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星云日记.15,缘满人间 元月 二日 星期四

昨晚抵达纽约机场时,天色已暗,慧开、依筏、满旸、满屏等前来接机。到纽约讲堂后,与他们闲话家常一番,即就寝养息。

今早醒来,在摄氏零度的寒气中,到对面佛光山纽约佛教会预定会址勘察。这栋建筑物坐落于皇后区法拉盛市,虽是二次大战前的古老楼房,但是比起现代建筑要牢固多了。因久未住人,鸽子衔草往返,筑巢宴居,倒成了它们的安乐窝。该楼地面上有四层,连同地下室,合计共有五层,每层建坪五千平方呎,内部宽敞空阔,没有一根柱子,作为殿堂是再好不过了。前些时候,慧开和廖文城先生等人主动出发,与当地社区人士沟通恳谈,以增进彼此了解,建立良好关系,结果十分圆满,不但使民众的态度由疑虑排斥转为欢迎接纳,正在觅地开办社区幼稚园的学区董事甚至还提议:希望我们能提供半层楼作为园址,嘉惠当地幼童。在美国东部拓展佛教,能首先与当地居民合办文教事业,实在可喜!据他们表示:这是此地有史以来,第一个外来的宗教团体,以开诚布公、友善和乐的态度,主动了解社区需要,并且乐意提供社区服务,可见佛光人的工作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和给人方便是非常落实于生活、契合时需的人间佛教。

随行的心平、慧龙、依筏对一座可容五十人的电梯感到非常好奇而入内观看,却不知如何操作,梯门一关,就被困在里面达一小时之久。好在最后找到管理这栋大楼数十年的韦杜(vido)先生,才将他们救出来。

佛教会位在街尾,可停放许多车辆,真是殊胜难得,因为在纽约市,尤其在市中心,要找到一处停车位置,非常困难。对面宿舍拥有十余个房间,还有四个厨房。

中午,西来大学筹备处行政助理泰莉·丹彻(terri danther)小姐前来,向我报告纽约西来大学筹办情况。泰莉小姐性情开朗主动、积极热诚,娴熟美国行政、税法,目前一面在天普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就读,一面协助慈惠和慧开筹办西来大学。廖文城先生此时也相继造访叙谈。我请西来大学筹备处主任慈惠法师与他们开会讨论,结果决定:原购买的“鹿野苑”,先以建设寺院起步,然后再依次发展大学及社区部分。

下午,指示徒众有关这栋大楼的规划原则:一楼作为办公室、客堂和幼稚园;二楼佛殿;三楼讲堂作会议室及图书馆;四楼禅堂、功德堂;地下室厨房及餐厅。建筑公司曾派员估计装修整栋大楼须耗资百万元以上。洛杉矶的西来寺负责美洲各新兴道场的建设费用,如同一块大饼,已被大量分割,所剩无几,若再承担这笔庞大经费,必定不胜负荷。再说我一向主张道场应用智慧来庄严,而非以金钱铺张。基于这些考虑,因此指示他们暂时以克难方式整修一、二楼,待经济充裕时,再陆续增修,并且嘱其装修预算须在十二万元以内。

晚上,慧开向我报告在此留学的生活点滴以及美国的历史背景与宗教现况。他提到美国的原住民——印第安人,目前被限制在保护区,即使想到都市发展谋生,也因教育资源不足而不易生存。此外,黑人与白人间的情结也不易化解,黑人认为白人对他们有所亏欠,因为早期白人将其祖先运到美国充当奴隶。他们一直不能谅解这点,所以宁可领取救助金过活,也不愿努力工作,奉献国家。美国的福利制度虽然发达,但是却助长了懒惰懈怠、不劳而获的歪风,造成工作勤奋者的租税负担及其社会的沉疴。

美国人对于出家人的僧装特别感到兴趣。曾经有一位美国人问慧开:“请问我在哪里可以购买这种衣裤鞋袜?”慧开说:“我们这种衣装是要特别订制。你得先剃除须发,跟我一样才行。”

还有一位小学老师——席雪仁(sharon silver)小姐看到慧开的鞋子,便说:“我知道你一定是从佛光山来的!”原来她曾经在十多年前去过佛光山,对于法师穿的罗汉鞋,印象尤其深刻。此后,她每学期都邀请慧开到她所任教的班级,向美国小朋友介绍佛教义理、中国文化和台湾教育等等。在每堂课结束前,还一同练习禅坐五分钟。慧开得意地说:这些学生平常一分钟也静不下来,令人头痛万分,而他居然能让他们五分钟连动都不动,使得席老师非常惊喜。这位美国友人非常热爱中华文化和佛教传统,在她的教室里,有中国地图和学生画的释迦牟尼佛像;桌子上摆着香炉、木鱼。在平日教学中,她常运用卡通图画,教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八正道。这些小孩子在佛法的熏陶下,显得彬彬有礼,每次在上课时,不但会起立、合掌、问讯,还会用中文说:“法师好!”“谢谢法师!”这些礼数在一般的美国学校已荡然无存。去年十一月份,慧开又应邀为一百多位小朋友开示佛法,学生们用中文齐唱“四海都有佛光人”来欢迎他,字正腔圆,令慧开感动不已。

听了这些报告,心中升起无限希望,我相信总有一天,佛法终能弘传五大洲。我也希望徒众都能到各地留学参访,不仅求得知识学问,也能去探讨研究各国的政经文化背景,做一个包容的“地球人”。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