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好问
袨服②华妆③着处④逢,
六街灯火闹⑤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⑥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作者简介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文学家。工诗文,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著有《遗山集》,编有《中州集》。
注释
①京都:指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②袨(xuàn)服:盛服,艳服,漂亮的衣服。
③华妆:华丽的妆容。
④着处:到处。
⑤闹:玩耍嬉闹。
⑥何为:为何,做什么。
诗词大意
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我这个身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中赏灯猜谜。
经典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开头两句用元夕日街上人山人海,人们盛装出游,衬托出了汴京一派繁华的景象。而第三句一转,用“长衫”和“袨服华妆”对比,写到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这句也是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当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
文化链接
雁丘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16岁的元好问赴并州赶考,途中碰到一个捕雁的人说,他今天捕杀了一只雁,另一只逃脱的雁悲鸣不止,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听后非常感动,从猎人手里买回了那对大雁,把它们葬在了汾河边上,立碑刻下“雁丘”二字,并写《雁丘》词一阕,其后加以修改,成了一首传世之作《摸鱼儿·雁丘词》。
附原词:
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