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世间再无索罗斯——索罗斯成功投资的三板斧 §认定日本是金融危机源头

索罗斯之所以引爆亚洲金融危机,很重要的一点是利用了经济全球化和管理国家化之间的差异裂痕,使得他有空子可钻。而他自己也很清楚他在这方面的擅长,并自信能够从中取得胜利。

亚洲金融危机过去10年后再次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暗含了“10年一次金融危机”的所谓“规律”。2007年6月22日《第一财经日报》刊登沈联涛的回顾文章认为,在这其中可以充分领略到索罗斯当年的炒作思路以及亚洲金融危机之根源。可以说,正是因为索罗斯对亚洲金融危机根源的很好把握,才使得他的炒作胜券在握。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沈联涛担任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负责香港储备管理及外事工作,所以他的所见所闻极具真实性和权威性。

在他看来,亚洲金融危机是一个交叉影响事件,远远超出任何一个个人和政府的控制范围。虽然它首先从泰国开始、逐步蔓延到整个东南亚,甚至还波及到俄罗斯和巴西、超出了亚洲范围。它向全球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虽然我们已经实行了经济全球化,可是对经济和国家的管理仍然局限在各国法律和本土文化水平上,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严重冲突;这种冲突解决得不好,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与经济发展宏观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俄罗斯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kondratieff)认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运行存在着大约60年一个周期的规律,这些周期通常以蒸汽机发明、电力、无线电、计算机技术的发明等为标志。最近的一个周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恰好经历差不多60年的和平经济建设时期。对亚洲国家和地区来说,1997年正好是对亚洲经济奇迹进行全面检验、很可能出现新的经济运行周期的重要关键时刻。

1997年5月,在泰国、新加坡、香港政府等联手干预下,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在对泰铢发动的第三次攻击中遭受了3亿美元的损失。5月24日,亚洲各国中央银行第一副行长在泰国曼谷召开会议,共同会诊泰铢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下一步对冲基金会怎么做、泰铢是否还能逃过一劫?结果众所周知,就在一个多月后的7月2日凌晨四点半,泰国中央银行发表了泰铢汇率开始自由浮动的声明,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正式爆发。而就在当天,泰铢兑美元的汇率竟然贬值了15%以上。

为什么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经济全球化和管理国家化之间的裂痕所导致的呢?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跷跷板关系,而这种跷跷板被索罗斯等人很好地利用起来了。

具体地说是:因为索罗斯早就意识到泰国政府无法维持高估了的泰铢汇率,相反却看好日元有升值趋势,并且日本和泰国之间的关系是:日本是泰国最大的外商投资来源,泰国55%的外债是日元。

所以对泰国来说,经济发展受日本这个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影响最大,当时日本一个国家的gdp就超过亚洲其他国家gdp总和,日本一个国家的金融资产超过亚洲其他国家金融资产总和的两倍。而对于索罗斯来说,要想打击泰铢则很容易从日元下手,通过日元套利外汇交易来攻击泰铢。

索罗斯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索罗斯最早攻击泰铢的时间是1996年7月,第二次攻击时间是1997年2月。而在当时,索罗斯等国际投机者就已经在暗中以不高于3%至5%的利息借入日元然后存入泰国,以获取17%的隔夜拆借利率,进行套利外汇交易了。

要知道,当时日本正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日本银行的利率1996年是0.5%,1999年是0。也就是说,索罗斯这样的外国投资者完全有可能以0利率借到日元,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寻觅高回报投资机会。可以说,这是一种绝佳的套利外汇交易时机。

正因如此,索罗斯就绝不会放过投机泰铢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亚洲各国的货币纷纷实行盯住美元政策,所以索罗斯在这种套汇交易中的回报率有可靠保证;并且同时,泰国需要引进外资,所以索罗斯的这种套汇交易也同样是受到泰国政府欢迎的。

不必说,索罗斯的这一动作当时不可能不引起业内警觉。

沈联涛回忆说,1996年他在日本东京参加会议时,有位在日本大藏省就职的好友就问他,如果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到了150∶1港元是否会放弃盯住美元政策?当时他听了觉得这个问题确实有意思,只是没有往引发亚洲金融危机这方面上去想。

日本实行0利率政策,迫使日元纷纷以银行贷款、债券投资、官方援助等形式大量外流,其中流入地最多的是与日本经济关系密切的亚洲国家,这为后来亚洲经济泡沫的形成和索罗斯引爆亚洲金融危机创造了条件。

那么,日本为什么要鼓励资本外流呢?说到底还不是为了防止国内发生通货紧缩、防止日元汇率的过度高估?说到底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帮助国际投机者和国外企业“节省”利息支出。

从实际情况看,日本1995年1月17日发生了神户大地震,随后在3月20日至4月19日期间日元兑美元汇率达到80∶1的峰值,然后开始贬值。

不用说,日元贬值会刺激出口、带动经济复苏。与此同时,因为日元开始贬值了,所以日本国内银行就利用这一时机开始回收国外贷款。

由于日本国内对形势发展过于乐观,1997年4月把增值税税率从原来的3%提高到5%,一下子就把经济拖入严重衰退,并一直延续到1999年。

上面已经提到,日本的经济总量超过亚洲其他国家总和。所以日本经济严重衰退必然会影响到亚洲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这时候这些国家中普遍存在的资产价格泡沫就无法继续膨胀、到了不得不破灭的时候。为什么?因为这些原来从日本流入的资金现在要撤走了,泡沫还不加速破灭吗?

这个规模有多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1996年到1999年间,日本银行在发生亚洲金融危机的五个国家中收回474亿美元贷款,1995年到1999年间在东南亚地区共收回1925亿美元贷款(其中主要在新加坡和香港)。日本银行的大量撤贷,使得这些亚洲国家发生了急剧信用紧缩,从而成为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线之一。

从这个角度看,索罗斯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看准时机发动金融攻击,加速这些泡沫的破灭。这就像用针刺脚上的水泡一样,你不去刺它也会破,只是时间不同而已。索罗斯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就是这根“针”。

日本资金的撤走对这些东南亚国家的影响有多大?以下一组数据基本上可以说明问题:

1995年到1998年间,日本在东南亚国家的海外贷款大约有2600亿美元之巨,而当时日本银行之间的目标利率与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之差大约为5%。也就是说,这些东南亚国家从日本借入的资金每年要付出的利差支出大约是130亿美元,三年就是390亿美元。再从汇兑收益方面看,在这三年中日元兑美元贬值了差不多一半,这就意味着这三年间日本从这2600亿美元的海外贷款中获得了差不多1300亿美元的汇兑收益。两者结合起来看,意味着这三年间日本从套利交易中获得了1690亿美元的好处。

日本从中获得的好处,换个角度看也就是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苦处。

经过以上一系列分析可以看出,索罗斯巧妙地利用了日本在整个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牛鼻子”作用,借力打力,轻而易举地就引爆了亚洲金融危机。这一做法表明,在他心目中,日本才是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他只不过是发现了这一秘密并很好地利用了这种“杠杆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