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星云日记.15,缘满人间 元月 一日 星期三

今天是一九九二年元旦,我一路云水行脚,又开始赶往纽约的旅程。

昨日除夕,应宋岱先生之约,到其府上举行“除夕守岁家庭普照”,晚上十时开始,约有七十位中美人士赴会。同行的心定、慈庄等帮忙我说说唱唱,慧恺在一旁用英文翻译,就这样说唱翻译,足足达三个小时之久,直到今天凌晨一时,大家才尽兴而归。我向大家打趣说道:“我一生讲演数千次,但从没有像这一次讲话讲得这么长,竟然从一九九一年讲到一九九二年。”众人闻言,哄堂大笑,结束了这场跨年的聚会。

这一次普照,大家争相发言,讨论十分热烈,真正是欲罢不能。与会者虽然初学佛法,但是程度水准相当高,尤其说到佛光会时,大家比我还要热心积极。宋岱先生当场推派黄先生为“佛罗里达州佛光会筹备会”主席,《世界日报》武道麟主任等全体一致鼓掌通过。

散会前,我向大家宣布:宋岱、宋蒋瑛之夫妇奉献旺角旅社,改为“佛州禅净中心”,作为佛光山在阿兰多的弘法道场。说罢,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可见当地人士渴求佛法的热诚殷切。

这次佛州之行,除了宋氏夫妇二人外,最难得的要算是史镇嘉居士,除全程包办接机、开车、餐宿外,并将自己收藏多年的餐具数十种,全部赠与佛光山。信徒们的盛情厚意,不知如何为报。

凌晨三时就寝,七时醒来,感到神清气爽,便信步踱到户外散步,蓦然发觉自己原来住在这么一个美好的地方:庭院宽广、草坪碧绿、松柏婆娑、群花争艳,尤其是屋旁一道小河蜿蜒而下,清澈如镜,几只水鸭在碧波上嬉戏,悠然自得。听说这道河流通往大海,偶有海狗出没,逗人玩耍。此情此景,恍然如入桃花源地。宋太太告诉我:这里是高级住宅区。其实住了两宿,除了知道屋主是宋太太的亲戚以外,其他如街名路段、门牌号码等都没有什么概念。

早餐后,宋太太建议我们去看一块面积三千英亩的地,谓四周环海,只要四百万元即可买下,将来建个佛光城,或类似普陀山,建设成美国的海天佛国。立意虽佳,无奈我已没有那份雄心壮志。现在,我只是随缘随分,希望能为国际佛光会成立五十个至一百个以上的国家总会,让佛光遍照全球,使整个人类,不分种族,不分国界,皆能普受甘露法水的润泽。

要使全人类都能接受佛教、承受法益,首要之道,在于将佛法融摄在大家的生活中。尤其是从一个人的出生、满月、入学、结婚、生辰、祭祀等礼俗均导之以佛法仪礼,唯有如此,他才不易改变信仰。

可惜中国人平时都不注重佛法,只有到了死亡的时刻,才会想到以佛教方式超度荐亡。中国人即使信天主、信基督,大限一到,还是会找僧侣诵经超度。假如佛教能订出一套礼仪法规,使每一个人的生活能得到佛法的助益,则佛教即能与人生紧密结合,就能普遍受到重视。

中国历代皇帝登基、祀天,多采儒礼;北魏武帝则用道教仪式。外国帝王,如信天主教,则用天主教礼仪加冕;如信伊斯兰教,则用伊斯兰教礼仪登基。假使中国佛教不能打破窠臼,而继续将仪礼囿限于寺院的朝暮课诵中,或只注重以经忏超度亡者,则佛教就会如同失根的浮萍一般,无由发展,更遑论发挥其裨补世道人心的功能。如果每一个三宝弟子,在饭前一定受持四供养,早晚一定受持十念法或禅坐一炷香,绝不减少,则何忧佛法无人奉行?进而对于个人的弱冠礼,乃至婚丧喜庆,都设有一定的程序;对于社会上的国恩家庆,就职升官,乃至机构组织的破土、落成等都以佛教的礼仪行之,则何愁民众不接触佛法?

目前正在推动发展的佛光会,我提倡早晚要念人间佛教四句偈,三餐要诵佛光人四句偈,其用意就是希望每一个人都很容易奉行佛法,很容易将自己的生活与佛教结合起来。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