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你好,蒲松龄 正文 第十章 月考

小翠给蒲松龄科普银子的价值时,聂小倩也在一旁听,掰着手指跟着算了算眼下的物价。

一两银子大概能买2石大米,明代的一石约等于现代的94公斤,按照现代大米的均价计算,一两银子约合人民币750元。

哇!刚才姜氏随手给了蒲松龄一千五百块当零花钱吗?

土豪啊!

聂小倩眼睛亮闪闪的看着蒲松龄掌心的银锞子,想要伸手戳一戳,又害怕碰到蒲松龄的手掌,只能不甘心的咬了咬拇指的指甲。

蒲松龄从震惊中回神,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围着银锞子一副好奇模样咬着手指的女鬼。

他定了定神,沉声道:“小翠,你帮我把这个银锞子还给大嫂吧,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小翠点了点头,赞同道:“我也觉得不能要,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咱们又不缺这一点银子,没必要欠着大嫂的人情。”

蒲松龄将银子放在石桌上,聂小倩立即扑过去,伸手摸了一下,又轻轻推了推,将它翻了面,露出底部的花纹。

小翠连忙抓过银锞子,道:“小心些,差点被风吹跑了,奇怪,银子这么重也能被风吹动吗?不会是假的吧?”

聂小倩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蒲松龄不由哂笑。

小翠领了任务,将桂花糕往石桌上一放便扭头走了。

蒲松龄坐下,慢慢拆开油纸包,露出里面晶莹软糯的桂花糕。

桂花的香甜气息扑鼻而来,聂小倩顿时激动地凑近了脑袋,使劲闻了闻桂花糕的气味,嚷道:“我也想吃!我也想吃!”

蒲松龄当然不可能给女鬼喂食,况且他也发现了,女鬼每次都对食物馋得很,却根本没办法吃到嘴里,因此即便喂食她也吃不了,眼下也不过随便喊喊而已。

蒲松龄慢条斯理的捏起一块桂花糕,低头咬了一小口,慢慢品尝滋味,半晌,缓缓叹息一声:“真好吃啊。”

聂小倩:……

聂小倩咬着手绢泪奔了。

蒲松龄微不可查地勾起了唇角,边吃着桂花糕,边翻看手中的《千字文》,原本有些烦躁的心情,不知为何,忽然变的轻松愉快起来。

月底,父亲查完了商铺的账,收了租子之后,便空余出时间,为兄弟几人考试。

蒲兆专与蒲柏龄年龄相近,只差了一岁,如今一个18岁,一个17岁,都在读“四书”,蒲槃从《论语》中抽了文句为题,命两人现场作文章。

而蒲松龄刚开始学《千字文》,还未背会,蒲槃便考的《三字经》里的内容。

《三字经》蒲松龄早已背的滚瓜烂熟,抄写那么多遍也不是白抄的,当即回答出了正确答案。考完《三字经》,蒲槃又叫他背了一遍《百家姓》,蒲松龄背的没有半点错误,蒲槃听完很是满意,拍了拍他的脑袋,叫他好好学,早日把千字文也背完,他再给他讲其中的含义。

聂小倩在一旁不禁为蒲松龄使劲鼓掌,大声夸奖:“小松龄真棒!”

蒲松龄故作腼腆地笑了笑,眼底却十分平静。

他不认为自己通过了月底的考试有什么了不起。

父亲出的题目在他预料之中,《三字经》的析词解句对他而言已经不算难题,而千字文也已经背了大半,其中一些句子他甚至不用父亲讲解,也能大概知其意。

这份考试,本就应该全部答出。若是答不出来,才是出大问题呢。

蒲松龄考完试,提前离开了父亲的书房。

今日由于考试的缘故,父亲并未给他布置功课,因此他能够休息一天,放松的玩。

可出了书房,从花园里穿行时,他却想不出该玩什么。

除了读书写字,他好像也没有其他爱好了。父亲和母亲从未教过他怎么玩,也没给他买过玩具。

有一次他跟着父亲出门买宣纸,遇见街上有卖货郎挑着扁担卖拨浪鼓和竹蜻蜓。他好奇地拉着父亲衣袖问那是什么东西,父亲严肃的告诉他,那是没出息的小孩才会玩的玩意儿,而他只要好好读书就行了。

小蒲松龄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之后再也没问过类似的话。

童年的回忆渐渐浮上心头,蒲松龄发现自己今日不用做功课,一时间竟无所适从。

聂小倩飘在他身边,看他站在树下发呆,便绕着他转了一圈,吐舌头做了个鬼脸,又疑惑的问:“怎么啦?小松龄?”

蒲松龄回过神,深吸一口气,甩掉心中的浮躁情绪,扭头对小翠露出一个乖巧的笑脸。

“小翠,今日我不用做功课,你陪我玩好不好?”

小翠惊讶的看了蒲松龄一眼,似乎没想到他会提这样的要求。可很快,她面露遗憾地说道:“少爷,马上入冬了,您的新袄子还差一个袖子没缝上呢,我得赶紧回院子里做,明天必须做好。不然赶不上寒衣节了。”

蒲松龄抿了抿嘴,白皙俊秀的小脸上,一双蒲扇似的浓密睫毛垂在眼帘下,在眼睑下方映出一道委屈巴巴的弧形阴影。

小孩的目光里带着浓浓的失落。

聂小倩在一旁看的心疼极了,连忙说道:“别哭,别哭呀,你想玩什么?我陪你玩好不好?小松龄,你要是能看见我就好了,那样我就能陪你玩了……唉,为什么我非得穿成女鬼啊,这都什么事儿啊!”

蒲松龄吸了吸鼻子,心想:谁哭了?!你这个缠人精、跟屁虫女鬼!我才不稀罕你陪我玩!谁知道你是不是骗子……就想骗我说出来能看见你,然后你就能把我吃掉……

蒲松龄的腹诽聂小倩自然听不见。她只觉得这小孩真可怜,才四岁就一个人住,身边连个玩伴儿都没有,又孤单又寂寞……难怪蒲松龄未来会沉迷于写灵异小说,肯定都是从小没人陪他玩,憋得慌,只能幻想妖魔鬼怪神仙之类的存在了。

最后,这一天难得的假期,蒲松龄依旧是在自己院子里练字和背书,不知是不是因为心里憋着一股气,睡觉前竟然成功把全篇的《千字文》都背下来了。

聂小倩:麻麻!这果然是个神童啊!居然因为没人陪他玩,他就赌气一天时间背完了《千字文》,这是什么神操作!我上学时也想有这种技能啊!

不过上学是不可能上学的了,她都已经是个女鬼了,还上个鬼的学校喂!

临睡前,蒲松龄躺在床上自言自语了一句:“不知大哥和二哥考的怎么样了。”

聂小倩本来坐在床头哄他睡觉,闻言一哂,笑嘻嘻对他说道:“吃晚饭前我特地去看过书房啦。”

“一整天时间,你大哥的卷子上居然就写了几行字!肯定及不了格。”

“你二哥的卷子上的字倒是写的挺多,不过我看了一眼,好像作文写跑题了。明明你爸给的题目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脚丫子想也知道肯定是借物喻人,比喻那些性格犹如松柏般坚韧的君子能赢到最后嘛。结果你二哥居然写了一整篇松树和柏树的养殖方法?我差点没笑死。”

“唉,如此看来,你爸还是很明智的,知道重点培养你。加油呀小松龄!你长大了肯定比你两个哥哥强,你可是要做大文豪的人呢!”

皎洁的月光从窗外照进屋子,照在她秀美的脸庞上,宛如给她镀了一层银光面纱,轮廓柔美。她笑起来时弯弯的眼眸分外美丽,瞳孔里宛如星子闪烁,熠熠生辉。

蒲松龄默默地注视她,又默默闭上了眼睛。

这女鬼又在说胡话了。

什么大文豪,我长大了是要考科举,当大官的!

蒲松龄心底默默地想。

月底考试毕,马上迎来了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

寒衣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此时已经立冬了,天气变冷,人们在这一天换上了夹棉袄子和棉袍,屋门也通通挂起了门帘,遮风挡寒。

董夫人早早就派人在纸肆买好了五色纸扎的寒衣,就摆在祠堂里,等着夜幕降临烧给祖先。

整个蒲宅的仆人们都行动起来,各自忙碌着各自的事情,有的准备火盆,有的摆弄吃食,有的清点贡品,有的扫撒除灰,一切都有条不紊。

董夫人放下佛珠主持家中事物,当真一派威严。

聂小倩看着蒲宅的人们热忱的禋祀劲头,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大伙都在忙着祭祀,自己这个外来的鬼魂依旧待在别人家里,是不是有些鹊巢鸠占的意思呀?

万一人家祖宗真的回家来享受贡品,跟自己撞上怎么办呀?

她看向蒲松龄,只见蒲松龄淡定的抱着双手,站在门槛旁边,盯着来来往往的仆人们活动,稚嫩的小脸上嘴唇紧紧抿着,一副严肃认真的模样,倒有几分小监工的派头。

董夫人看到他,也不阻拦他,只轻飘飘留了一句“站累了就自己找个地方歇着去,别给别人添乱。”

聂小倩顿时忘了自己的担忧,有些不忿。她心想:你怎么能这么对你儿子说话呢!他可是这里的小主人呀,你不教他,鼓励他也就算了,居然让他别给仆人添乱?

然而她扭头看向蒲松龄的脸时,又把抱怨的话通通吞了回去。

因为蒲松龄脸上并无不满,反而平静的好似根本没听见似的,依旧那副严肃认真的模样看着仆人们来来去去。

聂小倩也不知蒲松龄心里是如何想的,如果小孩自己没觉得母亲有什么不好的话,自己当着孩子面骂他母亲就有些过分了。

聂小倩没想到的是,夜幕降临后,蒲槃从外面回家,洗完脸和手,便直接让小翠将蒲松龄带回院子里,不许他出门。

蒲松龄面上有些失望,却还是躬身一礼,规规矩矩的回去了。

和蒲松龄一个待遇的,还有他两岁的弟弟蒲鹤龄。

聂小倩这才有点懵,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仔细琢磨了一下,忽然反应过来,禋祀祭祖这种事,一向是不许小孩子参加的,怕小孩看到什么不该看的受惊吓。

原来是她自作多情了。

聂小倩自嘲的笑了笑,飘在蒲松龄身边,跟着他一起回了东厢院子。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