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规矩的修行 接受的智慧

各位仁者:

去包容、去接受世间的种种。如此,地球宇宙才是我们的,有一颗接受的心,才能感受处处是庄严的极乐胜境。

当初我虽然在封闭的丛林里成长,但我一向主张扩大思想学习,虽然我是受专制打骂的教育,但我一向主张“以慈悲代替责骂,以鼓励代替惩罚”。不过,有一些时候,“当头棒喝”确实也能惊醒梦中人。所谓“菩萨低眉,金刚怒目,皆是慈悲。”只是现代的人能熬得千锤百炼,受得起楗槌,这样大根性的人太少了。我希望能做一个善教之师,而你们也能做一个善受教之徒。现在我将佛光山弟子的一些缺点提出来,寄望大家能改进。

一、对世事不肯全然了解

佛光山的大家本位主义太强烈,常以个人为中心,不肯对自身以外的事物花时间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佛教的团体有多少?社会大众政治经济是什么情况?我们明白吗?譬如在本山刚刚才举办完毕的世界佛教徒友谊、暨世界佛教徒青年会,与我们何其遥远!我们对大会进行的内容了解几分?有时对大家说明佛光山海内外各别分院的创建工程、金玉佛楼的设备情况,又有几个人关心?大家不肯全然了解,毛病就出在不认为每一事物与我有密切的相关,不认为世界万象都是我的。

我提倡大家做个地球人,我自己走到任何一个国家,对那个国家、种族,都充满了欢喜心。我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到了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南美洲……所到之处,我总是觉得每个国家都是净土,都是想让人终身定居的乐园。我看到每一种民族,都有他们的特质:黄种人让人有亲切感;白种人有高贵感;红种人使人有稀有感;黑种人皮肤乌黑得发亮,有些黑人美丽极了!我对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人种,所有的事情,都喜欢全然去了解,全然去接受,所以,我看到的自然都是美好的、光明的。有些人移民到美国,却经常骂:“这个死美国!”想想,我们所为何来?我们要建设人间净土,实践生活佛教,便必须全然去了解、去包容、去接受世间的种种。如此,地球宇宙才是我们的,清净庄严的佛国也才得于现前。

二、对去从不知时空关系

生活是由时间、空间和人间组合而成的,不懂得掌握时空人我关系,便是不懂得生活,不懂得因缘,不懂得佛法。开会迟到,不能守时;排班散漫,不知自己的位子;法会典礼,不知要做什么;活动行止,不知完整的程序;甚至当引礼的人,常常挡住信徒的去路,选择厕所旁边来教授仪礼。总之,因为不知时空关系,便使自己跌入生活的茫然与错误中,浑浑噩噩过日子,任凭时间分分秒秒地流逝,岂不可惜!让一场又一场生活的法会空过,岂不可叹!每一个人应当培养“通身是眼”,掌握时空人我关系于方寸之间,使缘起法灵巧的智慧自然涌现,让事事物物能星罗棋布,中规中矩,依序而行。

三、对自己不能主动向前

这一次第十八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大会的主题是:“互助、融和、发展”。佛光山的大家在思想精神上乐意互助、融和、发展吗?在弘法利生的作务上喜欢互助、融和、发展吗?在知识技能上愿意互助、融和、发展吗?在人我关系前途上肯得互助、融和、发展吗?古德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如此珍贵的生命,我们怎能不主动积极,为国家、为社会、为佛教、为大众而有一番作为呢?我们凡事要养成一种主动向前的性格。在山上看到信徒了,要主动向前去接待、去招呼;一项活动在进行,要主动向去了解、去协助;一个人有困难了,要主动向前去帮忙、去分担;要主动向前去关心社会所发生的事、佛教现况与未来的发展。总说一句,善意的“鸡婆”,总比一生交白卷来得好。况且主动向前,本来就是学佛的人应该具备的德性,所谓:“不请之友是菩萨道”啊!

四、对人间不觉息息相关

我与常住、我与同参、我与别分院、我与佛教,乃至我与世界,我们能体会出是同体共生,与我有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吗?如果我们自己放弃这些珍贵的关系,我们还剩下什么呢?佛陀所觉悟的真理,就是缘起。所有的一切没有不是缘起的。从一朵小花看万千生命,从一粒砂石看无边法界。我们要“心包太虚,心包万有”,认为宇宙事事物物无不是与我息息相关,日月星辰统统供我欣赏,树木花草供我观看,山河大地供我行走,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富有,才能伟大,才能快乐。我常说:“我比王永庆先生富有;他虽拥有几万亿的台塑集团,但我拥有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因为我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与我息息相关,例如王永庆的塑胶制品,供我使用。我不但不会去排斥、看轻、放弃任何事物,尚且更加想办法去了解、去接受、去欣赏他们,所以我便能享受宇宙,拥有法喜禅悦。

你们跟随我出家学道,现在我把我的心法传授给你们,希望你们了解我的苦心,有所受用。

星云

佛光纪元二十六年

十一月二十日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