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西来寺各殿堂都备有康乃馨,让来寺礼佛的人佩戴,也有信徒买了生日蛋糕放在斋堂跟大家结缘。社教处还举办“亲子郊游”到圣地牙哥西方寺去拜佛,也有儿子带母亲、母亲带祖母三代同堂一起前去的,很有过节的气氛。
永楷今为我口译一则在《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有关德蕾莎修女的报导——
“自一九七九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后,一直被公认为‘活圣’的德蕾莎修女,属下有三千名修女、五百位修士、十万名在家同工,分布世界九十多个国家、四百多个中心。有人批评她极端保守与苦行的态度,有碍她对贫苦的救助,而且很难在西方社会生效,如果她的组织作风不改进,恐怕在她离去后无法延续。(德蕾莎于上个月宣布退休,九月八日将在加尔各答选举新领导人。)
很多加入她组织的成员皆因对德蕾莎修女的崇拜而加入,并非因她所做的慈善事业而加入,一旦德蕾莎修女离去,吸收新血轮及延续其使命,是该组织必须面对的问题。
德蕾莎修女是一个没有理想、目标,理路也不很清楚的领导者,其属下几乎生活在她的阴影下,不愿作决定或发表意见,缺乏自主、自由,一切都循规蹈矩。
有人批评她过分盲目遵守一个传统、专制的教会。
有人觉得教会奉她为圣人、修女楷模,但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因为她把其他默默奉献的人的功劳都抹杀了。
有人批评她不重视社会平等问题,不向压迫穷人的组织挑战,反而接受他们的捐献,根本于事无补。
天主教的教士都要坚守贞洁、守贫、服从的规约,没有个人的财产,修女只有两套沙朗,睡在草席上,用手洗衣服和被单,跪或坐在地板上,她们把教友们奉献的椅子、地毡、热水炉、吸尘器、洗衣机等,通通拆走。有人称赞这样子很容易成圣,但美国人认为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如果把时间花在洗衣、洗地板上,哪还有时间去助人?
修女们认为贫穷、奉献及受苦是她们的精神支柱,是她们赎罪的修行方法。一九八〇年德蕾莎修女住院开刀,拒用止痛药,她说她要将她所受的苦奉献给耶稣。
有人说德蕾莎修女帮助天主教徒接受爱滋病人,她说:‘如果你忙着批评别人,你便没有时间去爱他,每一个有爱滋病的人都是耶稣,爱滋病是耶稣最聪明的化身。’当说到要封她为圣时,德蕾莎说:‘先让我死了再说。’”
晚,与徒弟们聚餐(今是第二批,有十二个人),仍是我亲自下厨。和大家谈及,一个出家人宁可没有用也不能没有慈悲,对来礼佛、参观的信徒、游客,要亲切、关心、方便地为其服务,不可用慢心、轻心的态度来做事,不要老是停滞在凡夫俗子的阶段,身为人天师范,除能力、智慧外,容人、度人、助人、用人、信人的度量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