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演讲
2000年10月6日
上次我在这儿讲了一个很沉重的题目“老舍之死”,讲一个作家文人的死;今天讲的这个题目呢,就相对带上一点儿浪漫传奇的色彩,是讲作家、诗人徐志摩的爱。上次是死,这次是谈情说爱。
电视连续剧大家有的可能都看过,就是那个《人间四月天》嘛,有的可能会觉着这个徐志摩是一个很率真的情痴,就是对剧里面的三个女人了,对张幼仪、陆小曼,还有林徽因,都是有爱有恨,爱恨交加;我想还有人,尤其是把爱看得比生命更重的那些女孩子们,会觉着徐志摩是一个爱情上的自私鬼吧!就是说爱情自我中心。为了爱,他可以牺牲掉一切,甚至不惜把原配夫人张幼仪的,可以说是幸福吧,不当回事。当然,这是见仁见智了,因为徐志摩是个诗人,我想对他的这种至真至纯的爱情呢,大概也就只有那种具有诗人情怀的人,才能够理解的比较清楚,俗话讲“文人无行”嘛,我想换成诗人的话,大概这个“无行”就会加一个“更”字。
电视连续剧里边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情,是为林徽因的家属,她的儿子梁从诫先生和女儿梁再冰女士所不能接受的。他们都认为这个电视剧胡编乱造,尤其是徐志摩追林徽因,好像是有损于母亲的声誉。在北京接受采访以及在台湾访问的时候,他俩最后都建议禁播这个电视剧。当然,对于家属的这种过激反应,我是能够理解的。
这部电视剧我是没有看下去,我不知道里面到底有没有,或者有多少是胡编乱造的。我看不下去的理由,很简单,就是那个人物造型跟我想象中的样子相差十万八千里。徐志摩绝对不是一个整天只会哭哭啼啼追求女孩子的“风流鬼”,而应该是一个情感至纯至真的诗人,因为我读了他的诗文,以及他的恋爱故事,就是说我等于对他有一个诗文以及人的理解。我觉得他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对徐志摩的认识,我们不能以今天的那种道德伦理,那种惯常的评判来看待他,因为这种恋爱的事情,你往往不能够用那种传统的伦理观念来看。如果要是那样,徐志摩完全是一个离经叛道、道德沦丧的自私的“风流鬼”。对于徐志摩来说,他把恋爱看得非常重要,他认为恋爱就是他生命的中心与精华,恋爱成功了就是生命的成功,恋爱失败了就是生命的失败。他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我灵魂惟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他的这个信条,我觉得也是贯穿他生命始终的,就是他为恋爱而生,为恋爱而死,他因为有爱所以成了诗人,所以才写诗,就是那样一个狂热的、浪漫的“新月派”大诗人。这个我想大家都知道。
对于有中国现代第一才女之称的林徽因,我们现在在市面上也能够见到有一本很厚的传记,地铁里面就有,被打成畅销书的《一代才女林徽因》。林徽因长得非常漂亮,她才貌双全,是属于那种能够吸引男性的杰出女性。当时30年代在北京有两处非常著名的作家沙龙,其中一个叫“太太的客厅”,就是在林徽因的家。那时她跟梁思成的家座落在今天东单附近的北总部胡同24号的四合院里。那时候,那个院里经常是欢声笑语、高朋满座,招来的不光是文坛的,也有政治界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也不光是谈文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等都谈。所以,她那个地方也就成了一个著名的沙龙。还有一家呢,就是朱光潜先生的家,也是北京一个非常有名的沙龙。
对于有“现代第一才女”之称的林徽因,我与她儿子梁从诫先生的看法在这点上是一样的,就是我感觉现在没有一个女演员能够把她那种内在的高贵气质和精神内涵完全表露出来。我想这肯定是挺难为那位叫周迅的女演员的。演员这个职业,是不可能让她像林徽因那样具有那么好的学养,而学养这个东西是货真价实的,是根本无法装出来的。所以当看到她从外形上尽量作出有高贵气质和精神内涵的样子,我是无法接受这个假冒伪劣的产品的,就只好不去看了。
我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徐志摩迷,我写过他的评传,编过他的书信集,还编选导读过他的诗和散文,觉着对徐志摩的诗文以及为人有一点发言权。他当初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的是经济学,他最早不是要成为一个诗人,他是要立志成为一个中国的“汉米尔顿”,就是英国的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徐志摩的理想是这个,他要用政治来救国,不想后来竟做了诗人。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英文硕士论文叫《论中国妇女的地位》,这篇论文直到1994年我通过美国的一个汉学家金介甫先生,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把它的缩微胶卷给我寄来,还原成复印件之后,我第一个把它翻译成了中文。
他这篇论文非常有意思,如果换成今天的说词,可以说这篇论文表露了徐志摩一种廉价的爱国主义,他为中国妇女争权利争地位时不顾事实,说了许多特别冒头的话。徐志摩是觉着要在西方人面前为中国人讨一个公道,这种讨公道的作法,非常廉价。我举个细节,里面有这样的一个例子,说西方人总是讲中国妇女没有地位,三从四德,在家里总是那种小老婆、姨太太的地位,不高嘛。徐志摩就反过来说,实际上中国妇女已经有了很高的地位,她们可以自己选择丈夫,在这点上西方妇女好像还不行。当外国人说中国的妇女缠小脚,是对女性权利的一种肆意践踏的时候呢,徐志摩就反唇相讥说,你们西方人不是原来还有过束腰束胸吗?单从这点上来说,中国妇女和西方妇女是平等的。可见徐志摩的这种论理还是挺荒唐的,不过从中可见徐志摩的这种拳拳爱国之心吧!
下边就回到正题,来说徐志摩的恋爱。《人间四月天》里讲到的事,我没有看完啊,只看了几集,因为看不下去嘛。里边讲到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三个女人的婚姻纠葛。其实他们还落了一位,就是同样是才女的作家凌叔华,凌叔华是二三十年代与冰心齐名的几个女作家之一。那个时候几大才女嘛,冰心、凌叔华、苏雪林、石评梅、庐隐等等,凌叔华是其中一个佼佼者,而且我觉着要是光论写小说的才华,凌叔华还要在冰心之上。换成我们今天流行的说法,我今天的这个讲题呢,就可以叫“徐志摩和他所爱的四个女人”,或者叫“一个男人和四个女人的故事”。
现在我就一个一个来简单讲一讲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希望对正在恋爱着或者准备去恋爱的少男少女们有点实际的用处。现在市面上净是“恋爱大全”什么的,听我说这个管保比那个管用。
我觉着选择爱情,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选择人生。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感觉徐志摩是个失败者,而且败得非常惨。他这一生实际上只爱一个女人,那就是林徽因。他可以说是为她而离婚,为她而结婚,不管是他离婚之前爱着林徽因,还是后来他跟陆小曼结婚了,其实他心里面无时无刻不在为林徽因牵挂、祈祷和祝福,却始终不能与她结成连理。最后还是为了从上海专程赶回北京听林徽因的一场关于建筑学的演讲,怕来不及,没有搭乘客机,而是赶搭了一架小型的邮政飞机,因为在济南附近党家庄上空遇雨雾大,飞机驾驶员操作失灵,撞上了一座非常低矮的小山。那座小山我还去看过,矮得简直不可思议。我觉着那个飞机驾驶员简直是太不像话。到后来,我又听到一些说法,说为什么飞机驾驶员会撞上山?除了当时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就是说济南郊区党家庄附近净是低矮的丘陵。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当天那个飞机的主驾驶,是一位诗歌爱好者,他把主驾驶的位置让给了副驾驶,他跟徐志摩坐在座位后面探讨中国新诗的发展方向。副驾驶的技术我想可能多少有点二把刀,从当时飞机失事以后勘察现场的人发现,后座的两个尸体是徐志摩和主驾驶,而且好像还有烧成灰的诗集的残骸之类的。我想,说不定主驾驶还在想让徐志摩给他签个名什么的。徐志摩在世时有一次跟朋友聚会,大概是梁遇春吧,就是在点烟的时候他的火打得很大,把对方吓了一跳,问他这是干嘛,他就说我这是吻火,他当时说的是英文kissing the fire。
他就是喜欢吻火的这种境界,喜欢吻火的这种精神,喜欢吻火自亡的信念。那么诗人的最后,人生的终局跟他开的这种玩笑相一致了。飞机失事,徐志摩吻火而亡,可以说他为爱情而活,亦为爱情而死。他是非常羡慕西方有一种叫情死的,就是为情殉难,殉死。徐志摩的这个也算是情死了,就是他为了从上海赶回来听他从始至终心里所最爱的一个女人林徽因的演讲,而吻火身亡。
我下面分成一个女性一段来讲,我列了四个题目,第一个是讲温淑贤良张幼仪,徐志摩的发妻;第二个讲风流才女凌叔华;第三个是交际名媛陆小曼;第四个就是冰雪玉立林徽因。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出生在浙江海宁县风光旖旎的硖石小镇,他的父亲徐申如是个富商,当时是浙江硖石商会的会长,在沪杭一代的金融界和实业界有相当的地位。浙江那个时候刚开始修铁路,徐申如出钱出力,他还使这条铁路特别向东弯了一个弯,专门弯到硖石镇,为硖石日后的工商业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们现在老是说,想致富先修路,徐志摩的父亲也算是个先行者了。
硖石有东山、西山两座山,相传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到此视察,见远方一带远山透出王者之尊,他怕这里将来出现一个跟他争权夺势的怎么办?于是右手挥剑将此山斩为东西两段。这当然是牵强附会了,但帝王的权力在此可见一斑。还有一个传说呢,就是东山产浮石,西山产沉芦。东山的浮石不管它块大块小往水里一扔它不沉;芦苇是很轻的,而西山的芦苇不管你撅多小的一段往水里一扔它立马沉底,很有意思。海宁这个地方,称得上是人杰地灵,每月的阴历十五,尤其是每年的阴历八月十五,还有浙江的萧山县,都是观著名的“钱塘潮”的最佳地方。海宁海边就有一处观海潮的“望海楼”。
从近代到现代,海宁也出过几位大人物,近代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海宁专门有一个王国维的纪念馆;现代有两位大诗人,一个就是徐志摩了,鼎鼎大名。还有一个,是在“文革”时被迫害而死的“九叶”诗人之一穆旦,他的全名叫查良铮,跟金庸是亲戚,金庸叫查良庸。再下来一个就是武侠小说家金庸,金庸在小说中费了不少笔墨描绘乾隆和陈家洛的情感纠葛,一个要保住大清江山,一个要反清复明。其实他俩也不是情同手足,而原本就是陈阁老的两个儿子。雍正生下女儿之后用自己的女儿跟陈阁老的一个儿子掉了包,掉包的那个儿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陈家洛后来是天地会的总舵主,于是两个人就争就打就杀,这个就是清朝的稗官野史,是野史上关于乾隆是汉人的几个说法之一。这根本上就毫无根据,不是历史,但是作为武侠小说来写,肯定是上好的佐料。
扯远了,再说徐志摩。徐志摩原名叫徐章垿,他不叫志摩,文章的章,垿是一个提土旁一个序言的序,这个名字有什么讲究吗?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徐志摩抓周的时候,门口路过一个和尚,名字叫志恢。他用手在徐章垿的脑袋上摩了摩,就说此子系麒鳞所生,将来必成大器。因为叫志恢的和尚有一个志字,在徐章垿的脑子上摩了摩,所以叫徐志摩。这个说法我觉着很附会了。第二个说法我倒觉得很可信了一些,就是说这个名字是徐志摩自己改的。他在1920年去美国留学之前,已经有一个潜在的志向,将来想做一个诗人。唐朝大诗人王维,字摩诘。徐志摩自己志在成为摩诘那样的诗人,所以改名叫徐志摩。但是他在美国的时候还没有用这个名字,我刚才提到那篇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论文,他用的名字还是叫徐章垿。
徐志摩小时候非常聪明,是属于很淘气很调皮的那种学生,上课的时候大概还算认真听讲,但是课下只顾了玩,而考试的时候成绩往往又是第一名,可见其聪明程度非常高。据后来跟他同班的郁达夫回忆,当初他自己是一个闷头闷脑的学生,而班里面有两个同学非常活跃,其中有一个就是大脑壳后面托着一个小发辫的,最惹人注意的徐志摩。他觉着这个学生简直是太聪明过人了,平时不大用功,把心思都用在玩各种各样的花样上,而考试的时候总能拿第一名。
徐志摩那个时候,作文就很出色,他在13岁的时候,写了一篇被当时老师认为是范文的作文《论哥舒翰潼关之败》。由于他记性非常好,博览群书,有时基本上能够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在十三左右的时候,他就得了一个绰号,叫“两脚书橱”。到了1910年十三岁上,由表叔沈钧儒介绍,考上了全省最富名望的杭州府中学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重点中学,与郁达夫同班。他在这个时候非常佩服梁启超,非常喜欢梁启超的文章,模仿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写了一篇作文,叫《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发表在校刊《友声》上。这个我想可以算徐志摩的处女作吧,主张把小说与社会改良结合起来。从观点来说,没有什么新意,重复着梁启超的观点,但在十三四岁的小小年纪,能够把前辈的思想化为自己的思想说出来,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由这篇作文,就引出了徐志摩的第一桩婚姻。徐志摩的发妻叫张幼仪,她在晚年由侄孙女张邦梅写了一本她自己的口述回忆录,书名叫《小脚与西服》。“小脚”是指她自己,“西服”是指徐志摩。“小脚”和“西服”肯定是不搭配的了。我们现在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小脚”和“西服”肯定是不配套的。但徐志摩在试“西服”以前,并没有嫌弃这个“小脚”。我们看一看张幼仪自己的回忆:“根据当时的中国传统,情况就是如此,我要嫁给家人为我相中的男人,他叫徐志摩,是四哥帮我发掘的。”四哥就是张家璈,他是后来国民党时期在中国金融界和政治界非常有名望的一个人。张家很出人才啊,二哥,名字叫张君劢,是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很著名的政治学家和哲学家。张家孩子非常多,六男,她有四个哥哥,两个弟弟,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张幼仪排行老八。那个时候不讲计划生育。
她讲到四哥在担任浙江都督秘书的时候,到杭州府中视察,对其中一个学生的作文印象极为深刻,就是这篇以《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为题的文章。这篇文章将梁启超的文笔模仿得惟妙惟肖,四哥很吃惊,因为他翻遍数百份学生模拟梁启超文章的作品,没有一篇捕捉到其文字里那种优雅的文白夹杂风格。“四哥打听过这位年轻士子的来历以后,得知他是一个当时有钱好人家的独生子,因此四哥无需知道更多,当天晚上就寄了封以本名张家璈署名的介绍信,给徐志摩的当家提议徐志摩与我成亲。信寄出去没多久,徐志摩的父亲就回了封私下同意这门亲事的便条,因为四哥在当地已经博得声望,而且恢复了我们张家家境富裕、受人敬重的名声。徐志摩父亲的便条写得很简单:‘我徐申如有幸与张家璈之妹为媳’,这就是徐志摩和我订婚的由来”。
这是张幼仪晚年的回忆,就是讲当初她和徐志摩的婚姻完全是由父母包办的。张家是上海近郊宝山一带有名的望族,后来张君劢做到国民党民社党的主席,是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张家璈也是中国金融界的要人。徐志摩的父亲觉得这门婚姻很实用,他巴不得赶紧结下这门亲。他要发展工商业,如果得到了张家的支持,对事业的发展会非常有好处。于是徐申如就把刚刚考上北京大学预科不到三个月的徐志摩,从北京调回硖石,跟张幼仪成了亲。
张幼仪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呢?我觉着电视剧里的演员叫什么刘若英吧,演得有点过于傻了。毕竟张幼仪也是一个大家闺秀,刘若英可能是一个很有名的歌星,我不是说对她有什么贬意,不应该把张幼仪演成那个样子。这也可能是导演的功劳。据说有一位叫鄂公的,这个鄂公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是谁,他有这样一段话描绘张幼仪:“其人线条甚美,雅爱淡装,沉默寡言,秀外慧中,故多乐于亲近之,然不呼其名,皆以二小姐称之。”因为她在姊妹当中排行老二,还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她在小学的时候,是一个用今天的话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是考试成绩经常名列前茅的。那年她十六岁,由哥哥作主嫁给徐志摩,只好牺牲学业,这是张幼仪最早的牺牲。
她为徐志摩牺牲得太多了,十六岁的时候辍学,跟徐志摩成亲。再后来呢,包括她在英国期间,因为徐志摩要追林徽因,知道张幼仪怀孕了,让她打胎,张幼仪不同意,便离开英国上柏林去读书。刚刚生下第二个儿子彼得的时候,徐志摩又从英国风风火火地赶往柏林,逼着她跟他离婚,以便还自己清白之身。虽然离过婚算白璧微瑕,但毕竟离婚手续一办,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去追求林徽因了。那么从爱情角度来说呢,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没有错,但是他把这种爱的追求以牺牲另外一个女人的幸福为代价,从道德伦理评判上来说,就似乎说不过去了。他们结婚的时候,徐志摩二十岁,张幼仪十六岁。后来徐志摩在伦敦跟林徽因相识的时候,林徽因那时也正好花季十六岁。
尽管徐志摩当时心里对这桩包办婚姻可能是抵触的,最终还是和张幼仪结了婚。当时的环境决定了他的新婚还是很幸福的,因为他没有碰到后来的林徽因,也没有接触到对他的生命哲学、恋爱哲学产生影响的那些英国朋友。新婚燕尔,伉俪情笃,生活过得还是很不错吧。毕竟是16岁花季的新娘子呀,温柔娴静,美若天仙,所以这个时候徐志摩并没有嫌弃张幼仪这个“小脚”。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他自己还不是“西服”,他只是一个刚刚走出了硖石小镇的热血青年。他毕竟在北京只读过几个月书嘛,他的视野才打开了一些,还没有像后来打得那么开。可见男人的视野不能打得太开,如果开得太大会对女人的婚姻幸福构成威胁。换句话说,就是徐志摩是在沐浴过欧风美雨成为“西服”,特别是在认识了林徽因之后才开始把张幼仪贬为“小脚”的。自己是“西服”了,觉着对方是“小脚”,就开始瞧不起她了。这使我觉得有点像《霓虹灯下的哨兵》里边那个排长,进入大上海之后,被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大上海灌晕了,于是开始嫌弃乡下的媳妇。原来的婚姻很美满,很幸福,结果被大上海冲晕了头。我觉着这就有点像徐志摩和张幼仪,他从乡下小镇一旦冲出去,一旦走向了大都市,一旦生命的视野倏忽打开后,他自己的哲学啊,人生观啊,对婚恋的态度啊,等等,都会随之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也不足为奇吧。
新婚后的张幼仪,无疑也是幸福的。她发现徐志摩很爱、也很体贴她,特别是在生了长子阿欢之后,初为人父的徐志摩更是百般呵护着妻子,呵护着孩子。我想这是每一个初为人父的男人情感至真至纯的一面。他后来还写过一篇非常感人的散文叫《婴儿》,就是叙说母亲孕育生命的痛苦和伟大,从这篇挚情的散文当中也可以看出来,母亲的孕育是非常痛苦的,而同时又是非常伟大的。
徐志摩说他这一生就追求一个单纯的信仰,他为着这个信仰而活。我前面讲了,就是他把恋爱当成是他生命的中心和精华。他的这个单纯的信仰有三大件:爱、美和自由。他为了这三大件,在他短短的三十五年生命里付出得够多,背负着累累情债。但这种单纯的信仰会随时过境迁而无意识地发生变化,这个捉摸不定的变化,我觉着也是林徽因不敢嫁给他的一个重要理由。这个我在后面讲到林徽因的时候再说。
那么第二,就是讲风流才女凌叔华。有的说,凌叔华是在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的时候与徐志摩相识的。也许更早。那时凌叔华在燕京大学读书,是作为接待泰戈尔访华的学生代表之一。徐志摩认识凌叔华的时候正好赶上他的一段感情真空期,就是在他追求林徽因没有到手,又还没有认识陆小曼之前。徐志摩是不能没有爱的,没有爱,他就会发狂,正好这个时候他认识了凌叔华,而凌叔华那个时候已经有自己的男朋友了,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现代评论》的主笔陈西滢,是留学英国的绅士,跟徐志摩也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俩也是悄悄的秘密的,没有经过父母许可的先认识了好几年。凌叔华的父亲是个大官,家教非常严,姨太太成群,大概有七个。凌叔华是第四个太太生的第四个女儿。凌叔华父亲官位到清朝末年直隶布政使,相当于北平市长,可见官位很显赫。他在北京有一处宅子,今天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灯市东口附近有一个史家胡同幼儿园,其前身就是凌家的大宅院,里边有好几进。它的前门在头一条胡同,后门在史家胡同,他的宅院跨越了两条胡同。凌叔华后来有一本英文自传体小说,1953年在英国出版,我把它翻译成中文叫《古韵》,这本书是很真实的自传体小说,描绘了凌家这个大家庭非常有意思的生活,有她自己小时候的成长,有她家里七个姨太太怎么争风吃醋,她母亲又是怎样受欺负。
所以,在徐志摩对她表示这种情感的追求的时候,她不敢贸然接受,她在这点上跟林徽因有共同的地方。徐志摩是把凌叔华当做一个知己,他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女友里叔华是我的一个同志”。这个同志翻译成今天的话就可以叫做红颜知己;凌叔华也说,志摩和她情同手足,有什么私事都向她坦白。在今天看来这是很正常,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相处久了,什么私事都能说,但有没有一些情感的活动在里面,我想可能还是有的吧。徐志摩就把凌叔华当成了一个真能体会他、容忍他、融化他的朋友。他在失去了林徽因,处在感情最空虚、最伤痛的时候,在凌叔华那里得到了慰藉和填补。虽然凌叔华当时也是属于云英未嫁,但她很巧妙地化开了徐志摩对她的用情。
我刚才讲她不选择徐志摩,我想有和林徽因同样的理由,最后讲林徽因的时候重点讲。她出生在大家庭,父亲是直隶布政使,姨太太很多,她妈妈受气。由于她母亲受气的这种缘故,潜意识当中她便觉得自己将来的从嫁,绝对不能够处在姨太太的位置上,也不会嫁给一个二婚的。也许在她或林徽因的眼里,嫁一个离过婚的跟给人家当小老婆差不多。另外我想还有一个原因,是她深知徐志摩狂恋着林徽因。因为徐志摩跟她坦露全部私情,当然会给她讲自己在英国怎么追求林徽因,现在林徽因跟梁思成要结婚了,他心里怎么样的痛苦。我想这些都会跟凌叔华讲。凌叔华听多了以后,她会想,如果自己答应徐志摩的追求,他是不是会拿自己当林徽因的影子在爱呢?所以她嫁给了陈西滢,一个老实巴交的很有绅士气的男人。看来在恋爱这点上女孩子是一点也不傻,心里都有数。
凌叔华等于拒绝了徐志摩,那么倒霉的徐志摩就只好去找新的爱情。这时候还有一个事,就是文坛关于徐志摩、凌叔华、林徽因的“八宝箱公案”,八宝箱是一个盒子。1925年3月,因为徐志摩和陆小曼婚外情,那个时候徐志摩感情真空,但陆小曼跟王赓还没有离婚,而徐志摩爱上了陆小曼,等于说是陆小曼背着丈夫在外面偷情,在北京社会各界,尤其文坛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徐志摩为避风头,就去欧洲旅行,他把这个叫做“情感的旅行”。下面第三就引出交际名媛陆小曼。
徐志摩是不能没有爱的。1924年春,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相遇。陆小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非常有才华。徐志摩认识的这四位女性,都属于才女。要论品貌双全,好像陆小曼还是最差的一位。据后来在50年代见过陆小曼的一位长者回忆。他看到陆小曼的时候,已经没有昔日的风韵,完全是一副大烟鬼的样子,一口黄板牙。这可能是陆小曼当初抽大烟造成的,而且又有肺病。那么当时呢,琴棋书画、英文、法文、唱戏,全活儿,仪态大方,是属于那种让男人一看就着迷的那种。我觉着陆小曼和林徽因的令男人着迷是两种迷,男人对林徽因的那种着迷呢,是一种好像往高了看,很敬仰;那么陆小曼的那种着迷呢,就是有点男人对交际花的那种迷恋,一看就容易产生非分之想,容易产生“邪念”。而对林徽因呢?我觉着好像是把她看作一尊女神。
传记作家李辉在他的一本传记中,写到林徽因的时候,把她称为蒙娜丽莎的微笑。她的“太太的客厅”里挂着一幅肖像,是蒙娜丽莎。这个客厅的女主人,同这个蒙娜丽莎一样,也是用她那个迷人永恒的微笑,把文坛的一些作家们召引到自己这儿来。她的迷人魅力表现在哪里呢?因为她是一个说得多写得少的才女,当时30年代的文人有的讲,如果林徽因把她自己所说的马上记下来或者有一个书记员,或者有一个录音机,一整理成文字,就可以发表了。而且大家去她的客厅,包括朱光潜、沈从文、巴金都是在听她说。大家坐在四周的沙发,在欣赏在听那么一个漂亮、有高贵气质和精神内涵的女性在朗诵诗,在谈天说地。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美的享受。没有人愿意去打破这种美的享受和美的奇境。
陆小曼是在十八岁那年,听父母之命,(在当时听父母之命的太多,悲剧也太多)嫁给了比自己大八岁的王赓。婚礼是非常的排场,从这个时候应该就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喜欢排场,喜欢场面,喜欢交际的那么一个人。王赓的性情与徐志摩截然不同,他好静,总是整天忙于自己的公务。王赓跟徐志摩也是好友,又同是梁启超的弟子,他就让徐志摩陪陆小曼尽情地去玩,跳舞、郊游、上西山,到处听戏。我也奇怪徐志摩那些诗歌、散文都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他在伦敦追求林徽因的时候,据他那个英国的导师讲,我近来很少看到徐志摩来上课,可他看的又不是课本。忙什么呢?在追林徽因。他在追求陆小曼的时候,也是天天跟她厮守在一起。
下面我来引一段对这个的描述,现在书店里卖的徐志摩和陆小曼的通信集,好像版本很多,而且不论哪个版本,卖得都非常不错。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情书,我感觉好像是现代文人,不光是现代文人,就是今天的所有人包括在内,就论这个情书的技巧和情感的热烈、投入的程度,恐怕没有人能超过徐志摩和陆小曼。陆小曼说:“我自小就是心高气傲,想享受别的女人不大容易享受得到的一切,而结果现在反成了一个一切都不如人的人,其实我不羡富贵,也不羡荣华”。这个她说的不实。“我只要一个安乐的家庭,温馨的伴侣,谁知道连这一点要求都不能得到,只落得终日里孤单的,有话都没有人能讲,每天只是强自欢笑地在人群里混,索性现在已有几个知己朋友知道我,明白我,最知我者当然是摩。”那个时候她就管徐志摩叫摩了。大家如果看他们两个的情书呢,随着他们俩关系的不断深化,那个称呼也在不停地变。徐志摩就是从志摩,摩,摩摩,到汝摩。“他知道我,他简直能真正地了解我,我也明白他,我也认识他是一个纯洁天真的人,他给我的那一片纯洁的爱,使我不能不还给他一个整个的圆满的永没有给过别人的爱”。这个时候她是以有夫之妇,在向另外一个男人表达炽热的感情。所以一开始我就讲了,我们对徐志摩这样的诗人,是不能够用世俗的道德、伦理来评判的。如果那样的话,他就是一个大坏蛋,大色鬼。
徐志摩在日记里面这么写道:“眉”,他管她叫小眉,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把他的爱的日记编辑出版,起名《爱眉小札》。“眉,你真玲珑,你真活泼,你真像一条小龙”。后来徐志摩有好多给陆小曼的信,就是称她小龙。“我亲爱的小龙,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徐志摩这一点也是眼瞎了,后来陆小曼实在是称不上丝毫的朴素啊。“你穿上一件蓝布袍,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心里就觉着不可名状的欢喜,朴素是真的高贵……我不能没有心的平安,眉,只有你能给我心的平安,但是在你完全的,腻甜的,高贵的爱里,我享受无尚的心灵的平安。”那么徐志摩在这个时候已经投入很深的爱了,他只有在投入爱的时候,才会诗情勃发,这时候他的诗才是最徐志摩的。当我们看到徐志摩的诗中有忧郁的调子的时候,徐志摩一定陷入了情感的孤独,一定是失恋的状态,爱着的时候,他就能作出非常好的诗,从题目就可看出来,比如《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指他的心在林徽因以后第二度跳荡。
陆小曼的丈夫王赓,因为是个官儿,整天忙于公务,后又被调到哈尔滨去作警察厅的厅长,陆小曼不愿去东北,正好留在北京。这倒为她和徐志摩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去纵横驰骋。两人关系也越来越深入,闹到王家不能接受。据张幼仪晚年回忆,王赓听到陆小曼红杏出墙,曾经拿着手枪去找徐志摩。这些似都是演绎的说法,大概属于子虚乌有。我觉得他们都是受过非常好的高等教育,有非常好的学养和修养,不至于演到拳脚相加的地步。于是由大画家刘海粟出面,在上海的功德林素菜馆,请了几个非常好的朋友,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来摆平这件事。王赓是一个不失风度的人,说自己以前忙于公务,很少照顾、呵护陆小曼,非常对她不起,觉着徐志摩是一个用情很真很深很善的人,就把陆小曼托付给徐志摩,让徐志摩好好地陪她,好好地照顾她,好好地呵护她,使她找到最好的情感的归宿。于是就有了徐志摩的第二次婚礼。
第二次婚礼非常有意思,是在北海公园举行的,而且细节上呢,很特别。徐志摩的老师是梁启超,他是正式地磕头拜梁启超为师傅的。因为他从小,开头我们讲他从小写作文就模仿梁启超的风格,并且由模仿风格特棒的那篇作文引来了第一次的婚姻。第二次的婚姻,居然是由这位老先生主持的,而这位老先生的儿子,这个时候已经跟林徽因订了终身,这种千丝万缕的纠葛,非常有意思,也就非常有影视挖掘的潜力。而梁启超也就板起老师的尊严和面孔,在第二次婚礼上,一点不给徐志摩面子,完全是痛骂他和陆小曼。而且,徐家是不接受陆小曼的,徐家自始至终只承认张幼仪是徐家的儿媳妇,陆小曼这个闯入者,对徐家来说是第三者;对王赓家来说,徐志摩是第三者。两个第三者碰到一起,也是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个第三者又都成了第一者。
徐志摩的父亲很有钱,但是对徐志摩第二次的婚姻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结婚费用自理,家中不予负担。可见家里对徐志摩这件事还是很倔强的,不予承认,不予资助。二、必须梁启超亲自证婚。这是家里的条件,因为梁启超在当时的威望和地位在那摆着,又是徐志摩的老师,而且让梁启超出面,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完全断绝徐志摩对林徽因的非分之想。三、婚后立即南下,和堂上双亲在硖石同住。徐志摩对这三条是迫不得已啊,就答应了。在婚礼上梁启超在贺词当中引经据典,破口大骂。他就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定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这哪是新婚贺词啊!然后又转过头来严辞斥责陆小曼,你们都是离过婚再结婚的,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切悔悟,祝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的结婚。也只有梁启超这样的身份敢于在这样的婚礼大宴上说这样的话,来怒斥自己的徒弟。反过来徐志摩也只肯接受梁启超这样的怒骂和痛斥。换成另外一个人,我想徐志摩都是不能接受的。
按徐志摩父亲的第三条,结婚以后两人就回到硖石去了。当然回到硖石去以后,遭到冷遇,家里不承认她,家里的佣人什么的也不爱搭理陆小曼。徐志摩和陆小曼是新式婚姻,他们结婚的那幢房子,是海宁的第一栋洋楼。我前年曾经去过,楼板已经破旧,被白蚁蚀蛀不堪,楼前面被海宁的一家证券公司所占据,每天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大家都拼命地争睹那个大荧幕上的股票浮动牌。我问过两个人,你知不知道这个楼是谁住过的?都不知道。就是说,海宁人有好多不知道这里住过徐志摩,他们现在只关心股票。我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据说现在,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的那幢洋楼已经修复了,而且前面的那家证券交易所也已经搬走,并在前面铺上了绿草,竖起了一尊徐志摩的雕像,算是对大诗人的一种敬重吧。
另外还有一处呢,是徐志摩的故居,他出生的那个地方,是有四五进深的一所大宅院,现在里面住了有大概四五十户的人家。那所院子,最后是一个二层小楼,窗户下面以前是一条河。江南水乡,小河常从自己后窗下流过。徐志摩读家塾的时候,他自己的文章中有过描述,小河上经常有船驶过,船家卖菱角。海宁那个地方管菱角叫老菱,煮老菱就是煮得很熟的菱角。徐志摩在屋里,有先生看着他念书,背《四书》、《五经》。只要外面一传出煮老菱的吆唤,他就会不管塾师,而拿着一个小篮子,把钱放里面,通过后面那个小窗子,把篮子垂下去,船家收了钱,给他老菱。这是他文章当中描绘过的很情感化的一幕。今天我再去的时候,那条小河不复存在,早已经被填成了马路。马路上商家非常多,我也觉得好像失去了什么。我这也是文人的怪病。
由于在家里过得不如意,陆小曼跟徐志摩就只好去上海了。一去上海,陆小曼如鱼得水,觉得上海这个大世界才是为她设计的,才是为她而存在的。她觉得上海是她施展自己才华、人生的大舞台。在那个地方认识了一个唱戏的票友,叫翁瑞午,这个翁瑞午又是徐志摩和陆小曼情感的一个闯入者。徐志摩有好多非常好的朋友,像胡适、梁实秋都劝陆小曼规规矩矩做好人家的媳妇,不要成天地去玩、去唱戏。陆小曼的花销非常大,因为她要出入饭店,出入舞会,又租了一套很大的公寓。徐志摩光靠自己那点微薄的稿费是不足于养活她的。徐志摩又不是大款,只是卖文为生。
徐志摩劝陆小曼不动,自己经胡适所劝就回北京教书了。回北京教书后,他每月基本上都把三分之二的薪水汇往上海,供陆小曼的花销。即便是这样,还往往入不敷出。
徐志摩每一次去上海,都要苦苦相劝陆小曼,希望她和自己一起回北平,安安稳稳过日子。而陆小曼呢,是不会安于现状,不肯随遇而安的,她总是很躁动。认识翁瑞午以后,两个人觉得,说气味也许有点不太尊重,姑且叫趣味相投吧。陆小曼有风湿病,经常骨关节疼,而这位翁瑞午,恰恰有一手推功过血的绝活,按摩一把,陆小曼就觉得浑身舒坦。徐志摩真开通,至少我做不到,他完全容忍翁瑞午跟陆小曼天天厮守在一起,一起躺在床榻上吸大烟,然后给她按摩,肌肤相亲嘛。别人都看不下去了,跟徐志摩讲,怎么能够这样啊,太不像话了,你该管管。反正就是这种话吧。徐志摩怎么说呢?他有一套自己的哲学,男女的情爱既有分别,丈夫绝对不许禁止妻子交朋友,何况芙蓉软榻,看似接近,只能谈情,不能做爱。所以男女之间最清白的是烟榻,最暧昧最嘈杂的是打牌。所以他反对陆小曼打麻将,却不管她吸鸦片。就是说他觉得他们也只能在芙蓉软榻上谈情而已,而这种情呢,仅仅是陆小曼在交异性朋友,不会发展到红杏出墙。徐志摩的这种大度,真值得我们在场的男性学习啊。
对于徐志摩来说,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他深信这种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他对陆小曼,我想在婚后他有自己的失意,就是说他没想到陆小曼是这样的一个人,没想到陆小曼会跟他们在热恋的时候判若两人。但是由于他追求这种三位一体的爱的人生哲学,所以他想用自己纯洁的心血来改变陆小曼,使陆小曼浪女回头。
不过最后来看呢,徐志摩的心血算是白费了。梁实秋在一篇文章当中这么来说徐志摩:“我们自然佩服志摩先生之真诚与勇气,但是我们亦不能轻易表示同情于一个人之追求镜花水月。”梁实秋觉得,徐志摩的恋爱从始至终是去爱一个美的影子,他当初爱林徽因也是这样的。就是他自己的爱,这种人生哲学,有一个美的幻影在里面,他不是去爱哪一个具体的女人,他是把那个女人作为一个美丽的幻影,来存在于自己的生命当中;去领悟、追求。一个人要有理想,以为生活之目标,但是对那理想需要善加分析,看是否在现实的世界里有实现之可能。
最后我讲第四个,就是冰雪玉立林徽因。徐志摩是个诗人,他的一切情感的表述都是诗的,他在伦敦由朋友安排,见到了著名才女小说家曼殊斐尔。她的短篇小说的写作技巧和才华,可以说是世界级的。我们中国的现代小说家,有很多人都受了她的影响。徐志摩是第一个将她的小说翻译成中文的中国作家。
徐志摩是一个喜欢交往,会交往,会很快地跟你成为很好的朋友,并且开诚布公、推诚相与的那样的友人,所以许多英国朋友都非常喜欢他,包括大他好几十岁的人。
他就是由曼殊斐尔的丈夫魏雷安排,和患了晚期肺病的曼殊斐尔见面。她只是抽出了二十分钟和徐志摩来会谈,但是这二十分钟在徐志摩的生命血液当中,将它视为不死的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所给他留下的是不可用一句话来说的,从他对曼殊斐尔的赞誉,就可以看出来他对那类女性的一种敬仰,一种崇拜。他是要把曼殊斐尔那样的才华,那样美的幻影,来作为自己灵魂的伴侣来追求的。他从曼殊斐尔娟秀清丽的容貌和轻灵飘逸的气质,领略到一种最纯粹的美感,难以用言语传说。
林徽因和凌叔华呢,是有“中国曼殊斐尔”之誉的,就是从她们写小说的技巧,那种对细节的捕捉,情感的细腻,女性才华的施展,都是跟曼殊斐尔属于在同一个脉搏里跳荡。于是她俩都赢得了中国的曼殊斐尔的称誉,尤其是林徽因。那么我们来看徐志摩怎么样来描述曼殊斐尔,“至于她眉目口鼻之清,之秀,之明镜”,大家注意这个措词,他能这样连续用三个排比,“之清,之秀,之明镜”。“我其实不能传神于万一,仿佛你对着自然界的杰作,不论是秋水洗净的湖水,霞彩纷披的夕照,或是南洋莹澈的星空,你只觉得她们整体的美,纯粹的美,完全的美,不能分析的美”。你看全是这样的句式。这个就是典型的徐志摩的可感不可说的美。“你仿佛直接无碍地领会了造化最高明的意态,你的最伟大的深刻的刺激中,经验了无限的欢欣,在更大的人格中,解化了你的性灵,我看了像曼殊斐尔像印度最纯澈的璧玉似的神态,所得的总量我只能称之为一整个的美感,她仿佛是个透明体,你只感讶她”。你看他不说惊讶,他是感叹惊讶合在一起用,“你只感讶她,粹极的灵澈性,”他也不说纯粹、精致,他说粹极,纯粹的粹,极点的极。“却看不见一些杂质,曼殊斐尔的声音之美,又是一个奇迹,一个个音符从她脆弱的声带里颤动出来,都在我习于庸俗的耳中启示着一种神奇的意境,仿佛蔚蓝的天空中,一颗一颗的明星,先后涌现,像听音乐似的,虽这明明你一生从不会听过,但你总觉得好像曾经闻到过似的。也许在梦里,也许在前生,她的不仅引起你听觉的美感,而竟似直达你的心灵底里,抚摸你蕴而不宣的苦痛,温和你半冷半僵的希望,洗涤出挚爱性灵的俗蕾”。就他的那个词啊,全不是那个俗套的。“增加你精神快乐的情调,仿佛凑着你灵魂的耳畔私语,你平日所冥想不到的仙界消息”。那么从徐志摩对曼殊斐尔的这种赞誉,我们就不难看出他对女性追求的那种标准,他在心里定的是非常之高。
他爱林徽因,他心目中也就是把林徽因作为中国的曼殊斐尔,作为心灵中这种美的幻影去追求。她们被称为中国的曼殊斐尔,当然是在成名之后。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回忆母亲身世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外祖父曾留学日本,英文也很好,在当时也是一位新派人物”。就是指林长民,林徽因的父亲。“但是他与外祖母的婚姻,却是家庭包办的一个不幸的结合,外祖母虽然容貌端庄,却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不识字的旧式妇女……因为出自有钱的商人家庭,所以也不善于女红和持家,因而既得不到丈夫,也得不到婆婆的欢心,婚后八年才生下第一个孩子,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儿,就是徽因。这个女儿虽然立即受到全家人的真爱,但外祖母的处境却并没因此改善。外祖父不久又娶了一房夫人,外祖母从此就更受冷遇,实际上过着与丈夫分居的孤单的生活。母亲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矛盾之中,常常使她感到困惑和悲伤。她爱她的父亲,却恨他对自己母亲的无情。她爱自己的母亲,却又恨她不争气,她以长子真挚的感情,爱着几个异母的弟妹,然而那个半封建家庭中,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却在精神上深深地伤害过她。可能是由于这一切,她后来的一生中,很少表现出三从四德式的温顺,却不断在追求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由。”所以这种家庭的境遇,也成了她没有接受徐志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觉得徐志摩想离婚,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他在英国结交了很多朋友,生活哲学的眼光、视野打开了。他在给家里人写信的时候,说他在这里如鱼得水,周围有那么多的英国朋友给他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而且朋友的哲学,都是那种爱人类,爱自由,提倡自由结婚,也自由离婚。徐志摩最早去美国留学的时候,本来是学经济学的,到后来对政治发生兴趣之后,要去英国追随罗素。他就从美国跑到了英国,而那个时候罗素又不在英国,罗素在中国讲学。反正后来他和罗素认识了,罗素的人生哲学和人生经历对徐志摩的影响就更深刻。徐志摩跟罗素非常相熟的时候,罗素已经离婚,他们的婚姻,和徐志摩与张幼仪非常类似了。罗素当时的妻子叫阿鲁丝,他们是自由恋爱,自由结婚的。婚后八年,有一天,罗素出门散步,忽然就觉得自己不爱妻子了,也提不出什么理由,回来之后就执意要离婚。扯了半天,最后反正婚就离了。罗素的哲学就是“忍受、怯懦,人只能在痛苦中苟活一世”。
我想罗素和阿鲁丝的离婚,对当时正想跟张幼仪离婚再娶林徽因的徐志摩来说,等于是在已经燃烧的火上又加了一把干柴。据张幼仪后来回忆说,早在他们婚后,她还没有怀孕的时候,徐志摩就曾经对她表示过,他要向传统宣战,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那么很幸运的是,徐志摩最后实现了自己的这个诺言,成了第一个在报纸上登离婚启示离婚的中国男人。这可以进入中国之最了。我在这里想替徐志摩辩护几句,大家可能会觉得我是没理搅三分。徐志摩不是在和张幼仪离婚,他是和封建传统离婚,这就替徐志摩解了一个围。因为他痛恨传统,他把张幼仪跟他的婚姻当成是封建传统对他生命的一种禁锢,一种束缚,所以离婚就是把它升华了。不是徐志摩跟某一个单个的女人离婚,他是要向那个传统宣战,宣战的结果,是一个善良的、美丽的女人的幸福婚姻被牺牲掉了。我这样说的意思,是怕女权主义者饶不了徐志摩,因为他在这点上太对不住张幼仪了。这是徐志摩要离婚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呢,就是林徽因,是他心灵里期待的那个惟一灵魂之伴侣,是他梦影里的曼殊斐尔。为了得到这份爱,他不惜牺牲掉张幼仪的幸福和爱情。
由于时间关系,先讲到这儿。按照惯例下面是自由提问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发问。
【笔者补记:按演讲时间,应是中午12:00结束,但提问不断,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半,故有以下超长之问答部分。又因话筒原因,提问音不清晰,故只能保留回答】
答:为什么林徽因会担心,她如果答应徐志摩可能会不幸福。就是说徐志摩的这个幻影,是因那个特殊的时间段而来,可能因为时过境迁,这个幻影就会发生变化。林徽因她不敢保证自己在这个时间是幻影,过了这段时间她还是幻影。这个幻影可能变成其他人了。由于她这种担忧,所以她不敢答应徐志摩而选了梁思成,我想她的一个很重要的考虑是这方面。徐志摩的幻影是不停地变化的,你比如说最开始他和张幼仪,婚姻也很幸福。那么张幼仪的身上就已经体现了他这种爱、自由和美的三位一体的幻影,他跟张幼仪也有一段非常幸福的婚姻生活。
后来,他走出硖石,走向世界,到了英国,接触了那么多朋友,他才知道自己的视野是很小的,尤其是遇到林徽因之后,他觉着那个幻影应该是林徽因。再到后来,这个幻影,比如说他跟林徽因分手之后,他去追陆小曼。陆小曼幻影的份量可能比林徽因要轻许多,但他需要跟陆小曼的那种情感来填补自己的情感空虚,所以他选择了陆小曼。我感觉他是在对自己做一个潦草的交待吧。他跟陆小曼结婚,恰恰是在梁思成和林徽因成婚之后不久,就是他觉着他对林徽因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没有指望了。怎么办?就跟陆小曼凑合着过吧!只是他没有想到陆小曼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个样子。他说她穿个蓝布褂子很朴素,到后来完全是个交际花,抽大烟,又染了很坏的习气。徐志摩让她断烟,她不断。徐志摩后来也理解,因为她好像有腹痛病,烟壳能够治痛啊,徐志摩就由着性子任她去了。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可以那么说,这个梦啊,被击伤,被击碎。梦和现实毕竟有很大的距离,尤其是恋爱、婚姻。就是说,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选择爱情很重要,选择恋爱,选择爱情,选择婚姻,本身就是选择人生啊!我告诫小女生们几句,对自己标榜是诗人的男性最好避而远之,因为诗人他生活在他自己的理想空间,他的那个幸福跟你的幸福观念呢,差得很远,不在一个层面上。作为一个诗人你可以去敬仰他,你可以去读他的诗,你可以去喜欢他的诗,但是你们的生活是锅碗瓢盆,是家长里短,而这些好像很难用什么特别圣化的诗意来表达。对吧?
答:如果说她答应了徐志摩,两个人结婚了,她不敢保证自己跟徐志摩的婚姻是幸福的,可能幸福是一瞬间的,就像张幼仪和徐志摩新婚后那段生活一样。但是那段幸福期之后,徐志摩可能又会去找另外的幻影了,因为现实离他的梦想毕竟是有距离的嘛。你比如说他要照顾小孩,要应酬等等,应酬当中又认识了一个,比如说从品貌才学上可能还在林徽因之上的,因为这个你很难说啊。虽然现在我们说林徽因是第一才女,但是有没有超级才女,也可能在等着徐志摩呢?所以从这意义上来说,林徽因是非常聪明、明智的。她觉着,就是刚才那位小姐说徐志摩是活在梦想当中,我们用一个好词,就是他在梦想当中生活得非常快乐和痛苦,像白岩松的书名《痛并快乐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觉着就整个徐志摩的婚姻爱情故事所牵扯到的人物,最傻瓜的就是徐志摩自己了。他的那个梦,完全被现实所击碎。他是个失败者。
答:我觉着爱情、婚姻吧,很难有一个理性的答案。如果要能理性地去解释恋爱、婚姻的话,那婚姻肯定是一件特枯燥无味的事。我们今天讲求真爱,而且真爱好像已经很难寻了。看看周围的现实世界,离婚率很高,找一个自己所爱,然后又爱自己的人,也已经很难了,现实生活中那样的例子往往很多。为什么说徐志摩这个事总被大家热衷于再谈,他们这种互相绞在一起的关系,非常有意思。比如说徐志摩跟林徽因,张幼仪对徐志摩,他们这三个人的关系,是一种爱我的我不爱,我爱的不爱我。我们今天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比比皆是,太多了。经历过恋爱的人,我自己也是,我也追求过女孩子,我非常爱她,而她在爱另一个,就是这样的事我们随时都可能会碰到的。最后我感觉,至少到目前为止啊,我觉得还算幸运的,我跟一个我爱的,也爱我的人结婚。是不是过些天我会像徐志摩一样的去寻找梦的影子?那我就不敢保证了。
答:这首诗就是,而且不是徐志摩在剑桥写的,徐志摩管剑桥叫康桥。是在1924年,徐志摩从英国回来之后,做第二次的情感旅行,再次到了英国。那么他在这次的英国之行,写了一首以康桥命名的诗和一篇以康桥命名的散文。这两篇都分别是他诗和文里边的精彩之作,诗歌就是《再别康桥》,散文就是《我所知道的康桥》,他在这篇散文里,把康桥跟他的人生情结说得比较透。他说他的视野是康桥给打开的,他的生命是从康桥开始的,他的诗歌灵性也是从康桥而来的。那个时候他在康桥,留下了很多跟林徽因恋爱的影子。他俩那个时候,十六岁花季的林徽因和二十五岁的徐志摩,完全是处在怀春少男少女初恋最甜蜜的阶段,而且这个阶段给徐志摩带来情感上非常强烈的刺激。他从这个时候开始写诗,除了情感之外,从他的个人性情气质上来说,他也最适合当一个诗人。所以当他的一个英国朋友狄更生跟他讲,你不要去学什么政治学、经济学,从你这个人的性情来说,我觉得你是个诗人。我觉得这点看得就非常准,对徐志摩的分析也非常到家。
答:所以我反复强调一点,我们不要因为徐志摩对张幼仪不公啊,就说他是一个什么情感上的坏蛋。不是。他是一个诗人,我们要尽量把自己也当成一个诗人,去理解徐志摩的那种情感。他那不是凡人的情感,他率真起来就像一个孩子,他不是惦记着去追一个自己爱的女孩子,而把另一个女孩子的幸福置于不顾。他不是那样的人。虽然行为的、现实的反映上好像有很大这样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反正我希望吧,包括我在内,在座的朋友都尽量地去理解徐志摩吧。这也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喜欢他,所以老是替他辩护。
答:因为他为爱而生为爱而死,这是他人生的信条嘛,而且是作为一个诗人很重要的一部分,我觉得他就是靠爱来支撑着生命。不管是英国的拜伦、雪莱,还是我们的郭沫若、艾青,等等,很大的诗兴勃发的成分,都是有爱的刺激和活动在里面。如果没有爱,我想肯定这个人成不了诗人。
答:这个就涉及我们今天的道德评判了。所以我为什么总强调我们尽量要以一个诗人的情怀来理解、来贴近徐志摩,也就是我为什么劝女孩子们不要选择徐志摩当丈夫,就是这样的人对任何一桩婚姻,对任何一个女性来说都是不安稳的,或者说都是一个危险因素。就现实去考虑,生活中个人的命运选择是不一样的,我们允许徐志摩这样的人存在,同时也应该尽量的使自己的胸怀放宽广,看到有徐志摩这样的人的言谈举止,要善意地接受,理解,体谅。当然对徐志摩这样的人劝解估计是没用的。
答:徐志摩跟胡适是非常好的朋友,胡适就跟徐志摩谈过不止一次,说你这样下去的话就被陆小曼毁了。徐志摩那个时候完全是在京沪之间往返奔波,疲于奔命,然后他又期待着。我讲到了,他想用自己那种单纯的信仰,用自己的心血去培养她,或者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想改造她的情感世界,想把她改造到接近自己理想的一种程度,来继续自己的美满婚姻。还有呢,就是说,当时他也面临着压力,你比如说梁启超在婚姻上对他的训诫,就是“我希望这次看到你们是最后一次结婚”。这个东西对他,我想也会潜移默化地有影响。他已经经历了两次婚姻,而且惹得满城风雨,如果他跟陆小曼再离婚,再恋爱,那他就会失去,比如说可能会失去很多朋友的理解。我想他不肯跟陆小曼离婚,有种种复杂的原因在里面,我们今天很难设身处地地替他想得很周全,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徐志摩,毕意没有生活在他和陆小曼的情感矛盾纠葛当中。可能有些很潜在的因素我们很难考虑到吧!
答:反正作为诗人,徐志摩是幸运的,由于这四位女性,由于他爱的投入,由于热恋,他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浪漫诗人。我称其有一种飘逸诗风。他的诗,你像“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像这样的诗歌,是徐志摩以外的其他诗人,不管是郭沫若、艾青、卞之琳等等,都写不出来的。他的那种轻灵、飘逸,跟他这种生活中的率真,包括对女性的态度,我觉得都是有关系的。如果说他是一个沉稳的、负责任的人,他的诗风就不是这样的。诗如其人,文如其人,我觉得有一定道理。如果说这个人是一个我们俗话说的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他怎么能写出徐志摩这样的诗呢?
答:我觉着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我也很同意你的意见,我觉着徐志摩的这个幻影呢,确实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他的爱确是从自我中心出发,你看他对张幼仪的态度,对张幼仪这种情感的牺牲,我觉得都可以这样说。所以为什么有的人说徐志摩是一个情感上的自私鬼,我觉着也有这方面的成分在里面,就是说,他是一种男权的表现,女权主义者是不会饶恕的。那么他当初那么做,又是受到二三十年代晚清民初那个历史时代、文化环境的影响,如果换今天的话,我想徐志摩也不会那么做。就是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我们只要不忽视这个,就可以比较清晰地去认识和把握问题了。
答:这种同情就建立在他自己是个诗人的基础上,他离婚前后对林徽因、陆小曼的每一次追求他不失意吗?不痛苦吗?我觉得你设身处地为他考虑考虑,你把你换成徐志摩来想一想,任何一次情感的付出,最后失去,都会留下痛苦的痕迹的。
答:他这首诗,我印象当中已经是写得很晚了,就是徐志摩的诗风跟他情感的起落,有直接的关系。你比如他写跟林徽因狂恋,然后写康桥的时候,他的那个感情是很轻灵的,飘逸的,影响到他的诗风也是这个。那么他写《别拧我,疼》的时候呢,他跟陆小曼感情出现了矛盾,但是他又不愿放弃陆小曼,他想用自己的心血去培养她。他们两个人有那种夫妻之间啊虽然闹矛盾,但是打情骂俏也是少不了的。他这首诗是他们自己等于是私房的那种调情吧,就是写陆小曼怎么跟他撒娇耍赖,所以就有那种酸气了。这首诗我也不喜欢,别拧我,疼,多酸啊。这是今天琼瑶小说里才应该有的。
答:是,因为他是“新月派”的主将,而且那个时候从英美留学回来的学者很吃香。徐志摩在回国之后,就在清华大学作了第一场演讲,是受清华大学文学院的邀请,在大礼堂里边用英文讲了场演讲,题目叫《艺术与人生》,演讲时他表明自己是用纯粹剑桥学院方式来诵读自己的论文,他也是标准的伦敦音。但演讲是失败的,等演讲完了之后,往下一看,所剩寥寥无几了。但是令他最感幸运的是第四排上坐着林徽因。
可以看出来,徐志摩跟林徽因的事情实际上是非常有意思的,你说林徽因爱不爱徐志摩,就是从这样的小事上你都可以看出来。林徽因她爱徐志摩,理解徐志摩,别人听不下他的演讲,她却始终是他的支持者,或者是那种至交好友吧。这种好友一定有特别深沉、深厚的情感因素在里面。徐志摩一看林徽因在,已经快熄灭的爱情的火花就又迸裂出来了。
另外,1924年泰戈尔访华,我刚才提到,他和林徽因都来接待泰戈尔,那么他们又有机会在北京相逢,伴着泰戈尔去讲学,去参观。现在还有一张历史照片,中间是泰戈尔,白发长须,徐志摩和林徽因各立两旁,刊登在北平的各大报纸上,还被当时的人称为是一幅松竹梅三友图。意思是说泰戈尔是南极寿翁的样子,林徽因冰清玉洁,再加上一个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用的那个词叫郊寒岛瘦,因为那个时候徐志摩很瘦啊,瘦骨嶙峋的白面书生,完全构成了一幅松竹梅岁寒三友图。为了欢迎泰戈尔,又根据泰戈尔的—个戏剧叫《齐特拉》改编上演了一个短剧。在短剧里徐志摩扮演爱神,林徽因扮演一个公主。有好多的台词,都是徐志摩在向林徽因倾诉,那正好是爱神的台词,恰恰映证出徐志摩当时的心境,所以他演出非常的到位。因为你想他是爱林徽因的,他就把面前的这个扮演公主的角色,当成真实的林徽因,在说着剧里热情似火的台词;而林徽因当时作为公主,最后是嫁给了王子。实际生活中,林徽因最后是嫁给了梁思成,你说徐志摩惨不惨?
答:林徽因是非常聪明、明智的,我觉着,就是刚才那位小姐说徐志摩是活在梦想当中。我们说一个好词,就是他在梦想当中生活得非常快乐和痛苦。徐志摩在伦敦时,给家里写信,说他自己在伦敦很孤独很寂寞,希望张幼仪能够来,今天的话就叫陪读。张幼仪经过公婆的同意,只身坐船去英国了。去英国之后,她就发现事情没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那个时候,徐志摩已经认识林徽因了。我们来看一段张幼仪对当时情形的回忆,她说是因为家里人怀疑事情出了岔子,徐志摩才放弃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业跑到欧洲,这已经让每个人吃惊了。徐志摩是那种诗人的性情,他有他很率真的一面,当他在美国决定要学政治学,决定要追随罗素的时候,他做完硕士论文,博士就不要了,马上就去英国了。从他的来信看得出来他的不安和忧郁,其实他总是在不安和忧郁中。他的父母为他感到忧心,张幼仪只好把两岁的儿子阿欢留下,因为在徐志摩和她都到西方过学生生活的情况下,是没法安顿幼儿的。她把孩子留在了家里。张幼仪说,“打我到西方的第一刻起,还有看到徐志摩和他朋友在公共汽车里聊天的样子时,我就知道他心里藏了个秘密。”就是这个时候,徐志摩已经是“西服”了,张幼仪也马上就要是“小脚”了。“后来在住沙士顿的时候,看到他每在一早吃完饭就赶着出门理发,而且那么热心地告诉我,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就猜到他那么早离家,一定和那女朋友有关系。”这是张幼仪晚年的回忆。她当时是不是清晰地认识到徐志摩是出去会女朋友了呢?我也不知道。“几年以后我才从郭君(郭虞裳)那里得知,徐志摩之所以每天早上赶忙出去,的确是要和住在伦敦的女朋友联络,就是林徽因了。他们用理发店对面的杂货铺当他的地址,那时伦敦和沙士顿之间的邮件送得很快,所以徐志摩和他的女朋友至少每天都可以鱼雁往返。”就是说徐志摩和林徽因的这种热恋啊,也是我们今天热恋当中的少男少女所不能比拟的;他们这种对情的投入,之大之烈也就可见一斑了。两个人住得很近,每天依然情书往返。张幼仪接着说,“所以徐志摩和他女朋友至少每天都鱼雁往返,他们这里写的是英文,目的就是预防我碰巧发现那些信件,不过我从没发现过就是了。”徐志摩为了怕张幼仪看到他跟林徽因之间的通信,是用英文写的。
我刚才讲凌叔华的时候漏掉了一个“八宝箱”,就是徐志摩去欧洲作那个情感的旅行之前,他把一个盒子——“八宝箱”,托付给凌叔华。他觉着凌叔华是他的红颜知己嘛,是最可以信赖的异性朋友。这个“八宝箱”里面就珍藏着徐志摩自己的日记,以及在英国期间和林徽因之间的情书,等于是很私密的了,他肯交给凌叔华来保存,可见对凌叔华是非常信赖的。上火车之前还跟凌叔华调侃,说如果我死在外面,这些资料就够你写我的传记了。这个就是那个“八宝箱”公案的缘由。所谓公案呢,是这个八宝箱后来失踪了,沦落在什么地方到目前都是一个谜。凌叔华讲,后来是因为林徽因让胡适出面去讨要,她怕自己跟徐志摩的私情,我想有她怕的成分,公诸于世对她的声誉各方面可能会造成一些负面上的影响,她就请胡适出面去要。胡适去要,凌叔华后来回忆说她把这个“八宝箱”完璧归赵,完好无损地给了胡适。后来胡适又著文说凌叔华只把“八宝箱”里边的一部分还给了他,自己还留了一部分。现在这一部分是不是还在已经故去的凌叔华在伦敦的家中,就不得而知了,这是一个谜。
我们再来看徐志摩对张幼仪怎么无情无义:“回想过去在沙士顿的那一年,徐志摩对我冷若冰霜,不理不睬,甚至叫我去打胎的时候,我都尊重他是我丈夫而顺着他。”张幼仪完全是很典型的,很顺从的那种中国的传统妇女。“可是他没有把家里安顿好,枉顾他对我还有他未出世孩子的责任,就把我丢在沙士顿不管,我再也不认为他是一个好丈夫了。如果他要用这种方式抛弃我的话,我凭什么应该当个贤妻,去听从他的要求去打胎?我可不愿意像徐志摩突如其来把我丢下那样遗弃我的小孩。我怀胎的最后一个月,是和七弟一起在柏林度过的。1922年2月14日我生下第二个儿子,生产的时候没人在我身边,病房里就我孤零零一个人。”徐志摩在这点上,大概今天的女性会认为他太缺德了。一个母亲在生产的时候,谁不希望自己爱着同时也爱她的丈夫守在自己的身边呢?而徐志摩为了追求一个自己爱的,好听点的话就是说追求一个爱的幻影,对另外一个女人那么残忍,那么残酷。更有甚者,在孩子刚刚满月的时候,徐志摩又风风火火地从伦敦赶到柏林来,来跟张幼仪谈离婚了。我想对张幼仪来说,这种痛苦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她后来回顾这段的时候,她说她感谢徐志摩。如果不是跟徐志摩离婚了,她说她永远不会找到自己,也没有自己事业的发展。张幼仪后来事业有成,在上海开了自己的时装店,在金融界也有一定的实力,完全成了一个自立自强的女性。她在没跟徐志摩离婚之前,完全是中国那种“三从四德”的旧式妇女。
徐志摩是非常有意思,为什么有些人理解徐志摩不是那种花花公子,不是那种色鬼,就是他跟张幼仪的离婚,他不像有些偷情的男人啊偷偷摸摸,他对这件事做得很纯,很透明,有什么我直接跟你说。这个时候他依然像孩子一样,你说他这个时候置张幼仪生产的痛苦于不顾,来跟她谈离婚,跟她提“自由之偿还自由”,我给你自由,你给我自由,咱们好说好散,对离婚来说,两个人都希望这样,但不希望恨他,记仇,结成仇家。但具体到这个事上来说,徐志摩就太缺德了。张幼仪就跟他讲,你有父母我也有父母,如果可以的话,让我先等我父母批准这件事。张幼仪说离婚要经过双方父母同意,要跟父母打声招呼。而徐志摩却急燥地摇摇头说,“不行不行,你晓得,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他提了一个林徽因那么张幼仪就知道了,就是他这么急急火火地往回赶,是因为要回头去追林徽因。我想林徽因可能已经给了他一定的暗示:你说你追求我,但是你现在还是一个没离婚的人,你只有离了婚,咱们俩才有一个最起码的平等。得到这种暗示之后,我感觉应该是有这种暗示的,他才会急火火地跑到柏林,跟张幼仪离婚。徐志摩离了婚之后,令他没想到的事情是,当他兴冲冲地奔回伦敦时,已经人去楼空。是林徽因故意在耍弄徐志摩吗?我想不是,那么底下,就是刚才谈了,徐志摩为什么离婚有两方面的原因。
关于林徽因为什么不嫁徐志摩,我想也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我想就是大概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与梁启超家早有约定,将林徽因许配给梁思成,大概有这种口头协议吧。因为那个时候还讲门当户对,从这个门当户对上来讲,林家是个大家庭,梁家也是个大家庭,这两个家庭完全是门当户对的。而徐志摩家呢,是一个商家,是个富商,在过去那个重文轻商的中国传统环境下,像梁启超和林长民一家,在地位上是看不起徐申如的。所以就有家庭的这种很重要的因素在里面。那么从个人关系、情感上来说,你比如说林长民,就是林徽因的父亲,跟徐志摩关系也很好,把他看做忘年交,虽然比他长了20多岁,但是他们在伦敦相见时候,也一见如故。就是说有他跟徐志摩的这种个人关系在里面,他又怕明着伤了徐志摩的心,只好在徐志摩到柏林跟张幼仪离婚的时候,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带着女儿回国了。徐志摩从柏林回伦敦的时候,人去楼空。徐志摩半年以后回到北京时,林徽因几乎已经是梁家的媳妇了。
第二个原因,我觉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林徽因自身,这是最重要的。就是前边提到的那一点,她本身是姨太太生的,她不能再嫁一个离过婚的。前些时候我看上海的陆幼青在网络上连载他的《死亡日记》。他在日记里面对自己的女儿有两条规劝,其中之一就是初恋的不嫁,再婚的不嫁。我觉着当初像林徽因的话,自己心里边也应该有这样的打算:自己这个高贵清秀的女儿之身,还是应该要许配一个白璧无瑕的托付终身。所以对于徐志摩这样的还是感觉不踏实。特别是他跟张幼仪的这种关系,林徽因心底就会有一种担忧,就是说,如果她答应了徐志摩,那么明天的自己会不会就是今日的张幼仪,这个是她无法把握的。但是她自己呢深爱着徐志摩,她爱这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爱需要冷静,冷静下来一想,就有了这种分析,等于把自己给吓回去了。如果明天的林徽因真的是今天的张幼仪,她已经看到了张幼仪在丈夫面前那种很惨、很悲的这么一种命运,那她是无法接受的。
徐志摩的朋友温源宁,也是当时的一个大学者,在徐志摩去世之后对徐志摩有一段定评,他说,“他爱的不是这一个女人或者那一个女人,而只是在一个女人玉貌、声音里见出他理想美人的反映来。也许有女子以为志摩曾经爱过她,实则他仅仅爱着他自己内在的、理想的、美的幻像。即使是那个理想淡薄的影子,他也是爱的。他在许多神座之前烧香,并不是不专一,反而是他对理想美人之专一。”我觉着这很有朋友替徐志摩辩护的成分在里面,就是说,他对一个美的幻影追求得这样专一,是不是可以以牺牲现实的女性的生命和尊严、幸福为代价呢?你比如以张幼仪来说,他完全把张幼仪的这种女性的权利和幸福、婚姻置于不顾啊!“好像一个光明的夏天白日里的阴影的移动,志摩也在女友中踪影迷定,可是这些阴影是由一个太阳造成的,所以志摩的爱也仅仅为了一件东西:他的理想的幻像,对于这他永久是一个忠实的信徒。不仅在他与女子的关系是这样,在他的作品里和男性朋友里,并且在他短短的生活中,一切似乎是狂妄的举动里也都是这样的。”那么他就等于是在解析徐志摩的诗文和人,完全是被这一个美的幻像或者说那个中心精华的恋爱所左右着。
答:徐志摩写诗是因爱林徽因而起,1922年春天他在伦敦跟林徽因热恋,他在事后自己的回忆当中,就说他感觉自己生命当中最令人愉快的一段时光,就是1922年的那一春,其他所有都在其下吧,或者说无幸福可言。可见,一方面他对林徽因的这种情感之深;另外一方面,在1922年的春天,他才真正实现了他的美的幻影和现实的林徽因美的化身的一种结合。而1922年春天以外的其他时光,都仅是这个现实的人,给他一种情感的慰藉和滋养,而那种美的幻影和化身呢,他没有找到。所以我说徐志摩的婚姻,从一开始到最后,他一直是一个失败者。他企图去寻找,去抓住,但是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他失败了。
由于徐志摩是这样的一个人,我想林徽因也会有她自己的分析,就是她不能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一片失意的浮萍。她感觉徐志摩诗才横溢啊,大诗人嘛,但是他的这种定性不够,像浮萍一样。一个人的幸福怎么可以就凭空地托付给这样的一个人呢?所以她最终选择了学建筑的梁思成,那个根基是扎实的。
答:关于徐志摩和林徽因有没有恋爱,这个也是一个争论点。当然大部分人都认为他们肯定是恋爱过的,这个有徐志摩和林徽因留下的诗文为证。那么我想林徽因的亲人,她的儿子和女儿都不愿意承认林徽因和徐志摩有恋爱,他们自有家属的特定考虑在里面。那么一个很清楚的事实就是说,一个做晚辈的,你是不可能看到你自己的母亲当时是不是在谈恋爱,那是你出生前的事。我觉着,在徐和林的恋爱上,应该是没有置疑的。不管是徐志摩,还是林徽因,他们都因这场恋爱留下了非常真、美、感人的诗篇。
在徐志摩去世之后,林徽因没有马上写悼念的文字,我想就是一方面由于她的悲伤在心底很深,要沉淀一段时间。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避嫌吧!在徐志摩去世四年之后,林徽因写了一首诗,叫《别丢掉》,我给大家念一念。因为林徽因本身也是诗人,那么诗人的这种情感的相通,令她把这种情感留挂在自己的心间。不管是徐志摩,还是林徽因,都珍藏这份至纯至爱的情谊!“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要相信,/山谷中流着,/有那回音!”林徽因把自己对徐志摩一往情深的爱,通过情诗表达出来,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她还写了另一首诗,就是今天的电视连续剧剧名的由来,还有我这个演讲题目的由来。这首诗的名字叫《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梁思成曾经告诉过他的儿子,说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那意思就是说,林徽因把儿子比作“人间的四月天”。但研究徐志摩的后人,都把这首诗作为是林徽因对徐志摩的一种比喻,把他比喻为“人间的四月天”。四月天是生命之春,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是生命成长,是爱情勃发的季节,我想是有这种成分在里边吧。诗是这么写的:“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就是说,林徽因在徐志摩去世之后的那种思念,跟她对徐志摩的这种爱是密切相关的,而且是自始至终的。她只是在狂恋之后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了自己托付给徐志摩之后的结果可能会是怎么样的之后,才决定不选择徐志摩,选择梁思成。但她心里对徐志摩的那一份真情至爱,我觉着也是自始至终没有改变的。
这还有徐志摩自己写的一首诗,叫《歌》:“我死了的时候,亲爱的,/别为我唱悲伤的歌;/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也无须浓荫的柏树;/让盖着我的青青的草,/零着雨,也沾着露珠;//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我再不见地面的青荫,/觉不到雨露的甜蜜;/再听不见夜莺的歌喉,/在黑夜里倾吐悲啼;/在悠久的昏幕中迷惘,阳光不升起,也不消翳;/我也许,也许我记着你,/我也许,我也许忘记。”我们可以看到,徐志摩的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林徽因一直记挂着他,这份情她一直深埋在心底,没有丢掉。
参考书目
《志摩的诗》(诗集),1925,中华书局
《落叶》(散文集),1926,北新书局
《巴黎的鳞爪》(散文、翻译小说合集),1927,新月书店
《翡冷翠的一夜》(诗集),1927,新月书店
《卞昆冈》(话剧),与陆小曼合著,1928,新月书店
《自剖文集》(散文集),1928,新月书店
《轮盘》(短篇小说集),1930,中华书局
《猛虎集》(诗集),1931,新月书店
《秋》(散文集),1931,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云游》(诗集),1931,新月书店
《徐志摩选集》,1935,上海万象书屋
《爱眉小札》(书信、日记等合集),与陆小曼合著,1936,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志摩日记》,1947,上海晨光出版公司
《徐志摩全集》(6辑),1980,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徐志摩诗集》,1981,四川人民出版社
《续爱眉小札》(书信集),台北远景出版社
《徐志摩全集》(5卷),1983,香港商务印书馆
《徐志摩全集》(8卷),2005,天津人民出版社
译:
《涡堤孩》(小说),【德】福沟(friedrich heinrich karl,baron de la fonque)著,1923,商务印书馆
《赣第德》(小说),【法】凡尔太著,1927,北新书局
《曼殊菲尔小说集》,【英】曼殊菲儿著,1927,北新书局
《玛丽玛丽》(小说),【英】占姆士司蒂分士(james stephens)著,与沈性仁合译1927,北新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