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无论是对于北国还是对于南疆,都有着同样的意义——那就是收获。
秋高马肥,也意味着这是一年之中北鲁国力最为强悍的时候。
北鲁国的百姓大多以牧民为主,只有靠近南玥国边境部分的很少地方是属于农耕,其余的地方都是牧场,所以百姓大多以放牧为生。
南玥国的百姓大多以农耕为生,这里河网密布,日照充足,植被丰茂,相较于北鲁国要富饶的多,但是就两国的国力相比,却并不像上下。北鲁国民风剽悍,崇尚勇武,军力更强,所以在北鲁国与南玥国的对峙之中,很少有南玥国主动招惹北鲁国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北鲁国南下侵袭南玥国,而南玥国也多是处于守势。
所以,每到秋高马肥之际,南玥国北部的边境线上总是少不了狼烟四起,喊杀阵阵。或大或小的冲突,在南玥国与北鲁国漫长的边境线上层出不穷。
南玥国并不是没有想过彻底的消灭边境战争,但是却苦无良策,一来北方农民勇猛剽悍,向来有抢劫掠夺的本性,只要北鲁国的牧民还在,他们就免不了会来侵袭南玥国的疆土;二来每到秋末,乃是他们国力最强盛之际,少不了会到南玥国的疆土上劫掠搜刮一番,虽然千百年来南玥国深受其害,但是却也只能苦苦忍耐。
现在又到了秋末,而且今年雨水比往年要偏多,北鲁国的马匹似乎比往年也更加健壮一些,一场大战似乎必不可免。
望海城作为南玥国西北部重镇,秋忙之后,士兵立即进入到备战之中,开始修筑工事、储备粮草、操练兵器、锻造弓箭。
望海城内的百姓也有意识的开始在粮仓之中储备粮食,省的北鲁国大军围困之时,忍冻挨饿。按照往年的战事,望海城很有可能会受到北鲁国大军的袭击,到时候围困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四五个月,没有足够的粮草物资作支撑,望海城就是不被攻破,也会从内部瓦解。
所以望海城内,从将军到士兵,从官员到百姓,都深知其中利害,所以都一个早的开始进行准备。
南玥国的国都盛京,源源不断的粮草从江南各郡各府汇集到这里,然后又通过这里发往北国沿线,充足的后备军员也在这里聚集,时刻待命,准备补充到作战的前线。
八月十五。
南玥国上下都沉浸在中秋节的喜悦之中,盛京汴河两岸灯火通明,游人纷纷,无数的才子文人在这里聚集,他们挥毫泼墨,指点江山,一派盛世之象。
南玥国皇帝赫雄,在宫中设宴,犒赏群臣,台上美味佳肴,珍馐玉盘,台下莺歌燕舞,余音袅袅,众大臣举杯互饮,丝毫没有人察觉,危机一步步在逼近。
“八百里加急,呈送朝廷,八百里加急,呈送朝廷……”
一匹快马穿过宫墙,直奔奉天殿而来,送信的差役背着信筒,汗流浃背,他跳下马,叫喊着便冲到了殿前。
奉天殿前负责卫戍的御林军,将差役的信件赶忙送进奉天殿,面呈赫雄。
“启奏皇上,西北望海城传来八百里加急,面呈皇上。”
侍从说着,将差役所送达的信件递到了皇帝在酒桌上。
原本莺歌燕舞的奉天殿顿时安静了下来,两旁就坐的大臣,齐齐将视线望向赫雄,似乎他们也从这八百里加急送往的信件中察觉出了什么。
驻守西北望海城的总督将军乃是沈藤,沈藤一生戎马,战功无数,一向是一个很有分寸的人,不是万不得已,绝不会八百里加急送来急件,今天如此反常,想来是望海城发生了什么危机之事。
沈藤:臣万死叩报皇上,北鲁国三十万大军现已集结,正在开赴望海城途中,先头骑兵部队距离望海城已不足五百余里,军情危急,一触即发,臣未有必胜之才能,但有必死之决心,臣必将率领众将士决心死守望海城,不让敌军前进一步……
看到沈藤亲自署名的书信,赫雄的心猛的一沉,八百里急件从望海城到达盛京需要五天的时间,也就是说五天之前北鲁过大军的先头部队便已经快要到达望海城,现在五天过去了,看来望海城的战事已经避不可免了,须立刻派大军前去支援,若是晚上一步,恐怕望海城不保,望海城不保则西北门户洞开,那时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就要沦落在北鲁国的铁蹄之下了,这对南玥国来说,绝对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损失。
“众爱卿,北鲁国大军侵袭望海城,尔等立刻随朕赶往正大光明殿,商议对策。”
赫雄站起身,对着台下的一干大臣说道。
众大臣知晓其中利害,不敢耽搁,赶忙起身,跟在赫雄身后直奔正大光明殿而去。
行进的路上,鸦雀无言,似乎这些人已经开始琢磨起支援北疆的大事了。
很快,一行人便由奉天殿辗转赶到了正大光明殿,赫雄端坐在宝座之上,虎视着台下站立的群臣。
“今年北鲁国大军侵袭望海城,来势汹汹,颇有拿下望海城南窥中原之势,此次支援望海,迫在眉睫。值此国之危难,朕本应御驾亲征,但是奈何朕已是花甲之年,难有余力,不知众爱卿以为谁都能领此重任,代朕亲征。”
赫雄的这番话一经说出,众大臣均以明悟赫雄的意思,代皇上亲征,这是何等荣耀显贵之事,放眼朝廷,能有如此身份的,必定得是皇子无疑。
赫雄子嗣不旺,一生共生育了八个皇子,长大成人的只有四个,分别是二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和七皇子。
二皇子赫天明身份显赫,乃是嫡出的皇子,现已被封为太子,四皇子赫天意文采过人,备受天下文人追捧,现已被封为靖王,五皇子赫天霸天生将才,勇猛异常,现已被封为梁王,至于最小的七皇子赫天寿现在还属于幼儿时期并未封王。
按常理所说,最适合代替赫雄亲征望海城的当属五皇子赫天霸,但是五皇子赫天霸此时却并未在京中,而在南玥国西南镇压当地土著叛乱,此刻正值关键时期,难以抽身,而且从时间的紧迫性来看,似乎朝廷也无意等赫天霸回来。
赫天霸既然不能代替赫雄亲征,赫天寿年纪又太小,所以这个重任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赫天明和赫天意二人的身上。
赫天意向来以文见长,相较于文武双全的赫天明来说,自是有诸多不足,而且赫天明又是太子,身份更为显贵,若是让赫天明挂帅出征,不仅能够提振士气,还能够像北鲁国展现南玥皇族英勇神武的一面。
这时,御史台御史李善堂起身奏道:“臣以为太子殿下最为适合,太子殿下身份尊贵,而且文武双全,若是能代陛下亲征,必定能打败北鲁国兵勇,扬我南玥国国威!”
此刻站在一旁听闻的赫天明连吞起口水,虽然他是身份尊贵的太子不假,但他毕竟是人,面对战争他也会害怕。
而且今年,北鲁国三十万大军袭击望海城,望海城此刻怕是早已经摇摇欲坠,这时候赶着去支援望海城,那和送死没什么区别啊,赫天明内心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天明,李善堂推举你为征讨大元帅,你以为如何?”
赫天明探出一步,他伸手将额头上的冷汗擦掉,他现在很焦灼,若是自己当面拒绝了,恐怕会令朝堂上的众人耻笑,而且也会让赫雄对自己失望,可若是接下,那就是往战场上送脑袋,他一介太子只要熬死了赫雄便能当皇帝,他犯不着放这么大的风险。
他侧过脸,望了眼与自己并肩而战的丞相西门宏,就见西门宏此刻也侧着眼睛看着他,他对着赫天明微微点了点头,那意思似乎是在鼓励和天明接下这个任务。
赫天明有些不明白西门宏为何会让他接下如此危险的任务,但是想想西门宏是自己的亲舅舅,万万不会害自己,于是赫天明两手交叠,恭拜说道:“儿臣乃为赫氏子孙,自当马革裹尸守卫祖宗开拓之疆土,儿臣愿亲自挂帅率领大军支援望海城。”
听到赫天明的这番表态,赫雄内心十分欣喜,他心中暗道:自己果真没有选错儿子,这个儿子颇有几分他们赫家勇猛果敢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