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李国文杂文 文人长寿考

按说,应该长寿的是帝王,因为帝王得到最好的养生条件,最好的医疗服务,然而,帝王长寿者很少。中国一共出现过三百多个帝王,夭殇者多,短命者多,而非正常死亡者尤多。能够活到古稀之年的,大约不会超过十位;活到耄耋之年的,基本不会超过五位。可是,在封建社会中,中国文人高龄者却为数可观。

值得指出的一点,凡是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之际,文人的生命力不但不被扼杀,反而活得更坚韧,更结实;创造力不但不被杜绝,而是表现得更蓬勃,更生气,这就教人不禁生出咄咄之感了。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不大“待见”文人,特别那些捣蛋的文人,恨不得掐死一个少一个。可事与愿违,无论怎么收拾,怎么作践,谁也不到阎罗王那里去报到,一个个活蹦乱跳地等着看万岁爷驾崩。

这颇使历朝历代的帝王伤透脑筋。

现在被一些史学家、学家哄抬起来的清代“盛世”的康雍乾三朝,恐怕是最典型的例证了。

大清王朝以异族统治者御临天下268年期间,对于文人之镇压,世所罕见,史所罕见。据记载,中央政府一共搞了一百六十余起文字狱案件,平均一年半就要对文人开刀问斩一次。掉脑袋的,坐大牢的,流放宁古塔,或更远的黑龙江、乌苏里江,给披甲人为奴的,每起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加上各级地方官吏和无耻文化小人的共同作恶,全中国到底杀、关、流了多少精英知识分子,恐怕是个统计不出的巨大数字。所谓“盛世”时期的文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日子,并不比俄国那位生活在古拉格群岛的索尔仁尼琴会好到哪里去?

试看乾隆年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隔三岔五,就要跳出来大呼皇恩浩荡、歌功颂德的卑微心态,纯粹是他看到同行脑袋掉得太多,而吓出来的惊恐后遗症。做这样一个“盛世”文人,其可怜巴巴的生存现状,真想不出把中国人都变为“奴才该死”的“世”,何“盛”之有?一直到道光年间,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犹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的诗句,说明康雍乾三朝收拾文人的残酷。一个世纪过去,晚清文人仍是心有余悸的。

所以,对时下流行的昧心之论“盛世说”,我是持质疑态度的。

从公元1662年起,到公元1796年止的134年间,可以说是中国文人最走背字的时期,也是中国文人骨头收得最紧,脑袋掉得最多的时期。虽然,玄烨活到68岁,胤禛活到57岁,弘历活到88岁,但是,这三朝,长寿文人之多,称得上是历代之冠。

据不完全统计:

享年九旬以上者有:孙奇逢91岁,毛奇龄90岁,沈德潜96岁。

享年八旬以上者有:朱舜水82岁,冒辟疆82岁,黄宗羲85岁,尤侗86岁,吴历86岁,朱彝尊80岁,蒲松龄85岁,王翚85岁,胡渭81岁,梅文鼎88岁,赵执信82岁,方苞81岁,张廷玉83岁,纪昀81岁,赵翼87岁,袁枚81岁,姚鼐84岁,段玉裁80岁,王念孙88岁。

达到人过七十古来稀者:查继佐75岁,傅山77岁,丁耀亢70岁,顾炎武70岁,王夫之73岁,谷应泰70岁,朱耷79岁,李颙78岁,颜元77岁,陈维崧73岁,王士祯70岁,孔尚任70岁,郑板桥73岁,卢文弨78岁,钱大昕76岁……对当时平均寿命不超过50岁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文人群落中的寿星老,可谓多矣!

于是,我也不禁纳闷,到底帝王的生命力强,还是文人的生命力强?在这场统治者和文人谁活得过谁的“友谊”赛中,看来,不得不作出这样一个“痛苦”结论,强者虽强未必享寿,弱者虽弱未必殒折。那结果必然是:强者愈折腾,弱者愈健壮;强者愈打击,弱者愈来劲;强者愈压迫,弱者愈长寿;强者愈摧残,弱者愈不死。

这三朝文人生命力之顽强,你不由得不惊讶,尽管文字狱平均一年半搞一次,一个个硬是活到七老八十,硬是活到帝王伸腿瞪眼,真是很令后来为文的我辈振奋不已。

所以,做文人者,做帝王者,在这种数日子的较量中,到底谁输谁赢,把眼光放远一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还真是面南者未必南,而败北者未必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