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支持微信或下载APP继续阅读

微信扫一扫继续阅读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书城首页 我的书架 书籍详情 移动阅读 下载APP
加入书架 目录

为政举要一万句 §第五辑 为民

1399 天地无心,视听在民。

1400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1401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1402 爱民者民恒爱之,乐民者民亦乐之。

1403 为民是一种情怀,为民是一种境界,为民是一种格局,为民是一种奉献。

1404 要想靠人民,必须首先为人民。

1405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1406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书写者、评判者,心无百姓莫为官。

1407 官高不泯公仆心,位显愈添赤子情。

1408 党的根基血脉是人民,党的力量源泉是人民。

1409 领导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和人民的事业用心用情用功,担责担难担险,谋事干事成事。

1410 当官一阵子,奉献一辈子。

1411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1412 当干部就得怀为民之心,弘为民之德,具为民之能。

1413 办好中国的事情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只有信仰人民才能领导人民。

1414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

1415 为谁掌权,怎样认识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始终反映一个干部的觉悟、品格和精神境界。

1416 把“官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权力”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1417 能力有限,努力无限;生命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

1418 为人民服务是一次长跑,只有生命终结,才算到达终点。

1419 理想并不是要向人民索取什么,而是要向人民贡献什么。

1420 为官犹如为树,为百姓遮风挡雨。

1421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

1422 一个“实”字抓到底,一个“民”字挂心头,一个“公”字贯始终。

1423 无论多高的山,都是由大地托起的;无论多伟大的人,都是由人民养育的。

1424 得天下者,必先得人心。

1425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426 人心者,国家之命脉也。

1427 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

1428 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1429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1430 行仁政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1431 只有厚植民心,才能凝聚力量。

1432 民利不可占,民意不可欺,民权不可夺,民心不可失。

1433 万民所指,无疾而死;万民所爱,青春常在。

1434 一枝一叶总关情,半丝半缕暖民心。

1435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436 带着一颗真心来,不带半分私心去。

1437 党员干部,只有淡泊名利,才会以民为志,只有清心内敛,才能心无旁骛。

1438 权高不忘责任重,位尊不忘公仆心。

1439 使命高于天,丹心照汗青;易求无价宝,难得形象好。

1440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1441 视责任如泰山,把百姓当亲人。

1442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1443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1444 民心如海,滴水汇聚成汪洋。

1445 讲政治,人民至上;求真理,实践第一。

1446 众口皆是碑,书就美名与丑行。

1447 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

1448 领导干部应当始终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只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依法依规为民用权,才能站得直、行得稳、睡得安。

1449 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需求,实现群众利益,做到群众满意,是为官从政的根本要求。

1450 唯有心中摆正百姓位置,涵养执政良知,用行动标注为民的信念,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民心长城。

1451 民利如山,寸山可以积累成巍峨高山。

1452 至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

1453 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有血性、才敢斗争。

1454 在为民服务上“浓墨重彩”,在名利享乐上“轻描淡写”。

1455 如果党员干部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就不可能有斗争精神。

1456 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生一世不翻船。

1457 不以私事害公义。

1458 群众的小事都是国家的大事。

1459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1460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1461 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做交易。

1462 为政之善,莫过公平。

1463 无我者明,无物者公。

1464 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

1465 人心的公正,是社会厚德善行的基础;权力的公正,是社会厚德善行的核心。

1466 工作应一丝不苟,用权须一毫不偏。

1467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1468 为官不为即为耻,在位平庸即为辱。领导干部要公道正派、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以绩服人。

1469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

1470 公与私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入党和做官的动机问题。

1471 用权于公,事再大也不算大;用权于私,事再小也不算小。

1472 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

1473 立公去私才是真经正理,自立自强方是正道良途。

1474 先天下之贫而贫,后天下之富而富。

1475 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1476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1477 民怨则国危。

1478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1479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1480 为国者以民为基。

1481 居官谋公、为民造福、奉献社会、利在千秋,才是为政之幸福。

1482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1483 民存则社稷存,民亡则社稷亡。

1484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1485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1486 人民好比太阳,个人只是星辰。

1487 万事民为先,百姓才是头上天。

1488 官声誉起为民事,业绩成于跬步行。

1489 理国之道,在于安民。

1490 为政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务在于足用。

1491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民而不扰民为本。

1492 打江山需要为共产主义献身的激情,守江山更需要为人民服务的激情。

1493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动摇,则树叶茂荣。

1494 问政于民知得失,问需于民知冷暖,问计于民知虚实。

1495 安邦治民在于得民,治国之道在于安民,治国之策在于恤民,从政之要在于爱民。

1496 应民所呼,察民所虑,解民所忧。

1497 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

1498 用于国有节,取于民有制。

1499 以公心换民心。

1500 交出的答卷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党性的考验,经得起群众的评判。

1501 干部好不好,群众是主考。

1502 民心是杆秤,秤砣拴着信与诚;民心是杆秤,称得官德和政绩。

1503 人民的心声、心愿、心念就是民心。

1504 顺民心则威令行。

1505 天地有杆秤,功过问百姓。

1506 干事创业应当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1507 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1508 德唯善政,政在养民。

1509 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1510 民治则国安,民乱则国危。

1511 牢记“蹉跎莫遣韶光好”,为民的初心永远不丢。

1512 执政民为本,行事廉为先。

1513 民生大干天,民心重如山。

1514 看轻“金杯银杯”,看重“百姓口碑”。

1515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516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

1517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1518 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1519 天下可忧在民穷,天下可畏在民怨。

1520 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

1521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1522 人生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为人民谋幸福。

1523 心无旁骛地为民,定能赢得百姓的信赖。

1524 领导干部要三思:一思“为了谁”,增强责任意识,多办实事好事;二思“依靠谁”,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改进作风;三思“我是谁”,增强宗旨意识,争做人民公仆。

1525 位为民正,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欲为民节,情为民系,事为民做。

1526 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1527 时刻把群众需要视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视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情绪视为第一信号,把改善群众生活视为第一要事。

1528 彰显“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亲民情怀,铸就“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爱民品质,坚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举动。

1529 为理想奋斗者最快乐,为人民奉献者最高尚。

1530 为民说话再多也不会错,替民办事再多也不为过。

1531 领导干部既要心中有民,更要珍惜民力。

1532 干部如果没有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不可能做出对工作负责的事情来。

1533 人民乃官吏之父母,一粥一饭,当思父母养育恩;权力乃人民之公器,一举一动,勿忘人民公仆身。

1534 从政为官当以奉献为荣,以奉献为乐,以奉献为人生价值。

1535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百姓是公仆的父母,服务是领导的义务。

1536 掌权须心系千家忧与乐,为官应胸怀百姓暖和寒。

1537 官不应以职务的高低论英雄,而应以为民造福、为国奉献论成败。

1538 勤政廉政政通人顺,亲民爱民民康物丰。

1539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540 富裕与安定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致富与治安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

1541 党员干部“四要四不要”:要做为民谋利的事,不要做为己谋私的事;要做人民满意的事,不要做背离民心的事;要做满足人民需求的事,不要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要做实实在在的事,不要做脱离群众的事。

1542 领导干部只有心平气和,群众才能开心;只有心如磐石,群众才能安心;只有心口如一,群众才能放心;只有心甘情愿,群众才能称心。

1543 幸福尽在奉献中,幸福尽在付出时。

1544 任劳不任怨,功德减一半。

1545 为党分忧不添乱,为国尽责不懒惰,为民奉献不伸手。

1546 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

1547 心怀大格局,党员干部当一生常为国家忧。

1548 在服务群众中树牢宗旨意识,把群众心声作为谋事之基,把群众福祉作为发展之要,把群众口碑作为评判标尺。

1549 不为群众做工作,再忙也是瞎折腾;不围绕群众做工作,再累也是白忙活。

1550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551 对民之关切丝发必兴,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办好一桩桩小事,做好一件件实事。

1552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1553 在制定政策上更加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在推动工作上更加注重汲取群众智慧,在遇到难题时更加注重多向群众请教,在落实成效时更加注重接受群众评判。

1554 转作风、强担当,做群众的“贴心人”;沉一线、摸民情,做群众的“知心人”;办实事、解民忧,做群众的“暖心人”。

1555 守本源,树牢服务思想,不能漠视群众;守本职,强化服务流程,不能折腾群众;守本分,提供精准服务,不能遗忘群众;守本位,提升服务标准,不能冷落群众。

1556 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要学会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做群众工作要学会换一个途径去探索,做群众工作要学会换一个思路去解决。

1557 领导干部要当善于凝聚群众的“吸铁石”,要当甘于服务群众的“铺路石”,要当勇于带领群众的“金刚石”。

1558 “沉”下心来为国家,“恒”下心来为人民,“静”下心来做自己。

1559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工作的起始点、政策的出发点、措施的落脚点。

1560 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信访之事当“家事”,把信访工作当“家业”。

1561 思想上尊重群众,情感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利益上照顾群众。

1562 善于知民情纳民言,真诚顺民意解民忧,扎实惠民生促民富。

1563 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体民安。

1564 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到的是群众心声,看到的是实际问题,收获的是真知灼见。

1565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甘拜人民为师。

1566 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不能变;始终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的谦虚态度不能变;关心群众疾苦、倾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真挚感情不能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1567 不能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不能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不能对群众建议消极应付。

1568 “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心坎里,“干”到群众家门口。

1569 “迈开腿”走入群众中间,“张开嘴”问寻群众冷暖,“敞开心”密切群众感情。

1570 从群众“刺耳话”里找问题,从群众“牢骚话”里找差距,从群众“过头话”里找不足。

1571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1572 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让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美。

1573 始终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安、危、冷、暖”作为确定民生工程的“方向标”;始终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作为感知群众冷暖的“温度计”。

1574 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

1575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1576 群众工作体现态度,群众工作考验方法,群众工作锻炼精神。

1577 最深刻的变化在于群众,最根本的实惠归于群众,最强大的动力源于群众。

1578 在了解群众中明白“我是谁”,在联系群众中明白“依靠谁”,在服务群众中明白“为了谁”。

1579 群众观点树得牢不牢,群众利益维护得好不好,群众路线走得正不正,体现党性,折射人品,反映官德。

1580 走好群众路线要眼睛朝下看,走好群众路线要脚步向下迈,走好群众路线要力量往下使。

1581 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

1582 最是情怀动人心,最是笃行砺初心。

1583 为百姓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为民族谋复兴。

1584 和群众“同坐一条凳”,和群众“同划一把桨”,和群众“同撑一叶舟”。

1585 精细了解群众呼声,精准解决群众需要,精诚凝聚群众力量。

1586 服务本领要“强”,亲民感情要“浓”,排忧解难要“快”,为民办事要“公”。

1587 共建的力量来自人民,共治的智慧出自人民,共享的成果为了人民。

1588 党员干部要与群众想在一起、与群众苦在一起、与群众干在一起。

1589 企业面临冰天雪地,干部更当顶天立地;环境需要蓝天绿地,干部必定改天换地;群众期盼翻天覆地,干部就需战天斗地。

1590 把社情民意体现在国家治理中,把履职尽责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1591 只有用脚探路,用手记录,用脑过滤,脚上沾满泥土,身上带着灰土,手上捧过沙土,才会读懂民意,知晓民情,汇聚民智。

1592 眼睛向下看、重心向下移、心思向下沉,常走田间泥巴路,常坐农家小板凳,常开屋场院落会。

1593 发挥好检举控告的社情民意“晴雨表”、政治生态“风向标”的作用。

1594 党员干部要做到眼中有群众、心中有戒律、胸中有大局、脑中有思路、手中有把握。

1595 基层政治干部要铸牢“磐石魂”,锻造“精钢骨”,练就“海绵身”,培养“公仆心”。

1596 办“群众事”,贴“群众心”,解“群众难”。

1597 静坐当思己之过,闲谈多听百姓言。

1598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1599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1600 想民疾苦以自俭,想民喜乐以自励;不使小节致民怨,不使放纵招民愤。

1601 不干好工作,一点理由也没有;不尊重群众,一点基础也没有;不廉洁自律,一点威信也没有。

1602 躬身知民忧,赤心解民难,丹心造民福。

1603 用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用远大的目标鞭策自己,用为民的情怀引导自己。

1604 百代盛兴依吏正,千秋基业仗群心。

1605 从政为官,必须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

1606 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

1607 公正显示党性,公平赢得民心。

1608 变化的是岁月,永恒的是人心。

1609 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艰难险阻,以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人民的赤诚。

1610 用真心理解群众,用真话联络群众。

1611 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工作最幸福,劳动最光荣。

1612 美丽乡村“魅力”与“活力”并举,生态环境“颜值”与“价值”共显,人民生活“民声”与“掌声”同在。

1613 真心对群众负责,诚心与群众交流,热心为群众服务。

1614 忠实干好组织交给的任务,尽心办好群众期盼的事情。

1615 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把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

1616 一头挑起“绿水青山”,一头挑起“金山银山”;一头挑起农民的“粮袋子”,一头挑起农民的“钱袋子”。

1617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

1618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1619 历历在目的是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奋斗场景、一曲曲笃定从容的奋斗旋律、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面、一份份沉甸厚重的民生答卷。

1620 合作社是一条致富的“路”、一座过河的“桥”、一道防火的“墙”、一棵摇钱的“树”、一个连心的“家”。

1621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富不富,关键在干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

1622 近年来,一个个村庄从“脏乱差”变成了“绿净美”,从“泥巴岗”变成了“聚宝盆”,从“旧陋习”变成了“新风尚”。

1623 以产业聚拢人才,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以发展改善民生。

1624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1625 工作落实了没有,要听群众反映;问题解决了没有,要让群众评价;作风改进了没有,要看群众公论。

1626 带着深厚感情,把民生实事做好;强化创新意识,把民生内涵做实;增强精品意识,把民心工程做优;坚持改革思维,把制度保障做强。

1627 做群众最“盼”的事,抓群众最“怨”的事,帮群众最“难”的事。

1628 涵养淳朴民风,掌握透彻民情。

1629 急难愁盼处,初心显担当。

1630 “塑心”工程搭建文化平台,“凝心”工程聚集民心士气。

1631 走访拉家常,精神入心窝。

1632 承诺不“做假”,服务不“打烊”。

1633 合作催生“产业花”,融合造就“致富路”。

1634 让特色农产品成为致富的“新引擎”、乡村的“摇钱树”。

1635 建设“群众自治圈”,打造“社会共治圈”。

1636 讲述乡愁情怀,勾勒田园美景。

1637 乡土情怀有念头,政策给力有盼头。

1638 把群众的事看得比天高、比地厚、比山重,再小的事也要用心去做,再难的事也要全力去办,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1639 关注“衣食住行”,抓好“基本民生”;关爱“生老病死”,保障“底线民生”;关切“安居乐业”,强化“热点民生”。

1640 政客看下一届的选举,政治家看下一代的福祉。

1641 处理好“小康”和“健康”的关系、“温饱”和“环保”的关系、“生计”和“生态”的关系。

1642 做脱贫攻坚的“突击队”、生态产业的“排头兵”、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1643 用自己的操心换来群众的舒心,用自己的辛苦换来群众的支持。

1644 民之所向,我之所往。

1645 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答应群众的事就坚决践诺,对群众说过的话就坚决兑现;要言之有物,不说空话、套话、假话,拣重要的说,拣管用的说,拣实在的说;要以言服人,善用群众语言,补齐与群众有效沟通不足的短板,既做“实干家”,又做“宣传家”。

1646 最大气磅礴的书写,是用脚步在大地上书写;最震撼人心的文章,是句句有民意、字字见真情。

1647 抓经济就要抓到项目上,抓改革就要抓到关键上,抓稳定就要抓到基础上,抓民生就要抓到人心上。

1648 要有许党为民的正气、勇立潮头的志气、克难攻坚的锐气、深山缚虎的胆气、舍我其谁的底气。

1649 用真心实意服务人民,凭聪颖智慧破解难题,靠苦干实干奋力前行。

1650 攻坚克难“摘穷帽”,勠力同心“拔穷根”,啃下最后“硬骨头”,冲刺脱贫攻坚“倒计时”。

1651 将职责摆进去,把初心融进去。

1652 搭建民情“直通车”,当好民意“顺风耳”。

1653 有效投资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保障社会民生的“奠基石”、推动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1654 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

1655 不能做“守摊子”的“庸官,上任后一切按老套路,离任时一切皆老样子;不能做“混日子”的“懒官”,一天到晚昏昏沉沉,一年到头碌碌无为;不能做“捅娄子”的“劣官”,干工作不在状态,做事情不顾后果。

1656 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搞好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坚持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持党管农村的优良传统和重大原则。

1657 多深入群众,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合力摘掉“穷帽子”;多实地调研,探索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途径,帮助鼓起“钱袋子”;多争取项目,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改善农村“老样子”。

1658 坚持党员主体地位,让党员“动起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让党组织“活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让群众“亮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参与作用。

1659 做人民的“暖心人”,要“心”系人民,有为民的情怀;要“师”从人民,学为民的方法;要“身”入人民,做为民的实事。

1660 只有思想上尊重群众、态度上学习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真正赢得群众。

1661 “固初心”领学作表率,“正初心”实践悟真理;“亮初心”传承凝聚力,“守初心”彰显爱国情。

1662 怀亲民爱民之心,尽为民惠民之责。

1663 追逐“小康梦”,筑建“未来梦”。

1664 让群众有盼头,让群众尝甜头。

1665 听听群众的呼声,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自己的言行。

1666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1667 要重拳出击,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贪腐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

1668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中倾注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蕴含着“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斗争精神,激荡着“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磅礴力量。

1669 唯有了解并掌握大量“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情况,才能找到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源头活水”。

1670 带头解决“不扛担子”的问题,始终牢记“为官避事平生耻”,如履薄冰对待权力,舍我其谁推动发展,全心全意服务人民。

1671 躲事避事、怕事推事的干部往往系错了“扣子”,荒废了“脑子”,软化了“膀子”。

1672 坚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公仆情怀,树立“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的高尚品格,涵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风范。

1673 胸怀“人民梦想”,致力“人民生活”,践行“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

1674 领导干部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要有“***,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1675 要强化“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宗旨意识;要保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要培养“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务实精神。

1676 要牢记“无非一念救苍生”的情怀,一生一世“守初心”;要秉承“埋骨何须桑梓地”的勇气,尽职尽责“担使命”;要追求“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境界,对标对表“找差距”;要发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善作善成“抓落实”。

1677 常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崇高追求;常持“笨鸟先飞,不甘落后”的进取意识;常存“滴水石穿,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常兴“力戒空谈,马上就办”的务实作风;常怀“心系基层,亲民爱民”的真挚情感。

1678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1679 法治犹如天平,一边是公共权力,一边是公民权利。

1680 多一些家国情怀,就是要常怀爱民之情,群众利益无小事,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常怀惦记之情,始终是“家国情怀”中最温暖贴心的情愫;多一些家国情怀,就是要恪尽兴国之责,常思国之兴衰;多一些家国情怀,就是要坚守为党之心,应该始终保持对党的一腔忠诚、一片深情,时刻为党着想、替党分忧。

1681 一黍一铢,关乎百姓;一丝一毫,关乎形象;一点一滴,关乎清廉。

1682 “归零”意识是念兹在兹,把爱民之情时时记在心上;“归零”意识是舍我其谁,把为民之责实实扛在肩上;“归零”意识是善作善成,把利民之举事事抓在手上。

1683 把名利踩在脚下,把责任举过头顶,把百姓装在心中,把本色坚持到底。

168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1685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1686 浇水浇在根上,扶贫扶在点上,帮扶帮在心上。

1687 把党员干部放在脱贫攻坚一线服务,放在项目建设一线锻炼,放在信访维稳一线锤炼。

1688 用“为民”正心,用“务实”正行,用“清廉”正身。

1689 多了一份“为生民立命”的责任,多了一份“兼济天下”的情怀,多了一份“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

1690 贴近群众,做到宣传内容精准,主要解决“宣传什么”问题;落实责任,做到宣传主体精准,主要解决“谁去宣传”问题;不断创新,做到宣传方式精准,主要解决“怎么宣传”问题。

1691 到实际中去“摸活鱼”,到群众中去“拜老师”,到清新的生活中去“深呼吸”,到广阔天地中去“找答案”。

1692 抓宣传发动,提升市民参与度;抓道德浸润,提升城市软实力;抓创建基石,提升群众获得感。

1693 以“不忘信仰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使命”,以“不忘本质初心”践行“为民服务使命”,以“不忘道路初心”发扬“艰苦奋斗使命”,以“不忘基因初心”永葆“先进纯洁使命”。

1694 摆正态度,做人民的“贴心人”;散发热度,做人民的“暖心人”;发扬风度,做人民的“真心人”。

1695 世界上最大的后台就是人心。做一个有利于大众的人,人民才是最大的保护伞。

1696 应当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应当有“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价值追求;应当有“***”的雄心壮志。

1697 把人民立场树得更牢,把发展劲头鼓得更足。

1698 党员干部只有敢于向问题“叫板”,才能让群众“叫好”。

1699 一个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一个民族的复兴,关键在精神。

1700 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跟上时代要求,跟上实践要求,跟上人民要求。

1701 离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最大利益,个人的“获得感”是渺小的。

1702 为国建功,需要舍弃一己之名;为民谋福,需要舍弃一己之利;为成大业,需要舍弃一己之荣。

1703 一旦深入群众、武装头脑,就有强大的穿透力和动员力;一旦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就有磅礴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1704 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

1705 百姓的烦心事就是干部的大事要事,就是工作的发力点。

1706 一个人认同,就是人心;一群人认同,就是民心。

1707 波涛蓄势,起于涓滴;事业成败,在于人心。

1708 不管“新账”“旧账”,都是民心账。

1709 常翻民生小账本,做好服务大文章。

1710 着力畅通出行“快车道”,不忘初心开好“慢火车”,用心用情架起“连心桥”。

1711 打好“责任拳”,拉紧思想“防滑链”;打好“帮扶拳”,拧紧致富“增压阀”;打好“监管拳”,织密效能“监督网”。

1712 “沉下去”打通“中梗阻”,“沉下去”解决“真问题”,“沉下去”拆除“隔心墙”。

1713 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苦着人民的苦,乐着人民的乐,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让人生出彩的舞台更宽广、实现梦想的道路更通畅。

1714 把着力解决群众困难、落实群众诉求、服务民生幸福作为“第一要务”,成为群众的靠山、亲人。

1715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空口许诺、不超越阶段。

1716 民生改善,千头万绪,但说到底还是花钱的事。如果民生项目成为空头支票,不仅不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信用和权威性。

1717 不忘初心、不弃微小,把群众“表情包”当成检验我们工作的“晴雨表”,抓好影响群众生活的“关键小事”,以“为民情怀”加热“民生温度”。

1718 要坚持过紧日子,执守简朴、力戒浮华,严控一般性支出,把宝贵的资金更多地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上。

1719 倾情倾力做好托底工作,不因事难而推诿,不因善小而不为,要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1720 民生的疙瘩要一个个解,改革的步子要踏实地迈。新问题新矛盾是在发展中不断产生的,也要在发展中逐一解决,这就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721 处处叩问民生、每每触动民心,正是因为小切口、小指标,能测出群众获得感,能反映治理大气候。

1722 联系群众要贴心,服务群众要全心,关心群众要真心,帮助群众要热心,接待群众要耐心,请教群众要虚心,宣传群众要实心,动员群众要细心,依靠群众要诚心,善待群众要恒心。

1723 多办民生之事,多谋民生之利,多兴民生之举,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1724 民生“关键小事”,件件都是“头等大事”。

1725 心中有民,不是套话空话,是一点一滴的为民服务的功绩,是群众感知的一点一滴温暖。

1726 初心就是北斗,初心就是指南。

1727 心系万家冷暖,情牵百姓安危。

1728 回溯初心之源,扛起使命之重。

1729 以干部“服务指数”换取地方经济“发展指数”,以干部“服务指数”换取企业发展的“质量指数”,以干部“服务指数”换取百姓的“满意指数”。

1730 让注重服务成为一种工作常态,让真心服务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让优质服务成为一种价值追求。

1731 把优化服务的出发点体现到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上,把优化服务的切入点体现到推动工作的实际举措上,把优化服务的落脚点体现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上。

1732 把服务群众作为谋事之基,把服务群众作为发展之要,把服务群众作为评判标尺。

1733 厚植为民服务情怀,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夯实为民服务根基。

1734 在为民服务中查摆自己,在为民服务中提升自己,在为民服务中磨炼自己。

1735 打造为民服务“主阵地”,优化为民服务“流程图”,当好为民服务“店小二”。

1736 一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一切以服务人民为方向,一切以事业发展为导向。

1737 实现网格体系全覆盖,社情民意全掌握,为民服务全方位,矛盾纠纷全调节。

1738 树牢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1739 坚持服务放首位,推动服务上水平,力争服务得满分。

1740 在服务中找准位置,在服务中树好形象,在服务中成就价值。

1741 一切源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1742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1743 在群众“最盼”的问题上动脑筋,在群众“最需”的事情上做文章,在群众“最急”的工作上下功夫。

1744 在群众最“盼”处出实招,在群众最“想”处见行动,在群众最“急”处抓整改。

1745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主旋律”,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坐标系”,紧紧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永远不变的“动力源”。

1746 扶贫是最大的民生,脱贫是最大的责任。

1747 组织部门“打折”,群众就会“打叉”;组织部门“给力”,群众才会“给分”。

1748 民生问题无小事,处处留心皆民生。

1749 民生问题大于天。

1750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党存于廉,廉乃大兴。

1751 社会和谐远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重要。

1752 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的良心。

1753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1754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1755 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

1756 以民为本,必须亲民;以民为本,必须尊民;以民为本,必须爱民;以民为本,必须富民。

1757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1758 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1759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理论命题,又是基本方略;既是政治立场,又是根本要求。

1760 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

1761 立党为公,贵在公开公正公平;执政为民,旨在民富民强民生。

1762 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变为执政实践。

1763 民生导向,就是始终秉持心系群众、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勤思富民之策,笃行利民之举,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应民而出。

1764 要树立为民情怀,以民评民说为标准、以民心民力为依靠、以民意民生为依据、以民愿民盼为目标、以民苦民痛为失职。

1765 带着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了解实情察民意,加强沟通听民声,办事公道聚民心,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1766 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

1767 新时代驻村干部,必须当好群众致富的“参谋员”、为民解困的“服务员”、化解矛盾风险的“消防员”。

1768 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头绪多,一定要注重其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

1769 要真正把为民办实事的重点放在解决好民生问题上,放在实现社会公平上,放在完善体制机制上,放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不断增强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实效。

1770 初心穿越时空,永志不忘,激荡人心;使命接续担当,催人奋进,锲而不舍。

1771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群众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持久。

1772 参天大树,唯有扎根大地才能根深叶茂;大江大河,唯有不忘源头才能奔腾不息。

1773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1774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1775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1776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1777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1778 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本、以民生为重、以民生为先。

1779 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

1780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要靠发展。

1781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1782 天下之大,民生为最。

1783 勇敢的身影传递着信心,无私的奉献温暖着人心。

1784 脚踩厚实土地,心牵百姓冷暖。

1785 把生命至上立于心坎,将群众利益举过头顶。

1786 情感上热爱基层,工作上支持基层。

1787 温情暖透人心,帮扶滋养群众。

1788 回应群众呼声不做选择题,查摆问题矛盾不盖遮羞布。

1789 建设有利于健康的生态环境,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满足群众的“蓝天向往”,保障百姓的“舌尖安全”。

1790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1791 心系民生冷暖、胸怀万家忧乐,“人民”是一个念兹在兹的主题。

1792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

1793 小康生活的内涵,就在老百姓不断改善的衣食住行中,就在每个地方日新月异的发展里。

1794 生命是不能被略过的重点,一定有人敢选最难的那条路,一定有人把生命排在利益的前面。

1795 阻则穷,通则富,一条路足以穿越贫穷通向富裕。

1796 只有饱沾泥土味、褪掉书生气,才是成熟的表现。

1797 做上膛的“子弹”,当“待命”的公仆。

1798 做好信息发布员、正能量“广播站”。

1799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

1800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1801 了解民情,不可不问“百姓”问“百度”;收集民意,不可“指尖”代替“脚尖”;关注民生,不可用“平板”代替“脚板”。

1802 听民声方能知民意,问计于民才能得民心。

1803 走进群众察民情,深入一线交民心。

1804 攻坚顽症一个个“挂号”,群众建议一件件“注销”。

1805 能与群众心连心,群众才能诉真情。

1806 点点滴滴都是爱,一枝一叶总关情。

1807 由群众跑腿向数字跑腿转变,由人工管理向智慧监管转变。

1808 接地气才有灵气,有付出才有收获。

1809 精准施策绘制脱贫图,结对帮扶感化群众心。

1810 让群众工作锦上添花,使干群之间同频共振。

1811 将“豆芽菜”育成“栋梁材”,把“小绵羊”练成“小老虎”。

1812 聚浩荡而击中流,集百川而惠苍生,兴甘霖而润万物,固堤坝而安黎民。

1813 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

1814 不负人民期待,不负时代召唤。

1815 党员干部要站起来像把伞,为人民遮风挡雨;蹲下来像头牛,为社会经济发展鞠躬尽瘁。

1816 做正人须走正路,非公心莫为公仆。

1817 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1818 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

1819 俭为百姓之根,奢为万祸之源。

1820 幸福越与人分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1821 心中百姓有多重,为官才有多重分量;心中责任有多少,在位才有多少作为。

1822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以爱民之举担为政之责,以亲民之姿结鱼水之情。

1823 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1824 民不富裕惭公仆,邑有贫穷愧俸钱。

1825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

1826 民有所想,我必有思。

1827 民有所难,我必有解。

1828 民有所需,我必有为。

1829 党的十九大一次生动践行“人民至上”的特殊大会、一次格外注重“人民福祉”的非凡大会、一次空前凝聚“人民伟力”的奋进大会。

1830 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1831 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

1832 年轻干部一定要明为官从政之理,明政治过硬之理,明为民服务之理,明作风锤炼之理,明廉洁自律之理。

1833 不怕磨破嘴皮,不惧踏穿鞋底。

1834 把群众当家人,视民生为家事。

1835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

1836 练好脚力,迈开双脚丈量大地;增强眼力,睁大锐眼洞察天下;强化脑力,深入思考铸就真功;提升笔力,练就妙笔书写时代。

1837 通过脚力的勤快深入、眼力的广大精微、脑力的深思熟虑、笔力的表达呈现,更好地体察世情、国情、党情。

1838 初心化雪荡春风,民生日佳笑春意,百姓颜开绽福容。

1839 闯关夺隘,山水迢迢;寻梦追梦,勇奔小康。

1840 烟雨莽苍苍,当有凌云笔;心心相念百姓难,丝丝缕缕菩萨心。

1841 用加法爱民,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用除法解忧。

1842 田园有佳趣,山水听清音;敲开小康门,迈步平安道。

1843 把群众当亲人,就是要忧民之忧、苦民之苦,一块过、一块干,平等相待,情感相通,不搞特权,不当官老爷。

1844 干部要有胸怀群众的公仆情怀、探求真理的求实作风、艰苦朴素的奋斗劲头。

1845 多做群众欢迎的事,多做群众急需的事,多做群众受益的事。

1846 把解决群众所急、所盼问题作为衡量群众幸福感的“尺子”,把化解群众所忧、所思问题作为衡量群众满意度的“量杯”。

1847 扮演好群众诉求“信息员”、政策制度“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法规“咨询员”、为民办事“服务员”。

1848 在“爱民”上要付出真感情,在“亲民”上要拿出真举措,在“惠民”上要抓出真成效。

1849 作为促发展保民生的“领头雁”、访民情解民忧的“知心人”、抓稳定促和谐的“主心骨”,基层干部可谓千斤重担一肩挑。

1850 走出官本,坚守民本,才能不忘本;少些官气,多些民气,才能聚人气。

1851 聚焦富民,既要讲数量,更要讲质量,不光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1852 键对键隔离感情,面对面碰撞心灵。

1853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1854 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责任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1855 执政为民多壮志,敢教旧貌换新颜。

1856 努力多做群众最急最盼的事,多做惠民利民的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

1857 俯下身子问政于民,促膝谈心问计于民,真心关怀问需于民。

1858 民生连着百姓心。百姓有所呼,党和政府有所应。

1859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1860 网上听民声,网下解民忧。

1861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1862 忧国德乃大,为民心自安。

1863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1864 脱贫攻坚既要解决物质贫困,也要解决精神贫困。

1865 公道不在庙堂在草野,不在史书在人心。

1866 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

1867 敬业的表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自动自发。

1868 广辟渠道体察民情,围绕民生倾听民声,务实高效化解民忧,发扬民主汇聚民智,促进和谐顺应民心。

1869 在人生的坐标系上,唯有以公心定方位、以宗旨指方向,才能立起主心骨,知进退、明得失,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俯仰无愧于天地间。

1870 执政党的“赶考”,考官是人民,“答卷”打多少分,人民群众说了算;只有在人民监督中不断提高“考试成绩”,才能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1871 党员干部做工作,最重要的是关注群众、贴近群众、走进群众,把群众的呼声视为工作的“指南针”,作为谋划工作的“着力点”,以法治精神为灵魂,以实事求是原则为底线,不走捷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1872 觉悟高、方向明,在思想上引领群众追求,讲奉献、重业绩,在利益上满足群众需要,戒懒散、忌空谈,在形象上获得群众认同,不躲闪、不推诿,在作为上得到群众信任,拒腐蚀、防风险,在品格上赢得群众赞誉。

1873 家事国事天下事,服务百姓是实事;潜绩显绩皆政绩,造福百姓是实绩。

1874 服务好群众是当干部的本分。

1875 为国者不可好用兵,亦不可畏用兵;好则疲民,畏则遗患。

1876 千道理万道理,让群众发家致富是硬道理;千条路万条路,让群众发家致富是正经路;千本事万本事,让群众幸福满意是真本事。

1877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党的一贯主张。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以清正之魂担为民之责,在底线面前永不失守,一如既往践行宗旨,一身正气坚守底线。

1878 抓经济要聚力突破重大项目,抓改革要聚力攻克关键环节,抓民生要聚力解决痛点难点。

1879 问需于民不走过场,问计于民不搞形式,问策于民不出虚招。

1880 加强科学统筹,解决“难”的问题;盘活身边资源,去除“怕”的问题;创新方式方法,回应“盼”的问题。

1881 以不懈努力换来项目建设“加速度”,换来民生实事“成绩单”,换来城市发展“好风光”。

1882 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群众也不能少,一点瑕疵也不能有,一丝遗憾也不能留。

1883 为企业打通物流堵点,连接断点。

1884 强化“防”的意识,严格“防”的举措,落实“防”的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885 基层是直面群众、处理矛盾的第一线。

1886 要自觉涵养“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摒弃“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思想,打消“怕搞僵关系、影响选票”的“小我”思想圈子。

1887 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就是党员干部工作的努力方向。

1888 群众满意不满意始终是评价党员干部的最好标准,是衡量党员干部工作的一把最好的尺子。