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蔚蓝色的天空变得渐渐黑暗起来,接着,一颗颗亮晶晶的星星,不知从什么地方悄悄地钻出来,仿佛在向我们顽皮地挤弄着眼睛。为什么宇宙中有那么多星星呢?
“恒星”,意思是“永恒不变的星”。说是恒星“看上去不动”,但实际上也是动的,不但自转,而且都以各自不同的速度在宇宙中飞奔,速度一般比宇宙飞船还要快,只是因为距离我们太遥远了,人们不易察觉到。
看上去小小的恒星,其实都是极为庞大的球状星体,我们知道太阳这颗恒星比地球的体积大130万倍,但在茫无边际的宇宙中,太阳只是一个普通大小的恒星,比太阳大几十倍、几百倍的恒星有很多,例如红超巨星就比太阳的直径大几百倍。只是太阳离我们近,其他恒星离我们远,就显得很小了;同样的道理,除太阳之外的恒星也在发光,但最近的比邻星也距离我们4光年,我们感觉不到它们的光和热,只是远远望去一点星光而已。有人说,如果能把所有恒星都拉得像太阳那样近,我们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到无数个太阳了。
为什么我们的宇宙会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恒星呢?其实,恒星是由星际气体云聚集而成的。由于星际云温度也不断地提高、收缩,新的星球就此诞生。
星球继续收缩,当星体内的温度达到1000万度左右时,恒星才形成,这时恒星内部压力增高到足以和引力相抗衡,使恒星不再收缩达到稳定。
现在你总该明白,天上的星星为什么这么多了吧。
质量不同的恒星,末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质量较小的恒星经过较平静的收缩过程,变成白矮星。质量大的恒星灭亡过程较激烈。由于质量大,引力大,收缩更猛烈,甚至引起爆炸,可能变成密度极高的中子星或者是密度更高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