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不负热爱:法大、耶鲁、华尔街历险记 §英语学习的方法论

谈到任何一种语言学习的方法论,都要先从对“语言”的拆分开始。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沟通机制,语言其实是由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组成的:声音信号和文字符号。人类的大脑对这两种能力的掌握,其实是依赖于不同的神经功能,所以学习语言一定要把听—说和读—写作为两个分开的系统区别对待。

听—说系统

我上大学的时候,对练听力有一个误区,以为听力提高的关键是把自己长期暴露在英文环境里,因此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听bbc、的广播直到睡着,天天开着字幕看美剧。几个学期下来,我花了大量的时间,但听力水平其实没什么进步。

2013年刚来美国读法学院的时候,我第一节课就听得很费劲,前几个月的时候,都处于到处借笔记才能搞清楚老师讲了什么的状态。但是一个学期之后,我不仅不需要借笔记,而且我的笔记是身边同学里做得最详细的。我可以完全听懂老师上课说的每一句话,而且能一边听一边整理出这堂课的重点和提纲来。

这中间的神奇魔法,就在于我第一学期不仅仅是听课,而且是一边听一边强迫自己飞速打字,把老师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遇到实在听不清的单词,就用一个相似的词替代,回头再对着笔记根据上下文来揣摩老师到底讲了什么。

练习英语听力,光听是没有用的,必须要在“听”和“懂”之间建立起一个层层递进的循环。

我们的耳朵识别出一个声音信号后,大脑要根据记忆把这个信号对应一个单词,以及这个单词背后的含义。这个过程有点像我们用电子词典的时候,输入一个单词,电脑要从数据库里面调出来对应的解释。不同的是,大脑的数据库要比电脑的简陋多了,反应速度也要更慢。

所以,从“听”到“听懂”,必须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1)你的听觉系统能识别这个声音信号;(2)你的大脑数据库对这个信号有对应的记录。由此可见,(1)和(2)都是不能从“大量暴露在英语环境下”本身获得的,而需要进行单独的训练。

我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常是先从(2)开始。通过背单词、读课文等方式,知道了一个单词怎么读,以及几个单词连起来是什么意思。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段对话放在纸面上能读懂,练听力的时候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这就是从(1)到(2)的运算速度出了问题。

当几个声音信号连续发出来的时候,你的大脑要进行一系列的快速运算,先是拆分信号,然后到数据库里面去寻找对应的意思,换算成你可以理解的信息,记录到你的短期记忆中。然后根据这个短期记忆,你还要迅速做出反应——比如,跟人对话、答题等。

但是如果你的大脑对一个声音信号不够熟悉,还没有来得及从数据库里把正确的信息调出来,下一个信号就又来了。那大脑就无法处理这么多信息,从而彻底进入一种空白状态,导致你能听到声音符号,但完全没办法理解背后的意思。

为了提高从(1)到(2)的运算速度,就要让大脑进行长期、大量的练习,适应这个声音信号,并且熟悉信号到数据的回路,让它下次收到信号的一瞬间就能完成数据调取。

比如,在练听力的时候,如果一段对话里有没听懂的地方,那就找出原文来对着再听一遍。这样就能将刚才没有成功处理的声音信号,对应上信号背后的意思,完成一个(1)到(2)的处理过程。接下来,试着不看原文再听一遍,如果大脑成功理解了这些声音信号,那就代表这次练习是成功的。但是大脑对于信号识别的通路记忆有遗忘曲线,所以应该在第二天,在不看原文的情况下把同一段对话再听一遍,如果之前没办法处理的信号这回都成功处理了,才算是彻底掌握这段材料。

同样的道理,在做听力练习的时候,光是听完一遍、做完题、对对答案,是远远不能提高水平的。将自己没理解的地方重复几次再听,彻底消化这些声音信号后,才能够给大脑建立起处理这些信息的通路。

这一整套练习方法,就是从“听”到“懂”的过程。听力能力的提高,无非就是这个过程的不断重复和强化。

从学习英语到真正能在英语国家生活、工作,对(1)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在学习英语阶段,我们听的通常都是耳机里的标准英语,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号识别通路,真正到了英语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训练。就好像在中国不是每个人都说普通话一样,在英语国家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音特色,而且在自然对话和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语速加快和连读的情况。这就要求大脑加强对声音信号的识别能力——比如,在对方语速很快的情况下,依然能快速处理每个信号;比如,适应同一个信号的不同方言版本、连读版本等。

所以,“暴露环境法”对于英语听力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应该建立在能够完全听懂标准英语的后期阶段。

举例说,我们在托福、雅思考试中听到的英语是典型的标准英语,音色纯正,是最好的训练材料。只有在把这些材料都完全掌握,如在托福、雅思的听力部分达到接近满分的成绩后,采用“暴露环境法”,在走路时、睡觉前大量听英文博客,看英文视频和影片,才能起到提高听力水平的效果。到了这一步,“暴露环境法”才变成了一个能让自己有所收获的重要阶段——它可以让自己适应不同的听力材料,加速大脑处理多种版本声音信号的过程。

∗ ∗ ∗

听力和口语是一套天然的系统。在说英语的时候,大脑的处理流程是相反的,分为:(1)从数据库里寻找与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相对应的声音信号;(2)调动发声器官将这个信号传递出去。所以口语能力的提高同样需要分两步来看。

从数据库里寻找声音信号,其实就是我们一般理解的“组织语言”的过程。要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用声音信号传递出去,前提是你的数据里有记录这个信号。所以如果听力的基础没有打好,你能够从记忆中调动的数据本身就很有限的话,便不可能有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听—说是一套彼此促进的体系。

听力水平的训练可以自动培养(1)这一步的能力。前面讲过,练听力的过程就是识别声音信号,填入短期记忆,然后永久录入数据库作为语言能力的基础。练口语的基础和前提就是不断通过练听力的过程,将声音信号和数据库搭建起来。

但是,我们经常能遇到“能听懂但是说不出来”,或者一个单词需要用的时候怎么都想不起来,别人告诉你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是记得这个单词的。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数据库搭建好了之后,想要获得高速调用数据和信息的能力,需要专项训练。

所以,打好基础,拥有了自己的数据库之后,就要开始通过训练培养第(1)步里,从数据库里寻找与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相对应的声音信号的能力了。这一步并没有什么捷径,无非就是反复使用英语,熟练这个从数据库里找信号、组织语言的能力。

在这一步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很多人在练口语时,会习惯先把想说的东西写下来,然后再读出来。但是大脑从数据库中调用声音信号跟调用文字符号,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回路。如果仅仅是将写好的东西背下来,那相当于绕过了口语训练中(1)这一步,直接先记忆文字符号,再用(2)将文字符号输出。这种方法也许能让你很熟练地把一篇演讲稿背下来,但是对于以对话、交流为目的练习口语,是非常低效的方法。

另外一个效率很低但是经常被人使用的训练口语的方式,就是先听原文然后跟读。跟读本身练习的其实是理解声音信号。加速信号到数据的理解过程,对应的是听力能力中(1)这一步。这个过程本身完全不涉及大脑从数据库中调用声音信号的回路,自然也很难提高口语能力。

最直接、高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给自己设定一个话题,然后组织语言开始说,训练从数据库直接到声音信号的通路。第二种是与人进行简单的对话,这个过程既练听力,又练口语,让你的大脑适应这种快速拆解声音信号,再快速做出反馈,调取声音信号的过程。

这个训练重复一段时间之后,英语口语表达的流畅程度会大大提高。在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大脑能更快找到合适的语言,形成准确的表达。

但是有些人会在这个阶段发现,虽然自己可以流畅地使用英语,但是从发音到腔调,都跟母语为英语的人相差甚远。这就涉及口语能力中第(2)部分的训练——调动发声器官的能力。

口音问题,其实就是口腔和咽喉作为发声器官的使用习惯问题,本质上需要训练的是肌肉记忆。人类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发声器官的使用也完全不同。比如,中文里面有舌根顶起后发气声的“xi”音,英语国家的人就完全没办法理解。中文里面的四种声调,非中文母语的人要经过大量的后天训练才能形成肌肉记忆。但同样,中文母语的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对于元音、爆破音等中文里面没有的声音信号,也会遇到困难,需要专门对发声器官进行训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英文中“苹果”这个单词(apple),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中国人很难发对音。关键在于“a”这个原元音和中文里面的“哎”的发音有本质区别,发声的时候舌头和嘴唇都要向后打开。如果仅仅是听英语自己跟读,或者记住了声音符号后自己试图调用的话,肌肉记忆会让我们在读“apple”的时候,习惯性用上发“哎”音的肌肉。

那如何正确地发出“apple”这个单词的读音呢?就要不断训练正确的口腔咽喉肌肉使用,形成肌肉记忆,让大脑下一次想要输出这个声音信号的时候,发声器官自动找到正确的发声方法。

发声用的肌肉也是肌肉,训练方式跟我们练习踢球、投篮、挥拍没有任何区别。关键在于大量重复正确的动作,让身体形成本能和条件反射似的习惯,在下一次需要做出相应动作的时候,能不加反应直接使用正确的肌肉。

所以,英语口音的训练,必须要对所有音标拆分进行专项练习,没有任何捷径。只有把每一个音的发声方法都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组合起来进行口语表达的时候,才能说出标准流利的英语。

但是,这里有一个例外——很多在英语国家生活过很多年的人,即使没有专门训练过发音,英语口音也会变化很大。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大脑潜意识运行的后台程序:模仿。这背后的原理就跟一个南方人如果去了北方生活,普通话会变得更标准一样。对于同一个单词的声音信号,当大脑长期、大量接触的都是与以往的肌肉记忆不同的发音时,也许跟适应环境的本能有关,大脑会自动激发模仿程序,会在下一次发音之前,给发声器官做一个“发出这个音”的指示。然后发声器官会自动尝试调整肌肉习惯,来符合大脑记忆中对这个声音信号的描述。久而久之,发声器官就会适应了新的肌肉记忆,无须特殊训练,口音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然,这个例外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我当初在美国生活一年后,也没有特殊训练过自己的发音,但是有一天无意中听到录音里自己说话的声音,惊喜地发现与我大学时候的口语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后来还特意找出自己大学时参加英语辩论、演讲的视频来看,非常确信地发现,我的确是在没有任何专项训练的情况下,发音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很快我又发现,这种提高虽然整体上有很大变化,但是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比如,“war”和“world”这两个词,我每次说起来都觉得怪怪的。于是我花了十几分钟去网上找了几个视频,学习了这两个单词的发声方式,又特地训练了一段时间,才能做到在日常说话要使用这两个单词的时候,下意识发出正确的发音。

读—写系统

读—写系统基于文字符号转化成的视觉信号,和听—说系统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我时常觉得,任何一种语言体系,本质上都是将两种不同的信号/信息机制,对应到人脑可以理解和产生的意识碎片,以方便拥有独立、封闭意识系统的人类进行交流。

文字符号本身比声音信号更加抽象,但也是记录信息更为有效的方式。也因此在人类历史上,文字的产生远远晚于口头对话,但却颠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在个体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读—写系统也比听—说系统更难学习,需要到专业的教育机构进行训练,而且能熟练使用读—写系统的人类,往往可以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

相比起声音信号,文字符号的特点在于信息的密度极大,而且并非线性逻辑。所以对读—写系统的训练,不仅仅是要能快速识别文字符号的含义,最重要的能力在于高效分析大串文字符号背后所表示的复杂信息,进而能够在大脑中形成对应的抽象逻辑系统。

举个例子,当人在训练英语听力的时候,如果跟着原文把每一个单词都听懂了,那基本就可以掌握这段对话的含义。但是人在训练英语阅读的时候,经常是一段话里每个单词的意思都明白,但是就是不知道这段话的意思。

换句话说,任何一门语言的读—写系统,其实已经完全超过了狭义的语言学习,而是进入了学习一种文化背后思维方式的范畴。

因此,读—写系统的训练永远是高度抽象、符合逻辑、讲究框架性思考的。大脑在阅读一段文字的时候,首先要识别出每一个符号背后的含义,然后要把所有的符号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信息矩阵。比如,对于论述性文字,我们需要先理解论述的结论、框架和每一个支撑性论据。对于描述性文字,我们要能清晰地跟随文字的展开,在脑海里绘出一个情景,接着理解作者想要讲述的故事。

相比起听—说系统,大脑对于一个信号的快速反应反而没那么重要了。因为阅读文字的过程并不是那种见招拆招的连续信号解析,而是把大量的符号转化成抽象的框架性认知,考验的是大脑的记忆力和抽象思考的能力。

在训练英语阅读的时候,应该不断重复这个理解文字的本质过程——从抽象的符号系统中,解析出一个完整的信息矩阵。在读一篇英语文章时,要做到在读完后能清晰地用英文复述出其框架和逻辑,才算是真正把信息矩阵建立完成。

在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时,我们会渐渐发现,英文语言里的文字系统,对于抽象框架、建立信息矩阵,是有一定的技巧可言的。比如,构成结构的关键信息,往往在文章里有特定的分布逻辑;一些连词常常被用来做结构连接点,可以用来定位不同的层级;熟悉了几种常用的论证框架,可以帮我们更快找到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

所以,我们从小到大在各种考试中遇到的阅读测试,无一不是通过具体问题的形式,来判断你能否真的掌握了结构、框架和论证,并且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定位到关键信息。在进行阅读训练时,也应该力求真正拆解一篇文章的信息点,在大脑中形成框架性认知,做到有效训练。阅读训练的关键不在于读过了多少页书,而是有没有对内容和框架做到了精细掌握。

具体而言,一篇英语文章的阅读训练,应该有如下几步:

• 第一步,泛读之后正常做题,先对文章有大体印象,同时初步评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 第二步,配合着翻译、查生词等方法,确保自己能理解文章中的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的意思。

• 第三步,自己动手整理文章的框架(outline),先确定一个主题和结论,然后写出第一层次的论证框架,在每个层次下面再具体总结和补充每一个论点。

• 第四步,仔细阅读、咀嚼文章的框架,熟悉它的论证手法,能做到闭上眼睛还能大体复述出文章框架背后的逻辑。

• 第五步,记忆住框架后再回去读一遍文章,仔细观察文章有哪些关键词、句法、段落结构,能够帮你快速定位框架。

把这五步全走完之后,才做到了有效的英语阅读训练,切实提高了大脑处理复杂信息、拆解信息矩阵的能力。

这种精细阅读训练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英语写作能力的基础。

写作的训练逻辑正好是阅读的反面——首先要先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和逻辑框架,然后才能通过在阅读训练中学习到的论证手法,将文字符号以通用方式排列出去。

阅读训练的每一步,其实都是在反哺英文写作能力。

在根据框架来读文章时,要重点记忆串起文章框架的关键词、句法和段落结构。并且不断进行情景假设:如何使用这些论证技巧来表达我自己的观点?能否用同样的句法和结构来造个句子,或者写一段话?

在动手整理文章的框架时,要一边拆分文章的结构,一边学习形成一个观点和结论背后的逻辑。论证一个结论,一般需要给出多少例证?每一个论点层级下面的子论点,又是如何贡献于整体结论的?如果给了我一个主题,我要提供什么样的框架才能完整表达一个观点?

有了一定了精读基础之后,可以开始进行写作训练了。在对一个话题进行写作的时候,也要遵循框架——内容——论证技巧的思考顺序。先不忙于下笔写第一句话,而是先回忆精读训练中学过的论证技巧,想好对待这个话题要从哪几个方面、遵循什么样的逻辑来展开。确定框架之后,再思考如何填充每个论点下面的内容,寻找什么样的例证、观察和数据。最后在动笔写的时候,要动用记忆数据库中的论证技巧,用恰当的手法将结构和转折布置在一篇文章里,才能使读者快速把握文章中的信息矩阵。

勤奋、天赋与方法

自从大学开始读英语专业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学好一门语言,靠的到底是勤奋还是天赋?还是要找对方法?

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回过头来总结我学习英语的方法论时,我才渐渐觉得,这三者之间是一个辩证的动态关系,过度强调任何一点都是错误、孤立的方法论。

天赋的因素肯定是存在的,比如,天生记忆力更强的人,听到新的声音信号录入数据库的速度会快很多,读写速度也都会比别人快。在做阅读训练而抽象出来论证结构时,更容易记住、内化一套结构,训练的效率会高很多。

再比如,天生模仿能力更强,更擅长调动自己发声器官的人,在练习英语口音时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两个人同时听一个标准的英语元音并试图发出这个音,天赋高的人可能经过一两次尝试就能固定下肌肉记忆,掌握这个音的发声技巧。天赋差的人可能要练个十几次,而且肌肉记忆不牢靠,第二天又没办法发出标准的元音了。

但是天赋不能替代努力,天赋弱的人如果通过更多的后天努力,可以在语言水平上超越天赋强的人。同理,天赋强的人如果没有在具体专项技能的积累上花费足够的时间,去训练大脑相关的功能区域,也无法见证能力的进步。

方法论则是同时作用于天赋和努力的一个共同因素,因为它涉及学习英语的效率这样一个本质问题。

其实不管是天赋高还是天赋低的人,在掌握一门语言的时候,都要经过同样的大脑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刺激来形成同样的神经元结构和肌肉记忆。但是具体学习语言的方法又千差万别,并不是每种方法都能达到同样的刺激,因此如果花太多时间在错误、低效的方法上,再高的天赋和再勤奋的学习也无法见证英语水平的进步。

有两个典型的低效方法,就是朗读课文和背单词。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大脑只能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信号,并不是能达到有效听力训练的信号输入,无法起到分析声音、录入数据,加速整个分析过程的效果。对于口语来讲,朗读课文无法纠正发音,反而可能会固化错误的肌肉记忆,更没有从数据库中调出信号,缺乏真正表达效率的练习。

从读—写体系训练的角度来说,朗读课文本身并不涉及高强度和抽象的脑力思考,既无法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也无法揣摩用词和句法对于论证的作用。朗读达不到精读的效用,自然也没办法为写作能力打基础。一个人即使花了一万个小时读课文,也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熟练使用通行的论证技巧。

那为什么我们在从小到大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是能看到人用朗读课文当训练方法呢?

第一个原因,是在课堂集体英语学习的环境下,朗读课文是泛读的一个变种,而泛读是精读过程的第一步。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要带大家分析一篇课文的框架,但是又不确定是否所有学生都读过课文,这时候通过朗读可以形成一个普遍的理解基础。

第二个原因,是在掌握了基本元音的发声方法后,朗读课文可以熟练和固化这种肌肉记忆。所以有些进阶的英语学习者在完成了基础的元音训练后,会通过不断朗读课文的方法,学会连读、语音语调、句子重音等表达技巧。但是这个过程也要伴随着大量的模仿,比如,听一段标准英语的朗读,自己做一些语调的标记,然后自己尝试朗读。

第三个原因,是对有些人来说,朗读可以带来一种情绪的调动,从而增进表达欲,表达欲又会进一步刺激大脑从数据库中调取信号,发出声音的回路。比如,我们在朗读名人演讲时,通过身临其境地体会这些声音信号对情绪的刺激,有了自己也想要做出类似表达的欲望。这种欲望对我们形成了一个奖励机制,鼓励我们去不断表达自己,训练大脑数据库的输出速度。

换句话说,朗读课文这种训练方法,在学习英语的基础方法论中,起到的是一个补充和进阶的作用。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进度和性格特点,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无法认识到这种方法论的局限性和特殊性,而是将它当作主要的英语学习方法,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做无用功,而没能将时间花在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上。

背单词也是很多英语学习者的一个常见误区。比如,我大学的时候,很多人准备四六级、考研英语、托福雅思都是先从一本单词书开始的。大部分人从来就不可能背完一本单词书,不是因为他们都缺乏坚持的精神,而是因为背单词本身就是一种低效、不值得花太多时间的学习方法。即使是能够花大量的时间背完单词书的人,如果他们能将同样的时间用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上,可以更高效地提高英语能力。

所以我时常觉得,坚持虽然是人生宝贵的品质,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聪明的”坚持。在坚持做一件事情之前,应该先清晰地规划出每一步的时间成本,争取用最短、最经济的时间消耗,起到最好的效果。如果达到有些成就的方法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那也应该先花时间来给自己建立一种奖励机制。毕竟只有符合大脑生理运作机制的学习,才能通过刺激产生多巴胺,给人真正坚持下去的动力。

背单词为什么不是一种“聪明的”坚持呢?同大声朗读英语一样,背单词实际上是英语学习方法论中一个辅助和次要的手段,应该与其他更有效的学习搭配起来使用。比如,背了再多的单词,做听力时依然可能无法正确识别声音信号,因为语言的文字符号和声音信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对于精读文章,快速通过掌握结构而进行宏观理解的能力,背单词也起不到什么效果。

的确,在精读文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大量无法理解的生词,会极大增加理解抽象结构的难度,但是记生词的过程应该是融入精读文章的过程里。对生词、新的语法、句式的理解,不应该单独去记忆,而是学会在一个环境中去立体剖析。这也更符合人类大脑的记忆曲线——让我们单独记住一个事物可能很难,但如果能把这个事物跟我们大脑中已有的数据对应起来,或者直接形成一个框架去记宏观的信息矩阵,那短期记忆就更容易转化为长期记忆,变成可供我们日后输出使用的信息点。

一份可操作的实用攻略

虽然现在的我在总结英语学习方法论时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大学四年学英语的时候我还是走了不少弯路。我前后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训练托福,还是只考了108分,来到美国后一开始也无法适应全英文的学习环境。所以,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回到我大二的时候,有了两年英语专业的学习基础,想毕业后去美国读法学院,希望在两年内把英语能力提升到托福接近满分的水平,到美国后能够迅速在法学院的环境里理解和使用英语,我应该怎么做呢?

我给自己重新规划了一个学习方案:

这套方案比较贴近我当时的实际情况。我的基本思路是,先通过精读和精听训练给口语和写作打基础。精听能让我对每一个声音信号建立起比较清晰的记忆,后期在单独训练发音的时候比较容易模仿。精读能让我的大脑适应英文语言里的抽象思考框架,在做精读的过程中,可以掌握更多的单词、语法和句式来为训练写作打基础。

整套方案每天花费的时间不宜过长,毕竟我还有学校的正常课业要完成,所以每天计划用3—5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训练。因为我是英语专业,有些专业课的学习也可以纳入这一套训练框架里,比如,用英语精读课本上的文章来代替托福材料。

现在回忆起来,我当时针对托福考试的训练的确走了许多弯路。比如,我先拿出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背单词;练听力的时候一直到后期才意识到精听的重要性,前期就是不停地刷题、对答案,很少会回过去听第二遍,这就导致我做了整整两个月的题,准确率依然没有任何提高。

我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练习写作,只是突击背了很多范文,并没有通过阅读文章而形成自己的论证思路,对论证常用的语法、句式的积累也不够,这就导致我在考试的时候遇到没有准备过的考题时,完全不知道要如何下笔。

练习口语的时候,我当时丝毫没有单独训练发音的意识,只是针对一些英语音频进行跟读。但是大段的跟读往往会掩盖掉不规范的发音细节,自己又听不出来问题,英语发音没有任何提高。后期针对语言组织和流利性的训练,我也是找了一些往年考题,自己写出了答案,然后把答案背下来,完全没有重视大脑直接调取数据、形成语言的能力。

这些准备托福考试、学习英语走过的弯路,让我渐渐意识到,做一件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听到号角就开始冲锋,是毫无经验的新兵才会做的事情。真正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将军,会先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然后通过思考形成布阵策略,将每一条可能的算法都推导一遍。找到最优解之后,才会投入宝贵的军力和时间。

人只能活一次,而我们要思考、学习和体验的是如此之多。不把时间浪费在事倍功半的低效方法上,才能获得更加高效丰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