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信奉“不说谎话办不成大事”,可是却不允许孩子对自己说谎。这真是一个难题。要知道,说谎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当今多元化社会,说话技巧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但这决不等于谎话连篇。古今中外,没有哪位伟人的成就是建立在说谎基础之上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有所作为,并达到较高的层次,就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镜头回放
新学期开学后,父亲问刚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小希:“选班干部了吗?”小希镇静地点点头:“选了,我还是副班长。”
其实,小希在四年级时是副班长,这次竞聘班干部他被改选掉了。
期中考试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把所有考卷带回家叫家长签字。妈妈发现缺了一张语文考卷,便问小希。小希说:“今天中午考卷发下来后,我不知放哪儿了,找来找去找不着。全班同学帮我一起找,还是没找到。还被老师批了一顿呢!”
其实,语文考卷就在他书包里,因为考得太差,小希不敢拿出来让家长签字。
关键词辨析
说谎:故意说假话。
说谎在人类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有人形容说,如果人真的像童话中的匹诺曹那样,每说一次谎话,鼻子就长一截,那么你在大街上就可能看到这样的奇观:来来往往的人,个个都有一根大象一样的长鼻子!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90%的人承认自己有说谎的习惯。请注意,这里是指有说谎“习惯”,而不是偶尔一两次说谎的人。如果包括偶尔说谎的人在内,恐怕有98%吧。
虽然说谎是指故意说假话,可是对于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来说,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意之中说假话。对此,同样可以把其归为说谎之列,但应明确区分。
家长的正确态度是:孩子如果仅仅在遇到困难和难堪时,说几句谎话来掩饰窘境,问题还不严重。可是如果使用过度,发展到谎话连篇,甚至漠视现实社会和生活,造成人格障碍,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必须及早纠正。
关键处点拨
可以说,当今这个社会上,没有哪个成年人没说过谎,包括最恩爱的夫妻之间。当然,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发展到谎话连篇的地步。因为谎言是一把双刃剑,一不小心就会自伤、伤人以至于伤心。不好玩。
家教新观念认为,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做到以下4点:
1 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
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说谎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说谎更是不允许的。可事实上,无论你怎样教育孩子,他们迟早都会对你说谎,只是孩子年龄越大,说谎的水平也越高,你很难识别。
孩子说谎的原因主要有:害怕惩罚;家长骗孩子,导致孩子认为说谎很正常;家长对别人说谎,孩子看在眼里加以模仿;孩子说谎没有被批评,有时还会得到表扬,已经习以为常;孩子某方面不如别人,有一种自卑感,希望通过说谎得到家长表扬。
2 搞清故意说谎与无意说谎、机智的区别
心理学告诉我们,会说谎的孩子比不会说谎的孩子心智更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更聪明”,孩子因此得到家长的夸奖也更多。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搞清楚故意说谎和无意说谎、机智的区别。可以原谅的是“无意说谎”,应该纠正的是“故意说谎”。
故意说谎与无意说谎的区别:
无意说谎通常发生在孩子想象力发展时期,他们有时把幻想当现实,把事物夸张到不真实的程度。而且,这时候的孩子记忆不是很精确,对时间、方位等容易混淆。这可能是对事物不理解,无意中闹出的许多“误会”。这时候家长批评孩子,孩子是很冤枉的。从年龄来看:
2~3岁的孩子,无意说谎非常普遍,因为他们实在分不清是想象还是说谎,常常把自己的幻想讲给你听。
3~4岁的孩子,谎话常常脱口而出,表达的一般是他们的愿望,而不一定符合实际,只要家长指出错误,他们就会改掉说谎的毛病。
4~6岁的孩子,说谎的目的主要是害怕惩罚。这个时期是帮助孩子分辨想象和现实的最佳时期,应当注重和他们讲道理,这对他们养成诚实的好习惯非常有帮助。
6~12岁的孩子,说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好玩、吹牛、避免报复,但更多的是为了回避学习压力。
说谎与机智的区别:
说谎与机智的主要区别在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3 帮助孩子预防并矫治说谎行为
孩子从5~7岁开始,就会意识到说谎可能会解决问题、逃避惩罚。不但如此,他们还会对谎话进行加工,以便听起来更真实可信,更易蒙混过关。例如,为了逃避画画,他不会说画笔被狗吃掉了,而会假装肚子疼。
这时候,家长一定不能让孩子从说谎中得到实惠。否则孩子就会得寸进尺,不断提高他们的欺骗技能。
一般来说,帮助孩子预防和矫治说谎行为的办法有:
一是了解孩子说谎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是心智功能发育不完善而导致的说谎,只要指出其不对之处就行了;如果是为了逃避惩罚的说谎,要耐心教育,指出危害;如果是模仿家长说谎,家长首先应当有则改之,然后向孩子说明善意说谎和恶意说谎的区别;如果孩子只是顺口说说而已,要让孩子三思而后说。
所谓善意说谎,是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以便减少对方的痛苦,或者使对方容易接受。例如,同学邀请你去玩,你不说不愿意去,而是谎称有其他事,去不了;老人得了绝症,家里人都瞒着他,说这病很快就会好的,等等。恶意说谎主要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和做错的事。
二是对于想通过说谎达到某种目的的孩子,应当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以及这种愿望是否合理。
合理的愿望应当予以满足,同时告诉他,有什么要求可以当面提出,不用说谎;不合理的愿望应当予以拒绝,并且说明理由,告诉他说谎是没有用的。
三是对孩子足够尊重。
孩子经常故意说谎,很可能表明父母管教太严,对孩子不够尊重。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时,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要求5岁以上的孩子承认说谎,这会严重伤害他的自尊心,效果适得其反。
四是对说谎的惩罚要适当。
对于说谎的孩子,要不要惩罚,进行怎样的惩罚,要看事情的性质和轻重,不能一概而论。
五是不要追问。
孩子说谎以后,家长如果知道真相,或者虽然不知道真相,但是可以断定孩子在说谎,就没有必要继续追问了,以免给他提供圆谎的机会。
六是如果孩子已经成了习惯性说谎,家长在问孩子以前,就应当明确无误地告诉他:“我知道你会说谎,可是我希望听到你的真话。准备好了吗?我要开始问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让孩子养成张口就说谎的习惯,而是让他考虑一下怎样说真话(孩子一旦养成说谎的习惯,反而不知道怎样说实话,所以需要思考的时间),避免双方矛盾激化。
七是让他明白说谎的恶果。
八是家长不说谎。
4 说谎的是孩子,根源却在家长身上
说谎的是孩子,根源却在家长身上。所以当看到孩子说谎时,家长应当从自身找原因,这样的教育效果会更好。
马尼拉勒·甘地是印度名人圣雄·甘地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儿子阿仁·甘地16岁时,有一次开车送马尼拉勒到几十千米以外的地方去开会。到达开会地点后,父子两人约好了碰头的时间和地点,阿仁就把汽车开进修理厂检修,然后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
电影很好看,影片结束时阿仁才发现比约定的时间已晚了半小时,于是急匆匆地取了车子去接父亲。阿仁远远地就看见父亲已经等在那里,因为害怕父亲责怪,便谎称是修车耽误了时间。
谁知道,马尼拉勒已经和修车厂通过电话,所以知道儿子在说谎。但是他并没有批评儿子,而是对他说:“今天你缺乏讲真话的勇气,这是我平时管教无方的结果,所以我决定走回去,以此表示反省。”
这时候天已经黑了。马尼拉勒慢慢地走在泥泞的乡间公路上,儿子则开着车慢慢地跟在父亲后面,打开车灯为父亲照明。就这样,他们一直走了整整6个小时!
可想而知,阿仁心里是什么滋味。如果马尼拉勒只是把儿子臭骂一顿,儿子得到的教训很可能是下次撒谎要把理由编得高明一点,而无法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从此以后,阿仁再也没有说过谎。
关键的关键
1 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恰当对待孩子说谎。只要孩子说了真话,就应当进行肯定。决不能让孩子把说谎当做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模式,否则,说谎就越轨成了欺骗。
2 孩子对家长说谎,一大原因是双方的信任度不够。所以家长应当和孩子交朋友,走进他的内心。
3 如果孩子说谎是家长的原因,家长应当检讨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并对孩子作出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