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二月河妙解《红楼梦》 路盘旋,雨缠绵,丛莽夜行何蹒跚,日日月月并年年。

举首向天心迷惘,几时花好共月圆。

西子波,五湖涟,秋风愁水魂欲断,故人相逢鬓已斑。

话至彻心山鬼哭,情到极处反无言。

情天高,海月远,谁与共此孤星寒,高标立身苍穹间。

欲问畸零话冷暖,千里迢迢路漫漫。

——二月河

对于李纨的结局,本来似乎无话可谈。因为从“金陵十二钗”命运的判词、曲子和“图谶”看,对她和贾兰的收场,交待得实在是明白无误:那“茂兰”旁头戴凤冠、身穿霞帔的美人,画的不就是李纨?那“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的,不就是贾兰?关于这些,早已是“前人之述备矣”,我再饶舌,便有混稿费之嫌。

但是,单这样泛泛告诉一番,是无法满足读者求知之心的。读过渺如虚空的判词、看过模糊鸦涂的水墨画儿,若按情节发展的趋向稍加推详,令人狐疑的谜便显现出来。

1.直到第八十回末,贾兰尚是一位十三岁的“小哥儿”。如此之幼小,何以会封侯拜相地“抖”起来?

2.至八十回末,贾府被抄势在必然,近在眉睫,这是红学家们比较一致的认识。贾兰如果不是小“甘罗”,那就是说,他的阔气是抄家后的事了。先抄家,再封官,皇帝是发高烧,还是害了神经病?

3.在《好了歌》注歌“昨怜破袄短,今嫌紫蟒长”旁,脂批“贾兰贾菌一干人”。它的实际情节是怎样的?

4.李纨为什么刚刚戴上珠冠、披上凤袄,突然就“无常”来寻?贾兰怎么会正在趾高气扬,突然就“昏惨惨黄泉路近”了呢?这娘儿两个怎的这样倒霉,刚刚儿福星高照,接着就煞神压顶,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呢?

5.她们母子留的什么“虚名儿”?怎样留下的?

对这几个问题,高鹗没有认真回答,现在的学术界也颇为漫不经心。有的说他们母子遇到了突然的变故,有的则干脆说“已难考出”。

我以为这样解释未免敷衍塞责。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李纨形象的不突出,人们小看了她,不屑于研究她。事实上,李纨这个不起眼的人物,她的形象特征所触及的问题在深度和广度上颇出人意料;研究她的结局和元春的结局,对发见“迷失”了的后数十回中一些极重要的情节,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李纨之谜非不可解,只是不能在“夷以近”处徘徊,而须循线索,按情理,至“险以远”处索求方能得到答案。笔者此文,即作引玉之砖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