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身心的安住:广学 §佛教的理念

常有人问,佛教义理浩瀚广大,若简而言之,什么是佛教的理念?过去,佛教注重深居山林的出世形式,现在,佛教从山林走入社会,从寺院扩及家庭,将佛法落实于人间,使每个人生活美满、家庭幸福,群我之间和睦友善。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从过去到现在,有着不变的理念,即:

第一,佛教的主旨是造福人类

佛陀降诞于世间,就是为了“示教利喜”,以利他为本怀,开示众生解脱之道,引导众生入佛知见,而减少烦恼,增福修慧,让众人能见证法喜安乐,永断烦恼,远离无明。所以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希望带给人间和平富足,让众生得到现世的幸福安乐。

第二,佛教的准则是慈悲平等

佛教提倡慈悲,这种慈悲是无偏私的关爱,无对待的包容,是平等的慈悲。虽然社会上常呼吁要发挥爱心,但是在实施时,难免会有偏颇,而成为有条件、有拣择、有对等交易的付出。真正的慈悲应该具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也就是予人快乐,拔人痛苦时,不一定彼此间要有关系,即使素昧平生,对方有了困难,就应无条件地帮忙,这就是平等对待的慈悲。

第三,佛教的目标是融和欢喜

人与人相处,常因为意见分歧,或个性、习惯的差异,造成彼此互相排挤,族群之间的摩擦,国家之间的对立也是如此。佛教主张“同中存异,异中求同”,不同同之谓之大,此“大”便是一种融和、包容的雅量。国家能够融和各族群、各团体、各党派,必定能祥和富强,世界上每个国家能够融和,必定能和平无争,皆大欢喜。

第四,佛教的理想是净化人间

现今社会世风日下,人心充斥贪婪邪见,就是因为佛法未能普及。如果佛教能普遍弘传,则可以补法律之不足,使每一个人心存道德观念,遵守法治规范,不为非作歹,而利己利人,能如此,建设人间净土就不难矣。人间净土人人和善,没有人我是非,没有阶级差别,也没有政治破坏,是一个彼此尊重包容、安和乐利的净土。

佛教的理念,是让每个人能去除痛苦,得到快乐;离开虚妄,回到真实;扫除杂染,重拾清净,这种安身立命的理想境界,就是佛教的理念。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