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李世民穿上了他平常不穿的正服。
明黄色的龙服在李二的身上穿着更有一丝威严与庄重。
他知道,今天虽非元日。
却也是个特殊的日子。
唐朝建国以来,第一次以朝堂作为审问的地方。
他将会面临极大的压力。
他也希望自己看重的少年,能突出重围、涅槃重生。
“上朝!”
随着那阶前、殿外的一声声高喊,仿佛在召唤神龙。
李世民同长孙皇后一起踏进殿去。
两侧的文武百官迎面叩拜。
只能听见那似跳动的心脏般的脚步声从自己的右边到左边。
众臣不察觉间李世民已经坐上龙椅。
“众卿平身。”
李世民语气不带有一丝波动,平静的说道。
“将谢禹带上来!”
这道旨意一直传到尚在宫门外的谢禹。
“陛下宣你,快上殿吧。”宫门的守卫面无表情的提醒道。
谢禹在一名公公的带领下,走到那汉白玉的阶前。
那公公还要往前走,却发现谢禹停下了脚步。
公公催促道:“快走呀,宣你呢!”
谢禹闭住了眼睛,说:“负罪之人,不可上殿。”
“我在此处问审吧!”
“若那些大人们有问题要问,就来吧。”
李世民还在等,只等来了传话的人。
“什么!?,真是好大的架子。”
魏征先出列鞠躬说:
“陛下,此子行为不符礼典,是蔑视皇威。”
“是么?俺到觉得他做的对,罪身确实不应该。”
程知节打着哈欠说。
“陛下,谢禹如今确实不宜上殿,就在那儿吧。”
杜如晦坐在椅子上,气喘吁吁的拍板决定。
李世民明白似的点头:
“那诸位爱卿,可有对质,下阶前对吧。”
“陛下,让老臣前去。”
李世民抬头看了一眼说话之人,点了点头。
那位大臣便鞠躬退出殿,来到谢禹面前。
“说!你是怎么贪污百姓财产的,详细招来!”
“哪家的?是那些饿昏街头的,还是吃山珍海味的?”
“你!你那样做是强盗行为。”
“我所给灾民的是他们应得的。”
“那你凭什么挥霍的是别人的财产。”
“是,但那是充公后的。”
谢禹反驳道。
“那些富商卖别人的子女赚钱,便是不义之财,不属于他们。”
“我有权对已充公的财产使用。”
那位朝臣气的胡须一抖,斥责道:“纨绔!”
“不不不,谢某乃布衣出身。”
谢禹连忙摆手,辩解道:
“祖上也是躬耕织桑,未曾如大人祖上冒烟,锦衣玉食。”
“老夫我也是,”
谢禹不给他说下面的时间,说:
“也是花天酒地、贪赃枉法、不顾百姓死活的恶贼。”
“你!”
听完,那老臣气的都将手指向谢禹。
“大人,你可千万不要举高,否则会天打雷劈的。”
就在这时,天空中发出“空、空隆”的雷鸣之响。
殿上的李世民及众臣正在听侍卫们传的两人的对话。
刚巧,雷鸣声响起的时侯侍卫在传话。
那“天打雷劈”的四个字与雷鸣声相衬托,让众人脸上多了丝惊异。
李世民也被吓着了,也让他对这次事情失去了兴趣。
长孙皇后见自己的丈夫身子后靠,不如刚开始那样专心。
殿下的老臣也震住了,他的身子晃了晃。
他冲大殿行了一礼,对谢禹一礼,便向出宫的方向走去。
李世民其实还是想继续听的,却听到侍卫说人走了。
人走了,那也行,但为什么走的不是那小子!
那些本来跃跃欲试的朝臣瞬间变成了木头人。
李世民开口道:
“还有谁要去问的?”
“陛下!”
说话的是大家,颜师古。
“我愿讨教一下。”
李世民楞了楞,这审问怎么变成交流会了?
“好,去吧。”
谢禹也不是没有注意大殿的情况。
但他发现出来的人明显有儒学大家的气质,出了冷汗。
“谢相,老夫有礼了。”
“晚辈已属罪身,敢问前辈是?”
谢禹见来者年纪不算太大,有有板有眼的施礼。
只好硬着头皮,弯腰鞠躬。
颜师古未训斥谢禹动作上的不正确,反而开口笑说:
“有罪乎?”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耶?”
“敛财取民者乎?”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敛其一碗。”
“敛罪师乎?”
“爱甚之,起名也。”
“名字是什么?”
“所写太多,恕晚辈忘了。”
“征夫戍边的事做过么?”
“这是事实,我不会不认。但是确实可以为将军。”
“征人有数吗?”
“只有一人随我出塞,其余帮我运粮的农夫在并州便让他们回去了。”
“我的问题完了,少年郎,多谢!”
“长辈客气了!”
“晚辈能与你交谈,实属三生有幸。”
颜师古行完礼,便转身回殿。
“陛下,老臣以为谢相无大罪,轻罚后将功补过即可。”
颜师古再拜道:“老臣愿意作保。”
“哦?”李世民对谢禹多了分赞赏。
一位大臣出列直接奏道:
“陛下,万万不可。”
“颜师,你怎么会?”
又有两三位大臣出列奏道:
“陛下,不能轻饶,否则无法安民心啊。”
“空,空隆”天又打雷了。
一位禁军急匆匆的闯进殿,“启禀陛下,有近百名绛州百姓在奉天门聚集!”
“什么!”
众大臣都有点慌,左右互看其他人。
李世民倒还是什么表情都没有,静静地坐着。
杜如晦不愧善断,在大臣们害怕的时候,他却站了起来。
杜老向李世民行礼道:
“陛下,此种场面,需陛下亲临方可解局。”
李世民认同的点点头。
长孙皇后在凤帘后也轻颔首。
“众爱卿随朕前往奉天门。”
李世民说话间已下玉阶,向殿外走去。
谢禹也让跟去。
一路上,雷鸣之声时不时响起,沉闷的雷声震动云霄,阳光也被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