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本来以为新刊这件事能让我顺利升职加薪,李经理也可以顺利去公司总部——北京。
升职这件事本来就是内部提前通知好的,以便工作的交接。这还是在一周前通知就已经下来,李经理收到消息后,找我谈话。
“你这几年的成绩都还不错,我也单独找了西梅谈了谈,你有什么想法。”
“调职的事是真的?”不问看法,只问最近同事讨论的事。
“恩,所以我的位置会空置下来,上面也希望由我带的你们中选一个出来担任,我也不偏袒什么,找了西梅和你一起,在考核一段时间来确定。”
“哦哦,西梅怎么说?”
“接受挑战。”
“李经理……恩……怎么说呢,我现在还在筹划这新刊,西梅负责得是经典版的,我想……”
“明白你的意思,那就以新刊出版效益来看怎么样?”
“可以。”
“可是我要提醒你,经典版的负责,西梅掌握的很熟练,但是你做也不会逊于她,如果你要赌这新刊效益,恐怕对你不利。”
“新刊策划由我提议和筹办的,我对这方面也不能保证效益怎么样,但是,如果单单较量经典版,又太乏味不是吗?”我微笑地回应李经理的话,我急切需要资金,这是机会,如果这次不成,我也没有后悔可言,因为,需要资金和升职挑战,是不同概念,我坚信这样的理念,这让我能正确认识公与私。
“那你就好好筹划新刊吧,毕竟我在这方面也是支持者,也希望让那些反对者消音。”
“嗯嗯,我会加油的。”我站起身,准备出去。
“等等,程韵,我以前对你是什么样?”
“恩?”
“就是态度。”
“态度?态度一般啊,公事公办,就是有时太严肃了。”
“听同事说,我对你太严苛?”
我皱了皱眉头看着她,“严苛……要说严苛,不能说雷厉风行,但是不仅仅对我啊,对所有下属都一样啊。”
“我对西梅有没有区别对待?”
“西梅……”我印象中李经理和我们下属并不能打闹成一片,每次都很严肃,对西梅,除了这些公事,也没有接触太多啊,“没有啊,都一样。”
“那,我对你的态度,你有何想法。”
“没想法。”本来想说挺好,但是怕她认为我在附和她,也就说中肯的话,这种行为挺好,做错事就该批评,做好了就该支持,比如工作不上心被她骂过好多次,但是她依然能支持我提出的新刊计划,我很佩服她的公正。
“程韵,有时我真的恨到想把你拆了入腹,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你有些方面真的比我做得好。”
“哈?李经理为什么会恨我?”我自知自己的性格不能让所有人喜欢,但是,我也尽量避免让人憎恨吧,谁喜欢被人恨了,顶多就是毫无感觉就好了。
“因为,你刚来的时候,很多事情,比我待这么久的我还要好,好到让人嫉妒,嫉妒就会生恨。”
刚来公司的我,就想多拿点奖金而拼命干,毕竟弟弟的学费又欠账了,那时爸因为车祸住院,妈又照顾他,根本没有收入,我不努力,这个家都垮了,“为什么现在要告诉我这些。”
对于李经理的嫉妒,我没办法回馈什么,有时候,人看别人总比看自己要高大一些,比如,我也很羡慕李经理的能力,有时也能在她那里得到温情,说实话,自己有时也嫉妒她的某些特质。
人与人就是这样,互相羡慕嫉妒恨,就是不能好好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总拿自己的短板与别人长板比,让自己陷入嫉妒的困境中。
“因为……回馈你对我的‘没看法’的态度。”
“哦哦,我知道了。”我走到门边,手握门把,在开的刹那,我还是表明了真实的态度,“我……不得不正视一点,我也很嫉妒你。”说完,没等李经理回复,我就直接走了出去。
李经理让我跟西梅竞争这个职位,但是,因为她很上心新版,不知道,西梅会不会认为,李经理只是偏袒我呢?
为了这个想法,我还是找了陈洁心帮忙,用qq消息交流。
“你知道新版忙到现在,李经理也是从开头就加入进来的吧。”
“恩,是呀,怎么了?”
“能帮我有意无意传达这个意思给同事吗?”
“哦哦,这样啊,可以啊,但是……有条件,嘻嘻。”
“什么条件?”
“一顿饭。”
“好。”
“ok,能问为什么吗?”
“不能,否则你就给我搞砸了。”就怕你知道原因以后,就会添油加醋了,反而弄巧成拙。
“这么不信任我还让我帮忙。”
“因为,只要你不知道原因,你还是能把事情完美解决。”
“谢谢‘您’老的夸奖。”
“嗯嗯。”
“厚脸皮,呕……”
“工作了,开小差不好。”
“谁开头的?切……”
“我错了……”
希望这样,西梅心里会好受一点,能好好准备这次的出版物。
有时事情又并不是你所想的那么美好,自那天以后,西梅对我的态度可算是一落千丈,食堂吃饭都故意避开。
其他同事安慰我,“她只是可能觉得要更卖命地工作吧,毕竟上次她没做好那件事。”
“对呀,对呀,她最近好像很早就来了,比以往更认真了,程韵,你也要加油哦。”
“是呀,程韵,你也要多长点心,多努力加油啊。”
我默默地吃着饭,把安慰听进耳朵里,升职竞争真的很容易形成隔离,现在同事们分成了三派:支持我,支持她,中间人。
我是最不愿意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希望这件事赶紧结束,同事们又能一起嗨皮,一起吃饭了。
虽然想着这些,我也不应该理会,自己最近新刊处理出来并不理想,我还在不断修改,根本没有解决办法。
但还是抽了时间去和李经理说一下这个无关工作的话题。
“我想和你说件事。”
“说。”
“部门最近很压抑。”
李经理没有立即回复,而我这时候却有点后悔提出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