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刘协的话,钟繇无奈的摇了摇头,若是今天钟繇面对的不是刘协而是在刘协之前的任何一位先帝的话,钟繇都敢于去和他们争辩一番,但是在刘协的面前钟繇就没有这种底气。
刘协实在是太过于渊博了,什么样的知识刘协好像都有着十分深刻的研究,这让钟繇在面对刘协的时候都要不由得问问自己,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去和刘协争辩,他凭什么认为自己就能比刘协对。
“既然陛下这么坚持,那么微臣自然会为陛下争取做到最好。”
钟繇无奈的说着,在一番挣扎之后钟繇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转而答应了刘协会帮助刘协实现刘协的扩军计划。
在得到了钟繇的答应之后,刘协又迅速的转头看向了在边上还没有表态的王允。
王允本来的来意就和钟繇一样,并且王允也没有钟繇那样的胆子和底气来劝阻刘协。
自打上次王允被卷入到叛乱差点就要被革职斩首之后王允就一直十分的小心,兢兢业业的只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去想着更多的事情。
现在的王允的目标就是可以在这个司隶刺史的位置上干到退休就好,经历了那种事情,虽然王允知道自己是无辜的,刘协也知道,但是王允知道刘协就是会因此而不重用他,作为同样也是历经了多朝的老臣,王允自然是知道这些官场上的一系列事情的。
“陛下请放心,微臣一定为陛下肝脑涂地,陛下需要微臣做什么微臣就做什么,微臣管理的司隶也将完全的支持陛下的计划,微臣在此向陛下保证,陛下的一切指标微臣一定最早最好的为陛下完成!”
在刘协要王允表态之后,王允马上的就向刘协表忠心,并且还向刘协做出了承诺。
实际上王允一直以来也就是这么做的,在王允管理下的司隶在这么久以来,不管是征兵还是生产缴税,司隶永远都是最早完成任务并且都能超额完成的。
这其中有些大汉的生产水平不断飞速提升的功劳,但是也有王允自己的个人能力在里面。
刘协知道近来王允为了司隶的政事也是操尽了心,刚刚大战结束,大量的家庭在战争中失去了父亲和丈夫,战后的一系列抚恤问题都落到了王允的身上。
正是王允在这段时间的不断操劳,不断的为了抚恤的事情四处奔波,这才让司隶的百姓没有生出厌战的情绪。
并且在王允坚持不懈的宣传之下,在司隶的百姓之间甚至生出了一种想要报仇的想法,在近来的征兵就属司隶的成绩是最好的,自打在刘协和汉军大军得胜回朝之后就不断有司隶的百姓踊跃的参军。
在这段时间以来司隶总共新增了整整五千名新兵,比起凉州还要多出了整整三千五百人,这其中固然有着司隶人口更多的原因,但是也还是反映出来的司隶的百姓对于参军报国杀敌报仇的渴望。
王允在治理司隶的时候展现出来的能力刘协一直都是看来眼里的,刘协一直以来也很想和王允说一说,但是苦于没有机会,正好就趁着今天了。
“王刺史,不必紧张,朕不会亏待任何忠于朕的有才能的人的。”
刘协一边说着还一边在王允的肩膀上拍了拍,王允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刘协就转身告知二人可以离开了。
随后钟繇和王允就赶紧的朝着刘协行了一礼之后转身离开了刘协的御书房,直到走出了御书房之后王允才回想起来先前刘协对自己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刘协那么说不就是在告诉自己不要多想吗,告诉自己他完全没有在乎自己当初遇上的那种事,只要自己干得好还是可以得到重用的。
王允想明白之后不由得对于刘协更加的佩服,近些日子以来越发伛偻的身躯也不由得挺了些。
走在王允身边的钟繇作为一个人精,自然也是发现了王允的变化。
钟繇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个皇帝陛下不仅有着那么多的知识,同样在收买人心和帝王心术上面也是十分的娴熟,完全就不像是一个才十三四岁的孩子所能有的手腕。
实际上钟繇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不是在辅佐刘协,而是在被刘协牵着走,刘协的所作所为都实在是太朝前了,完全就是超越了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实际上不只是钟繇,朝廷中的许多官员都是这么想的。
就在刘协结束了和钟繇以及王允的会谈之后,远在近千里之外的邺城,正在邺城之中修养的袁绍也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刘协早早的就把算盘达到了袁绍的身上,刘协派出去的使者早早的便出发,离开长安前往袁绍的老巢邺城去。
“什么?”
正在处理政事的袁绍一脸不可置信的问着,在他的面前是自打进门之后就一跪在门口汇报的下人。
“主公,大汉派使者来了!”
那个下人又加大了些声音再说了一遍,这些袁绍才回过了神来,听明白了下人所说的。
“大汉的使者?刘协那小儿究竟又想要耍什么花招?”
袁绍疑惑的说着,然后就让下人把那个大汉的使者带去自己的会客厅,表示自己随后就到。
几分钟后,在会客厅中袁绍见到了那个大汉的使者。
只见在大厅之中客人坐的椅子上坐着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此人正是刘协派来拜访袁绍的所谓使者。
袁绍见到了那个使者之后不由得产生了一些轻视,轻哼了一声之后就径直走到了在大厅之中的主位上,坐姿也是十分的随意,完全就没有把对方放在眼里的意思。
“不知朝廷此番派遣使者前来所为何事啊?”
袁绍漫不经心的说着,那个年轻人倒是不卑不亢,站起身来朝着袁绍一拱手、
“在下唐星,乃是大汉今年的进士科的状元,受陛下的委托前来向袁将军商议一些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