境,才能观照问题,以清明的理路思考,妥善处理。《六祖坛经》云:“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唯有培养心中的禅定,在动荡的人世间,才能生出“以不变应万变”的般若智慧。
——《星云法语·佛法与人生》
4
禅定的生活,在行立坐卧之间都要有最完美的表达。行,不疾不徐;立,不亢不卑;坐,不弯不曲;卧,不懒不怠,进而对世间要能看破、放下、洒脱、幽默,那自然能获得禅定三昧了。
——《开示》
5
行仪必须诚于衷,才能形于外。行立坐卧必须从内心的心念、思想,发展到成为习惯,如此表现到行为的外相上来,才能合乎自然。
——《迷悟之间·行立坐卧》
6
禅门,讲究不被人牵着鼻子走,不要东风吹东倒,西风吹西倒,一点自我的主张都没有。肯定自己是一种本心自明,不是自满;是一种移情化性,让自己做个佛菩萨,而不巧立名目,戴高帽子。自我肯定,直下承担,是禅者证验修持,登上光明藏的妙阶。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
7
禅的世界就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荣枯等等相对待的世界,到达一种绝对真实和圆融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另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禅师与禅诗》
8
“戒、定、慧”是参禅学佛不可缺少的资粮:
在大恶病中,戒是苦口良药;在大恐怖当中,戒可以给我们守护。
在动乱当中,定是安定力量;在大危难当中,定可以给我们安稳。
在迷暗时候,慧是指路明灯;在愚昧的时候,慧可以给我们指引。
因此,戒、定、慧可以使我们身心健康,可以保护我们。
——《六祖坛经讲话·顿渐品》
9
思想是促进人类文明的动力。人因为有思想,故能开发智慧,所以佛教讲:“从闻思修而入三摩地。”思想到了极致,就是开悟。当初佛陀的悟道,也是经过苦思冥想,才能悟出宇宙人生的道理,将宇宙人生、缘起与还灭了然于胸的。今之禅门的参禅悟道,也是要穷追猛问,一点也不放松,一直问,一直想,一直参下去。因此,禅门的打坐,并非枯坐而是要参,也就是用心思想。从有差别中,找到无分别的真心,那是参禅的要道。
——《星云法语·心的修行》
10
有一些学人向师父求法,总希望有密传、有密法。密意是什么?其实是自己的体会,就是接心、印心。师徒之间能够见解一致,能够思想统一,能够彼此精神相依,能够甘苦与共,能够生死不渝、荣辱不离、两心相通,那就是密意。
——《六祖坛经讲话·行由品》
11
对治尘劳妄想,并不是要我们离开尘劳妄想,因为“逃避”不是办法,而是要在尘劳妄想里,面对现实,不被尘劳妄想动心。如佛经所说:“不怕妄想起,只怕觉照迟。”尘劳妄想不可怕,就怕我们没有“禅”、没有“定”、没有“力量”、没有“觉照”,那对修行而言,就有待加强了。
——《六祖坛经讲话·定慧品》
12
有时候,学佛修行,如果没有敌人、没有反对者,自己也不知道要进步;如果没有魔王来扰乱,自己也不懂得要发大菩提心。所谓“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有时候以敌为友也可以成为学道的资粮。
——《六祖坛经讲话·顿渐品》
13
凡夫居处世间生活,压力最重、最难处理的就是尘劳妄想。为什么?因为在“境界”上有了贪心,有了执着,有了挂念。“心念”上如果有了“人我”“贪着”,就会生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自然由此产生。
——《六祖坛经讲话·定慧品》
14
禅观的世界是烦恼的,也是菩提的。一般人认为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其实“烦恼即菩提”,没有烦恼便没有菩提可得。就如还没有成熟的菠萝、柿子虽然很酸很涩,但是经过风吹日晒、霜雪雨露的滋润,等它成熟以后再吃,就变甜了。甜从哪里来?就是从酸、涩而来。所以,是烦恼也是菩提。菩提不假他求,只要我们把烦恼一转,就如同转酸涩为甜蜜一样,烦恼自然可以化为菩提。
——《星云法语·禅观的世界》
15
世间上,有的人凡事求多、求好、求拥有,但也有的人刻意远离名利,躲到深山里隐居。为什么?因为他要体会“无”的世界,在“无”当中感受无名、无利的逍遥自在。但是,真正的菩萨道,应不执着“空”,也不要太躲避世间上的“有”,而刻意去寻找“无”。我们应该做到即使“拥有”,也不执着,而且能随缘随喜的洒脱自在,这就是“有无一如”的禅心了。
——《星云法语·何谓禅心》
16
烦恼来时,要用正定来应对,当下去除分别,“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若能如此,当然又是进入了另一番境界。
——《开示》
17
“嗔”念起时,要用“定”来对治。遇到忤逆的境界,先忍于口,再忍于面,进而忍于心,最后,不忍而忍,就是“无生法忍”。
——《对禅堂禅学僧开示》
18
人因为不明理而烦恼,又因无明而痛苦。智慧如同明灯,能照破愚痴暗昧;如同利剑,能斩断烦恼根源。因此,人人要运用智慧来对治愚痴,无明的势力才能不再延续;运用智慧才能把恶习改成善行,把恶念改成善念。这也是人间佛教禅的功夫。
——《星云法语·六度的妙用》
19
用感觉去应对世间,不是真的美好;用禅心去体会人生,才是正确的菩提。
——《星云日记》
20
“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饭未煮熟,不要妄自一开。”我们求法要受得住气、忍得住苦、耐得住劳,那就是自我禅定的功夫。要能如此,才能在禅门里成大器。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我们求法应有的认识》
21
在禅师的心中,物我是一体的,外相的山河大地就是内心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心内的世界,物与我之间已没有分别,完全可以调和起来。好比一棵树上,同样接受空气、阳光、水分,但是树叶、花朵有着不同的生机,而彼此能无碍地共存于同一棵树上。泯除物我的对待,才能得到圆融的统一,把“自”“他”的冲突去除,才能见到圆满的实相。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禅师与禅诗》
星云语录
世间上,有的人凡事求多、求好、求拥有,但也有的人刻意远离名利,躲到深山里隐居。为什么?因为他要体会“无”的世界,在“无”当中感受无名、无利的逍遥自在。
22
在禅师的心中,没有净秽,没有男女的差别,甚至为了救拔众生的苦难,不计净秽,地狱中的粪汤尿池也要前往的;为了拯救众生的痴迷,不辞毁誉,就是妓户也要投入。因为在禅师们的心中,了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道理,因此没有人我、净秽、男女的妄别,一切的清净、垢秽,都已经能够超然不染。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谈禅》
23
什么是障道因缘?最主要的是“心”,有十二点:
(1)心门不开;(2)心结不解;
(3)心担不放;(4)心妄不除;
(5)心忧不喜;(6)心暗不明;
(7)心狭不宽;(8)心恶不善;
(9)心邪不正;(10)心贪不舍;
(11)心迷不信;(12)心有不空。
我们要把心门打开,要解开心结,放下心担,佛法才能进入我们的心中。
——《六祖坛经讲话·定慧品》
24
“一行三昧”,就是在一切“处”、一切“时”、一切“行住坐卧”之间,常行“直心”;“一行三昧”,就是修行的时候,能够“真心、直心、净心、不动心”;“一行三昧”,就是“最上禅”,是如来的“清净禅”。
——《六祖坛经讲话·定慧品》
25
一个禅者,怎样安住在“第一义”而不动心呢?必须不为“财”动、不为“情”动、不为“名”动、不为“谤”动、不为“苦”动、不为“难”动、不为“利”动、不为“气”动。尽管世界上好好坏坏,只要我“不动心”,一切就没事了。因此,不动心是一种力量,不动心是一种至高的修行境界。
——《六祖坛经讲话·定慧品》
26
对于是非、善恶,用虚无的心,空去一切。无,并不是叫我们糊涂。无心是大智若愚,无心里面,自有更大的智慧包容一切。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27
举止威仪可以增加我们的魅力,态度从容也能展现我们的魅力。魅力可以是先天的气质,也可以通过后天养成。禅门祖师一举手、一投足,一扬眉、一瞬目,都能启发学人,令人去迷开悟,其实这就是禅者的魅力。
——《迷悟之间·散发魅力》
28
如何才能做到对境不动心:
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不要把仇恨带到明天,
不要把忧郁传给别人,不要把生气留在心上。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29
心有所住,就表示禅定的功夫还不够。因为住心容易生起嗔恨、贪欲、愚痴之心。住心就是心随境转,面对什么样的境界,你的心就跟着境界转动。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30
裴休宰相请黄檗禅师到家里为佛像开光,黄檗禅师对他说:“何必一定要在佛像身上开光呢?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开光呢?”禅者,以开启自己的心光为要。
——《六祖坛经讲话·忏悔品》
31
有一些人闲来无事,专门好打听别人的隐私、好传是非、好听一些闲言闲语,让自己成为隐私的是非人,实在可惜。其实世间诸法都是对待之法,如“上下”“来去”“有无”“生灭”“大小”“内外”“善恶”“好坏”等。我们终日就在这些对待法上起种种分别,时而这样,时而那般。若能心不随境转,则“只手之声”,美妙无比,这就是禅音。
——《星云法语·禅机》
32
所谓“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滔滔不息的流水,尽管如何快速流动,可是境界永远都是静的;花一朵一朵地飘落,任它飘零,无心自是清闲。能够保有这种境界,尽管器世间有生住异灭,尽管有情世间有生老病死,我们的心仍是不生不灭。
——《六祖坛经讲话·护法品》
33
农夫在土地上耕耘,施肥除草,四时不懈;
文人在稿纸上耕耘,焚膏继晷,写下心血;
老师在黑板上耕耘,循循善诱,百年树人。
禅者念念相续在心地上耕耘,也无不希望打破迷惘,安住身心。
——《星云法语·丰收之道》
34
我们的心总是向外追逐,希冀获得满足与快乐,然而不断追求的结果,只有越发感到空虚与烦恼。《维摩经》说:“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当我们信仰正当的宗教,听闻正法,感受到正法之味如饮甘露,便会心生爱乐,勤奋求法而不会感到疲厌,因为在法乐之中,能获得更多的欢喜。
——《星云法语·修心学佛》
35
人透过感觉而触及内心更深层的部分,因此感觉有通往觉悟的功能,在“感觉”与“觉悟”之间的触媒则是静心与思维。能静心的人,心灵里自有花园,春夏秋冬四时,皆是花季。到那时,便无须到处寻找美的感觉、春天的消息。能思维的人,自能见及真正的价值,不被表相迷惑,也不会在人生里制造一些随时流转、随业流转的垃圾了。若能时时在感觉、静心、思维里锻炼,养成观照生命的态度,那么在车流人潮中也能有悟的一刻。那悟的一刻,像是杜鹃突然开出花朵,像是枫树吐露新芽,像是山坡上的凤仙花,“啵”的一声,又再撒了满山的种子。
——《星云说偈》
36
只要我们心中有净水,就能把人间的染污漂白;只要我们心中有平等,就能摆平世间的差别;只要我们心中有慈悲,世间万物皆能为我们所包容。有了智慧,可以洞察世间的来龙去脉;有了禅定,可以安定世间的动乱;有了菩提的力量,自然可以处理世间的忧悲得失。总之,要让世间万物为我们所用,心不能随万物而转。只要心能转境,还有什么苦乐得失不能转的呢?
——《迷悟之间·心能转境》
37
所谓“三昧”,就是正定,是将善心住于一处而不妄动。亦即所言、所行、所作都能表现到最恰当、最相应、最究竟的程度,也就是:凡事进入甚深境地者,为人处事有最完美的表达者,处世待人最圆融者,乃至生活中有禅的洒脱、幽默、看破者,都是证入三昧。
——《六祖坛经讲话·定慧品》
38
假如你有一点禅坐的功夫,盘腿静坐,就能让你的心明净下来。这时候,我们的理想、计划,就会明明朗朗、清清净净,就能懂得如何处理,明白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星云法语·静坐的功效》
39
禅坐是一种心地功夫,除了腿子要软外,性情也要软,心地更要柔软。一个心地柔软的人,凡事容易感动,别人有恩于他,固然感恩;别人伤害了他,他也能慈悲包容,不起怨恨、嗔心。所以,心地柔软的人,就像海绵容易吸水,自然不会枯竭。
——《星云法语·心的四要》
40
禅修静坐的功用,从“毗卢七支坐法”的基本功夫,再经“九住心”的用力,就可以让自己学习与困顿相处,接受自己,改变观念。当身心柔软下来,生活的意义就升华了,生命的境界也扩大了。
——《星云法语·静坐的功效》
41
我们看见世间上的“有”,那是缘起有;佛法说“空”,那是自性空。因为缘起有,故能显现自性空,所以说“空有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此义也。
——《迷悟之间·谈判高手》
42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禅,是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无欲则能刚强,“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就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无”不是没有,“无”是无限、无量、无穷、无尽。
——《星云法语·无的修行》
43
学佛要开放,要活泼,不要太呆板,太呆板就会失去宇宙奥妙的禅趣。禅是活活泼泼的,一扬眉、一瞬目,一投足、一言笑,都充满禅的风光。拥有一颗灵巧的心才能与禅相应。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禅师与禅诗》
44
学禅,要有悟性,要灵巧,明白说,就是要有幽默感!古来的禅师,没有一个不是幽默大师。在幽默里,禅是多么活泼!禅是多么睿智!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谈禅》
45
参禅,不是闭起眼睛打坐,稀里糊涂冥想。参禅人需要智慧,需要灵巧,心中要能包容万有,要能明善恶、定是非、辨邪正。如果连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正道、什么是邪法都分不清楚,这种参禅不是参糊涂禅吗?辨正邪,不只是参禅人的专利。世人对于正邪不分、是非不明,不知权衡轻重,不能察知善恶,也算不得是正人、好人。
——《星云说偈》
46
参禅的人,法界在他心中,天堂、地狱也在他心中。心念一起,要为人服务,待人慈悲,内心无烦恼,本性的光明朗照晴空,就等于是佛、菩萨的世界。为了一件事不满意而起嗔恨心,奢求发财而起贪念,口腹多欲而贪食,这种贪、嗔、痴的地狱、饿鬼、畜生心相一表现出来,当然就会造作种种不如法的行为。
——《星云说偈》
47
参禅悟道,要学习观自在菩萨,常常观照自己在不在,这就是禅的精神。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六祖坛经说到禅宗教学的特质》
48
参禅修行,心闲了,才可以住山;心如果不能闲,就不能住山。闲生活就是把俗务放下,把世间是非放下。假如人在山中,心在闹市,还不如人在闹市,心在山中。如果心不能闲,住在山里也不会快乐。因此,人住在哪里都不是问题,心安住在哪里才是最重要的。
——《星云说偈》
49
参禅修行最高的境界是“无念”,无念的境界是什么?
(1)对过去的境界不要追忆,就是“修定”;
(2)对未来的境界不要幻想,就是“持戒”;
(3)对现在的境界不要贪着,就是“修慧”。
“无念”就是修“戒、定、慧”,在“无念”的境界里,对人没有爱恨,对境界没有贪着。能够“无念”,则生活里自能“随喜”“随心”“随缘”。
——《六祖坛经讲话·定慧品》
50
禅者观心,心中有佛;净人念佛,佛在心中。心中有佛,佛在心中,还怕人生会不圆满吗?
——《迷悟之间·观照一切》
51
禅者,非常洒脱自在,像没有系住的舟船一样,东南西北航行,不为人情事物所拘,只管把自性里明朗的般若光显现,不会去分别、计较。
——《星云说偈》
52
圣者,所以生活在真善美的世界,并不是一定要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到另外一个净土,主要是空慧禅观一转,刹那是永恒,污秽是清净,烦恼是菩提,生死是涅槃。
——《开示》
53
活在世间上,难免有生活上的辛苦,心灵上的烦恼,种种折磨痛苦,真是无日无止。参禅学道就是要努力超拔,脱出烦恼苦海,进入菩提境界,千万不要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不能留得清自在人间,再回头已是梁柱倾、鬼号哭,什么都挽不回了!
——《星云说偈》
54
悟道后,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在般若大智慧里面,时空统一了,差别对待消融了,人我距离消失了,世间的学问知识转换为出世间的真理,执着的情感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意不为苦乐所动,止恶向善的力量也就增强了。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般若的妙用》
55
有我有你,即有对待,就是不空;有凡有佛,就有差别,不能平等。禅要从对待中平等,从差别中统一,那才是禅的般若。般若者,禅心也,光照大千,即禅之妙用。
——《开示》
56
修行“无我”,并不是没有“我”这个人,而是要我们摆脱有形对待关系的束缚,使自己安于无人我、无对待的境界中。能够“无我”,才能融入大众,才能“以众为我”,所以“无我”是悟道的根本。
——《佛光教科书·佛教问题探讨·教理》
57
般若的功用,是要我们去认清事情的真相,不要被假相迷惑而患得患失,禅也是这样。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般若的妙用》
58
知识与悟道不同。知识是从分别意识上去认知,悟道是从无分别智上去体证。禅,也不是从枯坐默守中可以悟得;禅,仍然要经过分别意识到无分别智,才能见性。
——《星云禅话·画饼充饥》
59
修福的人,报感人天福报,虽然是可羡慕的,但一旦福报享尽,五衰相现,仍不免生死轮回。故禅者不以世间荣辱为准,不以世间善恶为是,在荣辱善恶之外,以能会禅心为要。
——《星云禅话·是什么》
60
缘起、性空好像拳头,五个指头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这叫缘起;放下来变成手掌,就叫性空。说是性空吗?它可以成为缘起;说是缘起吗?它同时也是性空。你懂得缘起、性空,就懂得禅了。
——《六祖坛经讲话·般若品》
61
“平安自在到来日,闲静之时读禅经。”每个人虽都有自我宝藏,但需借助禅来表达,希望透过禅的智慧,点亮我们心灵的光明,千年暗室,才有通透的一天。
——《六祖坛经讲话·序言》
62
唯有通过对“有无”对待的妄执,才能透视到诸法“是无是有,非无非有,是可有是可无,是本有是本无”的实相。这种超越向上是禅家必经的途径,这种境界才是禅家的本来面目。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谈禅》
63
心中有欢喜的人,到处是赏心悦目的景色;
心中有禅定的人,耳闻是八万四千的诗偈;
心中有佛法的人,面对是善人善缘的世界。
——《佛光菜根谭》
64
用忍耐的力量处众,用担当的力量负责,
用亲和的力量待人,用禅定的力量安心。
——《佛光菜根谭》
65
能够抛弃仇恨的刀剑,自能获得身心的自在;
能够卸下执着的枷锁,自能享受清凉的禅悦。
——《佛光菜根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