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②人语响。
返景③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唐代诗人、画家,因其精通佛学,所作诗中有禅意,故人称“诗佛”。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还是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都有脍炙人口的佳篇。王维诗画都很有名,苏轼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注释
①鹿柴(zhài):地名,是诗人晚年隐居地辋川(今陕西蓝田西南)的风景之一。柴,同“寨”,指有篱笆的乡村别墅。
②但闻:只听到。
③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同“影”。
诗词大意
空旷的山林里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是能听到说话的声音。一抹夕阳返照着茂密的深林,余光又投射到林中的苔藓之上。
经典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诗人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余晖,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了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
这首诗语言平淡自然却又有声有色,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文化链接
世人评王维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他还精通音律,善书法,篆得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夐,若清流之贯达”。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将之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王维诗为宗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