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是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年代。在此期间,国外提供的各种贷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
1980年,中国GDP为333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为-12.19.96亿美元。到了1995年,中国GDP为6913亿美元,外汇储备为735.97亿美元。十五年期间,GDP翻了一番,却是创造了经济奇迹。抛开政策、环境因素不谈,这期间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是创造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而在早期经济总量小,外资匮乏的情况下,国外提供的各种贷款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剂。
在这期间,主要的贷款包括: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这三种贷款的共同特点是,贷款周期长,一般还款期为三十年至三十五年;贷款利率低,年利率为千分之几;宽限期长,在使用贷款的前五至七年只还利息不换本金;采购管理严,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招标进行采购。
仅这三种贷款每年就向中国提供资金大约五百亿美元。而且,那时中国还没有招标采购制度,这三种贷款的房贷机构都有明确的招标规范,使得采购过程相对规范,采购成本相对降低。而且,中国现行的招标采购也可以说是继承了当时招标的衣钵。
三种贷款主要用于交通、通讯、能源、文教、卫生、环保领域。而这些领域是发展中的中国最为薄弱的领域。同时,日本海外协力基金也支持大型化工项目。
除了这三种贷款外,发达国家还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政府贷款同样利息很低,但要求采购放贷国的技术设备,不采用国际招标形式,所以采购成本要高于上述三种贷款。
《希望之激情年代》中涉及到的日本黑字环流贷款是比较特殊的贷款。这种贷款实际是日本把出口盈利的一部分拿出来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同时进一步促进日本本国的出口。他并不属于政府贷款,但像政府贷款一样要求采购日本技术设备。
那时的贷款使用受到严格的控制。主要管理部门为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和对外经济贸易部。对外采购窗口也是国家部委指定的对外经济贸易部直属的进出口公司。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国际贸易经验少、外贸人才匮乏的情况下,集中管理外资还是起了很大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