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干栏看云端
居住在城市里,总觉得城市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永远都不安分。哪一天哪里的一座桥拆了,哪里的一幢与天比高的楼立起来了,又有一条道路拓宽或开通了,诸如此类的变化,如果十天半月的不出门走走,还真的不知道呢。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为城市的成长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但城市的扩张,也一点点地把过去的繁华淹没得不见踪影,致使后人根本没有留下任何的记忆。但仍有些庆幸的是,在一些不显眼的地方,旧时的居民和街巷,仍在保持着它们那种显得有些古老的姿势,经受着历史风尘的扑打。它们卓尔不群,傲然挺立,无视变幻的风云。有时候,有心的人注视着它们,就像注视着一段历史,那些文明的碎片,会在那一瞬间得以整合,并重现光华。
干栏(或称麻栏)便是这样的建筑。
干栏式住房,是壮族特有的民房建筑。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中就有所发现,至今已有数千年。之所以出现这种建筑,皆因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山区地势坎坷不平。原先,壮族人是住山洞的。晋代张华《博物志》里有记载:“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而随后就住干栏了。《魏书·獠传》里说:“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
“阑”即“栏”也。
也就是说,壮族人除了穴居岩处,还有在树上搭棚而居的。他们根据人口多少,将棚子搭大或搭小,远远看去,像个大大的鸟巢一样。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干栏式房屋,就是从巢居发展过来的。乡民们也许不知道,这种建筑艺术,是壮族祖先承传下来的遗产!
从树上搬到了地下居住,环境变化了,祖先的建筑思路也跟着变化了。在地面竖起木柱,用木板搭起一层,作为筑屋的底架,再在木板上围上木条或竹条,构成一间屋子,上面盖茅草或瓦。屋子上下共两层,上住人,下圈养牲畜和存放柴火、杂物。原先下层空荡荡的,后来用篱笆或木条砌围,可以防盗。这种干栏结构,一直沿用至今。
但它仍在一点点地改进和演变。
现在有些家庭,下层已用石块砌围,在门口建平台和楼阁。屋内的房间结构也越来越合理。进门一个大厅,作为吃饭和休息之用;两边各开两房,作为卧室。门口平台一般铺木板甚至水泥,可做晒场。他们凌空而居,有登高望远之势。每天坐在楼阁或平台上,可观远山,可望云海。在日落日出、云卷云舒中,计算日子。
尽管城市里的住宅建筑千变万化,但壮族人这种干栏式住房建筑仍然顽强地沿袭至今。之所以如此,除了壮族人不愿改变传统之外,恐怕与生存环境有关。
他们地处山区,山区多木材。就地取材,轻而易举。因为是山区,平地少。而此建筑无需平地,用木料沿坡搭建亦无大碍。且可避免地面潮湿,也方便采光,清爽干燥。而杂物和牲畜放在楼下,便于看管。种种优点,让干栏风光依旧。
同时,无论是干栏,还是现代家居建筑,壮族人都喜欢在靠山近水的地方建筑住房。那是因为他们是一个稻作民族,需要山来耕种,需要水来灌溉。依山傍水,与山水同眠,是他们最理想的家居。
自然,在热闹的市区里是无法看得到干栏的。干栏在城市里只是一种想象,一种回忆。好在离开城市之后,凡到了壮乡,就可见干栏了,就可以闻到千年前的气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