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第一幕里,孙美人唱了一支歌: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是汉武帝的宫廷音乐家李延年为他的妹妹李夫人作的。汉武帝听了,说:“世上哪有这样的人呢!”李夫人妙丽善舞,由是得幸。她年轻轻的,就死了。她死后,汉武帝一直对她很思念,曾请方士召了她的魂来,想再见见她。写了一首有名的诗:“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还为她写了一篇赋,写得很有感情。这个美人的短促的一生好像是一首诗。然而,就是她,对皇帝的恩宠看得非常透。
李夫人病危,汉武帝亲自来看她,这是多大的情分啊。可李夫人拿被蒙了脑袋,不让皇帝看她,只请求皇帝照看她的儿子和她的一家。汉武帝说:“你只要让我看一眼,马上就加赐千金,并且让你的兄弟当大官。”李夫人就是不肯,她转面向里,只是抽泣,不再说话。汉武帝很不高兴地走了。皇帝一走,李夫人的姊妹都埋怨她。她说:“我所以不让皇帝见,正是为了想让他照顾你们。我因为长得好看,才受到皇帝的爱幸。我现在病成这样,皇帝一看就恶心。不让他看,他会一直保留一个美好的印象,这样皇帝才会照顾你们。”李夫人真是聪明人。如果当时让汉武帝一看,以后的“是邪,非邪”,和那篇充满感情的赋,肯定都不会有。李夫人说了几句很深刻的话:“以色事人者,色罢而爱弛,爱弛则恩绝。”这几句话概括了全部的后妃生活。
据班固统计,自汉兴至平帝,后廷以色宠著闻的有二十余人,只有四个得到善终,其余一概不得好死。班固当时就叹息道:“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未能生子);成子姓矣,而不能要其终(没有落下好结局),岂非命也哉!”得宠——失宠——惨死,这就是后妃的命。这还是得宠的,其余的就更不用说了,“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翻开历代的宫词,在那些珠光宝气的词句的后面,分明有一个血写的大字:怨。
后宫,是一座黄金铸成的牢狱。宫墙,是狱墙。里面关押着粉黛三千。这是一座巨大的坟墓,这些少女,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埋葬了。
王昭君是从农村来的,“生长明妃尚有村”,从重庆坐船出峡,可以远眺流入长江的香溪上的昭君村。她不是罪人的后代,也不是歌伎出身,她是好人家的女儿——良家子。她对宫廷生活是不会习惯的。她入宫几年,掖廷待诏,对妃妾的辛酸生活必有所闻。后宫的复道回廊、翠幕栏干,都记录着哀怨女鬼的故事。她不要这种金丝雀一样的笼中岁月,不甘心老死在雕梁画栋的牢狱之中,她耻于“以色事人”,她要出去,走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活人,这是很自然的。不安于汉宫生活,是她自愿请行的思想基础。
然而昭君的这种思想怎样表现?一种办法是平面地说。昭君身边也有宫女,她可以向宫女说。《王昭君》里昭君也向戚戚和盈盈说了,说她“想出去”,“堂堂皇皇地出去”,“正正当当地出去”。但是这不够。还可以让一个人,比如让一个老黄门给她讲故事,使她触目惊心,万分感慨。我十六年前写过一个剧本,就是这么干的。但是,不行,没戏!
为了表现王昭君的思想,曹禺同志塑造了两个人物,一个姜夫人,一个孙美人。
姜夫人庸庸多福,理所当然,应该是个白胖子。她是个“保守派”,或者说是个正统派。她一脑袋后妃之德。她为她的侄女王昭君设计了一条青云直上的道路。她认定了昭君总归是要见皇帝的人。见了皇帝,得到恩宠,就有盼头了。她请人教昭君弹琵琶,找人教她学唱、学舞,教她怎样穿衣、打扮,教她读书,目的都是一个:做万民之母,天下之后。她把这条道路设想得那样平坦如意,鸟语花香,光风丽日。王昭君对姑妈的天真的幻想没有戳破,她从未正面反驳过。姑妈爱这样想,让她想去。但是,当姜夫人一本正经地讲“德言工容”,让她一天到晚只要想一个念头——“皇帝”时,她说了一句:
天骤暖了,花气更香了。
对姑妈的话听而不闻,心不在焉,这是对姜夫人的很大的嘲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没有姜夫人的庸俗,很难反衬出昭君的冲远的襟怀。
孙美人是王昭君的一面镜子。
一个人物,只在第一幕里出现,以后就再也没有了,这在一般戏剧里是很少见的。但是这个人物是必不可少的。只出现一幕,然而她完成了她在全剧里的作用,也完成了自己的性格。曹禺同志对这个昙花一现的人物没有几笔带过,而是着力地描写。
未见其人,已闻其声。上场之前,就听见她在幽幽地低唱:“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她的形象是很特别的。她已经六十多岁了,头发全白了,然而声音、神态,依然是个十九岁的少女。四十余年如一瞬,时间在她的身上凝固了。她永远活在一个希望里,随时等待“皇帝宣诏”。她出来后,先在春水里照看,分不清水里的是花影、是人面。贫嘴的鹦鹉谎报万岁到了,她慌忙地急着要去接驾。曹禺同志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写她怎样梳妆打扮。孙美人和王昭君的一大段关于妆饰的对话,令人想起《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样一些汉代乐府诗常用的铺排的手法,是很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王昭君的随口应答,表现了对孙美人的深厚的同情,同时也必然在自己的心灵里留下层叠的烙印。
孙美人真的受到皇帝的宣诏——死了的先皇帝托梦叫生前的美人去慰解地下的寂寞。王昭君听了,问了一句:“去陪先皇帝?”
孙美人上了车,欢喜过度,一下子就断气了。王昭君只“哦”了一声。
这简单的一问和一声“哦”,有着多么深切的感触啊!孙美人还把她的琵琶送给王昭君,昭君何以为情?这人琴之感来得太突然了。
孙美人的出现,犹如电光石火,给王昭君极大的震击。她从孙美人的身上,清清楚楚看到自己的影子。孙美人的白发、痴心、惨遇、暴卒,是一个活生生的先例,使她横下一条心:走!王昭君向掖廷令报名请行,是前些天的事,但是孙美人的死,是对她的一个直接推动的力量。
眼前两条路:一边,当美人的皇封到了;一边,备选阏氏的圣旨也来了。非常富于戏剧性的境遇。然而王昭君已经成竹在胸,义无反顾,她毅然决然地说:“这里有过孙美人,永远不会有王美人的!——良家子王昭君,接旨奉诏。”“接旨奉诏”,一字千钧。如果是戏曲,这里一定是要下一锣的。
通过一个活人,使王昭君亲眼看到汉宫的悲剧,从而选定自己的人生道路,比由一个老宫监讲故事的办法强得多了。
范晔的《后汉书》写昭君去见大单于时,“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非常形象地表现出王昭君的意满志得的心情,尤其是“顾影徘徊”,生动之至。
王昭君此时的顾影徘徊,必有以前的幽怨怅惘。花点笔墨写一写她对汉宫生活的认识,是完全必要的。万事起头难,有了这样富于诗意的第一幕,才能引出下面的文章。
姜夫人、孙美人,都是史书上所没有的,这是两个虚构的人物,但是这样的庸俗的女官和那样悲惨的妃妾,是一定会有的。没有姜夫人,也会有沈夫人;没有孙美人,也会有杨美人。这里所写的汉宫的生活,虽然不是言皆有据,但无是事,有是理。只要翻翻《汉书》的《外戚列传》,便可相信这样的构拟,完全是有道理的。诗人的想象,是有充分的现实材料为基础的。
载一九七九年第四期《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