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故事(5)
塞外的春天姗姗来迟,暮春,当江南桃红柳绿、春光融融时,远川县的白杨枯柳才呈现出浅黄嫩绿。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起风了,干燥的风带着细小的灰尘和轻浮的柳絮刮在行人的脸上,弄得眼睛和鼻子痒痒的,使人的心里增添了一种撩乱烦燥的情绪。
罗思文就是怀着这种低落的情绪走出了县政府大楼。迎面的凉风使他打了个寒噤,象羽毛球拍绷紧的脸,透出了一股子不可名状的愤怒。
三分钟以前,身为经济开发公司党委书记的罗思文,削官为民了。县领导与他谈了三分钟的话,就决定了他的命运。下属的命运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掌握在上司的手中。
罗思文比刘成万大10岁。罗面容古板,神态穆穆,从不与人开玩笑,这使人很难接近他。抗日战争时,他当过儿童团长、武救会主任、区委书记。1979年组建经济开发公司时,他当了一把手。
罗思文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也对别人要求极严格的干部。不会弄虚作假、逢场作戏,不会讨好顶头上司和身边的人。他嫉恶如仇,对于那些手中握权的饕餮者,恨不能一拳打趴在地上,再吐上一口痰。这使得他的日子很不好过,越来越吃不开。
1986年各单位发奖金发实物成风。刘成万以会议费为名打白条5千元,计划以年终综合奖的名义发给职工。罗思文知道后卡住不让发。刘成万将收购上来的核桃、栗子、杏仁,准备低价“处理”给职工时,罗思文从中作梗,不让处理。为此,职工们对他怨声载道,骂爹骂娘骂祖宗。他的威信日益下降,工作举步维艰。许多人在背后看他的笑话。他家的门板坏了,扛到单位请木工修理,没让他付钱,他硬要付。应付10元,会计科长寇国壁收了他30元。他一声不吭地付了款,竟惹得“人精们”背后叫他“傻帽儿”。
时代不一样了,老古板吃不开了,可他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他认真得天真、执拗。1983年,当刘成万主管基建盖公司大楼时,价值两万余元的钢筋、木材、水泥不翼而飞。得实惠的窃窃自喜;未占便宜的火气冲天,找罗思文反映情况。他拿个棒槌当个针(真),要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