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人类个体意识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沟通的机制。是人类迄今为止设计出来沟通效率最大的方法。正是因为有了文字,人类才能将所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让意识跨越时空的局限。文字能让相隔万里的人相互沟通,意识上却可以达到高度的合作与统一。
使用文字本质上是一种技能——有脑神经研究显示,人类进行写作时,大脑负责视听、运算、记忆的区间都会进入高速活动的状态。经验越丰富的作家,大脑各个区域之间协同的效率就越高,能够迅速调动大脑不同的功能来进行写作。
这就好像钢琴家在弹琴或网球运动员在打球时一样。他们的大脑都处于一个普通人无法达到的“特殊运行状态”,允许他们在短时间内调动更大的“内存”,运行速度达到极致。文字人人都会使用,但作家和普通人的区别也在于此——大脑的运行能力有本质区别。
所以,写作需要长期进行大量有意识的训练,如同普通人不可能一天就变成钢琴家一样。
自从在美国法学院上第一节法律写作课之后,我就开始慢慢琢磨写作的方法论。法律专业对于写作的要求,远远不止于把一件事情写出来,而是不断探索和突破人类使用文字效率的极限。
我对写作的方法论有三个层次的理解:结构、段落和句法。
结构
在法学院上写作课时,我们做过一项很有意思的训练。
老师把模范文书中每段的第一句话摘出来,做成几十张纸卡,让我们把这些每张只有一句话的纸卡排出先后顺序。虽然还没见到文书本身在说什么,但这些纸卡一排完,整篇文书的结构就出来了。
好的文章会用结构性表达,如利用每段首句点题这种表达方式,把文字背后的逻辑清晰展现出来。作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看到作者给你“提示”一篇文章背后的逻辑。
我一直觉得,结构性表达对于写作方法论来说,是最重要的基础内功。这个基础没打牢,其他任何文字表达技巧都是无法施展的“花拳绣腿”。
结构性表达要求写作者在脑中时刻有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来服务于自己要论证和表达的命题。写文章不像是种树,不是说你“种”下了一个想法,它便会自己一点点长成参天大树。想看到树,你要先把它所有的枝干分步创作出来,再一点点为每一条树枝添上叶子。
写作者的大脑是反线性的。一个命题在构思之时,不会按照时间顺序单向展开,而是四处发散,彼此呼应,形成一个蛛网般的复杂结构。这也是为什么这种结构性思维需要特殊训练。人类拥有单向前进的时间线,记忆、总结和预判都不算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生存一点点打磨出来的。文字是对于一个人思维活动过程的总结归纳,本质上是人类分析自我的体现。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正是通过文字,人类的大脑逐渐从“刺激—反馈”的简单循环中升级,来给自己过去的经历总结出抽象的规律,甚至给一个族群制造出“想象共同体”。这个过程标志着大脑思维模式的进化,对于个体来讲是一个需要后天训练的过程。
抽象的理论到此为止,下面是举例时间。
比如,我想写一篇文章来介绍2015年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著名案例:奥贝格费尔诉霍奇斯案(obergefell v.hodges)。在落笔之前,我会先开始给文章设计结构。最需要考虑的两点因素是:文章主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读者有多少背景知识?
我认为这个案例最引人深思的一点,是最高法院从美国宪法中解读出来的这一条基础原则:“自由婚姻是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且这项权利应该无差别地适用于同性婚姻。”并且打算围绕着这一点展开。
接下来我会想,为什么我会以这条基础原则为主题呢?我到底想给读者传达什么,是表达对同性婚姻的支持吗?
继续深入到我的思维过程中,我会发现,我想分析的是美国最高法院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因为这个推理过程体现了思考和分析这种社会议题的基础框架。虽然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但同样的思维框架可以拿来分析不同社会里的相同议题。
比如,“奥贝格费尔诉霍奇斯案”中,肯尼迪大法官用来支持同性婚姻的四个理由,都有一定的普适性:
(1)自由选择结婚对象是公民的基础权利,根植在“人人生而自由”这一项根本的人权框架中。
(2)自由选择结婚对象背后的含义是,公民有权自由选择与什么样的人建立终生的、有法律保护的亲密关系。
(3)除了亲密关系,婚姻这种法律框架也保护了公民拥有法律认可的家庭和后代的权利。
(4)婚姻关系是形成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石。
为了向读者介绍这四条理由为何在不同的社会里也具备一定的普适性,我需要进一步阐释这四个理由背后的逻辑关系。比如,“婚姻”为什么是一项基础人权?作为法律制度的“婚姻”究竟包含了什么样的权利?受到这种法律制度的认可,对于个人和社会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另外一条可以深挖下去的线索为:为什么在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定义人们基础权利的外延和内涵?这种通过法律程序来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法院的立论基础在哪里?是否要考虑社会主流意见和文化的发展?
想到这里,文章的大框架就出来了:
创建文章结构一般是一个自内而外的发散性过程。激发你写作欲望的往往是一个具体的“点”,如同一个命题作文一般。但很多人会遇到面对一个主题“不知从何开始”的困惑。
这种时候,我形成文章框架的办法就是一步步地对主题进行拆分细化。对待一个模糊的主题,先争取缩小范围,寻找最核心的写作动机。然后看能不能将这个动机拆分成基础的两点:比如,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我把这篇写作方法论分成结构、段落和句法三个方面,也是一个对主题进行拆分细化的例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往往对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拆分细化后,剩下的结构搭建过程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展开了。
段落
敲定了结构,就要进行具体问题的描写了。写作方法论中,“段落”的意思其实在于——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我们在法学院的写作课上,都会进行一项叫作“描述案情”的基础训练。比如,把三页纸的案情压缩到两段话。自己尝试压缩后,老师会让我们对比范例,交换看同学的稿子,再来反思自己的总结方式。
这个过程会让我们不断去对自己的描述进行简化,把不必要的逻辑和语言给剔除掉。这就要求我们要明白自己写的每一句话是如何服务于最终结构的,追求的是文章的内容和意义的终极统一。
对一个段落内在结构的把握,要求更加精细化的思维,这跟构思文章整体结构的宏观思考不太一样。它不是由点及面地发散出去,而是对有限的信息进行重组,排列成最容易让人理解的秩序。
在构思文章整体结构的时候,你面对的信息其实是无限的。这就要求你寻找一个切入点,在无限的信息中找到一条你希望展示的联结通路。但是当这条通路确定后,服务于每个节点的信息是有限的;你的任务不是再继续寻找额外的信息来填充节点,而是追求有限信息的高效排列。
许多文章常犯的毛病就是“扯远了”或者“虎头蛇尾”。根本原因是让段落超越了结构,整体逻辑的根基不稳固,让本应该只属于一个节点的信息无限外溢,旁征博引了许多没有服务于主线的场外信息。
那针对有限的信息要如何排列呢?又到了举例时间,对比一下下面三段对于同一个案情的描述:
2002年5月,被告大卫与玛丽一起从x大学毕业,结婚后育有一女。2010年,大卫与玛丽离婚,女儿7岁,因为玛丽有家族精神病史,父亲大卫获得了女儿的抚养权。2011年6月,玛丽去学校探视女儿后报警,举报父亲大卫对女儿存在虐待行为。2011年10月,检方对大卫提起公诉,罪名为虐待儿童。
大卫在2002年5月从密歇根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毕业,9月进入跨国企业abc做机械工程师,获得多次晋升,2012年开始担任高级技术经理,在行业里具有良好的声誉。大卫在2002年与玛丽结婚,婚后才发现玛丽有家族精神病史。2010年大卫与玛丽离婚,获得女儿的抚养权,但玛丽每周末可以探视。2011年6月,玛丽在没有事先告知大卫的情况下,在非约定时间到了女儿的学校,强行要求与女儿见面。玛丽离开后便报警声称大卫对女儿进行了虐待,警察在调查时,发现女儿手上有伤痕。女儿学校的老师作证说,之前从未在女儿身上看到过伤痕。2011年10月,检方对大卫提起公诉,罪名为虐待儿童。
玛丽是一名具有十年从业资格的护士,一直受到病人和医生的尊敬,定期体检,身体状况良好。玛丽在2002年与大卫结婚,婚后育有一女,2010年因大卫工作繁忙且时常喝酒,两人感情破裂离婚,大卫获得了女儿的抚养权,玛丽每个周末都会探视女儿,和女儿单独待上一整天。2011年以来,玛丽发现女儿时常闷闷不乐,而且在提到父亲时面露恐惧,在和玛丽分别时会哭着说“不想离开妈妈”。2011年6月,玛丽因为医院人事调整而获得了额外半天的假期,遂临时决定探望女儿。见面后,玛丽吃惊地发现女儿手上有硬物抽打的伤痕,她根据女儿的表情立刻判断出是大卫殴打女儿留下的,便立刻报警要求调查大卫是否有虐待行为。2011年10月,检方对大卫提起公诉,罪名为虐待儿童。
很明显,第一段是一个“中立”描述,第二段站在大卫的立场,第三段站在玛丽的立场。
后两种不同的案情描述服务于双方的两套说法:
大卫的说法是——玛丽是一个有家族精神病史,可能会撒谎的偏执之人;大卫则是一个具有良好声誉的高级工程师。玛丽因为没有得到抚养权而怀恨在心,因此特意避开大卫直接到学校找了女儿,在女儿身上弄出伤痕,反过来诬告大卫虐待孩子,目的是夺回抚养权。
玛丽的说法是——大卫是一个只顾着自己事业发展,私下经常喝酒,行为失控的不负责任的父亲。而自己是护士,身体健康、头脑清楚,没有任何问题。离婚后,玛丽几乎每个周末都与女儿待在一起,非常疼爱女儿,也因此注意到了女儿的异常。玛丽周中去探望女儿纯属偶然,也因此看到了女儿身上还没来得及消退的伤痕,获得了大卫虐待女儿的直接证据。
每次在进行这种写作训练的时候,我都忍不住要感叹:人类发明的文字真是太有弹性了。从读者的角度看,明明是同样的事实,添上一些细节,调整一些顺序之后,就可以暗示着截然不同的叙事。
从写作者的角度看,段落写作的重要性意味着文章里的每一条信息都是要经过挑选的,并且要仔细推敲信息的排列方式。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好的作品要求创作者自己打磨所有的信息,而不能够直接将别人作品中的段落“修改”一下直接使用。
一篇好的文章就好比是一台精密的仪器,每个零部件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段落都服务于文章的主线结构,有自己的逻辑和意义。
句法
句法的直接意思就是“句子要怎么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仔细琢磨的地方。
虽然文字是人类之间非面对面的间接交流,但同样是具有强烈的共情作用的。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我们往往像是能直接看到作者的情绪一样——是冷漠中立、激情澎湃、愤怒辩解还是平静如水。
2019年底的一个综艺节目里,一个嘉宾在反驳“校园青春小说价值观败坏,对年轻人没有价值”这种观点时,说了这么一句话,一时间被全网热传。
• 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你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
试想把这两句话改写成下面的样子,那种义正词严的“道德制高点”的既视感就好像一下子少了许多。
• 你不喜欢但是别人喜欢的东西,也许有它存在的道理。你讨厌的东西别人可以喜欢。
这两句话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典型的诡辩——不同的人讨厌和喜欢一件东西,的确都有各自的道理。节目中讨论的是“这件东西惹人讨厌的原因是为什么”,但这种诡辩术却把命题偷换成了“指出一件东西为什么讨厌”就等于“不允许它存在”。这一招实际上等于先给对方扣了一个“不允许存在”的大帽子,再将自己摇身一变,打造成一个“为生存而据理力争”的形象,直接避免了讨论“这件东西为什么惹人讨厌”的问题。这个巧妙的立场转换诡辩术,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句法的巧妙设计实现的。第一个技巧是转折句式,“你可以”做a事情,“但”不要做b事情,实际上就是在暗示着做a事情的人也可能打算做b,比如:
• 你可以去倒垃圾,但是不可以把可回收物扔错地方。
• 你可以吃零食,但是一天摄入的热量不能超过300卡路里。
但实际上,a和b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只是通过这种句式而被联系到了一起。比如,a是一个就事论事的具体议题,但是b是一个普遍不能接受的结果。这种句式会强行将a的性质等同于b。
• 你可以不喜欢,但你不能不让别人喜欢。(事实上批评者只是想表达自己的不喜欢)
• 你可以不热爱工作,但不能放弃自己的人生。(但是工作和人生在逻辑上并不等同,工作只是人生的子集)
另外一个句法上的技巧就是连续两个“你可以”和“请允许”的使用,强化了自己作为弱势一方被排挤的立场。“你可以”和“请允许”的对比更是透露着委屈,实际上就是在暗示,对方对作品的批评是蛮横强硬地不允许这种作品存在。
对句法的拆解同样要从读者和写作者两个角度去体会。从读者的角度说,我们对一些具体词语、句式、转折词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导致一看到这种“公式”就会假定其背后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或者习惯性地被激发起某种情绪。了解了不同句法在诡辩术中起到的作用之后,才能逐渐养成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在不断地阅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如何将自己的观点进行输出,写出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的文字,就要注重对句法这种细节的把握。文字是思维之间的深层交流,但人脑的直觉总是容易疲倦且短视。精心雕琢的结构和段落,有时可能不如结尾一系列直观的句法技巧叠加更有效果,更能起到传播的目的。
但是句法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帮助你扩大传播,让人印象深刻,但有可能被人所记住的,是一个句子背后所表达的结论和情绪,而不是你精心设计的文章想要表达的完整形态。
方法论的适用
结构、段落和句式其实可以用来拆解任何文字作品,而不仅仅局限于说理性文字,只是不同类型的创作在这三个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套路和技能。
说理性文字,如学术论文、深度报道这种“把一件事情说清楚”的写作,结构通常都是比较工整的。甚至可以用“每段首句大法”这种操作直接总结出大纲。但是偏文学性的创作,如小说、剧本、散文,其结构是被埋藏在无数细节中的。如果从空中俯瞰,大概一个是钢筋混凝土所造、有规律可循的建筑物,另一个则是错综复杂充满创意的迷宫。
文学性创作“迷宫”一样的结构设计,不代表这类作品不存在结构。相反,作者在开始动笔之前,往往要花费更大的时间来设计结构,反而很难采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拆分细化的方法。
设计文学作品的结构,就好比设计迷宫一样,因为你不能让读者轻易就能看到这趟旅程的终点,而是要设计出似是而非的道路、柳暗花明的惊喜,让读者体会到探索的乐趣,随着剧情而心绪起伏。对读者来说,读小说好像是在经历自己的人生,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但读论文就是总结自己过去的经验,将历史变成信息铺开在眼前,可以抽象出适用于未来的规律。
所以这两种文字的结构对于创作者“脑回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说理性文字要求创作者尽量穷极所有的可能性,在结构上体现出丰满的论证,并且给结构加粗标注,引导读者找到可以适用的结论。文学性创作要求作者去寻找结构中的对比点,增加不可预知的趣味,兼具视角转换的新鲜感。
从段落的方面来说,说理性文字和文学性创作都要求筛选和排列信息,区别在于说理性文字要求段落服务于结构性的论证,但文学创作的段落是偏视觉化的,重点在于挑选关键信息来展示一个栩栩如生的场景。
比如,钱锺书的《围城》开头的第一段话,我当时读起来非常震撼,仿佛看到了印度洋上的日落,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这是七月下旬,合中国旧历的三伏,一年最热的时候。在中国热得更比常年利害,事后大家都说是兵戈之象,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
很多时候我们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都会有一个特定的目的,想锻炼自己对某一种题材的写作能力。结构、段落和句法这个框架,作为一个写作方法论的初步拆解手段,可以用来分析几乎任何类型的文本,让我们有节奏地自发进行写作训练。
在具体训练时候,句式往往是最容易模仿的,很容易掌握各种技巧的精髓。段落的描写讲究快准狠,要训练大脑在信息池里面快速抓取和排列信息的能力,需要固定一种个人风格后熟能生巧。结构是最难把握的——因为其背后是一个人对事物认知思维的体现,需要很强的抽象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所以,写作能力的训练不是在真空中实现的,而是要配合着大量的阅读和输入。
回想起我在读法学院的时候,觉得写诉讼文书最难的一点就是,如何给己方立场构思出巧妙的论证?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展现一个有利于我们的逻辑?对着案情空想是没办法找到论证的窍门的,只能扎扎实实地去读案例。看看在一个个千奇百怪的案子里,法院是如何从历史和将来、规则与现实、正义与公平这些互相对立冲突的立场中,平衡、归纳出一个决定的。
读案例当然不仅仅是要读,还是要做大量的笔记,最后整理成几百页自己的复习笔记。当时以为自己只是在吸收知识,学习法律规则,但很多年以后想起来,当年敲下的那些字,把几十页判决书归纳成一页纸的论证重点所做的努力,才是不知不觉培养我的思维方式和写作能力最重要的东西。
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我有几条比较实际的建议。
• 确定目标:明确自己想要培养哪种题材的写作能力,选10篇目标文本。
• 分析结构:把每篇文本的结构,用自己最容易理解的方式,重新“生产”出来。如果是小说,可以画出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同时间线上剧情的发展。如果是结构工整的说理性文字,就用列提纲的方式,找到清晰的层级关系。
• 分析段落:找到一个目标文本里你觉得写得最好的段落,开始分析这个段落是如何服务于主线结构的。然后开始思考,是否有一种替代的描写可以对主线结构起到同样的作用。自己试着写一段话,尽量去模仿这个段落的信息排列方法。
• 分析句法:跟分析段落类似,找到目标文本里最打动你的一个句子,然后去分析是它使用的哪个技巧打动了你。排比的运用,精妙的比喻,还是逻辑的替换?试着去换一个情景、一个主体,利用同一个技巧去再写一个句子。
关于分析段落,举个例子——我因为特别喜欢《围城》开篇的第一段话,就自己试着做了个替代描写。在进行这个练习的时候,我能清楚感觉到自己大脑里新的神经通路被激活了。相比起只是盯着纸面苦苦研究别人的写法,自己尝试做替代描写是一种更积极的学习方法,能让大脑更深度地参与到写作这个活动中来。
船驶过了地中海,海面无风,水面如纸一般平静。太阳依旧迫不及待地在卯时就从海面跃了出来,将日子拉得很长。晨间海上有雾时,那雾仿佛是洗澡后的蒸汽,让人湿漉漉地心生困意。它裹住了太阳,缠绕死死地,可能太阳就那样渗透了过来,所以日出朝霞间的雾气也金光迷离。船舱里的人被那朦胧的金光照醒,匆匆吃过饭到甲板上晒着太阳,又是一天开始。这是七月下旬,合中国旧历的三伏,一年最热的时候。在中国热得更比常年利害,事后大家都说是兵戈之象,因为这就是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我练习的替代描写)
写作的意义
最后我想再来谈一个有些主观的价值问题——写作这项活动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不同的写作方式会有不同的意义吗?
排除那些比较现实的意义,比如,写作能力是我职业核心技能的一部分,对我来说,写作的意义有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
从感性的角度说,我一直觉得写作是有强烈的心理疏导和人格塑造作用的。我人生最孤独的时候应该是少年时代,在我上大学之前十岁到十五岁的期间,也就是我初中、高中的时候。因为年龄比同学小很多,又转学、搬家、换了陌生的环境,那段日子里我总是有许多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
但那几年又是我与自己交流最多的时间,是我对文字和表达最有热情的时候。有几年的时间里,我每天都会在一个私密博客里写几千字的日记,坐在电脑前面敲一两个小时的字。有时就是一天事无巨细的流水账,把那些不敢在其他人面前表露的心事都付诸给文字。有时会自己写小说、写诗、写一些自己对哲学问题和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候不管每天在外面有多么不开心,晚上回来只要开始打字,我就会进入到另外一个世界里。有时那些白天无法消化掉的情绪、无法理解的自我反应,都在文字里得到了排解,有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写作是我分析自我的过程,也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内心活动。
可惜的是,那几年我写了几十万字的博客,在我上大学后,那个网站就忽然消失了,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产品。我找了很多年都再没能找到曾经的登录入口。我只能告诉自己,那些文字最重要的使命是帮我度过人生中比较艰难的一段时光,他们也早已成了我意识和人格的一部分,有没有存在于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从理性的角度说,写作是帮助我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工具。
我写过的大部分东西,从日常工作的邮件、法律备忘录,在学校时写的论文或者公众号文章,动笔的时间点一般都在我构思出文章10%—20%的内容时。有时是先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有时是想好了一个很好的开头。长久的写作习惯让我发现,有一点构思后先动笔写起来,这个写作的过程往往可以激发更多的灵感,将意识深处的一些念头用逻辑串起来。
比如,在计划写这篇写作方法论的时候,我构思到了结构、段落和句法这三个点,并且大致想到了如何实践这个方法论和写作的意义,就开始动笔了。具体每一段怎样展开、举什么样的例子,都是边写边想的。
“写”为什么能够促进“想”呢?因为人的大脑总是在与外界交互的时候最活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去上学,而不是自己在家背课本。对大脑来说,“交互”是一个双向互动:输出一个信号,获得反馈,再根据反馈来调整自己的信号。与另外一个意识的沟通是交互,但是与自己的沟通同样也符合交互的定义。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能清晰感觉到,写出文字的过程是输出信号,而读一遍自己写的这句话又是一种反馈,能够激发新的输出过程。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写作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让我平静和专注下来,也让我觉得自己平凡的人生有了一些朴素的意义。
人类学家会说,人类与动物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人类可以使用语言,进而用语言创造出许许多多本不存在的东西,构建“想象共同体”和独属于我们的社会和文化。
要珍惜自己生而为人的天赋,不要让那些想法只留在自己的脑子里。去把它们转化为语言吧!
写给自己看,也在写作中发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