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中产阶级是指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于社会结构中间层的那个群体,“身段不肥也不瘦”。“过肥”,就进入了富裕阶层;“过瘦”,则又落入贫困阶层。这里的“中”,是指“不上不下”,或者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产”则是指净资产,特指可以变现的金融资产。
中产阶级的概念最早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中提出的。从此,“白领”和“中产阶级”的概念便被推广到全球,并泛化为一个全球性话题。在我国,因为要回避政治色彩浓郁的“阶级”一词,所以过去通常只能称为“白领阶层”“小资情调”“小康”等,2005年以后才开始出现“中产阶级”“中产阶层”“中间阶层”“中间等级”“中等收入群体”等概念,实际上它们都是同一层意思。
对于中产阶级的界定标准有很多,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国外的标准,如果参照世界银行提出的概念,成年人每天收入在10至100美元之间即年收入在3650美元到36500美元之间,都属于中产阶级。国家统计局认为,在我国,这就相当于2017年年收入为2.5万元至25万元人民币。换句话说,月收入从2083元至20830元之间的都算这一范畴。按照这一标准,2017年我国中产阶级规模约为3亿人,占全球中产阶级总规模的30%。
国内的标准,如果参照2018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分布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战略选择》报告中的依据,即家庭人均收入中位数的76%至120%,2017年我国约有4.5亿人属于中等收入家庭;如果把中间收入群体、中上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加在一起,约有6亿人口属于中等收入以上收入的家庭。[1]
回过头来看赖特·米尔斯最早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是:依附于庞大机构,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无固定私产,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较难以资产论之,靠知识与技术谋生,领取较稳定且丰厚的年薪或月俸,思想保守,生活机械单调,缺乏革命热情,但为维持其体面与其地位相称的形象而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
不难看出,中产阶级除了年收入[2]这个硬指标外,还涉及到职业、社会地位、生活、心理等多种因素。尤其是职业,因为一个人长期从事什么职业,就会在无形中让人固化他的收入水平和行为,从而给他打上属于哪个特有阶层标签。
在我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早在2003年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中产阶级的标准时,包括职业、收入、消费和生活方式、主观认同四个方面,分别对应身份概念、收入概念、消费概念、主观概念,其中职业是衡量中产阶级的基础,价值观是灵魂。
从职业角度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陆学艺认为,“一个月收入3000元的白领是中产阶级,但月收入5000元的出租车司机却不是。”[3]再说句难听的话,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乞丐有不少,超过1万的“小姐”就更多了,他们能算是中产阶级吗?!
从价值观角度看,中产阶级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如果撇开这个因素,中产阶级就失去了作为“阶级”的灵魂。
从主观概念看,那就更宽泛了,有时候你自己认为自己已经是中产阶级了,那就真的可以归入中产阶级的。
但这样说来,是不是中产阶级就没有具体划分标准了呢?倒也不是,否则对此就没有探讨价值了。北京的一份调查表明,北京人中有高达46.8%的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可是这些人在其他人眼里得到认同的却只有4.1%!
这实际上就表明,中产阶级作为一个阶层在我国尚未成熟。因为这个阶层中各构成部分的差异性实在太大了,各个群体的经济利益、生活方式、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性要大于一致性;当然了,既然是一个群体,那就不可能有十分清晰的划分标准,因为在社会研究中,越是精确的方法越容易遮蔽现实。[4]
但即使如此,中产阶级的许多共同特征还是很好容易识别的。之所以有近半家庭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实际上这正好反映了他们的一种“阶级意识”——大家彼此彼此,平等参与各种社会管理,既不愿意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利,也不想拥有更多的特权。用现在的流行词来形容,就是“佛系”[5]。
容易看出,中产阶级人数多了,就“人多势众”,谁也“不敢得罪”,社会也就稳定得多了。而这正是中产阶级群体迅速崛起并受到政府鼓励的主要原因。
在人们的概念中,中产阶级多是有稳定工作的,只有少数是自由职业者,而且他们的工作相对体面。可是殊不知,他们背后的辛酸并不为外人所知晓。他们的收入较高,年薪通常在十几万或几十万,可是他们的成就动机更强。外表光鲜的旅游、度假等与其说是休闲,不如说是他们面对地位恐慌所采取的掩饰方式。为了维持这种高水平的生活,他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反过来经济压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