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小和尚去洗头 第1卷:正文 第二十四章:夜会

静修急匆匆地去往前殿的时候,那里空无一人。一切依旧,仿佛从未有人来过似的。

徒弟走了,偌大一个大悲寺只剩下俱空一人,他孤坐在房间里,回想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和决定。

他不知道这一次让静修回去对不对?他真的很想自私一次,但是那种痛失所爱的感觉他不愿静修也来尝试。

“师傅,师傅。”静修一路小跑着都没敲门就直接进了俱空的房间,“王管家走了。”

“他走了?”

俱空倒是很意外,他没想到王成林回是这么信守诺言的人,说走就走。

其实,是王管家在外面等了一会,觉得这个方法不可行。既然俱空已经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就断然不可能会有什么转机。时间不等人,他便想着快马加鞭赶回去先汇报情况,与老爷从长计议之后再做打算。

一时间,师徒二人对面不语。

“师,师傅,你可否告诉我我家住在哪里?”静修双手挠头,颇有些不自然。也是,没谁活了十几年,会连自己家都找不到。

小和尚算是一个。

俱空沉吟道:“谢家在里蒲山镇不远的广陵府,你下了山之后一路往南走便是了。谢家在当地很有名望,进了广陵府,随便找个人都可以带你去谢府。”

小和尚点点头,不知道自己该回答什么,听完之后就傻愣在那儿,走也不是,留在这里也不是。

最后俱空实在忍受不了,别过脸去,“还待着不走?”

“是是,弟子,弟子这就走。”

静修却是会错了意,以为师傅在赶他离开。殊不知,俱空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把那封信拿给他看的,当时就已经抱着失去这个徒弟的心思了。

背着包袱,一步一步向外走的静修,不知怎么的,脑中回想起那天的荷举,也是如此这般的离开,背影决绝,没有一丝留恋。

而他却不同,这里是他待了十几年的地方,有他的师傅,有他的回忆。

不知那时她是什么样的心情?

不过此刻,要离开自己呆了十二年的地方,静修的心里竟更多的是迷茫胆怯。其实他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只是从未接触过外面的世界,一切对于他而言都是崭新一片,无从融入,无从交流。

更何况是一个人的路途,于他而言,更是一种挑战。由蒲山镇到广陵府并不远,静修想着路上歇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准能到。

飒爽的秋风,翩然而至,带着屡屡凉意。

正是初秋时节,路上的景物都带着些空阔闲适的味道,阡陌相交,炊烟袅袅,书写不尽的诗情画意。

静修一身周正的和尚衣袍,只有神色匆匆或许泄露了他的真实心情,并不像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心平气和。

因为他俊朗的外貌,一看本应该是一个事事无忧的富家贵公子形象,但搭配上那颗与其通身气派不符的又圆又光亮的脑袋,一路上引得路人频频回头,投去玩味的一瞥。

他感觉到很不自在,有很多人再偷偷打量他。他本能地抬起手想要挠挠头,以此来缓和一下紧张,但似乎想起来现在不是在大悲寺里,一言一行均需注意,又僵硬地放下了。

静修穿过村庄,来到了当地热闹的集市,这一下,注视着他的人更多了。多半是好奇惊讶的目光,许是从未被这么多人评头论足,他不自觉的把头埋得越来越低,脸颊上迅速地红成一片。

他盘算着还是找个店家,住一晚,明天早早地起,趁着早上人少好赶路。

路边上的酒家客栈多得很,他随便进了一家自己看着顺眼的。

刚一进门,小二便气势汹汹地喝道:“哪里来的吃白食的小和尚?”

“去去去,我们这里不管化缘的。”小二拿起搭在自己肩上的抹布向着静修挥去,把他往门外赶。

静修哪里见过这种阵仗,算是开了眼界,没想到居然还有自己赶客人的店家。

“我,我,小僧是来住店的。”静修不急不闹,站在门外对着那粗鲁的小二行了个佛礼。

谁知那小二还是以为他是来化缘的,“红烧鸭腿,清蒸鲈鱼,牛肉粉丝汤,这些都是本店的特色,不知小师父要哪一样啊?”

听到这明显的挑衅,静修也气得不行,没想到这人这样无理取闹,还在羞辱自己。

“小僧真的是来住店的,并不是吃白食的。”静修从包袱里拿出钱袋给小二看。

见着了真金白银,小二才放心,同时为自己刚才的挤兑道歉:“师父你别跟我一个粗人一般计较,只是平日里小店本就赚些微薄收入,不得不这样。”

静修懒得听他在这里胡扯,他下山来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些个做生意的油嘴滑舌,一套一套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信不得。

小二不敢怠慢,领着静修上楼,特意给他找了一间安静宽敞的。虽然住店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摩擦,不过看到房间之后静修还是挺满意的。

很快小二又送上了些素斋,静修用过之后,便在房中做了一会功课,就早早地躺在了床上。

他想着今日在街上见到的那些新奇的玩意,有的是自己知道的,有的是不知道的,这么多年贫瘠乏味的生活似乎就此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从此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期间姜荷举必定是有一份功劳的,要不是当初她不遗余力地向他灌输各种美妙的事物,使他对山下的世界有了些憧憬,否则,他是不可能产生改变的。

静修想着就一个普普通通的店小二就敢这么欺负人,那当时身无分文,无依无靠的荷举定是受了不少委屈。他越发埋怨自己,那时候怎么就躲在师父身边当鸵鸟,哪怕是为她说上一句挽留的话也好啊。

如今,他也下了山,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再见。

“收了收了,姑娘们也去睡吧。

云娘打着哈欠招呼着,结束了晚上的生意,该打道回府的就打道回府,该留宿的就留宿。

锦茵今日有些困倦,回房不多时就陷入了梦乡。

她一向睡眠比较浅,翻了个身,隐隐像是听见外间有人说话的声音。接着她就听见荷举哑着嗓子悄悄地唤道:“姑娘,姑娘!

“什么事?”锦茵躺着懒懒的,不想动。

“贾公子。”荷举低低地浅笑道。

锦茵和贾铭是荷举见到的第一对如此倾心相爱的人,虽然与锦茵相处时间不长,但她也渐渐了解了两个人的过往,她无比的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的结局,传为一段美谈。

因此,她也乐意为两人的相见找机会互相的通风报信,有时与贾铭多有接触,她也慢慢与这位状元郎熟络起来。

听见是“贾公子”,锦茵急着起来,跑到外间,就见荷举点着蜡烛笑着向楼下的方向指了指。

此时,镜花水榭里漆黑一片,乱糟糟的,而贾铭便垂目坐在一张椅子上,安静地宛如墨画。像是感受到了锦茵的目光,他眼眸一抬,两人相视而笑。

锦茵再也按耐不住,贾铭望着自己挚爱的女子,想起了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词,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词中小周后与他夜间幽会时,为怕被别人发现,只穿着袜子迈向香阶,手里提着金缕鞋。李后主感此相见不易,要趁着良宵时短,尽情地怜爱她。

贾铭眼前,锦茵是双脚赤裸着走下楼梯,手里提着绣鞋蹑手蹑脚地朝他走过来,欢喜迫切又不得不小心翼翼,以防吵醒别人,那副模样惹人心动,活脱脱就是从李后主词里飘下来的佳人儿。

不过,词里的是皇帝与皇后的情趣,而他俩之间只不过是青楼私会,只要贾铭一想起这个,他的心就禁不住的抽痛。

待到锦茵走近他的时候,他站起来快步向前,一把将她拥入怀中。

听着彼此浅浅的呼吸声,两人谁也没说话,就这么享受着相拥的温暖。锦茵乖巧地依偎在他怀里,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贾铭突然抬起头。

他忽的就将锦茵打横抱起坐到大堂里的一个偏僻小角落里,从她手上拿起绣鞋,轻轻地替她穿上,嘴里温柔地教训着:“天气凉了,这样会着凉的的。”

“嗯。”锦茵任由他跟自己穿上鞋,轻轻地应道。

“你怎么这时候来了?”

贾铭顺手帮她整理好衣襟,侧脸靠向她,在她的眉间留下浅浅的吻,“我想你了。”

说着他不知从哪里变出一包用帕子包着的蜜枣,“哇。”锦茵见到那颗颗诱人的蜜枣,“阿铭,你怎么知道我想吃这个的?”

贾铭宠溺地一笑,用手指刮了下她的鼻尖,“小馋猫。”

锦茵迫不及待地从里面挑了个个头大的放入嘴中,还是以前令她难忘的味道,她的粉腮动了动,很快就“噗”地一下吐出一个细细长长的枣核。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