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做哈佛女孩”
——面对拒绝当标准产品的孩子
最适合孩子的路,一定最容易取得成功。“哈佛女孩”之路多有过分渲染之处,对家庭教育有严重误导,更不可能大面积推广。企图从一个模子里刻出工艺品来,成“哈欠女孩”容易,成“哈佛女孩”难。
【案例】
山东省青岛市一位名叫然然的女孩,投书《自我保健》杂志,强烈抗议父母一厢情愿要她成为“哈佛女孩”。
她说,15岁的她,刚由父母通过关系进入某重点高中读高一。在父母和老师眼里,她很听话,学习成绩又好,是一位乖孩子和优秀学生。可是在内心,她最讨厌的就是读书。
她经常幻想着把书扔进高压锅里,用小火煮上一天,用锤子把它砸烂,然后浸在浓硫酸里彻底毁容,再送入火炉烧成灰,这样才能解心头之恨。
都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小年纪的她为什么会对书有如此深仇大恨呢?
原来,从读初中开始,父母就一直给她灌输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当然,能考上国外的大学就更好啦),希望她能考进市重点高中。因为只要进了重点高中,就表明她离名牌大学又近了一步。为此,她耳旁始终听到的就是4个字——读书,学习。她认为,是书剥夺了她的一切,包括自由和所有爱好。
2002年初,她的父母在看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后如获至宝。除了“读书、学习”的鼓噪以外,整天要她向刘亦婷学习:刘亦婷是怎么背英语单词的,她也必须这么背;刘亦婷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她也必须这样做;就连看课外读物,也要和刘亦婷看的一模一样;刘亦婷读的是重点高中,她就当然更是非上重点高中不可啦。
在中考前的一星期,妈妈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一种药要她吃,以免如期而至的月经干扰她的学习。结果,月经倒是迟到了,可由于营养太好,无法消化吸收,整个考试期间她每天都腹泻,弄得疲惫不堪,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睡觉。可是父亲不答应,非要她做完刚刚买来的参考书上的模拟考卷才能睡,说什么刘亦婷是晚上几点睡的,她不能比刘亦婷早睡。
考试成绩出来后,她的分数只够上区重点高中。为此,父母总抱怨说,他们没有刘亦婷这样的女儿的福分。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通过关系弄到了一个市重点高中名额,于是对她说,“以后可要加倍努力了,我想我们的然然决不会比刘亦婷差!”
上了高中后,全家的中心话题都与让她像刘亦婷一样考名牌大学有关。可是她心里清楚,她上不了哈佛大学,也做不了刘亦婷,她只想做她的然然。有好几次,她梦里都在哭喊:“妈妈,我不要做哈佛女孩!”
尤其是当她了解到,在他们班上至少有80%的同学都说他们的父母整天提刘亦婷时,更是火冒三丈,回家后就把《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放进了火炉。
看着它在火中挣扎着弯曲的身体,一点点化为灰烬,她的心里痛快极了。
为此,她的父母愤怒至极,关了她一天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